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理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幼虫,旋毛虫,多态性,抗原,地理,多样性,泰勒。
地理株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刘向军,赵权[1](2019)在《不同地理株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a)杂交虫株(F2)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山东株(S)与吉林株(J)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通过单卵囊技术接种雏鸡,收获卵囊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分析DNA,筛选出杂交株(F1),再用该F1代与黑龙江株(H)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单卵囊接种雏鸡,相同方法鉴别筛选,确定了1株为山东株、吉林株和黑龙江株叁个地理株的杂交(F2)卵囊。该结果为深入研究球虫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拙。(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4期)
刘耀宝[2](2017)在《不同地理株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是全球地理分布最为广泛的人体疟原虫种,也曾是我国疟疾流行区的主要疟原虫种。由于间日疟原虫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间日疟的控制和消除比恶性疟难度更大,在大多数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地区,常发现在疟疾控制取得成效,疟疾发病率下降的同时,间日疟所占的比例却在增加,一些国家在恶性疟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仍存在间日疟的流行。当前我国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虽然除云南边境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原疟疾流行地区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我国每年由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超过3000例,其中输入性间日疟约占20%-25%。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考核评估判定标准之一是“连续3年没有本地蚊媒传播的疟疾病例”,由于我国原主要疟疾流行区的媒介按蚊均能传播间日疟,因此在发现间日疟病例后,不仅需要判定其是否为输入性病例,还需要评估是否存在输入再传播风险的可能。目前,在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判定仍依赖于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所有存在媒介按蚊地区发现的输入性间日疟疫点均认为有再传播风险,需要采取包括媒介控制在内的疫点处置措施。因此,探索研究判定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的分子鉴别技术和境外输入性疟原虫株与本地疟疾传播媒介之间的适配性(易感性),并评估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本地继发传播的风险,对消除疟疾和消除后的防止输入再传播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我国消除疟疾阶段的实际需求,第一部分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进行了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对我国与其它国家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判定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的分子鉴别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以及与东亚、东南亚和南美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为输入性间日疟引起本地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一、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目的:对我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建立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分子鉴别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2年我国中部和南部间日疟流行区的间日疟原虫样本(n=236),采用9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利用亚太地区消除疟疾组织(Asia Pacific Malaria Elimination Network,APMEN)间日疟原虫基因型数据共享平台(VivaxGEN)进行数据处理,对间日疟原虫的多克隆感染情况、群体基因多态性、连锁不平衡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多克隆感染比例(70.4%,38/54)高于中部地区(51.4%,93/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0.85±0.07)高于中部地区(HE=0.73±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等位基因丰度(Rs=11.89)高于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等位基因丰度(Rs=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各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特有等位基因数均多于中部地区。2.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AS=0.147,P<0.01)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AS=0.136,P<0.01)均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且中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中部地区不同年份的间日疟原虫株也具有明显的连锁不平衡,且连锁不平衡水平从2008 年(IAS=0.137,P<0.01)、2009 年(/AS=0.190,P<0.01)到 2010 年(IAS=0.264,P<0.01)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可分为多个遗传亚群。K=4时,ΔK值最大,中部地区群体遗传结构复杂,南部地区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K=2时,南部地区92.59%(50/54)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2(pop2),1.85%(1/54)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1(popl),5.56%(3/54)的虫株为混合来源;中部地区43.09%(78/181)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1(pop1),34.81%(63/181)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2(pop2),22.1%(40/181)的虫株为混合来源。4.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具有一定的群体遗传分化(FST=0.0696,P=0.00007)。