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封建国家经济发展及其成因分析

汉初封建国家经济发展及其成因分析

一、汉初封国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徐曼[2](2021)在《两汉沛郡(国)研究》文中提出

唐由海[3](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赵堉燊[4](2020)在《近三十年西汉简牍与政区地理研究综理》文中指出近三十年西汉简牍的大量发现与公布,爲研究西汉政区地理提供了新的材料。不少学者撰文考证,成果丰硕。但是,这些成果暇瑜错陈,尚未有论着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基於此点,本论文在全面收集西汉简牍所见地名资料的基础上,疏理、总结近三十年学者利用西汉简牍研究政区地理的相关成果,希望体现近年学者利用简牍研究政区地理的最新成果,爲以後的研究提供参考经验。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西汉简牍的出土、着录情况以及相关简牍所属年代,对西汉简牍与政区地理的研究现状概述,并说明本文的写作缘由和意义。本文主体部分共有四章节。第一章从简牍所见汉郡的分布、辖域变迁、置废时间等方面例举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分西汉简牍与汉县、汉邑、汉道三节。汉县部分,分爲简牍所见县的地名地望和隶属变迁两方面来梳理学者的研究观点;汉邑、道两部分,主要从学者结合简牍研究汉邑、道的数目及分布来展开论述。第三章分西汉简牍与王国和侯国两节。王国部分主要涉及简牍所见王国辖域变迁;侯国部分重点论述学者结合简牍研究侯国迁徙、侯国别邑等问题。以上分类是基於简牍所提供的信息决定的,其中西汉简牍与汉郡、县、侯国的研究是学者关注的焦点。第四章是对前人在论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虽然西汉简牍爲政区地理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亦有疏误,颇有警示作用。本章总结了利用西汉简牍研究政区地理时,需要注意简牍地名释读的准确性、简牍所载地名排列的规律性、地名的“同名异地”和“异地同名”现象等方面内容,希望对以後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魏凤鸣[5](2020)在《《史记》齐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典范之作,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历史人物形象,本文以《史记》齐人为研究对象。在此之前,《史记》人物群体研究多从性别、职业角度切入,从地域角度切入的研究较少。《史记》人物个案研究涉及齐人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多,多是集中于一两个齐人的史实考辨或形象分析,缺乏综合视角。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史记》中的齐人进行整理统计、分类研究,力图分析出司马迁对其所书写的齐人的刻画与考量。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基础宏观性的研究。第一章对《史记》中,齐地的历史变迁和疆域变化、齐人数量、齐人籍贯判定与描述方法进行统计分类,将齐人历史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进行整体观照。第二章关注齐人群体特征。关于西周封建形成的各个文化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群体性格,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已有相关讨论。这种讨论说明他意识到了不同文化区人们群体性格的差异。在具体的齐人书写塑造中,司马迁也有意地凸显这一点。过去很多研究者困惑于司马迁对齐人传记书写的奇特倾向,如果从司马迁对齐人群体性格的关注与塑造角度理解,可以提供解决此问题的新思路。本文认为司马迁对齐人群体的关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对智谋和功业的重视,在社会风气上的表现是对人才的重视,即尊贤尚功;在个人层面则是崇尚智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二是重视权变,即齐人总体上倾向于圆融变通,鲜少有胶柱鼓瑟的顽固不化之人。三是开放务实的倾向,齐地临海、工商业发达、政治民主,齐人的性格也受到这种开明自由氛围的影响,呈现兼容并包、阔达匿智的特点。论文第三章选取《史记》着重刻画的、具有典型性的齐人进行对比研究,将面临相似处境的齐人的选择与行为进行对比,探究司马迁叙写这些人物时的特殊用心。因为内容较多,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半部分以管仲、晏婴,孟尝君、鲁仲连为例。比如管仲和晏婴,太史公将之同传。两人同是春秋齐国闻名遐迩的杰出政治家,管仲辅佐桓公称霸、晏婴讽谏一心为公,管鲍之交千古称颂、晏婴正直举贤荐能,一奢一俭,一霸一治,一盛一衰,是春秋贵族政治家的代表。相比于《左传》刻画的详细,《史记》对春秋时人的塑造更简省,同时在书写材料上又有新的增添和改写。这反映了两书着述体例和书写目的的差异,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司马迁对轶事的关注。不同于管晏二人同为流芳千古的先贤,后世对孟尝君和鲁仲连这两个战国后期齐人的评价一贬一褒。