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王蕊: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对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在建设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型管理人才;公共管理事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帮助和扶持。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是从事农村公共管理事务的工作人才。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整个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结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寻找适合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

1 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特点

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力量,是政府和农民之间进行连接的纽带,也是推动农村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农民内部,向上级政府传达农民需求,为政府制定相应的适合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并且把农村生产生活的相关政策信息传达给农民,让农民可以从中受益。他们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很多农村进入了转型期。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农村地区出现了很多社会矛盾。农村公共管理工作者要清晰认识到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避免造成农村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农村公共管理工作者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要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要人性化,并且要打造服务模式管理。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增加安全意识。农村不仅在公共管理工作上要进行分类管理,而且要深入掌握农民的思想动态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思想动态。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要具有较高的公共管理服务能力,以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1]。

2 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中,人才结构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通过扶贫政策,为农村配备乡村干部,加大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选聘工作,充实了农村基层的干部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很难满足我国农村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大部分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是偏向于科技型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所以农村地区公共管理型人才建设比较薄弱。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要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很多农民群众愿意选择年龄大的农村村干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年龄大的村干部有丰富的经验,往往忽略了年轻的优秀人才,导致人才队伍建设年龄结构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偏向于选择去城市发展,造成了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队伍建设在性别比例上存在严重失衡情况。在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型人才中,女的要远远少于男的,而有些农村工作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完成。此外,农村地区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结构不高,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人员都是经过长期工作累积的经验[2]。

3 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

我国政府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实施了很多有效措施。但是,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型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足够认识,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的建设就可以实现,忽视了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农村政府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缺乏重视,在工作开展中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很多政策的执行都是按照文件来应付差事,不能采取有效的实际措施,导致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多农村地区的干部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思想比较落后,认识不到公共管理型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公共管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致使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3]。

3.2 缺乏完善的培训体制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农村工作也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以有效促进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建设工作稳定推进。树立正确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通过科学方法不断引进优秀的公共管理型人才到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提高本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优秀的公共管理型人才。党管人才和党管农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政治保证。加强党对农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保证党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领导作用。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明确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政府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符合农村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案[4]。

挥发性风味物质中的双乙酰、乙醛和乳酸对酸奶风味贡献突出,并对酸奶的气味和口感起到重要作用。酸奶中β-半乳糖苷酶与乳酸脱氢酶对乳酸的生成影响很大,可以通过调节酶活控制酸奶后酸化问题。β-半乳糖苷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葡萄糖激酶、乳糖通透酶和丙酮酸激酶的酶活对酸奶中双乙酰、乙醛的产量有很大相关性。探究酸奶中的酶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关系,有助于酸奶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研究。

3.3 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以“数据存储安全、访问权限严谨”为基础,以“安全运行、优质服务、创造价值”为目标,实现对IT环境中各类基础设施的集中式监控管理,包含网络、系统、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业务系统、存储设备和机房环境等系统的监控管理。

4 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4.1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很多农村地区教育设置落后,村民对教育投资的回报期望低,造成了对农村教育的不够重视。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质量较低,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农民接受教育的水平也低。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适合地区发展的培训教育体制,教育体制实用性差,教学力量有限,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能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作用,培养不出本土优秀的人才资源从事农村公共管理事务工作。农村地区对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体制不完善,一般都是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因为农村公共管理型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培训学习的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此外,教育培训的方式单一化,课程设置不合理,实用性不强。教学资源整合不科学,培训学习出现了课程重复的情况,教育培训效果不佳。

农村地区对公共管理人才建设实施了很多激励机制,但是没有系统性,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力度。很多人才激励机制停留在文件的表面,没有在实际中落实,很多农民不能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待遇。在人才引进政策上,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且激励机制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村地区人才引进要调动人才从事农村工作的积极性非常困难。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与自身在工作上的付出不成比例。在城乡工资结构上存在很大差距,一些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可能要少于外地的农民工工资待遇。从事公共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职业发展激励政策,受编制等因素影响,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在提拔上非常困难,甚至工作多年也无法获得职称待遇。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人员的职称晋升体制不健全,降低了农村公共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4.2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完善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引进机制。高校教育作为向农村地区提供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设置农村公共管理事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优秀的农村公共事业工作者,并建立农村工作的相应激励政策,让学生系统学习农村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培养强大的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选拔体制。通过公开选拔,培养优秀的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在农村推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把党管人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充实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训体制,创新教育培训方式,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培养[5]。

4.3 建立良好的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就业环境

坚持政府为主导,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经济结构差距,建立良好的农村就业环境。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村文化教育和卫生医疗的质量。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和交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工作环境,吸引更多农村管理型人才到农村来工作。建立政府公职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的交流机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更好地促进城乡之间的人才交流。完善农村地区人才市场,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握农村人才开发方向,对农村人才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建立良好的农村社会氛围,让农民认识到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让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在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5 结论

农村地区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环境的稳定。加强农村地区公共管理型人才建设,以党管人才的原则为主导,真正发挥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在农村公共事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①进行实验分组和操作自变量:自变量为不同分解条件,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分成4组,设置常温、高温、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4种分解条件。通过以上分析,学生意识到可根据自变量种类进行实验分组,再对每组自变量施加不同处理,让各组形成对照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燕凌,胡扬名.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7(1):101-103.

[2]刘春梅,邱建民.对加快新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2(5):9.

[3]卓成霞.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当代中国农村干部的角色转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8-75.

[4]田先红,陈玲.再造中间层: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6):36-43.

[5]周燕.公共管理研究:传统与前沿:一个学科框架的描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2-150.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17-17-3

作者简介:王蕊(1980—),女,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袁博(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标签:;  ;  ;  ;  ;  ;  ;  ;  ;  ;  ;  

王蕊: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