中部地区2008年与2010年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群体遗传分化最大(FST=0.0389,P=0.012),2008 与 2009 年(FST=-0.0001,P=0.422),2009与2010年(FST=0.034,P 0.034)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5.进化树和主成份分析均显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在遗传地位上有交叉。Mantel检验分析显示,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08,P=0.036),遗传距离与样本采集时间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05,P=0.01)。结论:1.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多态性在个体水平(多克隆感染)和群体水平(期望杂合度)上均显着高于我国中部地区,与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的流行强度高于中部地区的情况较为吻合。2.我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均具有明显的连锁不平衡,且南部地区的连锁不平衡水平低于中部地区,同样提示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的流行强度高于中部地区。3.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复杂,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具有一定的群体遗传分化;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在遗传地位上有交叉;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具有一定的时空相关性。4.建立了我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株微卫星基因型数据库,并纳入了亚太地区消除疟疾组织(APMEN)间日疟原虫基因型数据共享平台(VivaxGEN),为进一步开展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分子鉴别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二、我国与其它国家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比较分析目的:对我国与其它国家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建立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分子鉴别技术。方法:通过国际合作,利用APMEN间日疟原虫基因型数据共享平台(VivaxGEN),对埃塞俄比亚、伊朗、不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中国南部地区以及中国中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基于STRUCTURE和Weka软件对境外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进行感染来源分析。结果:1.不同国家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多克隆感染比例差异较大(4.2%-97.2%),伊朗间日疟原虫株的多克隆感染比例最高(97.2%),韩国间日疟原虫株的多克隆感染比例最低(4.2%)。中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多克隆感染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1.4%和70.4%。2.共发现78个特有等位基因,其中特有等位基因个数最多的为印度尼西亚(25个),最少的为韩国(0个),中国中部地区发现7个特有等位基因,中国南部地区发现10个特有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MS20的短片段等位基因(150bp)仅在中国和韩国的间日疟原虫样本中发现,其在韩国、中国中部地区和中国南部地区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8.8%、60.9%和22.4%。3.群体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K=2时,间日疟原虫株的2个遗传亚群与间日疟原虫热带株和温带株的地理分布相吻合;K=4时,非洲虫株主要属于pop1,伊朗虫株主要属于pop2,不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南部地区虫株主要属于pop3,中国中部地区和韩国的虫株主要属于pop4;K=6时,中国中部地区和韩国的间日疟原虫株也出现了遗传结构分化。进化树和主成份分析均发现,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韩国株的遗传距离相近,可聚为一类,但与非洲和东南亚的间日疟原虫株的遗传距离较远;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东南亚国家的间日疟原虫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为接近。4.基于STRUCTURE分析,对30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感染来源判定的平均符合率为85%。我国中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与埃塞俄比亚间日疟原虫株可分为2个遗传亚群(pop1和和pop2),埃塞俄比亚间日疟原虫株98.20%的遗传信息来自pop1,而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96.3%遗传信息来自pop2,5例有埃塞俄比亚旅行史间日疟病例均可判定为pop1来源。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和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间日疟原虫株也可分为2个遗传亚群(pop1和pop2),东南亚间日疟原虫株97.50%的遗传信息来自popl,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94.20%的遗传信息来自pop2,10例有东南亚旅行史的间日疟病例中,9例可判定为pop2来源,判定准确率为90%。5.基于Weka分析,采用4个微卫星位点(MS8,MS10,MS16,MS20)对来自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和东亚4个地区的493例间日疟病例感染来源分类的符合率为90.47%,对中国中部地区和埃塞俄比亚的172例间日疟样本感染来源分类的符合率达99.42%;采用2个微卫星位点组合(MS8,MS20)对中国中部地区和东南亚的235例间日疟样本来源分类的符合率达98.70%。结论:1.首次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存在间日疟原虫微卫星MS20位点短片段(150bp)等位基因,该间日疟原虫地理株特有等位基因可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本地和输入性间日疟鉴别的分子标记。2.初步建立了以微卫星位点为基础的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分子鉴别技术。采用4个微卫星位点(MS8,MS10,MS16,MS20)对中国中部地区和非洲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鉴别的准确率达99.42%;采用2个微卫星位点(MS8,MS20)对中国中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鉴别的准确率达98.70%。第二部分间日疟原虫Pvs47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目的:研究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特征,为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本地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南部地区以及部分从东南亚国家输入的间日疟原虫株(n=212)进行Pvs7 基因测序,与 Genbank(n=76)和 PlasmoDB(n=68)数据库中已报道的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序列一起构建数据库,并进行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1.