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设备,特别是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斜燕尾翼,所述的上接头的上部中心开有用于与钻柱相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扣槽,上接头下部有第一外螺纹扣头与下接头上部中心的第二内螺纹扣槽旋装在一起,上接头下部外沿上有凸台,下接头与上接头连接处的下接头周边上开有斜燕尾槽,斜燕尾槽内装有斜燕尾翼,上接头与下接头连接时,凸台限制斜燕尾翼,下接头下部有与钻柱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扣头,上接头为有上内通孔的圆柱体,下接头为有下内通孔的圆柱体,上内通孔和下内通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可现场进行更换斜燕尾翼,保持井眼直径不变,满足现场需求,提高钻井安全环境及生产工效。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斜燕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1)的上部中心开有用于与钻柱相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扣槽(7),上接头(1)下部有第一外螺纹扣头(6)与下接头(3)上部中心的第二内螺纹扣槽(3-1)旋装在一起,上接头下部外沿上有凸台(4),下接头(3)与上接头(1)连接处的下接头周边上开有均布相间开的斜燕尾槽(5),斜燕尾槽(5)内装有相配应的斜燕尾翼(2),当上接头(1)与下接头(3)连接时,凸台(4)限制装在下接头(3)上的斜燕尾翼,下接头(3)下部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扣头(8),上接头(1)为有上内通孔(9)的圆柱体,下接头(3)为有下内通孔(10)的圆柱体,上内通孔(9)和下内通孔(10)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斜燕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1)的上部中心开有用于与钻柱相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扣槽(7),上接头(1)下部有第一外螺纹扣头(6)与下接头(3)上部中心的第二内螺纹扣槽(3-1)旋装在一起,上接头下部外沿上有凸台(4),下接头(3)与上接头(1)连接处的下接头周边上开有均布相间开的斜燕尾槽(5),斜燕尾槽(5)内装有相配应的斜燕尾翼(2),当上接头(1)与下接头(3)连接时,凸台(4)限制装在下接头(3)上的斜燕尾翼,下接头(3)下部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扣头(8),上接头(1)为有上内通孔(9)的圆柱体,下接头(3)为有下内通孔(10)的圆柱体,上内通孔(9)和下内通孔(10)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斜翼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燕尾翼(2)为板状,下部呈燕尾形式与斜燕尾槽(5)相配,上部为两边倒角呈现梯形状,当斜燕尾翼(2)沿下接头(3)上的斜燕尾槽(5)插入后,再接上接头(1)压紧,成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斜翼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螺纹扣槽(7)呈口部大内端小,且孔壁上有内螺纹的圆孔槽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斜翼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螺纹扣头(8)呈前端直径小、后端直径大的空心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斜翼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1)上体直径小于下体直径,下接头(3)的下体直径小于上接头的上体直径,上接头的上体直径与下接头的下体直径相同,上接头的下体直径与下接头的上体直径相同,上接头的下体与下接头的上体呈同一轴心连接在一起,构成上接头(1)中心孔与下接头(3)中心孔在同一直线上的通孔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中部呈两端斜面向外膨胀的圆柱形,圆柱形的上部经斜燕尾槽(5)装有斜燕尾翼(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斜翼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燕尾槽(5)为3-4个,相配应的斜燕尾翼(2)也为3-4个,斜燕尾槽与斜燕尾翼的长度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设备,特别是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
背景技术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所钻井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形成井眼,钻柱中会按设计要求接入适当的钻柱稳定器,现有钻柱稳定器大致可分为固定螺旋稳定器、直翼稳定器、滚轮稳定器、可换套稳定器,它们均为固定翼,不可更换,由于不可更换,所以只要外径稍有减少就得更换新的,由于产品外部镶有相应的硬质合金,修复维护均比较困难,目前均不会进行维护修理,因此,该工具浪费较大,而且由于钻柱稳定器扶正翼只能使用不能现场进行维护更换的情况,在钻井使用过后,起出工具检查,只要发现产品磨损到不达标,就可以进行现场更换,减少了因工具成本高而进行勉强使用,导致钻井质量不达标,或者钻井参数不能最优化实施,而增加钻井周期。