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人民主体性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始终,其中在文化建设领域,人民主体性作用主要回应了文化建设根本来源于谁、由谁发展推动两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文化能动地反作用于人民,育化反哺于民情、民心和民风三个方面,人民与文化二者在新时代呈现出密切的联系。探析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巩固人民主体性地位和明晰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
关键词:人民主体性;文化建设;二维关系
0 引 言
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性地位,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学说和论断。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89人从自己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劳作实践、改造自然,逐步拓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在演进发展历程中能动地创造了历史。马克思肯定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地位,并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作为理想社会的基本要求,从理论上科学地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依靠主体和最终归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21我们在构建和施行新时代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时,也需关注并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作用,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发展的本源动力。文化建设属于新时代诸多社会实践的向度之一,坚持人民是文化事业的主体便成了理论规定和时代召唤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在文化建设层面,建构新时代文化生成和繁荣的理论体系,首先亟需回应文化根源于谁、发展于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发挥文化的涵养教化作用,反作用其根源的主体,达到人助其文、文哺于人的人文发展新境界,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的关键之匙。
1固本浚源:新时代人民主体性对文化建设的二重作用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本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推动历史的演进与更迭。因此,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性的地位对文化建设首先起着固本浚源的作用,是文化创作与发展的根本来源,继而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也助推着文化建设不断地革故鼎新。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也时刻推动着社会革新进步的步伐,作为最基本、最活跃的生产力革新运动的组成部分,人民群众的创作劳动为文化建设提供创作的灵感来源、素材的取材来源以及评判的标准来源。同时,人民的主体能动地位决定了文化发展可以因人而动,人助其动,将人民群众的能动力量应用到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助推新时代文化自信,实现文化领域的繁荣与发展。
1.1 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来源
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来源,体现在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创作的灵感来源、素材的取材来源以及评判的标准来源三个方面。首先,人民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创作的灵感来源。马克思在其群众史观中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肯定了人民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地位。同时,他也将人的劳动称之为创造性劳动,并指出创造性劳动可以“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3]311。而正是在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了文字、歌谣等文化的有形载体,为文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兰花花》《赶牲灵》《圪梁梁》等经典的陕北信天游曲目正是人们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民歌文化;西南地区的吊脚楼也是当地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中汲取灵感来源而建造的承载着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的独特建筑形式。因此不同文化载体形式的创作本源,就是在人类不断的创造性劳动中得以衍生发展的,“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4]314从文化的演进发展历史的维度来看,人民群众自始至终都发挥了其能动的创造作用,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寻根人民。只有这样,文化建设的道路才能做到饮水思源,不忘根本,文化发展的长流才有不竭的源泉。
其次,人民日常性的社会活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来源。日常的生活实践可以艺术化地转变为文化的各种形式,“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5]160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即是否依照生活化、大众化和社会化的视角来塑造作品中的人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论述道:“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6]17柳青扎根皇甫村,实地调研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家常琐事,从而写就《创业史》;路遥深入陕北,将孙少平、孙少安的人生轨迹描绘刻画继而成就《平凡的世界》;陈忠实记录白鹿原上两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沧桑人情而铸就鸿篇巨制《白鹿原》……这些经典的文化作品,都是践行了无产阶级文学应当替“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7]162的文艺创作理念,取材于实际,取材于生活的文化作品,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推崇与支持,富有代代相传、经久不息的群众基础。特定的时代背景呼唤崭新的文艺作品,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必然取材并反映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历史证明,具有人民情怀和时代使命的文艺作品皆薪火相传,永续不断,人民群众赋予文化创作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最后,人民也是最终评判和检验文化优劣好坏的主体来源。一个思想是否具有完全彻底的人民性,在于人民群众是否掌握着评判检验的权利,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论断之一。马克思曾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8]90马克思巧妙地以作家这一文化创作的主体为例,阐述了人民群众“唯一判断权”的地位。在新时代,“人民是阅卷人”正是新时代人民主体性思想新的论述,在文化建设领域同样体现于人民对于文化建设的评价建议是文化发展的关键一环,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推进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只有把人民作为文化评价的主体,才能使文化接受人民的检验,进而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时刻不忘初心,“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9]5增强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归属感,让文化建设源自人民、惠及人民。
