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经营风险及防范

农信社经营风险及防范

一、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及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周贤[1](2019)在《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文中提出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力量。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风险。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能力,有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付柏羿[2](2019)在《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以及农民生活质量问题历来都是国家和政府关注和工作的焦点。而各地的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服务于农村发展、助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基层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牢牢把握宗旨并以服务三农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加上农村信用社历史地位、性质、功能的特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竞争格局的大环境下,各种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基层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各类信贷诈骗案件的频频见诸报端,深刻暴露出了当前农村信用社日常信贷管理和内控运行机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防范各类金融风险能力偏低,面对各种金融风险无法靠自身化解且表现为束手无策,导致各类金融案件频频发生。因此,针对农村信用社基于金融风险管控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具体和针对性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就变得迫在眉睫。本文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为支撑,选取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作为样本就金融风险管控问题展开针对性的研究。研究中首先在把握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及金融安全等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几大类风险进行理论梳理;在此基础上针对A农村信用社目前金融风险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外部制约因素进行了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还通过对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先进国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经验、机制的分析和启示,针对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控提出包括改革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机制、提高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加强员工队伍等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切实提升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农村信用社应对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江博[3](2016)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化解研究 ——以L信用合作联社为例》文中认为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融资主渠道,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者。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再加上历史体制以及农村金融环境的特殊性等原因,导致农村信用社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因而,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L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所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预警现状,深入剖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采取的举措及成效。该联社自2009年开始,不断深化改革,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防控内外部风险,合理制定了产权制度改革、业务发展规划和风险化解等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显着成效,各项监管指标逐步提升,到2014年末监管评级结果达到银监部门要求,彻底摘掉了高风险联社的帽子。该联社的经验表明农村信用社可以在加快化解历史包袱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内部的管理、提升外部服务等举措,建立起长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全面防范和化解风险。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为金融风险理论的介绍,在介绍了金融风险的含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特殊性和进行风险化解的必要性。第三章为L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风险管理现状,包括其在2008年之前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预警方面的情况,以及从历史成因、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第四章依据第三章关于风险形成的成因采取的一系列风险化解举措,通过化解历史包袱、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多管齐下,使得L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营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包括存贷款、不良贷款率以及各项监管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大大降低了风险,达到了风险化解的目的。第五章为总结和展望,通过总结L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化解的经验,为农村信用社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刘松涛,王俊帆,曾云阳[4](2015)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控探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业务类型的日渐丰富,其在经营风险管控上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成立背景出发,指出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在经营风险管控上暴露出的具体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内外成因,进而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彭肖肖,陈冬冬[5](2015)在《眉山市地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量化及防范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择金融机构中常见的经营风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四川省眉山市某县信用联社2008—2012年的财务数据与调查数据为样本,使用模糊评判、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建立风险量化模型,研究发现:2008—2012年眉山市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总体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信用社应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整改存款比例,以防范经营风险。