对356例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共发现3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Pvs47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39,其中东南亚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最高(π=0.00424),东亚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最低(π=0.00029),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水平(π=0.00091)略高于东亚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水平(π=0.00029),但明显低于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水平(π=0.00253)。2.东亚与南美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大(FST=0.92,GST=0.60),我国中部地区与东亚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FST=0.06,GSt=0.04)。我国南部地区与东南亚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FST=0.08,GST=0.03),但我国中部地区与东南亚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大(FST=0.37,GST=0.20)。3.共发现52个Pvs47DNA单体型和47个Pvs47氨基酸单体型。47个氨基酸单体型中,东南亚的单体型最多(28个),东亚的单体型最少(3个),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单体型分别为12个和11个。每个间日疟原虫种群均存在特有氨基酸单体型(1-21个),在频率大于1%的特有单体型中,东南亚1个(Hap_aa40),我国南部地区 1 个(Hap_aa8),南美 2 个(Hap_aa1 和 Hap_aa45)。Hap_aa2 是我国中部地区和东亚的优势氨基酸单体型,分别占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80%(112/140)和东亚间日疟原虫株的95.1%(39/41),而东南亚地区Hap_aa2仅占3.0%(2/67),我国南部地区Hap_aa2占28.9%(13/45),南美未发现Hap_aa2。Hap_aa1是南美的优势单体型,占南美间日疟原虫株的74.6%(47/63),其它地区均未发现Hap_aa1。4.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47个氨基酸单体型可分为2个主要的遗传进化枝。其中,进化枝1中的10个单体型主要在我国中部地区流行,进化枝2中的23个单体型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7个在我国南部地区流行的单体型在2个进化枝中均有发现,1个东亚特有单体型与我国中部地区的单体型聚为一枝,4个南美特有单体型均位于进化枝2,且遗传地位相近。5.Network分析显示,Pvs47DNA单体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来源聚集性。我国中部地区和东亚的单体型聚为一类,我国南部地区和东南亚的单体型聚为一类,南美的单体型聚为一类。结论:1.首次发现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的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存在明显差异,Pvs47单体型具有地理来源特异性。2.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东南亚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遗传地位相近,单体型聚为一类,提示输入性间日疟原虫株与当地媒介的适配性强,近距离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较大。3.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东南亚等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遗传地位较远,单体型具有地理来源特异性,提示输入性间日疟原虫株与当地媒介的适配性较差,远距离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较小,这可能是由东南亚国家和非洲输入的间日疟病例尚未在我国中部地区引起输入再传播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11-01)
贡鑫,吕强华,郑明学,赵雁萍,席柔[3](2017)在《巨型艾美耳球虫不同地理株交叉免疫保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出与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山东分离株(Msd)免疫原性差异大的早熟弱毒株,为研制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高效多价鸡球虫疫苗提供理论依据。4日龄雏鸡免疫E.maxima山东分离早熟株(PMsd),免疫后7 d分别攻击E.maxima Msd、上海分离株(Msh)、北京分离株(Mbj)、山西分离株(Msx);14日龄雏鸡分别免疫E.maxima Mbj和Msx,免疫后7 d,Mbj免疫组分别攻击Msh和Msx,Msx免疫组分别攻击Msh和Mbj。免疫PMsd攻击Msd组鸡只达到良好的免疫保护,而免疫PMsd攻击Msx组鸡只除病变记分减少率(28.6%)高于Mbj组(23.8%)外,相对增重率(74.3%)、卵囊减少率(9.7%)、抗球虫指数(159.3)均低于其他各组;免疫Msx攻击Mbj和Msh组鸡只卵囊减少率、抗球虫指数、相对增重率均大于免疫Mbj攻击Msx和Msh组。4种不同地理株的巨型艾美耳球虫中,Msx与Msd的免疫原性差异最大,且较Mbj更为广谱。(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7年09期)
殷方媛,关贵全,刘军龙,刘爱红,罗建勋[4](2016)在《环形泰勒虫不同地理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热带泰勒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引起的以体表淋巴结肿胀、贫血、稽留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蜱传血液原虫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大,严重威胁了世界养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微卫星DNA广泛分布在核基因组中,且多态性丰富,能够很好的反映出种群的遗传特性。目的:利用微卫星DNA作为遗传标记,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理野生株的遗传结构,探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变异程度及种群结构。方法:环形泰勒虫新疆、辽宁、甘肃、内蒙古、天津和海口6个种群用于环形泰勒虫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7个多态性丰富、扩增效率高的微卫星位点,对上述样品进行PCR扩增。结果:7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出种群的遗传信息。AMOVA分析显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部。种群间配对的FST值显示,甘肃种群与其他种群配对的FST值较高,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分化程度(FST>0.25)。PCA分析表明新疆种群出现亚种群结构。贝叶斯聚类分析显示,种群间没有明显的遗传结构,表明种群之间存在较高的基因流动现象。结论:我国不同地域的环形泰勒虫种群内部发生高度遗传变异,种群间遗传分化结构不明显,存在较高的基因流动。本研究的发现为分子流行病学的进一步调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08)
