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庞磁电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电,氧化物,电子束,效应,性能,电磁,电学。
庞磁电阻论文文献综述
杨少波[1](2015)在《Pr_(0.5)La_(0.2)Sr_(0.3)MnO_3的电磁性能及其庞磁电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锰氧化合物在计算机硬盘和磁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用高温烧结法制备了半掺杂锰氧化合物Pr_(0.5)La_(0.2)Sr_(0.3)MnO_3陶瓷,测试结果表明,在温度从5K增加到300K的过程中,样品依次由反铁磁绝缘体转变为铁磁半导体、铁磁金属、顺磁半导体。在发生反铁磁-铁磁和铁磁-顺磁两种转变温度处,样品在较低的外加磁场作用下,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庞磁电阻效应。(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盛兴,王昕[2](2013)在《基于庞磁电阻效应的磁测量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庞磁电阻技术及其特性;基于该技术磁电阻率高的庞磁电阻效应,设计了一套磁场测量装置。提高了智能电网各种电流、电压、频率、位移和开关等参数分布式测量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与电工》期刊2013年04期)
王海欧,刘昊,戴萍,谭伟石,吴小山[3](2012)在《庞磁电阻Pr_(0.7)Sr_(0.3)MnO_3/La_(0.5)Ca_(0.5)MnO_3/Pr_(0.7)Sr_(0.3)MnO_3叁层膜的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MgO(001)衬底上生长了Pr0.7Sr0.3MnO3/La0.5Ca0.5MnO3/Pr0.7Sr0.3MnO3叁层膜,其中Pr0.7Sr0.3MnO3的厚度为36nm,La0.5Ca0.5MnO3厚度分别为6、12、18、24、30和36 nm。通过高分辨X射线衍射的对称扫描和非对称扫描测量了叁层膜中Pr0.7Sr0.3MnO3和La0.5Ca0.5MnO3的面外、面内晶格参数,研究了薄膜的晶格应变及其弛豫状况。结果表明,La0.5Ca0.5MnO3厚度的增加使薄膜面外应变完全弛豫,但面内的压应变仍然存在。叁层膜应变弛豫状态由块材应变和Jahn-Teller应变共同决定。叁层膜的应变弛豫机制与四方畸变的应变弛豫机制不同。块材应变和Jahn-Teller应变之间的相互竞争决定了薄膜的磁输运性质。(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12年11期)
杨少波,席忠飞[4](2010)在《Pr_(0.5)Ba_(0.1)Sr_(0.4)MnO_3的电磁性能及其庞磁电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半掺杂锰氧化合物Pr0.5Ba0.1Sr0.4MnO3块材,结果显示,当温度从5K增加到300K时,样品依次由反铁磁绝缘体转变为铁磁半导体、铁磁金属、顺磁半导体。在发生反铁磁-铁磁和铁磁-顺磁两种转变时,样品在较低的磁场(1T)作用下,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庞磁电阻效应。(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于帆,薛坤,孙继荣,隋浩华[5](2010)在《低温下实验测量庞磁电阻材料的热导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低频方波脉冲加热-冷却非稳态连续测量原理,应用PPMS多物性测量系统在温区150~360 K和外磁场0~9 T下对典型的庞磁电阻材料La_(2/3)Ca_(1/3)MnO_3的热导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磁场作用下庞磁材料在居里温度附近会发生明显的热导率增大(或热阻率减小)的磁致热阻现象,但磁热阻效应的程度在数值上要明显低于庞磁电阻效应。(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张国庆,姜勇[6](2009)在《择优掺杂的La-Ca-Na-Mn-O体系的庞磁电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择优掺杂的名义组分为La1-x(Ca1-yNay)xMnO3(LCNM)的多晶样品。XRD测试表明样品均为钙钛矿结构。电输运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均发生金属-绝缘体转变和顺磁-铁磁转变(转变温度分别用Tm和TC表示),转变温度随N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由于Ca,Na离子间价态的不同引起的磁不均匀性,同时含Ca和Na的样品电输运曲线在Tm温度以下出现肩型鼓包,同时表现出增宽的顺磁-铁磁转变过程,磁电阻测量发现所有样品均表现出庞磁电阻(CMR)效应,但是由于磁不均匀性,y约为0.25的样品表现出两个CMR峰。(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李培刚,雷鸣,郭艳峰,郭熹,陈雷明[7](2007)在《尺寸效应对庞磁电阻材料La_(0.67)Ca_(0.33)MnO_3输运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电子束沉积技术在(100)取向单晶钛酸锶衬底上沉积出具有高取向的La0.67Ca0.33MnO3薄膜,并用电子束曝光技术获得不同宽度的微桥结构,对这些微桥结构的输运性能进行了研究.当微桥的宽度为2和1.5μm时,与大面积薄膜相比,其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TP变化不大.当微桥的宽度为1μm时,TP降低约50K.当微桥宽度减小到500nm以下,没有观察到金属-绝缘体转变.对不同宽度微桥的磁电阻曲线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微桥宽度减小,低场磁电阻也变小,高场磁电阻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07年04期)
