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果数量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冠果,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数量性状
花果数量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郭军战,张敏,费昭雪,张玲玲,姜晓丹[1](2012)在《文冠果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DPS统计软件,对文冠果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0.26%,根据各性状对主成分影响作用大小及主要指标组合,将12个生物学性状分为5类,分别称之为树形因子、叶形因子、果形因子、花序因子和综合因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12个数量性状聚为6大类。2种分析共同揭示了这几类因子对文冠果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张宝,丰震,王长宪[2](2007)在《槭树种质资源的翅果数量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槭属树种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趋势,对采集的68份槭树种质材料(包括27个槭属树种以及7个变种)的7个翅果性状用SAS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3.9%,可分别代表翅果大小、翅果角度和产量的综合因子。另外,根据翅果的7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明确槭属树种的亲缘关系,为槭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于静[3](2005)在《鹅掌楸属树种花被片色素与花果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杂交F_1(鹅掌楸×北美鹅掌楸)的花果共11 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上述叁大类群花被片类黄酮糖苷配基和结合糖及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如下: 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花被片类黄酮糖苷配基为花青素、6-羟基黄酮和反式查尔酮,糖苷配基结合糖为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类胡萝卜素为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北美鹅掌楸花被片除不含有花青素和半乳糖外,其它成分同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因此花青素和半乳糖可作为叁大类群的识别依据之一。在所研究的8 个色素性状中,花青素等5 个性状在叁大类群间差异显着,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 主成分(贡献率77.73%)综合了各性状的主要信息,依据第1 主成分可以对叁大类群进行区分,其中鹅掌楸类群值最大(变幅1.05445~1.33631,平均1.19538),杂交鹅掌楸类群居中(变幅-0.35437~-0.0812,平均-0.217785),北美鹅掌楸类群最小(变幅-1.14917~-0.80602,平均-0.977595)。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是杂交鹅掌楸花色呈现的主要色素,杂交鹅掌楸中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较高,β-胡萝卜素达30.2348μg/g, 番茄红素达30.0976μg/g,而且番茄红素表现为双亲中间型,?-胡萝卜素表现为偏母超亲遗传,选用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鹅掌楸个体作母本进行杂交,有望选育出花色橙黄的杂交鹅掌楸个体。杂交鹅掌楸内两轮花被片长度和宽度为双亲中间型,分别偏向母本和父本,用内两轮花被片较宽的鹅掌楸作母本,内两轮花被片较长的北美鹅掌楸作父本,有望选育出大花的杂交鹅掌楸个体。聚合果长度和聚合果具翅小坚果数表现为偏父超亲遗传,选用聚合果较长和聚合果具翅小坚果数目较多的的北美鹅掌楸作父本,有望选育出大果的杂交鹅掌楸个体,而且这两者呈显着正相关(r=0.888)。在所研究的11 个花果数量性状中,花被片长度和宽度等10 个性状在叁大类群间差异极显着,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 主成分(贡献率69.11%)综合了各性状的主要信息,依据第1 主成分可以对叁大类群进行区分,其中北美鹅掌楸类群第1 主成分值最大(变幅0.7156~1.3916,平均1.0408), 杂交鹅掌楸类群(变幅-0.0865~0.3959,平均0.2646)居于两个亲本类群之间,鹅掌楸类群(变幅-1.5443~-0.8855, 平均-1.2426)最小。 本论文对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花被片色素及花果数量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叁大类群的差异,探讨它们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开展鹅掌楸杂交育种服务。(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5-06-01)
温学森,杨世林,娄红祥,马小军,徐丽珍[4](2002)在《花果数量性状在地黄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考察花果数量性状在地黄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 7个典型的栽培品种 ,在相同条件下栽培 ,于花期和果期测量 11个性状的大小 ,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发现所选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在花冠和花萼长宽方面 ,邢疙瘩和千层叶与其他品种区别显着 ,邢疙瘩表现为宽而短 ,而千层叶则最为短小。经对 17类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 ,千层叶与其他品种相距最远 ;北京 1号与小黑英最为接近 ,二者与七顶葵比较相似。另外 ,还发现部分花果数量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 花果数量性状在地黄种质资源鉴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揭示了地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2年12期)
李周岐,王章荣[5](2000)在《鹅掌楸属种间杂种F_1与亲本花果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及其种间杂种 F113个花果数量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 :花被片长度 (LP)等 9个性状在类群间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程度 ,可用于类群识别 ;花药长度 (L A)等 11个性状在类群内个体间差异达极显着程度 ,说明类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杂种 F1在雄蕊数 (NS)等8个性状上 ,中国马褂木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优势 ,花被片宽度 (WP)等 4个性状表现为偏父遗传或偏父超亲遗传 ;从性状间的相关性来看 ,聚合果气干质量主要由果宽决定 ,大花个体其雌蕊数较少但果实较大。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有效地对 3个类群进行识别(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00年03期)
花果数量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槭属树种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趋势,对采集的68份槭树种质材料(包括27个槭属树种以及7个变种)的7个翅果性状用SAS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3.9%,可分别代表翅果大小、翅果角度和产量的综合因子。另外,根据翅果的7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明确槭属树种的亲缘关系,为槭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果数量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郭军战,张敏,费昭雪,张玲玲,姜晓丹.文冠果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
[2].张宝,丰震,王长宪.槭树种质资源的翅果数量性状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
[3].于静.鹅掌楸属树种花被片色素与花果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
[4].温学森,杨世林,娄红祥,马小军,徐丽珍.花果数量性状在地黄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J].中草药.2002
[5].李周岐,王章荣.鹅掌楸属种间杂种F_1与亲本花果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