与同样记载两人事迹的《战国策》相比,《史记》的记载详略处置更合理,更便于塑造人物形象。田文与鲁仲连出身和地位一尊一卑、一贵一贫,而在思想境界上却是前者自私自利、后者大公无私;前者利欲熏心,后者视钱如粪土。史公在两人的传记中所用的手法与篇章结构一繁一简、对比鲜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二人迥异的情感倾向。对先秦两组齐人的对比研究即第三章的内容。第三章下半部分以四位齐地军事家、四位在汉朝中央政府任职的齐人官员的列传为例,剖析《史记》的情感态度、以人系史的写作特点。太史公为田穰苴、孙武、孙膑、田单四位先秦齐国军事家立传,反映齐地兵学的发达。在田穰苴和孙武的传记中着重强调军纪的重要性,在孙膑与田单的传记中则突出二人的智谋奇计。四人练兵作战的方式反映出从春秋到战国军事思想的变化,即从“堂堂之阵”到“出奇设伏”的转变。《刘敬叔孙通列传》和《平津侯主父列传》是司马迁为高祖、武帝两朝在中央政府任职的齐地政治家所写的两篇合传,以此四人为代表,反映西汉中前期齐人在西汉朝廷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对比两篇列传,可以看到西汉政府内政外交各个方面政策的发展变化、汉高祖和汉武帝两朝政治生态的差异、司马迁对齐人“多诈”一面的批评;与《汉书》对四人的书写相比,司马迁的书写笔触更犀利、同时又饱含深情。最后,我们通过以上章节中对《史记》齐人群体的定量定性分析、历时共时分析,探讨了司马迁书写齐人的材料选择、谋篇布局和描写手法、褒贬态度。通过与其他文本的对比,考察《史记》对史料的增删、对齐人书写的侧重、对齐人心性品质的关注。越是深入,越是惊叹于《史记》一书的体大精深,司马迁对笔下的历史人物热情地赞扬其优点、毫不留情地揭露其缺点、悲天悯人地同情其失败或被迫害的命运,不愧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林跞[6](2018)在《西汉燕(广阳)国研究 ——以政治、民族关系、经济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燕(广阳)国是西汉时期重要的诸侯王国之一,该王国在政治、民族、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政治上,燕王的分封经历了三任异姓王,最终归于同姓王。从异姓王国到同姓王国的变迁,反映出汉朝最高统治者由“共天下”到“家天下”的体制性转变。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燕国的封域由最初的六郡规模被削减至四县。西汉中期,燕剌王刘旦谋反事件,暴露出朝廷立嗣制不明的制度漏洞。西汉王朝的诸侯王国分封政策以及郡国并行制的演变和调整,主宰了燕国的兴衰历程。燕国地处北边,在西汉前期所封六郡中,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五郡皆为边郡。因此,民族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军事都是影响燕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燕国是汉朝防御北边游牧民族侵扰的重要守备力量;另一方面,朝廷为了防范燕王媾胡的风险,在景帝三年削去燕国五个边郡,极大地削弱了燕国的实力。处于农牧交界线的燕国经济以复合型为特色。邻近草原的地理环境,使得燕国具有了发展畜牧业的优势。较为丰沛的矿产资源又带动了当地冶铁、冶铜业的发展。燕国的农业较之内陆诸郡虽无优势,但凭借并不落后的铁质农具制造业和发达的林木种植业,大体能够自给自足。燕国利用自身近胡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推动边胡贸易,活跃了商品经济。

李晓蓓[7](2017)在《汉代诸侯王就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宗室成员及皇子如何进行安置,这是秦汉帝国时期统治者忧心的问题。此前迫于现实形势,刘邦必须采取分封的手段来安抚拥立他建立政权的异姓诸侯王及列侯。但汉代分封制内容完备起来,却是在同姓宗室及皇子被册封后。因此,诸侯王在册封后如何进行管理,是统治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汉代分封制实行之初,诸侯王以王国管理者的身份存在,此时就国具有两层“管理”的含义。一方面,是统治者实行对诸侯王的管理,以便维护中央政权的统治;另一方面,是诸侯王进行对封国的管理,来实现稳定地方统治的需求。但随着诸侯王在行政制度中地位的下降,就国仅仅实现的是统治者对诸侯王的管理。汉代实行的分封制除了发挥政治制度的作用外,还是统治者对皇子及宗室成员进行安置的手段。分封制的实行,使皇子及宗室成员有了新的身份,即诸侯王。而诸侯王作为皇室贵族,受等级制度的限制,必须严格遵照礼仪制度行事。这些与诸侯王相关的礼仪制度对就国问题也产生了影响,并在诸侯王就国相关问题中得到了体现。就国标志着分封这一事宜的完成,这是君主在册封诸侯王后所要求的结果。虽然,就国各问题是作为分封制的组成部分存在,但作为统治者管理诸侯王的手段,就国的相关问题也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以保证诸侯王就国的顺利完成。可以说,诸侯王就国问题,是在分封制的内在规范下逐渐形成了专属这一问题的相关制度。故就国问题作为分封制的组成部分,也见证了汉代分封制是如何演变的。分封制内容的演变对诸侯王就国问题产生了影响,使得就国问题中的有关规章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得到了调整。