高国棉,陈长乐,王建元,韩立安,王永仓[8](2007)在《La_(0.82)Te_(0.18)MnO_3薄膜的庞磁电阻效应及光诱导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LaAlO3单晶衬底上制备了VIA族非金属元素Te掺杂的La0.82Te0.18MnO3(LTMO)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薄膜具有钙钛矿赝立方结构,且沿(012)方向择优生长;电阻-温度关系显示,该材料存在金属-绝缘体转变特性和庞磁电阻(CMR)效应;在0.7T的磁场作用下,薄膜的磁电阻最大值为30.6%,对应的温度在263K。而室温(303K)磁电阻值为4.8%;拟合分析表明,薄膜在低温区是单磁子散射,在高温区满足小极化子输运模型。在波长为532nm的绿激光作用下,在253K,光致电阻变化率达到最大值33.6%;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光激发会改变材料中的磁有序,减弱双交换作用,进而改变电子的输运性质。(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7年04期)
肖循[9](2007)在《掺杂对庞磁电阻材料本征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钙钛矿锰氧化物由于在居里温度Tc附近表现出庞磁电阻效应(CMR),具有100 %自旋极化率及存在着复杂的电子、晶格、自旋等相互作用而成为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等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双交换作用是解释钙钛矿锰氧化物电输运行为和磁性质的重要理论,但是,掺杂怎样影响双交换作用以及异性离子间是否有铁磁作用一直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以钙钛矿锰氧化物La_(2/3)Ca_(1/3)MnO_3、La_(2/3)Sr_(1/3)MnO_3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其A位和B位进行特殊形式的掺杂,对掺杂体系的电输运和磁性质进行研究,从而为掺杂如何影响双交换作用、异性离子间是否有铁磁作用以及提高室温处的磁电阻效应提供实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1.介绍了磁电子学的相关内容,对最具应用前景的磁电子材料——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结构、电输运行为与磁性质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综述了钙钛矿锰氧化物中掺杂对双交换和本征磁电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2.在A位掺杂研究中,通过改变A位平均离子半径<rA>以及固定<rA>改变失配因子σ2,研究了掺杂对双交换作用的影响以及样品的居里温度和CMR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随着<rA>的减小,或者固定<rA>时随着σ2的增加,Mn-O-Mn键键角小于180o,双交换作用被削弱。因此,样品的Tc降低而CMR增大。3. Cr~(3+)具有和Mn~(4+)相同的电子组态,因此Cr~(3+)与Mn~(3+)间是否具有双交换作用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通过保持[Mn~(3+)]/([Mn~(4+)]+[Cr~(3+)])之比为择优比例2:1,采用特殊形式的B位Cr掺杂,制备了样品La_(2/3+y)Ca_(1/3-y)Mn_(1-y)Cr_yO_3,并和采用通常的掺杂方式样品La_(2/3)Ca_(1/3)Mn_(1-y)Cr_yO_3进行了电输运和磁性质的比较研究。实验发现Cr的掺杂对样品的Tc和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Tp的下降影响较小;在低掺杂量时,La_(2/3)Ca_(1/3)Mn_(1-y)Cr_yO_3的电阻-温度曲线有“双峰”现象,而La_(2/3+y)Ca_(1/3-y)Mn_(1-y)Cr_yO_3的电阻-温度曲线没有“双峰”现象。同时,与La_(2/3)Ca_(1/3)Mn_(1-y)Cr_yO_3比较,La_(2/3+y)Ca_(1/3-y)Mn_(1-y)Cr_yO_3的磁化强度和导电性在低温区域增强。我们提出在Tc附近的高温区域,Mn~(3+)与Cr~(3+)之间存在着非常弱的双交换作用。但是当温度降低,这种铁磁作用导致Mn~(3+)与Cr~(3+)平行排列,因此Mn~(3+)与Cr~(3+)之间存在着的弱的双交换作用增强;所以在Mn~(3+)与Cr~(3+)间就有可能的电子传输,这将增强样品的电导。Mn~(3+)-O-Cr~(3+)间的作用类似于Mn~(3+)-O-Mn~(4+)间的双交换作用但比后者要弱一些。4.同样,当掺杂量y≤0.1时,La_(2/3)Sr_(1/3)Mn_(1-y)Cr_yO_3的电阻-温度曲线有“双峰”现象,而La_(2/3+y)Sr_(1/3-y)Mn_(1-y)Cr_yO_3的电阻-温度曲线没有双峰现象。与La_(2/3)Sr_(1/3)Mn_(1-y)Cr_yO_3比较,La_(2/3+y)Sr_(1/3-y)Mn_(1-y)Cr_yO_3的导电性在低温区域增强,而且其室温附近的CMR比采用通常掺杂方式的样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Mn~(3+)与Cr~(3+)之间存在着的弱的双交换作用随温度降低和磁场的作用增强引起的CMR的提高。5.