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眼液论文-李军,王健,王琴

滴眼液论文-李军,王健,王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滴眼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芪明颗粒,氟米龙滴眼液,儿童,中度干眼症

滴眼液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王健,王琴[1](2019)在《芪明颗粒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芪明颗粒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儿童中度干眼症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芪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uorescence staining,FLS)、疗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结膜充血及睑板腺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UT、SIT及F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LS明显低于对照组,BUT、SIT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 86%(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 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睑板腺、结膜充血、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睑板腺、结膜充血、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眼睑总发生率4. 76%(2/42),相比对照组患者的7. 14%(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0,P> 0. 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可有效改善中度干眼症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丁新如[2](2019)在《两种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前应用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普拉洛芬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两种不同的抗菌素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普拉洛芬,观察组术前增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及前房闪辉值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前应用普拉洛芬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李冬梅,余素英,何苗,余冬梅[3](2019)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外周血VEGF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2016-09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72例20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100眼。对照组术后采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炎症(角膜水肿、结膜充血)情况和视网膜结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MFR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层(IS/OS)厚度],检测手术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VEGF水平。结果:术后7、15、30d,对照组患者炎症评分、CMT水平均高于观察组,而IS/OS层厚度均低于观察组(P<0.001)。术后15、30d,对照组患者MFRT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01)。术后30d,两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明显上升,血清MDA和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结论:普拉洛芬能够减轻白内障术后炎症,降低外周血VEGF表达,促进视网膜恢复。(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申海静[4](2019)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治疗的干眼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1,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1.12±0.42)分,低于对照组的(1.67±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1,P<0.05);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BUT)为(12.22±3.13)s,高于对照组的(5.87±1.2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1,P<0.05);观察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12.91±1.85)mm/5min,高于对照组的(6.97±2.55)mm/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2,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为(12.6±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1,P<0.05)。结论治疗干眼症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凝胶临床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发标,孔祥斌,麦雪燏,叶星,陆强[5](2019)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0. 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就诊于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60例(12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框架眼镜组、单纯角膜塑形眼镜组和0. 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患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结果:治疗12个月后,单纯角膜塑形眼镜组和联合治疗组患眼屈光度及其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且联合治疗组屈光度治疗前、后差值显着小于单纯角膜塑形眼镜组(P<0. 05)。3组治疗12个月后的眼轴长度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均P>0. 05),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单纯角膜塑形眼镜组和联合治疗组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且联合治疗组明显小于单纯角膜塑形眼镜组(均P<0. 05)。结论:0. 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中的效果显着,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丽元,李寅生,张兴哲,黄玉昆,丁红雨[6](2019)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中抑菌剂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中抑菌剂苯扎氯铵的抑菌效力及细胞毒性,探索既满足抑菌效力又保证细胞毒性较低的抑菌剂最低浓度。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附录〈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进行抑菌效力试验,以无抑菌剂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为对照,考察含不同浓度抑菌剂滴眼液的抑菌效力情况。同时以HConEpic人结膜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浓度的苯扎氯铵溶液,含不同浓度苯扎氯铵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以及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细胞毒性。结果:11批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要求,通过不同浓度抑菌剂的考察,证明含0.005%苯扎氯铵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抑菌效力结果即可满足药典要求。盐酸奥洛他定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添加不同浓度的苯扎氯铵后,细胞毒性与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0.01%>0.005%>0.003%>0.001%)。结论:含0.005%苯扎氯铵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抑菌效力即可满足药典要求,而含0.005%苯扎氯铵的细胞毒性比含0.01%的细胞毒性降低较多,因此,有必要降低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中苯扎氯铵浓度。(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鹏辉[7](2019)在《玻璃酸钠与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玻璃酸钠与基因重组人表皮细胞因子(rhEGF)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白内障手术且术后3个月出现干眼症的患者120例150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72眼)和观察组(60例78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症状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 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除肢体疼痛外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和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IL-6、hs-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黄进雄,何尧勇,莫惠珍[8](2019)在《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某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在确认符合相关标准后纳入研究样本,使用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各15例患者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研究组患者接受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治疗干预方式。以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指标来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异物感、疼痛、流泪、畏光临床症状积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无显着差异(P> 0.05);治疗后,异物感、疼痛、流泪、畏光临床症状积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总好转率以及治愈率,组间数据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病毒性角膜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异物感、疼痛、流泪、畏光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以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1期)

范大伟[9](2019)在《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外伤引起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外伤引起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患者共5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n=25)常规治疗,观察组(n=25)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眼压、瞳孔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眼压及瞳孔直径均显着小于对照组(t=12.504、10.802,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显着低于对照组的44%(χ2=6.349,P <0.05)。结论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有效降低眼压、缩小瞳孔直径,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1期)

邢懿,杨奕[10](2019)在《自制滴眼液辅助器在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滴眼药水法是眼科诊断和治疗病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节省药物、作用快、易吸收等优点。在人们的生活中,滴眼药水是最常见的现象,而随着电子产品的层出不穷,人们的眼疾也逐渐增多,故眼药水也常常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必备品",而如何正确使用眼药水,如何更好地提高眼药水局部使用的疗效和舒适度,也日益成为眼科医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想法,我科自制了滴眼液辅助器在临床上让患者使用,并且应用于延续性护理中,让更多的出院病人使用眼药水的准确率得到很大提高。本文就我科自制滴眼药水辅助器装置的过程以及在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作一简单阐述。(本文来源于《实用防盲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滴眼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普拉洛芬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两种不同的抗菌素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普拉洛芬,观察组术前增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及前房闪辉值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前应用普拉洛芬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滴眼液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王健,王琴.芪明颗粒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9

[2].丁新如.两种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前应用后的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3].李冬梅,余素英,何苗,余冬梅.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外周血VEGF表达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9

[4].申海静.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5].李发标,孔祥斌,麦雪燏,叶星,陆强.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中的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6].赵丽元,李寅生,张兴哲,黄玉昆,丁红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中抑菌剂的评价[J].药物分析杂志.2019

[7].张鹏辉.玻璃酸钠与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9

[8].黄进雄,何尧勇,莫惠珍.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9

[9].范大伟.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外伤引起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

[10].邢懿,杨奕.自制滴眼液辅助器在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防盲技术.2019

标签:;  ;  ;  ;  

滴眼液论文-李军,王健,王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