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因素论文-王苏生,胡明柱,李梓龙

溢价因素论文-王苏生,胡明柱,李梓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溢价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证50,ETF期权,SVCJ模型,MCMC,傅里叶变换

溢价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苏生,胡明柱,李梓龙[1](2019)在《跳扩散条件下波动率风险溢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证50 ETF期权市场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上证50 ETF及其期权交易数据,运用SVCJ模型、MCMC及傅里叶变换等方法,从P测度及Q测度中提取波动率风险溢价,并分析了其时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SVCJ模型相较于SV模型及SVJ模型具有更好的市场拟合优度;傅里叶变换法能提高波动率风险溢价的估计效率;波动率风险溢价具有时变特征,在市场急剧动荡时期,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负,投资者厌恶波动风险,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高;在市场非急剧动荡时期,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正,投资者偏好波动风险,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低;市场收益率、波动率、换手率及投资者情绪对波动率风险溢价具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孙翔宇,孙谦,胡双凯[2](2019)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0—201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以企业所有权性质为切入点,从公司层面、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详细探讨了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溢价更高;中国企业并购敏感行业企业、国家间文化差异较大以及被并购方来自发达经济体时,并购溢价较高;国有产权性质对其他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影响更多地体现在2012年及以后年份,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本文在拓展海外并购相关研究的同时,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9年06期)

陈浪南,崔小梅,张羊城[3](2019)在《基于券龄的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流动性溢价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新旧券效应、债券特征、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则通过叁个步骤从券龄的角度分析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估计10年期国债流动性溢价;选取流动性代理指标并进行估计;找出决定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流动性溢价的估计结果显示,债券券龄越大,流动性溢价越高。其次,流动性代理指标估计结果表明,随着券龄增加,债券交易活跃度程度下降,交易对价格产生更大的影响,交易成本越高;但在债券存续期间的后期,交易对价格产生的影响有限。最后,是否新/次新券、交易量市场份额、交易量对价格影响、债券票息、市场投资者对基本面的预期均会显着影响流动性溢价,但只有基于券龄的交易量市场份额估计值和交易量市场份额的随机成分能够较好地解释流动性溢价,其他因素的解释能力稍弱。(本文来源于《金融学季刊》期刊2019年02期)