王强[6](2014)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信用社是经营风险高度集中的企业,经营风险贯穿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过程。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社会、经济、金融局势,以及世界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机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的动荡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加强经营风险管理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本文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为主要研究问题,从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出发,对本文展开分析。首先,回顾现有的风险管理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合风险管理评价方法筛选原则进行选择,并从素质角度和效果角度两个视角构建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随后,根据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征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并对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测算,根据结果概括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优化管理思路,施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文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从我国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素质和效果两个视角,探索性地构建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为实证分析对象,探讨我国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理论。论文研究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经营管理上的风险和影响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因素,建立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具体的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做出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综合评价,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与这些关键因子相关的,能够有效提高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路和措施,为保持和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推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战略发展,优化我国金融产业结构。

王金凤[7](2014)在《农户贷款风险及管理研究 ——基于福建农信社的实证》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是金融市场最脆弱的环节,但又是最灵活的环节。最脆弱缘于在其正规金融机构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最灵活在于农村金融有极其多样的民间资本形式存在。目前,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层面看到农村金融存在诸多问题,如金融机构不足、网点布设少、缺乏有效抵押物等;可以从非正规金融在农村滋长蔓延的层面看到农村金融多彩的一面,无论是民间借贷(高利贷、互助性贷款)、社会性聚会(主要有合会、标会、摇会、台会等),还是以类似于正规金融机构形式运作存在的信托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私人银行,在农村都具有肥沃的生长土壤。从主流观点看,农村金融市场相比于其他金融市场不仅具有先天性的不足,而且后天发育也相对滞后,最主要的就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民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民贷款难始终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障碍。学术界围绕这一观点,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户贷款难的成因、农户贷款风险及测度、农户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计量模型的农户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二是基于信用评级理论视角的农户信用评价及信用机制建立研究。这两类研究在研究结论上趋同,均强调农户信用不足,并对信用不足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框架。在研究结论上,主要形成了四种比较主流的观点:一是农村信贷产品供给弹性不足;二是农户贷款难,并且难在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三是农户贷款风险高,农户贷款风险受自然条件、经济收入、贷款种类、地理区位等层面因素影响;四是农户信贷风险有可能也必须实行有效的管控。但现有研究大多是用传统金融的征信办法(信用评价体系)或者是普通金融风险管理方法来对农户进行信用评价及风险甄别,而没有结合中国农户自身特点,分析和测度农户信贷风险,由此而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值得探讨的命题:农户贷款风险是否像主流观点所认定的那么高呢?农户贷款风险如何客观识别、评价及测度,能否建立起一套新的行之有效的测评系统呢?是否能结合农户及农户贷款特点,对农户贷款风险进一步细分呢?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更加客观有效的研究结论。基于此,本文立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综合理论知识,从农信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角度来探讨研究农户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识别、测度及管控,并基于福建农信社的数据进行实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运用文献检索法,对农户贷款种类和特点、农户贷款风险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农户贷款风险的测度和评价、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评述,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借鉴,在此基础上,设计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2)运用定性分析和逻辑分析法,以金融风险的基本研究方法为基础,探讨了农户信用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农户抵押和质押贷款等主要种类农户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农户贷款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和识别方法。(3)运用列联表和多元回归模型,根据福建省9个设区市农信社的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户贷款金额大小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借款人受教育程度、贷款种类对农户贷款金额的大小有显着影响;贷款投向、借款人年龄、是否拥有房产、信用等级对农户保证贷款金额的大小有显着影响;贷款投向、月利率、受教育程度、是否拥有房产对农户抵押贷款金额的大小有显着影响。(4)运用logistic模型,根据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农信社的农户贷款数据,对影响农户贷款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贷款金额、贷款投向、贷款种类对农户不良贷款的产生有显着影响;月利率、贷款金额对农户保证贷款、抵押贷款的不良贷款产生有显着影响;月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投向对农户信用贷款的不良贷款产生有显着影响。通过比较发现,三种主要种类农户贷款不良贷款产生的影响因素相同的是月利率和贷款金额,不同的是贷款投向对农户信用贷款不良贷款的产生有显着影响。(5)运用非参数的核密度估计方法,根据福建省67个县市法人农信社2012年农户贷款五级分类数据,对农户贷款及主要种类农户贷款的风险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风险进行分级,进而利用Mathematica9.0软件计算出不同农户贷款种类的不良贷款率处于各个风险区间的概率。研究表明:农户保证贷款、.农户抵押贷款1级风险区域内即不良贷款率小于3%的风险发生可能性最大;而农户信用贷款的风险分布较为分散,每个风险区域内都有风险的发生;而质押贷款的风险非常小。分析认为农户贷款风险多发于1级风险区域,也就是不良贷款率小于3%,即农户贷款的风险小,这与福建省农信社2012年农户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3%、比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低0.11个百分点的实际情况相一致,这有别于认为农户贷款风险高的主流观点。通过对2012年福建省农信社9个设区市农户贷款五级分类数据的比较分析,认为不同种类的农户贷款风险存在差异,其中农户信用贷款的风险最大,农户保证贷款风险次之,农户抵押贷款风险很小,农户质押贷款由于业务比较少,风险也最小。不同种类的农户贷款的风险即不良贷款率在全省9个设区市是不一样的,说明影响不同种类农户贷款的区域风险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综合性的,但是农户人均贷款规模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农民人均收入、农林水事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变量对农户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不明显。(6)运用总结归纳法,对全文进行总结,挖掘出隐含其中的政策含义,对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交待。一是全文重点研究了农户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识别及测度、风险分布。表明:①农户贷款风险有别于其他主体的信贷风险,更容易受自然风险等其他系统性因素干扰,根源在于农户的身份、职业及财产特性;②农户贷款风险主要受贷款种类、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投向即贷款用途等因素影响;③农户贷款风险的区域分布和不同种类农户贷款风险分布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二是对政策含义进行了挖掘梳理,研究认为可从完善农信社风险管理体系、创新抵押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来有效甄别及管理农户的信贷风险,从而降低农户贷款风险,进一步增加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的积极性,促进农信社健康发展和“三农”持续发展。三是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的代表性可能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效果;未能结合区域经济结构和特点具体分析农户贷款风险的分布及其机理,今后,将通过扩大研究范围,对农户信贷风识别机制、测度、区域风险和风险分布作深入研究。