保持Mn~(3+)与Mn~(4+)的比例为2:1,采用La_((2+4y)/3)Ca_((1-4y)/3)Mn_(1-y)Cu_yO_3的形式掺杂,并和采用通常掺杂方式的样品La_(2/3)Ca_(1/3)Mn_(1-y)Cu_yO_3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发现Cu在La_(2/3)Ca_(1/3)Mn_(1-y)Cu_yO_3中有助熔作用,但是在La_((2+4y)/3)Ca_((1-4y)/3)Mn_(1-y)Cu_yO_3中则没有。由于助熔作用,La_(2/3)Ca_(1/3)Mn_(1-y)Cu_yO_3的Tp几乎不下降,且磁电阻没有明显的增强;La_((2+4y)/3)Ca_((1-4y)/3)Mn_(1-y)Cu_yO_3电阻率及其峰值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Tp也随之下降,磁电阻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得到了增强。6. Cu对La_(2/3)Sr_(1/3)Mn_(1-y)Cu_yO_3和La(2+4y)/3Sr(1-4y)/3Mn_(1-y)Cu_yO_3都没有明显的助熔作用。随掺杂量y增加,样品Tp降低,电阻率升高。La(2+4y)/3Sr(1-4y)/3Mn_(1-y)Cu_yO_3磁电阻值比La_(2/3)Sr_(1/3)Mn_(1-y)Cu_yO_3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室温附近有较大的磁电阻效应。7. La_((2+4y)/3)(Ca,Sr)_((1-4y)/3)Mn_(1-y)Cu_yO_3的Tc和Tp都低于样品La_(2/3)(Ca,Sr)_(1/3)Mn_(1-y)Cu_yO_3的值,可见保持Mn~(3+)与Mn~(4+)的比例为2:1并没有使La_((2+4y)/3)(Ca,Sr)_((1-4y)/3)Mn_(1-y)Cu_yO_3具有较好的铁磁性。这说明A位上两种元素的比例变化导致的容忍因子t、<rA>和σ~2的改变也是影响双交换的重要因素。总之,以钙钛矿锰氧化物为基体,通过特殊设计的A位和B位掺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阐明A位变化对双交换作用的影响及B位异性离子间是否有铁磁作用。这一方法为研究钙钛矿锰氧化物中的双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也能为寻求室温磁电阻材料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7-01-30)
陈钊,陈长乐,温晓莉,高国棉[10](2006)在《庞磁电阻薄膜La_(0.7)Ca_(0.3)MnO_3的制备和输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溶胶-凝胶法在LaAlO_3衬底上制备了La_(0.7)Ca_(0.3)MnO_3薄膜,研究了La_(0.7)Ca_(0.3)MnO_3薄膜的结构和输运特性.结果表明:La_(0.7)Ca_(0.3)MnO_3薄膜呈现畸变钙钛矿结构,具有好的外延性;在同一温度下,电阻在磁场作用下变小,在283K和88K分别出现了金属-绝缘体转变,产生了双极值现象,并且在双极值附近电阻变化最大;用连续激光作用薄膜时,同样出现了双极值现象,在同一温度下,电阻反而变大,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滞后行为.根据双交换和小极化子理论,这些现象与Mn离子的e_g电子受激跃迁有关.(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庞磁电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庞磁电阻技术及其特性;基于该技术磁电阻率高的庞磁电阻效应,设计了一套磁场测量装置。提高了智能电网各种电流、电压、频率、位移和开关等参数分布式测量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庞磁电阻论文参考文献
[1].杨少波.Pr_(0.5)La_(0.2)Sr_(0.3)MnO_3的电磁性能及其庞磁电阻效应[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
[2].盛兴,王昕.基于庞磁电阻效应的磁测量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的应用[J].电力与电工.2013
[3].王海欧,刘昊,戴萍,谭伟石,吴小山.庞磁电阻Pr_(0.7)Sr_(0.3)MnO_3/La_(0.5)Ca_(0.5)MnO_3/Pr_(0.7)Sr_(0.3)MnO_3叁层膜的应变分析[J].核技术.2012
[4].杨少波,席忠飞.Pr_(0.5)Ba_(0.1)Sr_(0.4)MnO_3的电磁性能及其庞磁电阻效应[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
[5].于帆,薛坤,孙继荣,隋浩华.低温下实验测量庞磁电阻材料的热导率[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6].张国庆,姜勇.择优掺杂的La-Ca-Na-Mn-O体系的庞磁电阻效应[J].中国稀土学报.2009
[7].李培刚,雷鸣,郭艳峰,郭熹,陈雷明.尺寸效应对庞磁电阻材料La_(0.67)Ca_(0.33)MnO_3输运性能的影响[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7
[8].高国棉,陈长乐,王建元,韩立安,王永仓.La_(0.82)Te_(0.18)MnO_3薄膜的庞磁电阻效应及光诱导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
[9].肖循.掺杂对庞磁电阻材料本征性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0].陈钊,陈长乐,温晓莉,高国棉.庞磁电阻薄膜La_(0.7)Ca_(0.3)MnO_3的制备和输运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