那么如何研制一种能更换翼的设备,做到又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又能便于现场进行更换,缩短钻井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是业内一直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可有效解决既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又能便于现场进行更换,缩短钻井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斜燕尾翼,所述的上接头的上部中心开有用于与钻柱相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扣槽,上接头下部有第一外螺纹扣头与下接头上部中心的第二内螺纹扣槽旋装在一起,上接头下部外沿上有凸台,下接头与上接头连接处的下接头周边上开有均布相间开的斜燕尾槽,斜燕尾槽内装有相配应的斜燕尾翼,当上接头与下接头连接时,凸台限制装在下接头上的斜燕尾翼,下接头下部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扣头,上接头为有上内通孔的圆柱体,下接头为有下内通孔的圆柱体,上内通孔和下内通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使用效果好,提高了工具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可现场进行更换斜燕尾翼,使已钻井眼保持井眼直径不变,满足现场实际需求,有效提高钻井安全环境及生产工效,是钻柱稳定器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斜燕尾翼,所述的上接头1的上部中心开有用于与钻柱相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扣槽7,上接头1下部有第一外螺纹扣头6与下接头3上部中心的第二内螺纹扣槽3-1旋装在一起,上接头下部外沿上有凸台4,下接头3与上接头1连接处的下接头周边上开有均布相间开的斜燕尾槽5,斜燕尾槽5内装有相配应的斜燕尾翼2,当上接头1与下接头3连接时,凸台4限制装在下接头3上的斜燕尾翼,下接头3下部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扣头8,上接头1为有上内通孔9的圆柱体,下接头3为有下内通孔10的圆柱体,上内通孔9和下内通孔10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所述的斜燕尾翼2为板状,下部呈燕尾形式与斜燕尾槽5相配,上部为两边倒角呈现梯形状,当斜燕尾翼2沿下接头3上的斜燕尾槽5插入后,再接上接头1压紧,成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第一内螺纹扣槽7呈口部大内端小,且孔壁上有内螺纹的圆孔槽状;
所述的第二外螺纹扣头8呈前端直径小、后端直径大的空心锥形;
所述的上接头1上体直径小于下体直径,下接头3的下体直径小于上接头的上体直径,上接头的上体直径与下接头的下体直径相同,上接头的下体直径与下接头的上体直径相同,上接头的下体与下接头的上体呈同一轴心连接在一起,构成上接头1中心孔与下接头3中心孔在同一直线上的通孔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中部呈两端斜面向外膨胀的圆柱形,圆柱形的上部经斜燕尾槽5装有斜燕尾翼2;
所述的斜燕尾槽5为3-4个,相配应的斜燕尾翼2也为3-4个,斜燕尾槽与斜燕尾翼的长度相同。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换斜翼稳定器,包括上接头1、斜燕尾翼2、下接头3组成,上接头1为内通孔圆柱体,上部为内螺纹扣与钻柱相连,下部为外螺纹扣与下接头3相连,中部外圆上有一个凸台,当上接头1与下接头3连接时,凸台可以比较顺利的限制装在下接头3上的斜燕尾翼,保证工具的正常使用,与上接头1连接的是下接头3上部为内螺纹扣与上接头1相连,下部为外螺纹扣与钻柱相连,中部外圆呈现圆柱状,在圆柱状的一头,也就是母扣端开有三至四道斜燕尾槽,且不贯通,其长度与相应的斜燕尾翼2相对应,正好斜燕尾翼2插入其中,斜燕尾翼2为板状,其下呈燕尾形式与燕尾槽相配,其上为两边倒角呈现梯形状,当斜燕尾翼2沿下接头3上的燕尾插入后,再接上接头1压紧,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当需要更换时,只需卸掉上接头1后从下接头的燕尾槽内取出斜燕尾翼2即可,换上所需新的斜燕尾翼2就行,保证稳定器的正常使用。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上接头1为内通孔圆柱体,上部为内螺纹扣与钻柱相连,下部为外螺纹扣与下接头3相连,中部外圆上有一个凸台,当上接头1与下接头3连接时,凸台可以比较顺利的限制装在下接头3上的斜燕尾翼,保证工具的正常使用,与上接头1连接的是下接头3上部为内螺纹扣与上接头1相连,下部为外螺纹扣与钻柱相连,中部外圆呈现圆柱状,在圆柱状的一头,也就是母扣端开有三至四道斜燕尾槽,且不贯通,其长度与相应的斜燕尾翼2相对应,正好斜燕尾翼2插入其中。
所述的斜燕尾翼2为板状,其下呈燕尾形式与燕尾槽相配,其上为两边倒角呈现梯形状,当斜燕尾翼2沿下接头3上的燕尾插入后,再接上接头1压紧,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当需要更换时,只需卸掉上接头1后从下接头的燕尾槽内取出斜燕尾翼2即可,换上所需新的斜燕尾翼2就行,保证稳定器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将加工好的可换斜翼稳定器按设计要求连接入到钻柱上,当下钻时,随钻柱一起下行,当钻进时,可换斜翼稳定器起到扶正稳定的作用,进行正常的钻井作业,同时,当起出钻柱时,发现工具已磨损超标,现场可卸开上接头1,取出斜燕尾翼2,更换成新的斜燕尾翼2就可以再次入井使用了,较好的解决了钻柱中的稳定作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具的安全性,延长了主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增强钻进过程中钻柱稳定器的工作能力,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现场可操作性的难题,减少了钻井井下工程事故的发生,使用方便,效果好,是钻井稳定器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2996.7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10265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E21B 17/10
专利分类号:E21B17/10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济源华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济源华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4650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沁园路济源华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永强;任俊;张小海;杨志;郑菲菲
第一发明人:陈永强
当前权利人:济源华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聂孟民
代理机构:41113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