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音音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音量,语速,语音,汉语,声门,上下文,音乐。
语音音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贾丽文[1](2017)在《音量增大时语音的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变化及其对声纹鉴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是近年来才开始使用的研究方法。目前尚未广泛的应用于声纹鉴定实务。本文将采用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来探究声纹鉴定实务中经常遭遇的一种情形,即检材语音和样本语音音量不同的情况。实验用Lombard效应法增大语音,对30位发音人在正常和85分贝噪音两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录音。考察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的变化,以期对声纹鉴定实务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杨金霄,沈天飞,滕秋霞[2](2016)在《基于声门激励的语音语速、音量调整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词汇量孤立词语音识别的研究中,录入的语音指令语速过快(慢)或音量过大(小)都会影响语音识别系统对于这些指令的识别率。为此,需要对这些语音指令进行调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预测分析技术的语音语速和音量调整方法,该方法由已知语音信号反解出声门激励信号,对反解出的声门激励信号进行语速和音量的调整,将调整后的声门激励信号再次激励声道系统输出语音信号,得到调整后的语音信号。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并且可以显着改善语音识别系统对于语速过快(慢)、音量过大(小)指令的识别率。(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王勋,王潇曼,张振新[3](2015)在《基于编码流畅性:语音音量大小对学习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个两因素混合实验探讨语音音量对学习判断(JOL)的影响。实验的组间变量为学习类型,有自定步调和固定步调两个水平;组内变量为音量,有大音量和小音量两个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在即时学习判断条件下,音量大小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判断值以及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大音量词对的学习判断值和绝对准确性显着高于小音量词对;(2)音量大小会影响自定步调下被试的学习时间,小音量词对的学习时间显着长于大音量词对的学习时间;(3)学习判断受音量大小的影响是由于编码流畅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单振宇,潘纲,杨莹春[4](2006)在《基于语音音乐混合状态检测的音量自动调节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谈经常受到背景音乐的干扰,需要用户手动的调节播放器的音量。这对用户来说是极其不方便的。本文介绍了我们开发的一个实时控制播放器音量的系统,它能感知背景音乐是否打扰到用户的谈话,据此自动调节播放器的音量,让用户能够自由的交谈,而不用人为的控制播放器的音量。该系统的输入信号仅来源于一个部署在特定场景中的普通麦克风。通过该信号系统自动判断当前环境中的音频是否处于语音音乐混合状态,以此来判断当前用户的谈话是否被背景音乐干扰。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实时有效的区分语音音乐混合状态,能动态的调节音量方便用户交谈。同时,该系统能方便的部署在个人电脑以及各种移动设备上。(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06)论文集》期刊2006-10-01)
周珺[5](2002)在《在汉语语音识别中语速、音量和音调调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耳听力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调整能力,其中对发音人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和基频的高低的自适应调整能力是非常高的。目前的语音识别系统(本文中主要是指IBM的ViaVoice语音识别系统)对语速、音量和音调都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调整能力。但对于不同的发音人来说这些自适应调整能力都是不够的,往往在识别那些语速过快或过慢、音量过大或过小和音调过高或过低的语音的时候得到的识别率都比较低。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针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关于语音调整的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1)根据汉语语音发音时每一个音节都含有元音,元音长度占音节长度的主要部分但是却不包含发音的主要信息这些特点,提出在语音的元音部分利用相关系数寻找相似波形,然后对元音部分进行几个相似波形的压缩或扩展的方法来改变元音的长度进而调整语速。(2)通过计算语音有声区平均振幅并根据这个平均振幅改变有声区内采样点振幅的方法来调整音量。(3)根据元音自关函数具有周期性并且其周期就是语音基音周期这一特性,提出在保持语音波形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在语音时域上对语音进行插值或删值的方法来调整音调。(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2-01-01)
周珺,范京,刘惠华[6](2001)在《汉语语音音量和语速变化的自适应的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语音识别中由于汉语语音的音量和语速都会有较大的动态变化范围,从而造成了识别的困难。本文恨据人耳对语音的音量和语速都有较大的适应范围这一特点提出了在汉语语音音量和语速自适应调整动态范围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期刊2001-11-01)
屈哨兵[7](1996)在《音色音量语速——对110条电视广告的语音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音色音量语速——对110条电视广告的语音评析屈哨兵1995年8月15日晚7时至11时,中央电视台共播出110则广告。现对它们在音色选择、音量设定及语速控制上的部分统计及相关评析略说于下。一、音色音色,即声音的特色。我们试着按性别及年龄段的不同统计了1...(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期刊1996年03期)
语音音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小词汇量孤立词语音识别的研究中,录入的语音指令语速过快(慢)或音量过大(小)都会影响语音识别系统对于这些指令的识别率。为此,需要对这些语音指令进行调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预测分析技术的语音语速和音量调整方法,该方法由已知语音信号反解出声门激励信号,对反解出的声门激励信号进行语速和音量的调整,将调整后的声门激励信号再次激励声道系统输出语音信号,得到调整后的语音信号。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并且可以显着改善语音识别系统对于语速过快(慢)、音量过大(小)指令的识别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音音量论文参考文献
[1].贾丽文.音量增大时语音的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变化及其对声纹鉴定的影响[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杨金霄,沈天飞,滕秋霞.基于声门激励的语音语速、音量调整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16
[3].王勋,王潇曼,张振新.基于编码流畅性:语音音量大小对学习判断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单振宇,潘纲,杨莹春.基于语音音乐混合状态检测的音量自动调节系统[C].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06)论文集.2006
[5].周珺.在汉语语音识别中语速、音量和音调调整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
[6].周珺,范京,刘惠华.汉语语音音量和语速变化的自适应的调整[C].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2001
[7].屈哨兵.音色音量语速——对110条电视广告的语音评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