吴凯敏[8](2012)在《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以建阳联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国家政策的正常领导下,其综合实力,业务水平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其特殊的自有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背景,造成我国全国各地县市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情况以及资产质量发展程度具有巨大的区别,相当部分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风险问题,比如资产质量较差,科技落后,发现管控风险的能力落等等,已经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起了重要的阻碍作用。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发,各种风险问题不断暴露,直接影响着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前发展,进而加大经营成本,减少经营利润,甚至连续多年出现亏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前途岌岌可危。鉴于此,采用什么办法,什么经营模式来加强和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风险的能力,成为一个信合金融工作者首先要面临的难题。如此可见,对农村信用社风险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以及化解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可以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风险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对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始终都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贯穿于信用社经营发展的整个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控制经营管理风险的手段、建议侧重点各有不同,如国外学者主要从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理论手法方向入手;而国内众多学者主要从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风险控制机制方面的研究就相对较少涉及,本文主要从信用社经营风险产生现状、产生的机理、控制机制分析以及实证案例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赵莹[9](2012)在《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指出农村信用社根植农村面向三农,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它由农民和集体组织自愿入股,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在我国发展历史较长、机构网点较多、服务面积较广。建国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一直处在改革的浪潮中,经历曲折多变。进入新世纪农村信用社继续深化改革,2003年国家首先在江苏、浙江等八省市进行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点。次年8月福建省被列入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建立新的监督管理体制。2005年7月29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这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福建省迈入了另一个全新的改革发展阶段。迄今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工作已有六年之久,伴随国家各项扶持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如何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予以反映和系统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促进其稳健有效发展提供参考是理论及实践中亟待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改革试点省份福建为案例,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构建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权重,然后设计一套经营风险评价的标准,并利用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对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风险控制的策略。本文研究表明2005-2010年福建省九地市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总体上有较大提升,经营越来越稳健。具体从九地市的情况看,各地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状况的差异。虽然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整体经营较为稳健,但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险管理工作不合理、风险管理技术较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良好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培养相关人才以及提升风险管理部门的核心作用等策略。希望这些措施能够为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深入以及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提供一些参考。

张维[10](2010)在《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与防治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中国农业问题,不能忽视货币信贷对农业的支持问题,要研究中国农村货币信贷,就必须研究占农村信贷80%以上的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或“农信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货币承担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离开货币的第一推动力,中国农业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循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阻滞,甚至丧失可持续力发展能力,诱发粮食生产危机。虽然在统计上,农信社信贷对农业的覆盖面仅占2.2亿户农民的31%,但是如没有这31%的基础信贷支持,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就会失去货币导向,产生大问题。与此同时,农信社的健康发展又是保障农村信贷供给关键,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是保持农信社高效运转、提高信贷支农效率的首要问题。