一、众口吟唱光明歌——‘爱与光明’征文活动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罗昌智[1](2015)在《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文中提出从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开始孕育,到“五四”新诗运动及浪漫主义诗潮兴起,经过1920~30年代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拓展,至1940年代渐趋成熟。1950~70年代在革命化和浪漫化的回漩中缓慢前行,直到1980~90年代新生代诗潮涌现,再度复兴。百余年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凸显出对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独有的“引领性”作用。浙江新诗作为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开路先锋,引领中国新诗运动,建构新诗美学体系,可谓居功至伟。尤其是在新诗现代体式创建、现代诗艺探索上,更是独领风骚,领袖群伦,汇聚成一股波澜壮阔的“浙江潮”。基于20世纪中国新诗“浙江现象”发生的大背景,考察浙江新诗的艺术立场,研究浙江新诗的艺术成就,并将区域诗歌研究与整个中国新诗发展史的关照结合起来,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命题。本文的研究,以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浙江地域文化与新文学发展为典型环境,以中国诗文化与近现代西方诗文化为审美参照体系,以1917~1949为时间界限,立足于浙江现实主义新诗的文体意识,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美体验,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审美风格,以湖畔诗人、新月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等浙江诗人为主体的新诗群体为着力点,从审美论的角度,对浙江新诗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诗歌现象进行艺术审美专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地域文学研究的“地方文学研究”范式。即是考察浙江文化影响下浙江新诗产生与发展的途径,艺术审美质素的体现及其整体风貌。本文由六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从整体上论述浙江新诗在中国新诗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中国新诗为观照,凸显浙江新诗的成就。亦从“史”的角度厘清浙江新诗的发展线索。第二章《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着重论述浙江新诗人对现实主义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他们呼应时代的脉搏,以特有的现实主义文体精神、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诗歌艺术,实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第三章《“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分两个单元论述。第一单元论述浙江新诗人在建设“新格律”的过程中,对新诗文体本质的追寻。第二单元论述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体创格。第四章《“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在论述上着重于“现代诗派”浙江诗人现代主义“纯诗”理论的建立、袁可嘉等九叶派浙江诗人“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的构建,以及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艺术魅力。“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概述1950-90年代浙江新诗在“颂歌”中开局,在“归来的歌”中复归,在“新生代诗潮”中崛起的历程。
张杨[2](2006)在《台湾女性文学场域中的“家园情结”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家园情结”是普遍存在于中外文学作品和作家创作过程中的文学母题,是人类经历了漫长进化过程后形成的一种古老的、永恒的情结,本质上它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衍生物。“家园”作为人心灵的归属地,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在人们遭受到挫折、漂泊异乡,处于孤独无依的境地的时候,更会对“家园”产生强烈的向往。这种力量一旦受到压抑(如漂泊、放逐),必然要表现出来,形成一种“情结”。 文化诞生以后,以“家园”借代文化,或者以文化指称“家园”,就成为一种互释关系。以“文化”为内涵的“家园”,从此就跳脱了个体的范畴,积淀为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就是“文化认同”。具体到台湾文学,就是对汉文化,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依恋。在外在形态上它表现为:故乡、母亲、心灵归宿、精神依托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富有象征意蕴的意象。由于它既作为个体无意识又作为集体无意识存在于创作者的思想中,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和文本的形成。台湾文学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结,同时,出于多种原因,这种情结在文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和发展都具有独特性。支撑台湾文坛半壁江山的女性文学创作,更是具有多种多样的思想倾向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陆迁台女作家到来的台湾女性文学,这种与生俱来漂泊的文学命运,使得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更强烈的家园情结。无论是五十年代对故国旧地深切回忆的家园书写,还是六十年代在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家园追寻,以及七十年代乡土文学中的家园坚守,八十年代商品经济大潮涌动下的家园流失,和九十年代以来更为开放的政治话语影响下的家园审视,总结回顾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家园情结”作为文学创作的内核一直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本文意欲从家园情结这一角度切入,阐释台湾女性文学书写场域中的创作状况,并从具体的文本分析中得出“家园情结”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同时表明文化认同的不可避免性和在文学创作中的普遍性。
