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卓(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沈阳110013)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333-02
【摘要】目的通过对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观察,找出一种更好的注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收集2101.5~2011.4,140例需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按压组和不按压组各70例,观察两组致皮下出血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不按压组皮下出血显著低于按压组,差异有显著性(X2=12.14,P﹤0.01)。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不按压更能降低皮下出血情况。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给药方便,不需要特殊监测,临床上逐渐取代了普通肝素,用以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症[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钠(商品名:克塞)均为预灌针剂,针头直接与注射口相连。局部皮下於血是注射低分子肝素导致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由于血管破损,血液进入皮下组织间形成血凝块所致。
一、资料与方法
通常选择腹部皮下注射,因腹部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常易引起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造成患者的心理紧张[2]。为探讨2010.5~2011.4选择入住我科的冠心病患者(包括PCI术)140例,观察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后皮下出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0.5~2011.4入我科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140例,均需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男98例、女42例,年龄48~86岁,随机将患者分组为按压组70例和不按压组7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入院后、用药前,血小板、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每12小时一次,连续4~7天,并同时口服拜阿斯匹林片0.1~0.3克,一日一次。波力维75毫克,一日一次(首剂300毫克)。患者腹部皮肤无异常。
2、方法操作方法:选用克塞0.4ml在脐上、下5cm、左右10cm范围内,每次按顺序轮流间隔注射,左右交替,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常规消毒皮肤后,左手示、拇指以5~6cm距离捏起患者注射部位皮下及皮下组织、成一皮褶、右手以笔式持针,在皮褶顶部垂直进针,针头刺入深度为0.8~1.2cm,缓慢推药,完毕后以原进针角度迅速拔针,按压组用棉签压迫穿刺点2分钟,以一定力度(皮肤下陷1cm)为准[3]。不按压组以同样方法拔针后即可离开,每次由注射护士在本次注射前观察前次注射局部出血情况,并记录出血程度。
二、结果
1、判定标准出血程度分为2种①淤斑直径﹤0.5cm为轻度,也可称为不出血;②淤斑直径﹥0.5cm称为出血。
2、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按压组不出血者有41例、占58.6%,出血者有29例、占41.4%,不按压组不出血者有56例、占80%,出血者有14例、占20%。经检验,LMWH皮下注射后按压与否致皮下出血情况比较X2=12.1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1.LMWH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抗凝血酶对Xa因子的灭活而起抗凝作用[4]。与普通肝素相比,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毕竟是一种抗凝射部位,进针方法的改进,仍避免不了皮下出血,其原因除与注射次抗血栓的药物,出血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局部出血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由于腹部皮下的脂肪层较厚,组织疏松,毛细血管相对较少,因此首选腹部皮下注射[5]。注射时捏起皮肤,垂直进针,规律轮换注数,部位、方法有关外,按压与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观察发现,注射毕不按压者能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
2.注射时提起皮肤成皱褶,使毛细血管弯曲,不易受到破坏,且垂直进针可减少组织损伤,再加上一次性预灌针剂的针头很细,拔针后不会引起皮肤出血,相反、如果此时用棉签压迫,会增加对局部的刺激和挤压,力度过大还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形成局部淤斑。经我科一年对140例患者的观察,注射完毕按压更易引起出血。
3.临床中从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的改进、压迫时间的长短,逐渐总结经验。我们发现按压者由于压力的作用,毛细血管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毛细血管出血,形成淤斑,淤斑直径大于不按压者。本研究证明:注射完毕后采用不按压方式,安全可靠,降低了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葛兆霞.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淤血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3~74.
[2]吴怀玉,刘玉英,雷长英.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A):53.
[3]贾雅琴,霍东波,王玉玲,等.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42-743.
[4]吴卓娟,周锡芳,张东玲.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策.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5):156-158.
[5]董和平,陈平,孙美元.循证护理在腹部皮下注射中的护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