1.2 人民是文化创新的推动力量
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来源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从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源头出发开展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属于从起因维度来辨析和认识人民主体性地位。而从过程推进的维度来看,如何在肯定人民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广泛参与性,决定了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准。坚持人民群众的动因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准则。
文化反映民情的作用,重点更在于反映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文化的深刻反映性正是在于文化兼具了浪漫主义关怀和现实主义批判。杜甫从民情小事切入,痛砭时弊,讽刺时政,因而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篇;张养浩作《山坡羊·潼关怀古》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醒世真谛;鲁迅面对国人的麻木不仁,毅然弃医从文,著《呐喊》《彷徨》等文集以警醒国人,救亡图存。因此,要发挥文化的功用主义作用,以文化传播的笔端诉陈政事、反映民情,为惠民政策的制定与施行出谋划策,为民情民意的观测与调研做出诉求与代言,进而用文化的眼睛和触角,让外界看到人民群众真正的生活样态,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让改革的步伐真正惠及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可以说,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和实践的核心推动力。因此,文化建设的成效性直接有赖于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既要巩固人民群众内部文艺工作者的地位和规模,又要时刻动员组织外部受众的人民群众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助推文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2育化反哺:文化建设对新时代人民主体性的深远影响
人民在创造并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文化也反作用于人民,并对人民的主体性起到育化反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映民情、育化民心、清正民风三个维度。以这三个维度为原则,文化实现了从初心向民而生,到功用为民而化,再复归到责任为民而清这三维的周始循环中,独立于人民而上层构造的文化形态,反作用于人民的浚源性和动因性,并为之提供精神产品和思想饕餮。
2.1 反映民情:文化建设的初心旨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是新时代矛盾和形势下的应有之义,推进文化建设是扬弃和推介传统文化、拓宽中国文化传播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义和根本途径,二者辩证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同时又从文化属性角度进一步巩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探寻二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50 s-1,γ≥40°,wc≥10 rad/s。试应用MATLAB Simulink进行滞后—超前校正。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其一,人民中的文艺工作者直接参与和推动文化建设,人民群众内部的这些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可以把创造文化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从人民中而来,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来激扬这个时代,回馈这片热土,助推了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其二,只有在内部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点燃外部星星之火的群众热情。文化作品只有依赖于人民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发挥人民的合力,动员他们成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生力量。
这正是她的意思。秦川说,她说她想在死去以前看到我再找一个女人。我想那时候,她已经知道她不过是一个永远得不到爱情的充气娃娃。
2.2 育化民心:文化建设的功用效力
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是创作文艺作品的人文功用,也是其育化民心的有效尺度和力量。文化载体和作品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柔性陶冶作用,于无声处教化反哺人民。其主要通过启人心智、教化观念及指导生活三个方面来育化民心。
最后,文艺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它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反映,又不等同于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文艺创作者的加工整理,浸透了其对生活的看法、态度和价值观,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愿景。文化塑造人的心灵,它提供了一种工具,这种工具不仅构建了世界,还建构了人的自我观念和力量。因此,一部好的文化作品,既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指导着人民从不同的维度去感知、探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形态和生活品质。
由此可见,文化独立于人民之外,在人民中起着潜移默化的育化反哺作用,对人民思维的启迪、生活的指导、风尚的引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亨廷顿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10]8-9而传承不息、经久不衰的文艺作品,其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智慧。传统儒家社会中最早的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名作,以其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吟唱诵读的表现形式,启蒙着一代代人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人的本质在于有意识地认识物质世界,也在于能动实践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先明晰清楚地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劳动实践。基于此,文化无疑是人们认识世界、启迪智慧的一把钥匙。几千年来在华夏大地躬耕种作的人民群众,正是在文化的启迪陶冶下,形成了健全睿智的人格、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文化育化反哺人民的初始影响。
2.3 清正民风:文化建设的责任情怀