陈晨[8](2017)在《从边缘到核心 ——汉晋之间江淮地域社会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江淮地区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正是这种地缘性的特征,导致江淮地域社会发展颇为复杂与曲折。先秦时期,江淮地域先后受吴越与楚国统治,处于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秦汉时期,江淮地区纳入王朝郡国行政统治体系之内,而自身的边缘性与过渡地带社会特征并未消失,故汉晋之间江淮社会发展颇为复杂,随之南方政权的崛起,江淮地域处于南北交争之中,也开始进入南方王朝统治体系中核心区域,从而实现了由边缘到核心区域的转变。关于汉晋之间江淮地区整体性研究尚为不足,开展江淮地区研究,有利于考察汉晋时期中国各个地域不同的发展路径及其社会特质,丰富汉晋之时区域史研究内容且扩大理论视野,综合考量中央核心区与国家边缘性地带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以汉晋之间江淮地区的诸侯王谋反、地方官吏叛乱、农民起义为切入点,综合考量江淮社会的转变历程。第二章,主要分析“江淮”一词地理概念的演变与江淮地理、人文环境。西汉时期,江淮地理范围包括淮河及长江南北区域,但随之对南方地区认识的深入,及郡国行政区划的调整,东汉时期,将长江以南地区排除在外,至于晋代,江淮地理范围基本固定,南达长江,北界淮水,东临大海,西凭大别山。江淮地区河流密布,湖泽丛生,对早期社会发展具有诸多限制。江淮区域先后受吴越与楚国统治,当时中原诸国视之蛮夷,秦灭楚国,于江淮设立九江郡、衡山郡、东海郡等郡,从而进入郡县治民时代,也是江淮社会转变的重要节点。第三章,主要通过汉代江淮诸侯谋反事件的分析,论证江淮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汉初,江淮地区的诸侯王黥布、刘濞、刘长、刘安等先后谋反,为中央政府所镇压。江淮地区屡次叛乱,反映了南方地区的崛起和中央对江淮地区控制的薄弱。江淮地区作为南北通道,诸侯王招引流亡之士,流民迸入江淮,依阻山泽湖泊,盗匪横生,江淮地区文化也开始自我觉醒,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这也是淮南王刘安谋反案的根源,中央政府视江淮为隐患,故调整郡国区划,将江淮地区分为徐扬二州刺史统辖,避免诸侯国跨有长江南北,坐大其势,郡界也错综复杂,已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第四章,主要论证东汉江淮农民起义与原始道教之间的关系。东汉初年,地方官吏开始进行移风易俗,但仍是巫风日炽。安帝之后,江淮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中央政府为之焦头烂额,称之为“江淮巨患”。而农民起义与江淮地区原始道教发展有密切关系,作为南北通道,江淮道教对江东道教的传播起到中间接力的作用。江淮道教也为政府所大力抑制,进而转变以求仙修道为主的传播方式,其组织性、反抗性遭到削弱。第五章,主要论述处于南北对抗中江淮区域地位的转变。汉末,江淮豪族分别依附南北双方政权,而土着豪族遭受严重打击。曹魏末期的“淮南三叛”事件,是南北双方争夺江淮地区的激烈表现。西晋末年,胡汉冲突之下,中央朝廷准备迁都寿春,实质是江淮地域于中央政府统治体系中的角色转变开始,但江淮地域只是作为过渡地带,终非长久之地,故司马氏选择建康立都,偏安江东,依托江淮抗击北方势力,虽然江淮地区处于南北交争之中,经济荒废,人民流离,但其至关重要的军事地位,促使南方政权将其纳入统治体系中的核心区域,这也是江淮区域地位由王朝边缘地带到生死攸关的军事核心区域转变的根源所在。

孙俊[9](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程玉柱[10](2016)在《山东地区出土汉代钱范研究》文中提出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一统时期,也是货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推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改革政策,币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性的货币制度以维护货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汉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汉初汉高祖承袭秦制、允许民间私铸到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行五铢钱,百年间经历了大小九次币制改革。五铢钱的确立不仅巩固了汉王朝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西汉至唐,前后延用了约七百年的时间,是中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对经济之车的前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的确立和推行并非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既收到了成功的经验,也得到了失败的教训。山东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太行山以东,黄渤海之滨,坐拥泰山,是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山东是两汉时期的东方重镇,近几十年中,山东出土了大量汉代铸钱钱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也是汉政府货币政策变化的实物例证。