基于防治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目的,本文将把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放到识别、预警监测、评价、控制和防范的逻辑框架之中进行剖析,企望通过逻辑分析与国际经验的借鉴,尝试构建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农信社信贷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健康覆盖,使农信社更大程度的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根据研究主题与研究目的,本论文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介绍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内涵、概况及成因;第三章讨论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分类与识别,第四章、第五章在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金融风险预警监测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和预警监测体系;第六章是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评价及案例分析,第七章为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体系的构建,第八章提出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1)农信社在经历了不同管理阶段的发展后,尤其是在新一轮以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为中心的改革后,农信社的风险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风险管理效能较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防治系统建设滞后等新问题。而在当前农信社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不顺、信贷技术和信贷制度缺陷、风险岗位设计和风险文化建设落后,以及农信社经营服务对象脆弱。(2)金融风险的识别,首要的是要正确判断某种金融风险类型。农村信用社风险可以从风险的来源、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的状态,以及风险的程度四方面进行归类。农信社风险识别的目的,即通过风险识别判断风险的类型,准确寻找到风险的根源,并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从而帮助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农信社风险识别的基本路径有赖于农信社风险生成的机理及其传导机制,通过风险传导机制,可以了解到各类风险因素导致风险的激励和过程,从而找到风险的根源。农信社风险识别的机制构成包括风险预警目标、风险分析标准、风险预警信号和中间控制过程四部分。(3)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风险预警监测系统的分析,认为虽然各国和地区虽然在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是基于各自的地方文化和经济体制的不同。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预警系统的运作机理是基本相似的,均是以获取金融机构的各项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基础,借助于各项财务比率指标来对金融风险进行测定和预警。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金融风险管理的比较分析,认为要处理好政府干预管理和金融机构或组织依据市场信息进行自我管理的关系。(4)由于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特殊性,应以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取参数依据,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则去实施,形成具有中国农村金融特色的监管机制,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风险预警指标考核体系。目前,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主要参照银监会2004年1月制定并下发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来设定评价指标。包括五大类的定量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效益性指标、综合发展能力指标,主要评价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风险的管理能力,以及有关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涵盖资本充足性风险、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盈利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全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风险和收益预测指标,重新分配经营资源,使收益目标与风险管理目标有机整合。(5)风险评价是风险监管的主要手段。农信社基础风险的一般性评价,主要是反映金融体系稳健性的核心微观指标的分析和评价。包括资本充足性风险指标分析、资产质量风险指标分析、盈利性风险指标分析、流动性风险指标分析,以及资产负债管理风险指标综合分析。随着业务发展和竞争加剧,农信社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并采取科学的控制手段,是农信社保持稳健经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经营原则的根本所在。本文还以河南省新郑市农村信用社联社及其所辖的16家农村信用社为对象,对其2007年的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6)《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启示在于,正确判断资本充足状况以及补充途径,对不良资产异常状况进行纠正,构建风险预警系统等。构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治体系框架,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引进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重塑法人治理结构、理正与政府的宏观指导关系、构建全国性协会协调机制,以及降低过度性监管造成的农村信贷资源流失;二是建立风险制度安排,包括夯实统计数据基础、设计风险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建立VaR模型监测机制、建立风险快速纠偏机,以及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三是构建风险报告机制,包括理顺风险报告的路径、明确风险报告的职责,以及规范风险评价报告书的内容等。(7)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从信用社改革的实际出发,从严管理,不断创新,建立起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一是改善农村信用社风险外部防范环境。包括调整信贷发展战略,重塑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为农信社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创新教育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完善信贷政策,创新信贷产品。二是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结构,编织监督制约网络;加强对农村信用社关键环节的控制,防范操作风险;规范贷款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抗衡机制。包括提高风险识别预测水平,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建立风险抗衡机制,提高贷款抗险能力。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及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面临的风险
    (一)内部风险
    (二)外部风险
三、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范围狭小,风险较高
    (二)从业人员经营管理水平过低
    (三)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四)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四、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管理体制改革
    (二)增强风险管控意识
    (三)提高业务人员水平
    (四)加强政策扶持,减少行政部门干预
    (五)扩大业务范围,创新理财产品种类
五、结语

(2)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金融风险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的概念
        二、金融风险基本理论
        三、金融风险管理概念及程序
        四、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类型
        一、信用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三、操作风险
        四、利率风险
第三章 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现状
    第一节 A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现状
        一、法人治理结构
        二、存贷款业务总量
        三、资本约束能力和拨备覆盖水平
        四、资产质量
        五、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二节 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分析
        一、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分析
        二、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分析
        三、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风险分析
        四、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分析
    第三节 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现状
