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黑潮形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黑潮,海峡,吕宋,锋面,涡旋,不稳定性,旋涡。
黑潮形变论文文献综述
陆九优[1](2013)在《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机制及其与Rossby波和涡旋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吕宋海峡处,黑潮失去陆坡支持后其流径的位置和形态是西边界流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引起了众多海洋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论,通过对观测数据分析和一系列的数值模式实验,运用准地转2.5层模型不稳定性分析、雷诺平均的能量诊断办法以及基于小波的MS-EVA分析方法等,澄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和问题,得到以下有创新性的成果:再次证实了平均态黑潮是以“跨隙”路径跃过吕宋海峡。指出由于地形效应特别是巴林塘海峡附近的底地形和岛屿,决定了黑潮失去陆坡支持时的初始入射角;在外强迫涡度输入较弱的情况下,在黑潮流出巴林塘海峡失去陆坡支持后北上过程中,由于环境涡度增加,依据绝对涡度守恒黑潮必定会在台湾岛以南流出吕宋海峡。该结果解释了在不能准确分辨巴林塘海峡附近的底地形和岛屿的海洋数值模拟中会出现黑潮呈现流套路径进入南海的物理本质。首次提出了冬季风产生Ekman输运和输入的风应力负涡度是黑潮冬季在吕宋海峡以流套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该结果纠正了前人提出的冬季黑潮流量小、惯性小,则导致黑潮在吕宋海峡以流套形式入侵的观点。研究证实黑潮“跨隙”路径和对应的温跃层向西抬升在吕宋海峡建立起很强的位势涡度(PV)纬向梯度,该PV梯度比行星PV梯度高一个量级,因此“跨隙”路径的黑潮能有效地阻碍西传的Rossby波和涡旋穿过吕宋海峡;而一旦黑潮呈流套路径进入南海,黑潮在吕宋海峡对Rossby波和涡旋能量西传的阻挡效应马上消失。通过对数值模式结果的能量分析指出,黑潮锋面处平均流向中尺度扰动的斜压能量输入是黑潮锋面西侧气旋涡成长和反气旋涡从黑潮主体脱落的能量来源;斜压能量转化大值区位于黑潮主轴西侧、黑潮反气旋式弯曲的上游;在黑潮出现反气旋弯曲并逐渐发展阶段,黑潮锋面处平均流同时向黑潮西侧的反气旋涡和诱生的气旋涡提供有效位能促其成长;在反气旋涡脱落阶段,黑潮锋面处平均流的能量转换逐渐偏移到气旋涡上,导致气旋涡的成长,使其足够强大将反气旋涡从黑潮主体上切断下来。(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5-28)
贾英来[2](2002)在《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吕宋海峡深度约2500m,宽度跨越3 个纬度,是黑潮沿太平洋西边界北上途中遇到的一个明显的边界豁口,在这里黑潮失去陆坡支持而发生一系列动力学和运动学性质的改变,我们称其为黑潮的形变。对该形变的研究是对海洋西边界流理论的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吕宋海峡又是南海与大洋相互作用的主渠道,作为太平洋最强的一支西边界流的黑潮在流经吕宋海峡时形变的程度和规律,对南海北部环流及其变异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吕宋海峡处黑潮形变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黑潮在吕宋海峡处形变的动力机制,不仅会补充和发展目前海洋环流的西边界流理论,也会为进一步确定南海海洋环流及其在东亚季风的变化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叁种不同的观点:1)黑潮以分支的形式深入南海;2)黑潮以流套的形式进入南海,并有涡旋从黑潮主体中分离后进入南海;3)在吕宋海峡处黑潮锋向南海弯曲,但没有明显的黑潮分支进入南海。目前国内外对这叁种不同的观点都没给出合理的物理机制。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了最新的卫星遥感资料和海洋调查资料,通过数值模式的数值实验,得到了以下前人没有得到的创新成果:发现在吕宋海峡处黑潮的形变随时间变化,并伴有反气旋涡周期性地从黑潮主体中脱落;提出并证明了吕宋海峡黑潮锋附近的锋面不稳定是反气旋涡从黑潮弯曲中脱落的主要机制;确定了对黑潮弯曲周期性变化以及反气旋涡脱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因素是黑潮流量的大小及冬季南海局地环流。根据美国的POCM 模式结果和客观分析资料(SODA)的气候平均海平面高度场,发现在气候平均状态下,在吕宋海峡处存在黑潮向南海的弯曲,黑潮弯曲的影响范围可达到118°E 附近。并对长达7 年的TOPEX/ POSEDIENT-ERS(T/P-ERS)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吕宋海峡处黑潮弯曲程度随时间变化,并伴有反气旋涡周期性地从黑潮主体中脱落;黑潮的形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叁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黑潮向南海有一定的弯曲,但弯曲程度不大,(本文来源于《青岛海洋大学》期刊2002-06-01)