陶震宇[4](2019)在《基于品牌忠诚的手机市场品牌溢价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4G的普及和5G时代的到来,手机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各大手机品牌先后崛起、平分市场,打破了以往寡头垄断的局势。在这种条件下,手机商品由品质竞争转变为了品牌竞争,各大手机品牌如何顺应市场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长远的发展成为了其当前最关注的问题。品牌是溢价的载体,品牌溢价能力是手机品牌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体现,它代表着消费者对于该品牌手机产品的喜爱、愿意重复购买、愿意推荐购买以及愿意以更高价格溢价购买的程度。因此,各大手机品牌若想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应该顺应品牌竞争规律,重视品牌建设,从多方面、多维度全面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品牌的长足发展。Z世代的到来使得“新年轻一代”备受世界瞩日,其影响力不容忽视,而品牌对于这一新兴消费群体却知之甚少。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从手机品牌溢价影响路径切入,着眼于GenZ群体,探究品牌溢价的印象因素及其对品牌溢价能力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关假设、构建本文的概念模型。设计品牌溢价指标体系、形成调查问卷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结构的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SPSS 22.0进行因子分析,借助Amos 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对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计算影响路径、确定影响机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对品牌溢价只有间接影响,不存在显着的直接影响;(2)品牌知名度对品牌溢价有间接影响,以品牌忠诚度为中介变量;(3)品牌忠诚度对品牌溢价存在直接影响,且影响程度最大;(4)各影响因素中,品牌忠诚度对品牌溢价的影响系数为0.601,其影响力度最大;(5)品牌知名度次之,路径系数为0.334;(6)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对品牌溢价的影响程度接近,路径系数分别为0.309和0.302。本文创新性的在手机众多营销策略、竞争战略中另辟蹊径,以GenZ为目标群体,着眼于手机品牌溢价的影响机制展开定量研究,为提高手机品牌溢价能力、获得竞争优势给出有力的建议,贡献出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真真[5](2019)在《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传统行业升级、新兴行业资源整合等大背景下,并购规模井喷式增长,并购产生的高溢价问题也日益受学者们的关注。同时,在现代股权结构中,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的分离使得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但是随着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发现,由于我国股权较为集中使得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超过所持有的现金流权,从而导致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拥有控制权的股东不仅能够拥有所有股东共享的收益,还可以获取少数股东不能拥有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因此,在股权转让交易中,控制权的交易价格一般比普通股权高,从而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产生了溢价。目前,公司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控制权转移交易中的高溢价问题,合理度量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水平,探讨其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有效控制在控制权转移交易中的高溢价问题,而且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还可以丰富公司治理理论。基于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25起股权协议转让为样本,以大宗股权交易溢价度量模型为基础修正每股市价的时间窗口,度量出样本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平均水平为14.38%,低于2008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水平值,但是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溢价水平。本文重点从公司治理角度入手,分析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内部控制质量、外部审计质量以及股权转让比例对控制权溢价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控制权溢价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内部控制质量以及股权转让比例均呈显着负相关,说明当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越高、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会比例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股权转让比例越大,其控制权溢价越低,从而越能够有效抑制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高溢价问题。第二,控制权溢价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两权分离度均呈不显着地正相关关系。同时,控制权溢价与外部审计质量呈不显着地负相关关系。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从加强监管力度和完善内部制衡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完善控制权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议。同时,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良睿[6](2019)在《基于随机动态模型的债券溢价因素测度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债券的风险溢价是债券收益率与基准利率的一个利差,该利差反应了投资者持有非国债所承当的风险原因。由于每位投资者所持有的债券种类不同,因此风险溢价不仅会体现在大小上的不同,而且还会体现在风险信息反映上的不同。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各种不同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异,得到相关的风险溢价信息,那么将会为我们以后在未来的债券收益率和定价预测,以及未来利率相关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和投资策略中债券品种的选取都会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固然国内债券收益率曲线的钻研在这些年已获得长足进展,可是关于估算和分化收益曲线中所隐含的利率期限结构和债券溢价成分方面的学术钻研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以往的大量研究中,国内很少有相关文献对各类债券之间的溢价进行细致的研究,大部分文献都是从股票以及股权的风险溢价进行研究。鉴于分解债券收益率的众多实际和理论上的意义,本文采用CIR模型框架来研究对收益率曲线分解,以期在此领域投石问路。债券的主要类别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政府债一般是国债和地方政府债、金融债是政策性金融债,而公司债是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本文首要钻研的是上述几类债券和利率互换,由于利率互换也属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是研究溢价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研究溢价影响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程度,本文将所研究的债券分为无风险债券和风险债券,无风险债券主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利率互换;风险债券主要有:公司债和地方政府债。并按照各种债券之间的风险溢酬进行相应的分解。本文的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类债券的基本信息和溢价因子特征,再根据不同的债券类型建立不同的因子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基于随机过程的CIR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极大似然估计将CIR模型中的状态变量估计出来并得出相应的债券预测收益率;实证部分明确阐述了实证的主要思想。本文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国债收益率所包含的利率期限结构因子为基础建立二因子仿射模型,再通过政策性金融债和地方性政府债与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利差,建立叁因子仿射模型,从而剥离出政策性金融债中所包含的便利收益因子以及地方政府债中所包含的流动性风险因子,最后结合利率互换和公司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利差建立四因子模型,从而剥离出利率互换中所包含的互换特质性因子以及公司债中所存在的信用违约风险因子,并将这些不同债券中预测出来的状态变量进行相应的比较,进而预测出各类债券的预测收益率大小。具体流程主要是:首先得到各类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数据,其次是对各类债券的CIR模型进行最优化参数的设定,再将各类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预测值和观测值的拟合,证明其因子分解的合理性,接着将各类证券影响因子所对应的状态变量分解出来,最后将各类证券的状态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相应的实证结果表明,各类债券的平均拟合误差都相对较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CIR仿射模型能够理想的表示出不同期限的各类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因子,以及不同债券中所存在的特有风险因子。从剥离出的四因子中可以看到,互换中包括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因子,政策性金融债的便利收益因子以及互换的特质性风险因子;公司债中包含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因子和信用违约因子;地方政府债的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和流动性风险因子。而且通过上述剥离,我们能够判断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对这些证券的收益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CIR模型对状态变量的计算,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状态变量表示的各个风险因子的数值大小,所以我们能够根据利率期限结构因子的大小来判断其对各类证券收益率的影响程度,进而能够很好地在利率期限结构的基础上提取出各类债券所包涵的溢价因子信息并进行定价。这样,我们就能够满足债券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在债券投资策略上提供了重要的补充手段。(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贾宏雅[7](2019)在《我国可转换债券折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现在,我国共发行超200只可转换债券,独特的转换性使可转换债券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国内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劲头十足。但同时,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可转换债券的折溢价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定价方面,对折溢价现象及其深层原因的探究稍显不足。基于此,研究我国可转换债券折溢价的影响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针对可转换债券折溢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选用基于理论价值的折溢价计算方法,并从可转换债券本身和其他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就所筛选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B-S定价模型得到样本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及其折溢价水平,结合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折溢价情况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可转换债券折溢价影响因素的总体研究、分行业研究、分发行规模研究以及上市首日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折溢价现象普遍存在,且折价现象更明显。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我国可转换债券折溢价水平最容易受到底线价值和市场行情的影响。除此之外,剩余期限越短,可转换债券的溢价率越小;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其溢价率变大。相较于工业可转换债券,信息技术业的可转换债券折溢价水平容易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相对谨慎保守。中小盘和大盘可转换债券折溢价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投资者对中小盘可转换债券的投机心理更加强烈,对大盘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更加看好。可转换债券上市首日折溢价水平主要受到底线价值和沪深300股指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建议发行公司对条款的设置要具备创新性,摆脱单一;股市和债市要均衡发展;进一步做好可转换债券方面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参与到可转换债券的交易中来等,进而激发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活力,推动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5-25)