        一、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控现状
        二、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控现状
        三、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市场风险管控现状
        四、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控现状
第四章 A农村信用社目前金融风险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范围狭窄,金融风险集中度高
        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落后意识低下缺乏系统性
        三、缺乏独立和权威性的风险管理部门
        四、不良贷款清收能力欠缺
    第二节 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
        二、内部环境因素
第五章 国外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第二节 德国金融风险防范的做法
    第三节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防范
    第四节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风险防范对我国启示
        一、明晰的产权关系完善的组织体系
        二、完善的农业保障机制良好农业生产环境
        三、强大的财政政策的扶持
第六章 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的对策
    第一节 改革信贷管理体制,提升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节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升员工抵御风险素质
    第三节 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第四节 开展资金业务等其他经营领域
    第五节 地方政府予以重点扶持
参考文献
致谢

(3)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化解研究 ——以L信用合作联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理论概述
    2.1 金融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2.1.1 金融风险的内涵
        2.1.2 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2.2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特殊性及原因
        2.2.1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特殊性
        2.2.2 农村信用社风险产生的原因
    2.3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2.3.1 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
        2.3.2 金融“脱媒”和“换媒”态势显现
        2.3.3 金融市场化步伐加快
3 2008年L信用合作联社经营状况、风险及成因分析
    3.1 2008年L信用合作联社经营状况分析
        3.1.1 L信用合作联社组织架构
        3.1.2 L信用合作联社经营状况
        3.1.3 法人治理结构情况
    3.2 L信用合作联社面临的风险问题
        3.2.1 信用风险较高
        3.2.2 流动性风险加剧
        3.2.3 经营风险突出
        3.2.4 操作风险较高
        3.2.5 利率风险较高
    3.3 L信用合作联社高风险成因分析
        3.3.1 历史成因分析
        3.3.2 内部成因分析
        3.3.3 外部成因分析
4 L信用合作联社风险化解举措及成效
    4.1 化解历史包袱举措及成效
        4.1.1 以发展来化解历史包袱
        4.1.2 强化内部不良资产的清收
        4.1.3 通过增收节支提高拨备覆盖率
    4.2 基于内部管理方面的举措及成效
        4.2.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4.2.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实施
    4.3 基于外部服务方面的举措及成效
        4.3.1 促进企业形象文化建设
        4.3.2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4.3.3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县域经济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控背景
2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经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问题
    2.1 风险管控部门自身权责有待厘清
    2.2 业务范围狭小,类型单一,风险较大
    2.3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缺乏预警机制
    2.4 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技能较为薄弱
3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经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3.1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经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外在原因
        3.1.1 相关政策扶持有待完善
        3.1.2 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3.1.3 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足
    3.2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经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内在原因
        3.2.1 盲目转型引发经营风险
        3.2.2 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
        3.2.3 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 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控的建议
    4.1 学习风险管理经验,增强风险管控意识
    4.2 改善风险管理环境,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4.3 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严格防控风险生成
    4.4 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4.5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降低风险

(5)眉山市地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量化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量化模型构建
    1. 1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指标选择
    1. 2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量化模型建立
2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量化的实证分析
    2.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 2 描述性统计分析
    2.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 研究结论与防范措施

(6)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金融风险
        2.1.2 风险管理
        2.1.3 风险管理评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金融风险理论
        2.2.3 风险管理及评价理论
3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3.1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状况分析
        3.1.1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概况
        3.1.2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现状
    3.2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2.1 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3.2.2 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3.2.3 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3.2.4 经营管理者素质的影响
        3.2.5 企业员工素质的影响
    3.3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方法