钱茜茜[5](2016)在《基于DNA条形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及其亚组的分子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线粒体COⅠ基因的差异及应用于白纹伊蚊亚组的分子鉴定,丰富其DNA条形码数据库,为建立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及其亚组的分子鉴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根据白纹伊蚊生活习性采集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辽宁省和台湾6个地区的白纹伊蚊成蚊和幼虫。成蚊采集后部分用乙醚麻醉制成针插标本,其余死亡幼虫和成蚊用75%乙醇保存。2.提取单个蚊虫基因组DNA,使用通用引物扩增纯化,进一步克隆测序,获得序列通过NCBI数据库中相应序列进行比对,获得最大同源性达98%及以上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3.运用MEGA软件、Dna SP 5.0软件、Network4.6软件、Arlequin 3.1软件和IBDWS在线软件对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基因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4.根据白纹伊蚊亚组生活习性采集亚白纹伊蚊、黄斑伊蚊、伪白纹伊蚊和西伯利亚伊蚊,经过形态学鉴定确认。建立白纹伊蚊亚组的5种蚊虫COⅠ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丰富其DNA条形码数据库,应用于白纹伊蚊及其亚组的分子鉴定。结果:1.白纹伊蚊mt DNA-COⅠ基因序列特征获得比对一致的白纹伊蚊COⅠ基因序列共106条,其中福建20条,广东20条,海南19条,云南20条,台湾22条,辽宁5条。所得序列长度均为709bp。A+T含量(67.7%)大于G+C含量(32.3%),符合双翅目昆虫线粒体A、T碱基偏好性的规律。变异位点90个(13.68%),其中转换57处(63.33%),颠换28处(31.33%),5个超变位点(5.56%)。(1)获得不同地理株单倍型共42种,群体间共享单倍型4种,占9.52%,分别为h2、h6、h18、h19。h2为福建、广东、台湾和辽宁共享;h6为福建和广东共享;h18和h19为海南和云南共享。白纹伊蚊单倍型多样性为0.882,核苷酸多样性为0.01017。(2)单倍型家系网络图显示,各单倍型呈一定水平的平行演化,提示白纹伊蚊群体在历史上发生局部扩张。其中未被检测的单倍型极少(5个),共享单倍型H2(34个)、H18(9个)和H19(6个)在群体中的分布丰度较高,分别占32.08%、8.49%和5.66%,可能为扩张的源头,经过1~2步的突变形成各地理株中的单倍型。(3)单倍型COⅠ基因邻接树显示,部分福建株单独聚为一类,置信度高;(海南+云南)、(广东+台湾+辽宁+部分福建)各自聚为一类,但置信度较低。提示单倍型之间的聚类与地理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存在差异。3.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群体遗传结构(1)不同地理株COⅠ基因序列群体内遗传距离大小为福建株>云南株>海南株>台湾株>广东株>辽宁株,群体间遗传距离的范围在0.00091~0.02473之间,福建株和其他地理株间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02。(2)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Nm结果显示,白纹伊蚊总的Fst值为0.21871,Nm值为0.893小于1,说明基因流水平未能阻止遗传漂变而引起的群体分化,群体间有一定水平的遗传分化。海南株和云南株之间Nm值大于1,说明两地白纹伊蚊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小,基因交流频繁,这两地与其他地理株Nm值均小于1,说明基因交流受到限制。(3)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群体内变异(78.13%)大于群体间变异(21.87%),说明白纹伊蚊种群结构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4.白纹伊蚊群体动态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结果显示,白纹伊蚊群体在历史上有扩张迹象。从各地理株角度,海南株、云南株和台湾株也有群体扩张迹象。估算白纹伊蚊群体内有效雌蚊数约为3.4×104~7.6×109,群体扩张发生在3.0×105年前。5.群体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的关系Fst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曲线结果显示:r=0.5789,P=0.0120,说明群体遗传2.不同地理株单倍型之间关系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6.白纹伊蚊亚组mt DNA-COⅠ基因结构(1)获得白纹伊蚊亚组COⅠ基因序列15条:亚白纹伊蚊2条、黄斑伊蚊3条、伪白纹伊蚊7条、西伯利亚伊蚊3条。(2)亚组COⅠ基因邻接树显示:白纹伊蚊和亚白纹伊蚊聚为一类,黄斑伊蚊、伪白纹伊蚊、西伯利亚伊蚊各自为一类,且各支置信度高。结论:1.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群体间存在遗传差异,群体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2.福建部分特有单倍型可能为新的优势种,其产生原因可能与白纹伊蚊生活的生态和气候环境有关。3.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的靶基因,可以有效对白纹伊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有效鉴别白纹伊蚊亚组。4.白纹伊蚊亚组mt DNA-COⅠ基因的分类鉴定显示:白纹伊蚊和亚白纹伊蚊聚为一类,黄斑伊蚊、伪白纹伊蚊、西伯利亚伊蚊各自为一类。(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钱茜茜,方义亮,张建庆,高博,陈华[6](2016)在《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重要的病媒生物,分布范围广、危害大,不仅能传播登革病毒,还能传播基孔肯雅病毒、黄热病毒、西部马脑炎病毒等。不同地理区域的白纹伊蚊,其生物学特性及对疾病的易感性和传播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出现一定的遗传多样性。本文就白纹伊蚊的分布、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郭颂,凌锋,王金娜,吴瑜燕,侯娟[7](2016)在《浙江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mtDNA-COⅠ基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浙江省不同地理区域白纹伊蚊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序列的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采集登革热历史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白纹伊蚊雌性成蚊,PCR扩增COⅠ基因,测序后结合Genbank中获得的各地白纹伊蚊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因特征和种群分化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用于分析的线粒体COⅠ基因长度为686bp,碱基A+T平均含量为67.8%,G+C平均含量为32.2%,变异位点中包括15个碱基转换位点和3个颠换位点。96个个体中存在20个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497,核酸多样性为0.717,核酸平均差异数为0.001 05。衢州、温州苍南和丽水的白纹伊蚊COⅠ序列多态性高于其它地区,且温州苍南和衢州白纹伊蚊种群与其它地区白纹伊蚊种群存在中等遗传分化。