本文以出土的实物资料为例,从考古学等角度出发,对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钱范研究和探讨。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钱范的概念和使用,对秦汉钱币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并简单概括了前辈学者在山东地区汉代钱范问题上的学术成果,提出本文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根据文献和史料记载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两汉不同阶段的铸币政策,按时间顺序和种类,对山东地区出的钱范进行梳理分类并进行类型学分析;第三部分,相关问题讨论。与陕西、河南地区出土的钱范进行对比,总结了山东出土钱范的区域特色,并分析郡国制对汉代铸币业的影响;最后为结语,总结了本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受本人研究水平和现阶段资料不足之所限,文章的论据和结论尚显片面。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考古发现。

二、汉初封国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初封国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3)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1.1.3 华夏城市选址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空跨度
    1.3 相关研究情况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核心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2.2.1 长江上游地区
        2.2.2 长江中游地区
        2.2.3 长江下游地区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2.3.1 岱海地区
        2.3.2 大青山南麓
        2.3.3 陕东地区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2.4.1 中原地区
        2.4.2 海岱地区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2.6.1 多元化特征
        2.6.2 一体化趋势
        2.6.3 礼制萌芽
        2.6.4 防洪思想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3.1 夏的都邑选址
        3.1.1 夏的社会文化
        3.1.2 新砦城址
        3.1.3 二里头城址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3.2 商的城市选址
        3.2.1 商的政治经济
        3.2.2 偃师商城
        3.2.3 郑州商城
        3.2.4 安阳殷墟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3.2.6 地方城邑选址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4.1.1 宗教思想
        4.1.2 宗法制度
        4.1.3 分封制度
        4.1.4 都邑制度
    4.2 早周都城选址
        4.2.1 豳
        4.2.2 周原
    4.3 周都城选址
        4.3.1 丰镐
        4.3.2 洛邑成周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5.1.1 生产技术
        5.1.2 意识形态
        5.1.3 政治形态
        5.1.4 城邑建设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5.2.1 擅自建城
        5.2.2 扩大规模
        5.2.3 改变形态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5.3.1 楚都纪南
        5.3.2 鲁都曲阜
        5.3.3 齐都临淄
        5.3.4 赵都邯郸
        5.3.5 新郑郑韩故城
        5.3.6 燕下都
        5.3.7 灵岩古城
    5.4 地方城市选址
        5.4.1 晋国晋阳城
        5.4.2 秦国成都城
    5.5 秦咸阳选址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5.5.2 基本格局
    5.6 小结
        5.6.1 从多源到一体
        5.6.2 从一体到多元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6.1.1 “数术”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6.3.1 相土九州