        3.3.1 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原则
        3.3.2 常用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方法分析
        3.3.3 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
    3.4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3.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原理
        3.4.2 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
    4.1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测算
        4.1.1 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计算
        4.1.2 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4.2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4.2.1 风险管理情况的总体分析
        4.2.2 员工满意度分析
        4.2.3 风险管理奖励措施分析
        4.2.4 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分析
5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应用
    5.1 优化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的思路
        5.1.1 在信用社的发展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1.2 强化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制度上的建设
        5.1.3 优化信用社资源分配,提高风险管理效益
    5.2 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5.2.1 重视领导者在信用社发展中的作用
        5.2.2 为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和发展机会
        5.2.3 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和轻松氛围
        5.2.4 加强对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贡献的激励
        5.2.5 调整信用社人才结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农户贷款风险及管理研究 ——基于福建农信社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和研究展望
2 农户贷款风险及管理的文献述评
    2.1 关于农户贷款的研究
        2.1.1 关于农户贷款难的研究
        2.1.2 关于农户贷款特点的研究
        2.1.3 关于农户贷款种类的研究
    2.2 关于贷款风险度量与评价的研究
        2.2.1 国外对贷款风险度量与评价的研究
        2.2.2 国内对贷款风险度量和评价的研究
    2.3 关于农户贷款风险的研究
        2.3.1 关于农户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研究
        2.3.2 关于农户贷款风险的研究方法与模型
        2.3.3 关于农户贷款风险的其他研究
    2.4 关于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研究
    2.5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发和借鉴
    2.6 本章小结
3 农村信用社发展概述
    3.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3.2 我国农信社改革发展概述
    3.3 福建农信社改革发展概述
    3.4 本章小结
4 农户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
    4.1 农户贷款及其特点
        4.1.1 相关概念界定
        4.1.2 农户贷款的特点
    4.2 农户贷款风险及其特点
        4.2.1 金融风险及其特点
        4.2.2 农户贷款风险的特点
    4.3 主要种类农户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
        4.3.1 农户信用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
        4.3.2 农户保证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
        4.3.3 农户抵押和质押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农户贷款风险的识别
    5.1 农户贷款风险识别的意义和原则
        5.1.1 农户贷款风险识别的意义
        5.1.2 农户贷款风险识别的原则
    5.2 农户贷款风险识别的内容和主要步骤
        5.2.1 风险资料的收集
        5.2.2 风险资料的整理
        5.2.3 从不同影响因素识别农户贷款风险
        5.2.4 农户贷款风险严重程度的识别
    5.3 农户贷款风险的识别方法
        5.3.1 风险识别的一般方法
        5.3.2 农户贷款风险的具体识别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农户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农户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方法模型
        6.1.1 列联表分析
        6.1.2 多元回归模型
        6.1.3 logistic回归模型
    6.2 农户贷款金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农户贷款金额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2.2 农户贷款金额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2.3 农户贷款金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2.4 农户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金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3 农户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农户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3.2 数据来源及相关情况介绍
        6.3.3 农户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3.4 农户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3.5 主要种类农户贷款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农户贷款风险区域比较分析
    7.1 农户贷款区域风险
    7.2 农户信用贷款风险的区域比较分析
    7.3 农户保证贷款风险的区域比较分析
    7.4 农户抵押贷款风险的区域比较分析
    7.5 农户质押贷款风险的区域比较分析
    7.6 农户贷款风险的区域比较和影响因素分析
        7.6.1 农户贷款风险区域比较分析
        7.6.2 农户贷款区域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农户贷款风险分布实证分析
    8.1 风险概率分布拟合方法及风险的等级划分
        8.1.1 农户贷款的风险概率分布拟合方法
        8.1.2 农户贷款风险的等级划分
    8.2 农户信用贷款风险概率分布
    8.3 农户保证贷款风险概率分布
    8.4 农户抵押贷款风险概率分布
    8.5 三种主要农户贷款种类的风险比较
    8.6 农户贷款不良贷款风险概率分布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和风险管理策略
    9.1 本文研究结论
    9.2 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策略
        9.2.1 加强农户贷款风险审查
        9.2.2 对农户贷款风险进行分类管理
        9.2.3 加强对不同地区的分类指导
        9.2.4 慎重稳妥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业务
        9.2.5 推动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农户贷款担保体系
        9.2.6 开展农业保险合作降低贷款风险
        9.2.7 强化操作风险管理
        9.2.8 多措并举清收化解不良贷款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8)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以建阳联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信用风险的分析
        2.1.2 市场风险的分析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对某个类型风险管理的研究
        2.2.2 对单一业务风险管理操作的研究
        2.2.3 对风险管理重点环节的研究
        2.2.4 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
        2.2.5 对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