好的文化作品在于其强大的认同性、价值感和感召力,可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评判环境,涤荡歪风邪气,培育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这是文化于社会层面的道义担当与使命关怀,文化建设以民为初心而来,承社会清正之责,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情怀。首先,文化的建设方向即社会风气的前进方向,因此文化要唱响社会的主旋律,弘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气质、道德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化建设通过打造精品文化、大众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观和国家观,并将这种观念扎根基层,融入生活,进而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2]3社会风尚的清正廉明必定会带来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文化建设于无声处潜移默化地构筑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品质。文化的育化反哺作用从小我出发,集个人之合力,从对生活琐事的真善美的追求到社会风尚的弘扬,从小到大,见微知著,“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5]144
课内联赛是教学比赛的升华,是通过学生组成小组,按照一定数量的课时进行的班级内部的对抗赛。课内联赛能最大化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地位,通过组内分工合作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学生在课内联赛担任不同角色如教练员、裁判员、统计员等也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根据目前的计划,西屋2019年春将把被称为EnCore设计的先导试验燃料棒装入拜伦2号机组(1100 MWe压水堆)堆芯。EnCore设计使用了硅化铀燃料芯块和带有铬涂层的锆合金包壳。
其次,文化不仅传承启示着为人处事的大智慧、大道理,还指导教化着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颂扬美善。其中,对于价值观念的塑造方面,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处事方式深受传统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所教化影响。儒家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为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以人为本的道德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11]13受此影响,“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天下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属性之一。此外,对于美育的培养方面,文化对于一个人价值观念的指引在于其对周围环境的熏陶,对错误价值行为的柔性纠正,对正确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力有助于人民受其教化,进而形成更笃定、更易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持久动力。
3辩证统一:二者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优秀的文化作品像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一方民众的风土人情。如果文化的价值旨归做不到述民意、表民情,势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以经得住历史洪流的激荡与洗涤。所以绝大多数传留下来的好的文艺作品无一不浸透着人民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日常生活。国粹京剧、武术和传统建筑,都是地方民情的承载与体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人民的生产生活既是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素材,也是文化建设的初心与旨归。只有做到扎根生活,深入民心,才能观照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人民才能从中获得无形的精神力量,寻找希冀与曙光。
3.1为厘清新时代人民与文化的关系提供理论借鉴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将人民主体性与文化建设二者统一,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如何巩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但从理论上来看,对新时代人民主体性与文化建设的二维关系仍缺乏系统的比较论证,使得在实践上,文化的产品和成果乏善可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也难以得到完全满足,这与当下的文化建设与人民主体性脱节,人民对文化创作的影响甚微有密切的关系。
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恪守初心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进行各项事业的宗旨和原则。其中文化事业历来就是党的各项事业的重要一环,在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宣传引导、动员鼓励、提供作品、满足需求等重要的文化输出角色,而在党的文化事业中体现出深刻的人民主体性地位,才能使我们党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自动化的电网调度系统已经建立,但是与此相适应的认识上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电网调度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例如,电网调度系统已经自动化了,但是许多调度员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和业务素质的欠缺,仍然使用的是以前的手工操作的方法。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几张申请票对应一张操作票的现象,靠手工作业的方法有时候难免会有遗漏,申请票一旦遗漏将会出现申请票还在执行中就给电的现象,结果将是造成恶性事故的发生,2004年华东网发生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就是由于此原因。
3.2 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文化作用
基于此,探讨人民本体论与文化建设二者之间固本浚源与育化反哺的关系范式,有助于为厘清文化与人民的二维关系提供借鉴。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进行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要求,而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基本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文化建设的源起、创作、评判、动力等方方面面,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新的探索与发展,将这两个主体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之”的逻辑理路出发,建构一个固本浚源与育化反哺的关系框架,从理论上既说明了人民主体性思想在新时代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来源和推动力量,指出了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与创新要求,也论证了文化建设对人民主体性的巩固和培育起到了反映民情、育化民心和清正民风三种作用,为理论上推动对二者关系的进一步探究和认识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上述文献为解决双边匹配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但还存在以下缺陷:①现有文献缺乏对具有多种形式偏好信息的双边匹配问题的研究。由于匹配主体的知识结构、个体偏好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双边匹配中不同的匹配主体会给出不同形式的偏好信息,例如,主体给出的偏好信息是评价得分和语言短语等形式并存的情形;②现有考虑主体期望的双边匹配文献中期望类型单一,缺乏对含有多种类型主体期望的讨论。
