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型钢水泥土组合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泥土强度,组合梁,挠度,刚度
型钢水泥土组合梁论文文献综述
丁勇,俞设,王平,何宁[1](2017)在《水泥土强度对型钢水泥土组合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在基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没有充分了解水泥土在搅拌墙中起到的作用,水泥土的刚度仅被作为安全储备,这无疑造成一定的浪费。为了研究水泥土强度对搅拌墙的影响,本文以水泥土强度为变量设计了系列双型钢水泥土组合梁试验,采用分布式光纤采集试验梁加载过程的应变数据,提出了针对H型钢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数据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水泥土强度对组合梁挠度、刚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型钢与水泥土对组合梁外部荷载的分担情况。本文对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郑刚,李志伟,刘畅[2](2011)在《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的编制,对8根型钢水泥土组合试验梁进行了抗弯试验。在型钢截面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试验梁采用了200 mm和100 mm两种梁宽,每种梁宽又分别考虑了是否涂刷减磨剂两种情况,并分别采用单点加载和双点加载对试验梁进行了加载。根据试验结果,对型钢水泥土试验梁的截面含钢率、加载方式及是否涂刷减摩剂等对组合梁抗弯工作性能、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型钢水泥土组合梁破坏模式及型钢和水泥土对组合梁的组合刚度贡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含钢率、加载方式及涂刷减摩剂与否均对组合梁的组合刚度及破坏性状有着重要影响。最后,对组合梁的组合刚度设计值的取用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陈卫林[3](2007)在《SMW工法中型钢、水泥土组合体系的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升级,地面空间的日趋饱和,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地下寻求城市发展的空间,即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基坑工程。其中SMW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围护技术,以其经济、环保、工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倍受人们的关注。但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该工法在我国推广应用,主要表现在施工机具滞后、设计理论不完善、受力机理不明确等。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水泥土的加固机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之后的数学建模和有限元建模提供水泥土的各项性能参数。随后借鉴已有的一些数学假设,建立了SMW工法桩在纯弯作用下的数学模型,在不同直径、不同布置方法、不同水泥土参数的条件下:1.研究了考虑水泥土作用情况下,水泥土对组合结构强度的贡献系数;2.分析了水泥土抗拉强度与组合体抗裂性能的关系;3.提出了合适的水泥土抗裂性能指标;4.对比了各类SMW工法桩的抗裂、抗弯能力。本文的第四部分,以杭州某工程实例为依托,对该工程进行了有限元的模拟,并利用同济启明星软件进行辅助计算。通过比较,有限元模型的结果与该工程的监测数据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有限元模型中的一些近似及假设成立。通过有限元的模型可以更好的观察桩体内裂缝的产生及开展过程,了解开裂的最薄弱点和危险截面。在肯定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之后,利用该有限元模型中的结果及工程监测数据对之前的数学理论进行复核,证明第叁章内容中的数学模型在屈服弯矩、开裂弯矩、裂缝深度等各方面计算的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为提高SMW工法的开裂弯矩、减小裂缝深度、增强其防渗透能力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期刊2007-12-27)
张华[4](2005)在《加筋水泥土组合挡墙中型钢—水泥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筋水泥土挡墙结构是一种国内首创的全新基坑围护结构,具有技术可靠,施工精度高、简便、速度快;造价低廉;围护结构占地少;无污泥排弃,无噪音振动,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材料运输量少等一系列优点,在软土地区有很广阔的推广前景。为了确定加筋水泥土挡墙支护结构合理的结构型式,给出内力计算的具体方法,进而建立加筋水泥土挡墙的设计方法,本文对加筋水泥土复合结构进行了十分系统的研究首先,结合工程实践中的结构形式,自主设计实施了室内结构试验,分析了组合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型钢的应力变化情况,详细分析了组合结构的破坏模式、承载力、组合刚度,对型钢水泥土结构的力学特性、内部传力机理以及破坏模式有了清楚的认识和系统的阐述。其次,基于以上试验结论,建立了加筋水泥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的理论模型,推导出了加筋水泥土梁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和试验结果相符。再次,对组合结构抗弯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获得了试验难以测量的水泥土与型钢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及相对滑移规律,确定了对型钢水泥土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的最佳建模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5-12-01)
孔德志,张慧[5](2005)在《型钢水泥土组合结构抗弯工作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型钢水泥土的特性,提出了组合结构的本构模型. 经分析将组合结构受力破坏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推导了各阶段内力与变形的计算式. 通过算例和试验结果对比,指出水泥土对组合结构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限制了型钢的侧移,有效地保证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弹性阶段对强度和刚度贡献较小,在塑性阶段贡献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郑刚,陈辉[6](2003)在《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模型试验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型钢水泥土组合结构的抗弯性能,针对天津市地铁车站一些出入口的型钢-水泥土组合挡土墙做法,建立了同一截面存在不同水灰比相应具有不同强度水泥土的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并与全截面同一水灰比的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水泥土强度、型钢-水泥土接触面特性、组合梁高度等对型钢-水泥土组合梁刚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03年04期)
王健,傅德明,夏明耀[7](1997)在《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型钢—水泥土组合结构的抗弯性能,对这种组合梁的叁种形式(“一隔一”、“一隔二”、“满堂”)进行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这叁种形式组合梁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出了叁种形式组合梁的组合刚度计算方法。本文对SMW工法的设计计算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地下工程与隧道》期刊1997年03期)
型钢水泥土组合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的编制,对8根型钢水泥土组合试验梁进行了抗弯试验。在型钢截面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试验梁采用了200 mm和100 mm两种梁宽,每种梁宽又分别考虑了是否涂刷减磨剂两种情况,并分别采用单点加载和双点加载对试验梁进行了加载。根据试验结果,对型钢水泥土试验梁的截面含钢率、加载方式及是否涂刷减摩剂等对组合梁抗弯工作性能、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型钢水泥土组合梁破坏模式及型钢和水泥土对组合梁的组合刚度贡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含钢率、加载方式及涂刷减摩剂与否均对组合梁的组合刚度及破坏性状有着重要影响。最后,对组合梁的组合刚度设计值的取用提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钢水泥土组合梁论文参考文献
[1].丁勇,俞设,王平,何宁.水泥土强度对型钢水泥土组合梁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
[2].郑刚,李志伟,刘畅.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
[3].陈卫林.SMW工法中型钢、水泥土组合体系的模拟与分析[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07
[4].张华.加筋水泥土组合挡墙中型钢—水泥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
[5].孔德志,张慧.型钢水泥土组合结构抗弯工作性能[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6].郑刚,陈辉.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模型试验的有限元分析[J].建筑科学.2003
[7].王健,傅德明,夏明耀.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