陶丙德[8](2019)在《我国公司债券风险溢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以来,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等政策指导性文件的发布,我国发行的公司债券数量大幅增加,规模也从2007年的100余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024.74亿元。然而自2018年以来,在经济去杠杆化,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和中美贸易战等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爆发,如何定量分析和管理风险已经成为债券市场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风险溢价是从定量角度衡量债券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指为了补偿违约风险,投资者要求债券提供高于到期日相同的国债收益的额外收益,反映了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溢价。研究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溢价对中国债券及其衍生品定价和市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它可以为债券等金融产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它可以衡量和控制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从而有助于防范和解决系统性金融风险。然而,现有研究并未找到最佳的模型来进行度量,传统的研究常常只关注于宏观经济因素,忽视了微观企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风险溢价模型在课题研究方面上存在较大可改进的空间。本研究针对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度量来展开方案设计与分析,以观察公司债券定价是否合理准确。本文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结合遗传算法模型应用Nelson-Siegel扩展模型构建相对精确的利率期限结构,拟合出国债的即期利率曲线,从而得到无风险利率走势情况。其次,选取上证综指、货币汇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宏观指标,建立VAR模型,研究宏观因素对债券风险溢价的影响。最后选取18年具有代表意义的违约债券“16永泰01”,采用结构化模型计算出其债券风险溢价序列,将公司财务指标、剩余期限等微观指标加入到多元回归模型中,探究微观因素对债券风险溢价的影响。过往的大多数关于风险溢价的研究局限于宏观因素或者微观因素,而本文即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分析了微观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变量考虑更加全面。此外,在对债券风险溢价部分进行微观分析时,相对于传统风险溢价的计算方法,本文利用了 Merton结构化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的数据更为准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知代表股市因素、利率因素、通货膨胀因素均为公司债风险溢价的显着影响因素。使用VAR模型预测样本中的数据,能更好地反映风险溢价的变化,通过方差分解,可以得出结论,历史数据对债券风险溢价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无风险利率因子,股票市场因素和通胀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小。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违约债券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公司债券风险溢价部分的微观因素主要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公司信用等级,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与风险溢价呈负向关系,资产负债率与风险溢价负向关系,且其影响的程度最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1)