结论浙江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序列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态性和的遗传分化,可能由环境、气候和人文因素综合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简莎娜[8](2015)在《应用COI基因对我国旋毛虫四个地理株的鉴定及虫体抗原的免疫组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一种因食用生的或未煮熟肉类感染旋毛虫而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我国存在旋毛形线虫(T. spiral is)和乡土旋毛虫(T. native),其中旋毛形线虫是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因感染的旋毛虫虫种不同、摄入虫体的量、感染程度及个体的免疫反应不同,旋毛虫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腹泻、恶心、发热、乏力,眶周浮肿、弥漫性肌痛、瘫痪样症状,甚至脑炎、心肌炎,其中心肌炎是导致病人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因旋毛虫病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其确诊常通过实验室辅助检查。活组织检查作为旋毛虫病的诊断金标准被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推荐使用,但这种方法是损伤性检查,病人依从性低。该方法在畜牧业和屠宰业中使用较广,常因为感染早期假阴性率高、受取材部位、感染程度影响所致假阴性等导致漏诊。目前用于检测抗旋毛虫抗体的血清学方法以ELISA的敏感性最高,具有经济、检测方法标准化、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较稳定以及检测结果可信度高等优点,已被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列为推荐应用的方法。旋毛虫病有效抗原成分的研究是免疫诊断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以旋毛虫云南地理株、湖北地理株、河南地理株和东北地理株为材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WB)对各地理株的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进行研究,以期了解不同地理株抗原组分及免疫效果的差异。本研究以4个旋毛虫地理株为研究材料,以旋毛虫感染昆明小鼠(约500条/只)建立动物模型,感染后45 d解剖小鼠,通过人工消化法获得旋毛虫肌幼虫。对获得的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工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COI)进行虫种鉴定。体外培养收集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 ESA),以冻融匀浆法制备虫体抗原(crude muscle larvae antigens, CLA)。通过ELISA试验观察不同地区来源旋毛虫肌幼虫抗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与其他寄生虫感染血清的交叉反应。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分析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的组分及有效免疫反应组分。结果,各地理株获得虫体均达40 000条,包囊在显微镜下呈梭形,虫体卷曲状,洗涤后虫体呈“C”形或卷曲运动,表皮光滑,两端钝圆,无突起和附器,杆状体约占虫体前2/3。4个旋毛虫地理株COI基因扩增产物均在约400bp处出现明显条带,序列测定并拼接后,云南株380bp、湖北株380bp、河南株380bp、东北株380bp,经BLAST与旋毛虫ISS413株AF129486.1基因比对,同源性均为99%,在第269位存在一个T-C转位位点;4个虫株该部分序列相似性为100%,均与旋毛形线虫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是同一虫种。以制备的4个地理株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进行ELISA试验,检测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与血吸虫病、棘球蚴虫病、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存在交叉反应,与华支睾吸虫病、裂头蚴病、钩虫病患者血清未见交叉反应。虫体抗原与血吸虫病人血清反应中,湖北地理株阳性率2.85%,东北地理株阳性率11.4%;虫体抗原与棘球蚴病人血清反应中,云南地理株阳性率11.7%,河南地理株阳性率5.8%;虫体抗原与囊尾蚴病人血清反应中,云南地理株阳性率为12%,湖北地理株阳性率16%,河南地理株阳性率32%,东北地理株阳性率12%。排泄-分泌抗原与血吸虫病人血清反应中,云南地理株阳性率2.85%,东北地理株阳性率11%;与囊尾蚴病人血清反应中,云南地理株阳性率为12%,湖北地理株阳性率8%,河南地理株阳性率24%,东北地理株阳性率12%。SDS-PAGE分析4个旋毛虫地理株虫体可溶性抗原抗原条带分子量范围为100000-10000,均含有8条主带,Mr为100000、66000、49000、45000、43000、30000、18000、12000;3条次带,Mr为82000、80000、53000。排泄-分泌抗原Mr范围为70000~10000,有8条主带,Mr为66000、53000、49000、43000、40000、34000、30000、16000。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旋毛虫肌幼虫虫体可溶性抗原可与旋毛虫病患者和感染小鼠血清的反应,条带以Mr95000、72000、53000、49000、43000为主,排泄-分泌抗原反应条带以Mr 53000、49000、43000、40000为主。云南地理株虫体抗原与血吸虫病患者、裂头蚴病患者、鞭虫病患者、囊尾蚴病患者、钩虫病患者血清在Mr约95000处有可疑阳性反应条带。东北地理株排泄-分泌抗原与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在Mr约45 000处可见可疑反应条带。综上所述,4个旋毛虫地理株经COI基因检测,鉴定为同一虫种。制备各地理株虫体可溶性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对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效果,SDS-PAGE 和 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肌幼虫虫体可溶性抗原的95 000、72 000成分和排泄-分泌抗原的40 000成分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5-06-30)
简莎娜,艾琳,陈韶红,蔡玉春,卢艳[9](2015)在《四个旋毛虫地理株肌幼虫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的免疫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4个旋毛虫地理株肌幼虫的虫体抗原、排泄-分泌抗原的蛋白组成和免疫学特性。方法昆明小鼠16只,每只感染旋毛虫肌幼虫300条,45 d后人工消化法收集旋毛虫肌幼虫制备虫体抗原,幼虫体外培养获得排泄-分泌抗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的组分,并用感染小鼠血清和旋毛虫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棘球蚴虫病、裂头蚴病、鞭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囊尾蚴病、钩虫病患者血清与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反应,观察阳性反应抗原条带。结果经SDS-PAGE分析,4个旋毛虫地理株虫体可溶性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均有8条主带,相对分子质量(M_r)分别为100000、66000、49000、45000、43000、30000、18000、12000和M_r 66000、53000、49000、43000、36000、34000、30000、16000。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旋毛虫肌幼虫虫体可溶性抗原与旋毛虫病患者和感染小鼠血清的反应条带以M_r 95000、72000、53 000、49 000、43 000为主,排泄-分泌抗原反应条带以M_r 53 000、49 000、43 000、40 000为主。