        2.2.6 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案例研究
    3.1 样本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情况
        3.1.1 市场份额
        3.1.2 业务发展和盈利状况
        3.1.3 贷款投放情况
    3.2 样本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3.2.1 资本充足性风险分析
        3.2.2 流动性风险分析
        3.2.3 信用风险状况分析
        3.2.4 盈利性风险分析
        3.2.5 市场风险分析
        3.2.6 操作性风险分析
    3.3 样本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机制评价
4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内以及表现
    4.1 金融衍生物趄前带来的风险
    4.2 市场投机氛围浓重带来的风险
    4.3 市场盟管混乱带来的风险
5 农村信用社防范经营风险的现状与问题
    5.1 农村信用社贷款制度落后
        5.1.1 信贷观念偏弱
        5.1.2 信贷管理落后
        5.1.3 信贷人员素质偏低
        5.1.4 制度设计落后
        5.1.5 信贷创新不够
    5.2 缺乏对借款人的保险服务
    5.3 贷款营销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突出
        5.3.1 传统信贷营销观念造成客户质量差的信贷风险
        5.3.2 信贷营销市场定位不准造成贷款“垒大户”信贷风险
        5.3.3 信贷营销中缺乏科学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所引发的市场风险
        5.3.4 信贷营销中操作不规范所引发的内部操作信贷风险
    5.4 缺乏对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和防控的有效手段
        5.4.1 缺少风险预警
        5.4.2 缺少科学的风险计量与评估系统
        5.4.3 缺少及时的风险预警系统
        5.4.4 缺乏有效的风险补救系统
6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
    6.1 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素质较差
        6.1.1 员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6.1.2 员工思想素质低
        6.1.3 各类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少
        6.1.4 高素质管理人员少
    6.2 服务对象的差异
    6.3 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誉在观念上存在差别
    6.4 借贷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6.5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本
    6.6 监督稽核检查工作不够彻底
7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控制机制分析
    7.1 监督机制
        7.1.1 建立内部审计的制度化管理规范
        7.1.2 发挥内部审计的内外部监督职能
    7.2 约束机制
        7.2.1 营造学习型联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7.2.2 贷款发放程序化管理,有效防范贷款风险
        7.2.3 强化内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7.2.4 建立约束机制,实行轮换岗位
        7.2.5 推行员工绩效考核,创新信贷品牌
    7.3 激励机制
        7.3.1 激励机制内容单一
        7.3.2 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系统规划
        7.3.3 激励机制未充分体现经营要求
        7.3.4 激励机制不够深入细致不够彻底
        7.3.5 农村信用社建立激励机制的对策
    7.4 决策机制
        7.4.1 加快农村信用社决策体系建设
        7.4.2 建立决策负责制
    7.5 处罚机制
        7.5.1 违规处罚机制的现状
        7.5.2 完善违规处罚机制的方法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点
2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历程和经营现状分析
    2.1 农村信用社简介
    2.2 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回顾
    2.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分析
        2.3.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
        2.3.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分析
3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概念界定与成因分析
    3.1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3.2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种类
    3.3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产生的理论分析
4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全面性
        4.1.2 代表性
        4.1.3 独立性
        4.1.4 可操作性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资本充足性指标
        4.2.2 安全性指标
        4.2.3 流动性指标
        4.2.4 盈利性指标
        4.2.5 发展能力指标
        4.2.6 管理能力指标
5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方法设计
    5.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5.2 确定指标权重
        5.2.1 建立递接层次结构
        5.2.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5.2.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5.2.4 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5.3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标准
        5.3.1 单项风险指标的评价标准
        5.3.2 经营风险综合评价标准
        5.3.3 风险综合评级
6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
    6.1 数据收集
    6.2 风险评价
    6.3 结果分析
7 提升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控制能力的路径选择
    7.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7.1.1 建立诉讼制度,保护社员代表大会的权力
        7.1.2 强化理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7.1.3 有效发挥监事会的监督检查作用,避免流于形式
        7.1.4 塑造有责任的高级管理层,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7.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7.2.1 完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
        7.2.2 加大执行力度,健全考核机制
        7.2.3 加强检查与反馈工作
    7.3 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7.3.1 加强各级人员的风险意识
        7.3.2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
        7.3.3 建立精细化风险管理的思想
    7.4 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培养相关人才
        7.4.1 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7.4.2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教育培训
    7.5 健全风险管理部门,发挥其重要作用
8 研究结论和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8.1 研究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专家调查问卷
致谢

(10)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与防治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研究的内容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局限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内涵、概况及成因