        6.3.2 度地量民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6.4.1 “防水”与“得水”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6.4.3 城墙修筑技术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6.5.1 水土保持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6.6.1 天文观测
        6.6.2 授时而为
        6.6.3 应时建城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6.7.1 政治天文学
        6.7.2 分野说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6.7.4 北斗崇拜
        6.7.5 象天设邑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7.2.1 辩证的阴阳论
        7.2.2 唯物的气论
        7.2.3 运动的五行说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7.3.1 比德山水
        7.3.2 天地大美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7.5.1 “美”“善”的互补
        7.5.2 “主动”中的“被动”
结语
    1.研究贡献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2.1 注重城市安全
        2.2 遵循发展规律
        2.3 合理城市定位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近三十年西汉简牍与政区地理研究综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研究西汉政区地理的新材料——西汉简牍
    二、二十世纪以来西汉简牍的出土及着录概况
    三、西汉简牍地名资料所反映的年代
    四、西汉简牍与政区地理研究概况
    五、本论文的写作缘由和意义
第一章 西汉简牍与汉郡研究
    (一)简牍所见汉郡的分布及辖域范围
    (二)简牍所见汉郡的辖域变迁
    (三)简牍所见汉郡的置废时间
第二章 西汉简牍与汉县、邑、道研究
    一、西汉简牍与汉县研究
        (一)简牍所见汉县的地名地望
        (二)简牍所见汉县的来源及变迁
    二、西汉简牍与汉邑研究
    三、西汉简牍与汉道研究
第三章 西汉简牍与王国、侯国的研究
    一、西汉简牍与王国研究
    二、西汉简牍与侯国研究
        (一)简牍所见侯国的地名地望
        (二)简牍所见侯国别邑
第四章 利用西汉简牍研究政区地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简牍识字的准确性
    二、注意简牍所载地名排列的规律性
    三、注意地名的“同名异地”与“同地异名”现象
        (一)“同名异地”现象
        (二)“同地异名”现象
结语
引用书目简称表
附录:西北汉简所见郡国县邑乡里表
参考文献
致谢

(5)《史记》齐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史记》齐人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西周至西汉齐地疆域
        一、西周至春秋齐地疆域
        二、战国时期齐地疆域
        三、秦汉时期齐地疆域
    第二节 齐人数量统计
        一、西周至春秋齐人情况
        二、战国齐人情况
        三、秦汉齐人情况
    第三节 齐人籍贯三种表示法
        一、默认是齐人
        二、以封国命名籍贯
        三、以郡县命名籍贯
        四、《史记》籍贯描述法变化
第二章 齐人群体性格
    第一节 崇尚智谋
        一、齐国统治者重视权谋
        二、齐地民智开化
        (1)崇贤尚能,尊重人才
        (2)参政议政,民风开化
    第二节 务实开放
        一、务实开放之基础
        二、务实表现之变通
        (1)政治家之变通
        (2)学者之变通
        (3)例外情况
        三、齐鲁文化对比
        (1)太公报政与伯禽报政
        (2)景公问政孔子
        四、学术广博,兼收并蓄
    第三节 怯于众斗,勇于持刺
        一、“怯于众斗”的含义及原因
        二、“勇于持刺”的含义及原因
第三章 《史记》齐人对比研究(上)
    第一节 春秋齐国二贤相:管仲、晏婴
        一、《齐太公世家》管晏对比
        二、《管晏列传》管晏对比
        三、《史记》对管仲经济思想的重视
        四、《史记》、《左传》对比
        (1)《史记》对《左传》的省简
        (2)《史记》对《左传》的增添
        (3)《史记》与《左传》态度的差异
    第二节 战国齐国两侠士:孟尝君、鲁仲连
        一、《史记》对二人的塑造
        (1)太史公塑造孟尝君四重对比
        ①孟尝君少年与成年对比
        ②孟尝君与靖郭君对比
        ③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比
        ④孟尝君与其他三公子的对比
        (2)《鲁仲连列传》双重对比
        ①鲁仲连与平原君、辛垣衍构成对比
        ②鲁仲连与邹阳形成对比