文化的宣传力量是更久远、更深刻的传播途径和手段,以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二者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作为无声的中介和纽带,架起执政党与人民休戚相关、鱼水亲情的桥梁,是党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从而进一步宣扬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对于党的建设的完善以及执政地位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9月广州市3家三甲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怀孕≥13周;②孕前未确诊为尿失禁;③无认知和行为障碍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B超显示为多胎妊娠;②先天性器官发育异常如:尿瘘、畸形、膀胱、尿道发育异常;③意识障碍、不稳定性心绞痛、不受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
3.3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
如何在当下做到蹄疾步稳、继续深化改革进而决胜全面小康是新时代亟需解决的课题,而坚持人民主体性地位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为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方面,文化建设取材于人民,服务人民,有助于推进文化领域的繁荣兴盛。扎紧文化的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兴而助推国运兴,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播和宣扬等都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等各项工作。
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便于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准确计算教育成本,有力防范财务风险。目前高等学校多采取资产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核算这种模式,资产部门大多是按照教育部十六大类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财务部门是按照六大类进行固定资产分类,手工提取折旧容易出错,且费时费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能够将固定资产的教育十六大类与财务六大类进行对应,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和平台中预设的折旧方法、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等准确、快速地计提折旧。
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育化反哺了人民群众成熟理性的心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48文化是解锁贫困的一把金钥匙,以文化之力,扶人民之智,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要求。人民主体性地位受文化建设的育化反哺得以巩固,人民生活愈加殷实,社会愈发和谐,也为小康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智力支持、人才储备和群众基础。
4 结 语
坚持人民主体性地位的文化建设导向,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属性和社会属性,也弘扬了社会主义国家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并向外界更好地阐明了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来源于谁、为了谁、由谁评判这个论断。文化建设育化反哺人民主体性地位,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要义,也凸显了中华文化润物无声、育化教导的影响价值。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主体性地位和文化建设的二维关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其交互运动、关联影响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扎根文化之基,关切人民之思,使二者得到巩固发展,与此同时,人民主体性地位凸显、文化建设卓有成效更形成了良性的驱动力,促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实践在此二维关系的交互影响下,获得内外合力,取得新的飞跃。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
[7] 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 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1] 杨淦.中华文化复兴的理性思考[J].新华文摘,2008(11).
[1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ConsolidatingtheFoundationforDredgingtheSourceandNourishingforFeedingBack:Two-dimensionalRelationshipbetweenPeople'sSubjectivityandCulturalConstructionintheNewEra
WANGZhen
(SchoolofMarxism,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19,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nt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a new era,the subjective position of people has been further consolidated,happiness and a sense of acquisition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nhanced,and the idea of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different undertakings in the new era like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the role of people's subjectivity mainly responds to two questions like from whom the roo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comes,and by whom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promoted.At the same time,culture actively reacts to the people,nurturing and feeding the people in three aspects:the feelings of the people,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customs of the people,and the peopl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new era.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conducive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subjectiv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nd clarify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and consolidating the party's mass line,and then providing cultural spiritual motivation fo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mass foundation at the people's level.
Keywords: people's subject;cultural construction;two-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19)04-0073-06
收稿日期:2018-11-20
作者简介:王祯,男,陕西咸阳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王小娟)
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论文; 主体性论文; 新时代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