黄瑾[9](2019)在《上市公司并购新叁板企业的高溢价因素与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新叁板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优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到新叁板市场中。然而新叁板市场的流动性却与其挂牌数量的增长速度不匹配,许多新叁板企业试图跨越到更好的发展平台,由此兴起了新叁板的“并购潮”。高溢价并购的原因是由于上市企业对其未来的预期较好,还是由于盲目跟风并购浪潮产生的泡沫?高溢价并购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风险?针对此类问题对并购高溢价的影响因素与风险进行研究,帮助上市公司和新叁板企业更好的确定并购价格、选择更科学的并购方案,从而也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与新叁板企业并购高溢价的影响因素与潜在风险,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并结合了大量的财务数据对上市公司并购新叁板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选取了2016年新叁板市场中并购溢价最大的并购案——南洋股份57亿元并购天融信进行全面研究,对市场背景、并购双方基础信息、并购动因等进行简单阐述并对此次并购的估值进行了简要评价,从目标公司所处行业、目标公司的盈利和成长能力、表外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这叁个角度来具体分析高溢价形成的影响因素,随后分析了此次并购高溢价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融资支付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和整合风险,以及南洋股份所采取的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得出以上影响因素以及以及对并购溢价潜在风险的风险控制措施均对并购溢价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的结论,根据并购后整合产生的协同效应结果与资本市场对此次并购给出的积极反应,可看出此次溢价较为合理。从而以小见大地对将要在新叁板市场进行并购的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9-05-07)

王玉,严章瑶,杜枪兰[10](2019)在《中国医药企业并购溢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3年~2018年31起并购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3~2018年31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案例为研究样本,探究医药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4个定量因素进行分析、对4个定性因素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定量因素标的方PB、标的方PE、评估增值率、被并方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公共因子——被并方的增长能力与并购溢价率呈显着正相关,4个定性因素都对并购溢价率有影响。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引进AHP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并购估值行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商讯》期刊2019年07期)

溢价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2000—201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以企业所有权性质为切入点,从公司层面、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详细探讨了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溢价更高;中国企业并购敏感行业企业、国家间文化差异较大以及被并购方来自发达经济体时,并购溢价较高;国有产权性质对其他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影响更多地体现在2012年及以后年份,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本文在拓展海外并购相关研究的同时,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溢价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苏生,胡明柱,李梓龙.跳扩散条件下波动率风险溢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证50ETF期权市场的实证[J].运筹与管理.2019

[2].孙翔宇,孙谦,胡双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2019

[3].陈浪南,崔小梅,张羊城.基于券龄的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学季刊.2019

[4].陶震宇.基于品牌忠诚的手机市场品牌溢价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5].王真真.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9

[6].杨良睿.基于随机动态模型的债券溢价因素测度及应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7].贾宏雅.我国可转换债券折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8].陶丙德.我国公司债券风险溢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9

[9].黄瑾.上市公司并购新叁板企业的高溢价因素与风险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10].王玉,严章瑶,杜枪兰.中国医药企业并购溢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3年~2018年31起并购案例[J].商讯.2019

标签:;  ;  ;  ;  ;  

溢价因素论文-王苏生,胡明柱,李梓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