结论各地理株不同抗原的组分和免疫学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虫体可溶性抗原的M_r 95 000、72 000成分和排泄-分泌抗原的M_r 40 000成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何强,刘绍伦,马振刚,张有义,Charles,R.VOSSBRINCK[10](2015)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peNPV)叁地理株的全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其遗传多样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es,AnpeN PV)能引起柞蚕脓病大面积暴发。尽管之前已完成了两株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测序,但基于比较基因组的方法调查AnpeN PV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则相对较少。【方法】为了研究AnpeN PV不同地理株系间的遗传多样性,我们测序了1株从中国河南省分离的柞蚕NPV(AnpeN PV-H)基因组,并和之前从辽宁省分离的2株柞蚕NPV(AnpeN PV-L和AnpeN PV-Z)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AnpeN PV-H的全基因组大小为125 605 bp,总共预测了146个开放阅读框(ORF),包括95个功能注释蛋白和51个假定蛋白。我们发现这3株AnpeN PV间的基因组成非常相似。在这3个AnpeN PV株系间,有6个开放阅读框存在碱基变异而导致基因的变短。并鉴定超过2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SNVs),其中85%位于蛋白编码区。同时,odv-e56,p94-like和egt 3个基因的非同义突变较高,表明这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可能经历了正向选择或纯化选择。我们发现在这3株AnpeN PV间一些基因的氨基酸发生变异,例如编码膜蛋白的基因、抑制凋亡和蜕皮的基因及与DNA复制相关的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基因。最后,展示了3株AnpeN PV间遗传重组的证据。【结论】本研究揭示了AnpeN PV种内水平的变异和株系内基因组的动态结构。(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地理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是全球地理分布最为广泛的人体疟原虫种,也曾是我国疟疾流行区的主要疟原虫种。由于间日疟原虫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间日疟的控制和消除比恶性疟难度更大,在大多数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地区,常发现在疟疾控制取得成效,疟疾发病率下降的同时,间日疟所占的比例却在增加,一些国家在恶性疟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仍存在间日疟的流行。当前我国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虽然除云南边境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原疟疾流行地区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我国每年由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超过3000例,其中输入性间日疟约占20%-25%。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考核评估判定标准之一是“连续3年没有本地蚊媒传播的疟疾病例”,由于我国原主要疟疾流行区的媒介按蚊均能传播间日疟,因此在发现间日疟病例后,不仅需要判定其是否为输入性病例,还需要评估是否存在输入再传播风险的可能。目前,在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判定仍依赖于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所有存在媒介按蚊地区发现的输入性间日疟疫点均认为有再传播风险,需要采取包括媒介控制在内的疫点处置措施。因此,探索研究判定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的分子鉴别技术和境外输入性疟原虫株与本地疟疾传播媒介之间的适配性(易感性),并评估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本地继发传播的风险,对消除疟疾和消除后的防止输入再传播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我国消除疟疾阶段的实际需求,第一部分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进行了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对我国与其它国家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判定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的分子鉴别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以及与东亚、东南亚和南美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为输入性间日疟引起本地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一、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目的:对我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建立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分子鉴别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2年我国中部和南部间日疟流行区的间日疟原虫样本(n=236),采用9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利用亚太地区消除疟疾组织(Asia Pacific Malaria Elimination Network,APMEN)间日疟原虫基因型数据共享平台(VivaxGEN)进行数据处理,对间日疟原虫的多克隆感染情况、群体基因多态性、连锁不平衡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多克隆感染比例(70.4%,38/54)高于中部地区(51.4%,93/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0.85±0.07)高于中部地区(HE=0.73±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等位基因丰度(Rs=11.89)高于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等位基因丰度(Rs=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各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特有等位基因数均多于中部地区。2.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AS=0.147,P<0.01)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AS=0.136,P<0.01)均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且中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中部地区不同年份的间日疟原虫株也具有明显的连锁不平衡,且连锁不平衡水平从2008 年(IAS=0.137,P<0.01)、2009 年(/AS=0.190,P<0.01)到 2010 年(IAS=0.264,P<0.01)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可分为多个遗传亚群。