朱湘渝[3](2006)在《寂寞的声音:冯雪峰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叙述》文中指出冯雪峰是一位长期被中国文学史所遗忘的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鲁迅研究家、出版家。他是1927年入党的老党员,是中国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参加过长征的人,他还是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者,通过他的沟通,使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他是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神经元,他牵动着它的每根神经。 作为一名对中国革命、中国文学都有着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他本不应该如此“沉默”。本文力图通过对冯雪峰在文学贡献上的具体分析,还原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并由此反思造成他“沉默”状态的各种因素。 第一部分:冯雪峰:文学的创作、研究与传播。在这一部分中,本文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出版事业三个方面对冯雪峰在文学上的贡献作了详细的分析。在文学创作中,文章具体分析了冯雪峰在诗歌、杂文、寓言、小说等各种文体方面的创作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对中国文学本应构成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中,有重点地分析了冯雪峰在鲁迅学方面的研究和他那“不合时宜”的现实主义理论,突显出他在鲁迅研究方面的开拓性价值和具有个性色彩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在出版事业上,则详细描述了冯雪峰在压抑自己强烈创作欲望的同时,对出版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对先贤、先烈遗着出版上的贡献。 第二部分:冯雪峰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叙述机制问题。在这一部分中,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文学叙述中的冯雪峰,凸显出中国文学史在有关冯雪峰文学方面的叙述空白。接着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反思了造成冯雪峰“沉默”状态的因素。首先深入分析了在那个政治意识形态严重的历史环境中,冯雪峰“唐吉诃德”式的行为,不仅劳而无功,反而让他陷入了“有罪”的境地。接着文章探寻了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冯雪峰由于历史的原因、个人的性格,在被最高领导抛弃后,所受到的“宗派主义”的迫害,使他百口莫辩,只能沉默。最后本文从文学史叙史机制的角度,反思了中国文学史为何漠视冯雪峰的付出,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疏漏。
卜铁梅[4](2000)在《众口吟唱光明歌——‘爱与光明’征文活动总结》文中认为 为配合"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在我国各地的开展,《健康报》和《中国残疾人》杂志共同举办了这次"爱与光明"征文活动。从去年7月起,截止到去年10月29日,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共收到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的稿件96篇,作者中包括患者、患者亲友、医务人员、记者、残联组织者等等,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谈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或参与这次人道主
二、众口吟唱光明歌——‘爱与光明’征文活动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众口吟唱光明歌——‘爱与光明’征文活动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新诗现代化:浙江新诗发生的历史语境 |
1.2 文化自觉:浙江新诗发生的内在机制 |
1.3 研究概况:基于1990年代以来的文献考察 |
1.4 审美建构:浙江新诗研究的维度与方法 |
2 “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 |
2.1 挟世纪风潮: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运动 |
2.2 建诗学塔底: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美学 |
2.3 领袖新诗艺: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艺术 |
3 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 |
3.1 文体意识:执着于现实的呼唤 |
3.2 创作原则:艺术与使命的统一 |
3.3 审美理想:高扬的现实主义 |
4 “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 |
4.1 文体追寻:建设“新格律” |
4.2 诗体创格:“唯美”的歌诗 |
5 “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 |
5.1 “纯诗”运动:现代主义的狂飙 |
5.2 诗学构建:“中国式现代主义” |
5.3 审美风格:现代主义的艺术魅力 |
6 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 |
6.1 延宕与低洄:遭遇政治的浙江新诗 |
6.2 新诗的复兴:重振诗坛“浙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问主要科研成果 |
(2)台湾女性文学场域中的“家园情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台湾女性文学中“家园情结”的书写及嬗发原因 |
第一节 台湾女性文学中“家园情结”的书写 |
第二节 台湾女性文学中“家园情结”的嬗发原因 |
第二章 “桃花源”般的故乡情思 |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福祉—童年记忆 |
第二节 心灵深处的归宿—梦回故园 |
第三章 “失乐园”中的故乡景象 |
第一节 对“家园”失落的批判 |
第二节 对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追求 |
第四章 “漂泊异乡”途中的思乡情怀 |
第一节 无根—寻根的无尽探索 |
第二节 孤独苦闷的乡愁之歌 |
第三节 游子归返母体途中的追寻 |
第五章 边缘文学地带的“家园之思” |
第一节 何处是归乡—找寻失落的“家国” |
第二节 对抗异质文化—固守心灵家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感谢词 |
(3)寂寞的声音:冯雪峰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冯雪峰:文学的创作、研究与传播 |
1、文学创作的开拓 |
2、“不合适宜”的理论研究 |
3、左翼文学与文化的出版 |
二、冯雪峰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叙述机制问题 |
1、当代文学的叙述 |
2、“掩藏”的背后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众口吟唱光明歌——‘爱与光明’征文活动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D]. 罗昌智. 浙江大学, 2015(01)
- [2]台湾女性文学场域中的“家园情结”书写[D]. 张杨. 郑州大学, 2006(12)
- [3]寂寞的声音:冯雪峰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叙述[D]. 朱湘渝. 西南大学, 2006(10)
- [4]众口吟唱光明歌——‘爱与光明’征文活动总结[J]. 卜铁梅. 中国残疾人,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