刘秦玉,刘倬腾,郑世培,徐启春,李薇[3](1996)在《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90年以来对吕宋海峡和中国南海(SCS)北部的WOCE水文资料和其它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海区的卫星遥测海表温度(SST)的资料处理,推断在吕宋海峡常年存在黑潮路径弯曲,西折进入SCS并又流出SCS的现象,作者将黑潮的这种变形称为“黑潮流套”。黑潮变形进入SCS的位置在冬季位于海峡中部、南部附近,范围较大;在夏季略向北移,较集中于海峡中部,范围较小。作者认为,黑潮流套现象可用位涡守恒理论作定性的解释:当黑潮在吕宋海峡失去西边界支持后,其流轴以西贴近西边界的一部分流体,因具有较大的相对正涡度,会脱离黑潮主体在南海东北部形成反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黑潮主体会以顺时针旋转的形式在海峡以西的海域出现。整个黑潮以弯曲、扩展的形式在海峡处产生形变,在海峡东侧出现反气旋涡旋的倾向。吕宋海峡黑潮流套及南海北部的诱生环流之流型,会因黑潮本身以及副热带环流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也与海峡的宽度有关。总之,吕宋海峡黑潮流套的形成是由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转β效应这些内部机制决定的,它的常年存在有其必然性(本文来源于《青岛海洋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黑潮形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吕宋海峡深度约2500m,宽度跨越3 个纬度,是黑潮沿太平洋西边界北上途中遇到的一个明显的边界豁口,在这里黑潮失去陆坡支持而发生一系列动力学和运动学性质的改变,我们称其为黑潮的形变。对该形变的研究是对海洋西边界流理论的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吕宋海峡又是南海与大洋相互作用的主渠道,作为太平洋最强的一支西边界流的黑潮在流经吕宋海峡时形变的程度和规律,对南海北部环流及其变异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吕宋海峡处黑潮形变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黑潮在吕宋海峡处形变的动力机制,不仅会补充和发展目前海洋环流的西边界流理论,也会为进一步确定南海海洋环流及其在东亚季风的变化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叁种不同的观点:1)黑潮以分支的形式深入南海;2)黑潮以流套的形式进入南海,并有涡旋从黑潮主体中分离后进入南海;3)在吕宋海峡处黑潮锋向南海弯曲,但没有明显的黑潮分支进入南海。目前国内外对这叁种不同的观点都没给出合理的物理机制。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了最新的卫星遥感资料和海洋调查资料,通过数值模式的数值实验,得到了以下前人没有得到的创新成果:发现在吕宋海峡处黑潮的形变随时间变化,并伴有反气旋涡周期性地从黑潮主体中脱落;提出并证明了吕宋海峡黑潮锋附近的锋面不稳定是反气旋涡从黑潮弯曲中脱落的主要机制;确定了对黑潮弯曲周期性变化以及反气旋涡脱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因素是黑潮流量的大小及冬季南海局地环流。根据美国的POCM 模式结果和客观分析资料(SODA)的气候平均海平面高度场,发现在气候平均状态下,在吕宋海峡处存在黑潮向南海的弯曲,黑潮弯曲的影响范围可达到118°E 附近。并对长达7 年的TOPEX/ POSEDIENT-ERS(T/P-ERS)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吕宋海峡处黑潮弯曲程度随时间变化,并伴有反气旋涡周期性地从黑潮主体中脱落;黑潮的形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叁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黑潮向南海有一定的弯曲,但弯曲程度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潮形变论文参考文献
[1].陆九优.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机制及其与Rossby波和涡旋的相互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贾英来.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D].青岛海洋大学.2002
[3].刘秦玉,刘倬腾,郑世培,徐启春,李薇.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