K=4时,ΔK值最大,中部地区群体遗传结构复杂,南部地区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K=2时,南部地区92.59%(50/54)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2(pop2),1.85%(1/54)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1(popl),5.56%(3/54)的虫株为混合来源;中部地区43.09%(78/181)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1(pop1),34.81%(63/181)的虫株来源于遗传亚群2(pop2),22.1%(40/181)的虫株为混合来源。4.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具有一定的群体遗传分化(FST=0.0696,P=0.00007)。中部地区2008年与2010年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群体遗传分化最大(FST=0.0389,P=0.012),2008 与 2009 年(FST=-0.0001,P=0.422),2009与2010年(FST=0.034,P 0.034)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5.进化树和主成份分析均显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在遗传地位上有交叉。Mantel检验分析显示,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08,P=0.036),遗传距离与样本采集时间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05,P=0.01)。结论:1.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多态性在个体水平(多克隆感染)和群体水平(期望杂合度)上均显着高于我国中部地区,与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的流行强度高于中部地区的情况较为吻合。2.我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均具有明显的连锁不平衡,且南部地区的连锁不平衡水平低于中部地区,同样提示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的流行强度高于中部地区。3.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复杂,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具有一定的群体遗传分化;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在遗传地位上有交叉;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具有一定的时空相关性。4.建立了我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株微卫星基因型数据库,并纳入了亚太地区消除疟疾组织(APMEN)间日疟原虫基因型数据共享平台(VivaxGEN),为进一步开展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分子鉴别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二、我国与其它国家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比较分析目的:对我国与其它国家间日疟原虫株的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建立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分子鉴别技术。方法:通过国际合作,利用APMEN间日疟原虫基因型数据共享平台(VivaxGEN),对埃塞俄比亚、伊朗、不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中国南部地区以及中国中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基于STRUCTURE和Weka软件对境外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进行感染来源分析。结果:1.不同国家之间的间日疟原虫株多克隆感染比例差异较大(4.2%-97.2%),伊朗间日疟原虫株的多克隆感染比例最高(97.2%),韩国间日疟原虫株的多克隆感染比例最低(4.2%)。中国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多克隆感染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1.4%和70.4%。2.共发现78个特有等位基因,其中特有等位基因个数最多的为印度尼西亚(25个),最少的为韩国(0个),中国中部地区发现7个特有等位基因,中国南部地区发现10个特有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MS20的短片段等位基因(150bp)仅在中国和韩国的间日疟原虫样本中发现,其在韩国、中国中部地区和中国南部地区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8.8%、60.9%和22.4%。3.群体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K=2时,间日疟原虫株的2个遗传亚群与间日疟原虫热带株和温带株的地理分布相吻合;K=4时,非洲虫株主要属于pop1,伊朗虫株主要属于pop2,不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南部地区虫株主要属于pop3,中国中部地区和韩国的虫株主要属于pop4;K=6时,中国中部地区和韩国的间日疟原虫株也出现了遗传结构分化。进化树和主成份分析均发现,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韩国株的遗传距离相近,可聚为一类,但与非洲和东南亚的间日疟原虫株的遗传距离较远;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东南亚国家的间日疟原虫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为接近。4.基于STRUCTURE分析,对30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感染来源判定的平均符合率为85%。我国中部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株与埃塞俄比亚间日疟原虫株可分为2个遗传亚群(pop1和和pop2),埃塞俄比亚间日疟原虫株98.20%的遗传信息来自pop1,而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96.3%遗传信息来自pop2,5例有埃塞俄比亚旅行史间日疟病例均可判定为pop1来源。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和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间日疟原虫株也可分为2个遗传亚群(pop1和pop2),东南亚间日疟原虫株97.50%的遗传信息来自popl,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94.20%的遗传信息来自pop2,10例有东南亚旅行史的间日疟病例中,9例可判定为pop2来源,判定准确率为90%。5.基于Weka分析,采用4个微卫星位点(MS8,MS10,MS16,MS20)对来自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和东亚4个地区的493例间日疟病例感染来源分类的符合率为90.47%,对中国中部地区和埃塞俄比亚的172例间日疟样本感染来源分类的符合率达99.42%;采用2个微卫星位点组合(MS8,MS20)对中国中部地区和东南亚的235例间日疟样本来源分类的符合率达98.70%。结论:1.首次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存在间日疟原虫微卫星MS20位点短片段(150bp)等位基因,该间日疟原虫地理株特有等位基因可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本地和输入性间日疟鉴别的分子标记。2.初步建立了以微卫星位点为基础的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分子鉴别技术。采用4个微卫星位点(MS8,MS10,MS16,MS20)对中国中部地区和非洲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鉴别的准确率达99.42%;采用2个微卫星位点(MS8,MS20)对中国中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间日疟原虫感染来源鉴别的准确率达98.70%。