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
摘要:创业学习研究是在静态视角下——创业者特质论的创业研究广受质疑背景下催生出来的。20世纪末,Deakins等人首次提出创业学习的概念,并在此后十余年时间里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创业学习已经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一个最重要的前沿方向,并从过程和动态的视角重新对创业进行解读。Minniti认为创业的本质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因所在,并提出几点努力要点。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动因;要点
高校应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并能够正确分析当前所处的就业创业形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交替影响,高校毕业面临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2]。大学生要在及时了解就业动态信息的同时,也学会正确认知自我,适应就业形势的时刻调整变化,对自己的心态与发展轨迹产生预期[3]。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因分析
(一)政策优惠驱动
为缓解社会矛盾,政府在就业创业方面相继制定了系列激励措施.例如通过减免税收和出台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就业创业[4]。另外,为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率,社会相关组织和功成名就的企业家都出谋出力,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从学校的层面来看,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相关课程,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并且搭建了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虽然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然而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该项问题已经有所缓解,不少大学生都通过就业创业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高校办学驱动
高校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在大学生创业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根据创业学习能力视角的理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加强创业学习的有效性,获得创业学习能力的过程,其中创业隐性知识是形成创业能力的重要部分。创业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三种方式,大学生在校园内主要是认知学习,缺少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基于创业知识绝大部分都属于隐性知识的情况,考虑到隐性知识具有内隐性、情境性、附着性等特点。
(三)个人能力驱动
价值驱动指的是主体具有的愿景以及因目标产生的价值需要。一般来说,价值驱动主要有自我挑战、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鉴于高等教育接受者的高学历背景,因此他们十分注重在社会、职业和生活中的自我定位,希望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才能,以此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就业创业成了体现大学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方面能够获得物质财富,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塑造自己的生存与生活能力,以回报社会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提高社会与经济地位。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要点分析
(一)强化责任意识
首先是生活道德,生活道德即大学生要先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日常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矫正,例如引导他们在校园中,在社会上,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帮助他人,敢于承担责任,建立自信。而在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方面,例如广东某高校就在校园内开展了“弘扬创业就业精神,发展自我”的长期主题活动,该活动中大学生需要按照学校所制定的严格规划,完成日常中的各种社区服务任务、创业就业实操任务以及生活良好习惯养成任务等。这些活动不但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也能够给予他们更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对大学生的个人优秀道德养成具有良好作用。
(二)明确社会需求
高校为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基本导向,进而合理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与课程安排。考虑到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仅要将目标置于知识传授方面,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各方面社会能力,所以高校有必要帮助大学生完成这一社会角色转变,切实根据就业市场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设置。山东某大学就根据社会需求,建设了创业就业实操工厂及相关“校企合作”的实习课程。另一方面,该校还根据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整了自身的专业结构,积极发展了一些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例如车辆工程、材料学等。在经过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科研调查后,了解了市场对人才的实用性需求和科学规律目的性。
(三)注重团队合作
新世纪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若想在社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校企合作”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这一目标,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实习机会能够帮助大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来共同合作实践完成某些工作任务。因此说,当代社会发展的高速高效化与社会竞争的激烈状态也无意中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而校方所组织的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教育也应该在合作创新方面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例如基于就业创业的演讲比赛、职业规划辩论会、技术竞技大赛等都是可以从行为和思想上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升他们该方面能力的重要活动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的引导应该从思想层面起步,高校应该积极联系企业展开“校企合作”,创建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谋求自身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与市场接轨”为目标来实现专业对口,培养适合于社会企业的一线实用型全能技术人才。作为大学生,也应不断丰富思想、提升能力,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靳义君.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间关系的研究——横断与纵向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J/OL].西北师大学报,2018(03):124-132[2018-05-03].
[2]王心焕,薄赋徭,雷家骕.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兼对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05):116-124.
[3]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05):59-63.
[4]李海垒,宫燕明,张文新.大学生的冒险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感知的创业文化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02):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