    2.1 金融风险相关的概念及理论
        2.1.1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2.1.2 金融风险形成的相关理论
    2.2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内涵、概况及防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1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内涵
        2.2.2 农村信用社各发展阶段的风险概况
        2.2.3 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与防治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 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原因
        2.3.1 管理和经营体制不顺
        2.3.2 信贷技术和信贷制度缺陷
        2.3.3 风险岗位设计和风险文化建设落后
        2.3.4 农村信用社经营对象脆弱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分类与识别
    3.1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基本分类
        3.1.1 按风险的来源分类
        3.1.2 按风险的构成的因素分类
        3.1.3 按风险的状态分类
        3.1.4 按风险的程度分类
    3.2 农村信用社风险识别的目的和基本路径
        3.2.1 风险识别的目的和内容
        3.2.2 农村信用社风险识别的基本路径:风险传导机制
    3.3 农信社风险识别的方法和机制构成
        3.3.1 农信社风险识别的方法
        3.3.2 农信社风险识别的机制构成
    3.4 农村信用社内部风险的快速识别
        3.4.1 核心指标子系统快速识别
        3.4.2 盈利指标子系统快速识别
        3.4.3 市场风险程度快速识别
    3.5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四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金融风险预警监测经验借鉴
    4.1 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4.1.1 美国的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4.1.2 英国的金融风险监测制度
    4.2 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的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4.2.1 日本金融风险监测制度
        4.2.2 德国金融风险监测制度
    4.3 亚洲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4.4 发达国家农村信用合作组织风险管理比较
        4.4.1 美国信用合作社风险管理
        4.4.2 法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
        4.4.3 日本独具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和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
    5.1 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系及其制度性安排
        5.1.1 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1.2 金融风险监测宏观指标体系
        5.1.3 金融风险监测微观指标体系
        5.1.4 金融风险监测市场审慎指标体系
    5.2 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和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
        5.2.1 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预警指标的选取与计量
        5.2.2 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的相关制度安排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评价及案例分析
    6.1 农村信用社基础风险一般性评价
        6.1.1 资本充足性风险指标的分析
        6.1.2 资产质量风险指标的分析
        6.1.3 盈利性风险指标的分析
        6.1.4 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分析
        6.1.5 资产负债管理风险指标的综合分析
    6.2 农村信用社风险制度安排评价
        6.2.1 宏观制度安排
        6.2.2 微观分析评价
    6.3 案例分析:河南省新郑市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评价
        6.3.1 各项流动性监测指标分析
        6.3.2 流动性管理状况
        6.3.3 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体系的构建
    7.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的启示
        7.1.1 资本充足状况及补充途径
        7.1.2 不良资产异常状况的纠正
        7.1.3 构建风险预警系统
    7.2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体系的构建
        7.2.1 引进风险管理机制
        7.2.2 建立风险制度安排
        7.2.3 构建风险报告机制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治的对策建议
    8.1 改善农村信用社风险外部防范环境
        8.1.1 调整信贷发展战略,重塑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8.1.2 为农信社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
        8.1.3 创新教育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8.1.4 完善信贷政策,创新信贷产品
    8.2 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
        8.2.1 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结构,编织监督制约网络
        8.2.2 加强对农村信用社关键环节的控制,防范操作风险
        8.2.3 规范贷款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8.2.4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8.3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抗衡机制
        8.3.1 提高风险识别预测水平,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8.3.2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8.3.3 建立风险抗衡机制,提高贷款抗险能力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及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防范的研究[J]. 周贤. 营销界, 2019(25)
  • [2]云南省A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控问题研究[D]. 付柏羿.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3]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化解研究 ——以L信用合作联社为例[D]. 江博. 河北经贸大学, 2016(01)
  • [4]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控探究[J]. 刘松涛,王俊帆,曾云阳. 科技和产业, 2015(05)
  • [5]眉山市地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量化及防范措施研究[J]. 彭肖肖,陈冬冬.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03)
  • [6]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D]. 王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
  • [7]农户贷款风险及管理研究 ——基于福建农信社的实证[D]. 王金凤.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8]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以建阳联社为例[D]. 吴凯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9]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D]. 赵莹.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10]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与防治体系构建研究[D]. 张维.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农信社经营风险及防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