第二部分间日疟原虫Pvs47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目的:研究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特征,为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本地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南部地区以及部分从东南亚国家输入的间日疟原虫株(n=212)进行Pvs7 基因测序,与 Genbank(n=76)和 PlasmoDB(n=68)数据库中已报道的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序列一起构建数据库,并进行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1.对356例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共发现3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Pvs47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39,其中东南亚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最高(π=0.00424),东亚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最低(π=0.00029),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水平(π=0.00091)略高于东亚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水平(π=0.00029),但明显低于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的基因多态性水平(π=0.00253)。2.东亚与南美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大(FST=0.92,GST=0.60),我国中部地区与东亚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FST=0.06,GSt=0.04)。我国南部地区与东南亚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FST=0.08,GST=0.03),但我国中部地区与东南亚间日疟原虫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大(FST=0.37,GST=0.20)。3.共发现52个Pvs47DNA单体型和47个Pvs47氨基酸单体型。47个氨基酸单体型中,东南亚的单体型最多(28个),东亚的单体型最少(3个),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单体型分别为12个和11个。每个间日疟原虫种群均存在特有氨基酸单体型(1-21个),在频率大于1%的特有单体型中,东南亚1个(Hap_aa40),我国南部地区 1 个(Hap_aa8),南美 2 个(Hap_aa1 和 Hap_aa45)。Hap_aa2 是我国中部地区和东亚的优势氨基酸单体型,分别占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80%(112/140)和东亚间日疟原虫株的95.1%(39/41),而东南亚地区Hap_aa2仅占3.0%(2/67),我国南部地区Hap_aa2占28.9%(13/45),南美未发现Hap_aa2。Hap_aa1是南美的优势单体型,占南美间日疟原虫株的74.6%(47/63),其它地区均未发现Hap_aa1。4.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47个氨基酸单体型可分为2个主要的遗传进化枝。其中,进化枝1中的10个单体型主要在我国中部地区流行,进化枝2中的23个单体型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7个在我国南部地区流行的单体型在2个进化枝中均有发现,1个东亚特有单体型与我国中部地区的单体型聚为一枝,4个南美特有单体型均位于进化枝2,且遗传地位相近。5.Network分析显示,Pvs47DNA单体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来源聚集性。我国中部地区和东亚的单体型聚为一类,我国南部地区和东南亚的单体型聚为一类,南美的单体型聚为一类。结论:1.首次发现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株Pvs47基因的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存在明显差异,Pvs47单体型具有地理来源特异性。2.我国南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东南亚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遗传地位相近,单体型聚为一类,提示输入性间日疟原虫株与当地媒介的适配性强,近距离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较大。3.我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株与东南亚等地区间日疟原虫株的Pvs47基因遗传地位较远,单体型具有地理来源特异性,提示输入性间日疟原虫株与当地媒介的适配性较差,远距离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较小,这可能是由东南亚国家和非洲输入的间日疟病例尚未在我国中部地区引起输入再传播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理株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晶,刘向军,赵权.不同地理株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a)杂交虫株(F2)的培育[J].吉林畜牧兽医.2019
[2].刘耀宝.不同地理株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贡鑫,吕强华,郑明学,赵雁萍,席柔.巨型艾美耳球虫不同地理株交叉免疫保护性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7
[4].殷方媛,关贵全,刘军龙,刘爱红,罗建勋.环形泰勒虫不同地理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C].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6
[5].钱茜茜.基于DNA条形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及其亚组的分子鉴定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6
[6].钱茜茜,方义亮,张建庆,高博,陈华.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研究现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6
[7].郭颂,凌锋,王金娜,吴瑜燕,侯娟.浙江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mtDNA-COⅠ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
[8].简莎娜.应用COI基因对我国旋毛虫四个地理株的鉴定及虫体抗原的免疫组分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
[9].简莎娜,艾琳,陈韶红,蔡玉春,卢艳.四个旋毛虫地理株肌幼虫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的免疫学分析[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5
[10].何强,刘绍伦,马振刚,张有义,Charles,R.VOSSBRINCK.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peNPV)叁地理株的全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其遗传多样性(英文)[J].昆虫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