        (3)孟尝君与鲁仲连的选择对比
        二、《史记》与《战国策》、《汉书》对比
        (1)《史记》与《战国策》对比
        (2)《史记》与《汉书》对比
第四章 《史记》齐人对比研究(下)
    第一节 从春秋“以礼为固”到战国“出奇设伏”
        一、田氏四子诞生的背景
        二、司马穰苴、孙武——“堂堂之阵”
        (1)同质化叙事
        (2)《左传》对“堂堂之阵”的书写
        三、孙膑、田单——“出奇设伏”
        四、四人列传体现的司马迁之心
        (1)“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2)孙膑、田单与其他战国军事家对比
        五、秦汉齐地军事家的没落
    第二节 从汉初“改制易俗”到武帝“内修法度,外攘夷狄”
        一、四人的共同特点——遇时
        (1)刘敬献定都策
        (2)叔孙通起朝仪
        (3)公孙弘举对策
        (4)主父偃上书
        二、两篇列传反映的政治环境变化
        (1)加强中央集权
        (2)对外关系由守势变为攻势
        (3)加强君主专制
        (4)高祖与武帝性格差异
        三、司马迁塑造四人所用的手法
        (1)反差比较法
        (2)互见法
        ①公孙弘
        ②主父偃
        四、《史记》、《汉书》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西汉燕(广阳)国研究 ——以政治、民族关系、经济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燕国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先秦燕国溯源
    第二节 楚汉之际的燕国
    第三节 西汉燕(广阳)国历史沿革
        一、异姓燕王卢绾时期
        二、白马盟约的破裂——刘建(高帝子)至吕通时期
        三、刘泽至刘定国时期
        四、燕国与中央的矛盾——刘旦时期
        五、刘建(刘旦子)至刘嘉时期
    第四节 西汉燕(广阳)国行政区划
第二章 燕(广阳)国与周边部族的关系
    第一节 与匈奴的关系
        一、异姓燕王媾胡
        二、汉匈之战对刘氏燕(广阳)国的影响
    第二节 燕(广阳)国与东胡的关系
    第三节 燕(广阳)国与朝鲜的关系
    第四节 燕(广阳)国与周边部族的文化融汇
第三章 燕(广阳)国的经济
    第一节 田畜兼营
        一、林业
        二、农业
        三、畜牧业
    第二节 手工业
        一、煮盐业
        二、冶铸业
        三、酿酒业
    第三节 边胡贸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汉代诸侯王就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诸侯王就国时间与就国前待遇
    1.1 诸侯王就国时间
        1.1.1 授封后即就国
        1.1.2 延缓就国
    1.2 决定诸侯王就国时间的因素
        1.2.1 诸侯王授封时的年龄
        1.2.2 皇帝意志
    1.3 诸侯王就国前待遇
        1.3.1 居住场所
        1.3.2 日常活动与待遇
        1.3.3 制度限制
第2章 诸侯王就国随行人员
    2.1 诸侯王太后及其亲属
        2.1.1 诸侯王太后随诸侯王就国前的身份
        2.1.2 王太后亲属
        2.1.3 王太后随子就国的条件
    2.2 随行官员
        2.2.1 相
        2.2.2 傅
        2.2.3 中尉
    2.3 其他随从人员
第3章 诸侯王就国行程
    3.1 交通工具
        3.1.1 乘车规格
        3.1.2 乘车种类
    3.2 食宿地点
    3.3 通关与身份验证
        3.3.1 出入津关
        3.3.2 身份验证
第4章 诸侯王就国的政治意义
    4.1 礼仪象征
    4.2 政治需要
    4.3 权力义务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从边缘到核心 ——汉晋之间江淮地域社会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江淮地域的国内外研究
        二、关于汉晋之间江淮地域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与方法
        一、文献考证法
        二、统计分析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江淮地理环境及其概念简析
    第一节 汉晋之间“江淮”概念简析
        一、先秦文献的“江淮”一词的含义
        二“江淮”地理区域概念的产生
        三、汉晋之间“江淮”地理范围
    第二节 江淮自然地理特征
        一、江淮区域的地形
        二、江淮区域的水系
        三、江淮区域的气候
第三章 中央与江淮之间互动—以汉代江淮诸侯谋反为视角
    第一节 秦汉之际江淮政治格局
        一、“亡秦必楚”谶语下的帝国隐患
        二、“东南有天子气”与反秦战争
    第二节 从“谋为东帝”看汉廷与江淮地域之间的对立关系
        一、黥布谋反与江淮政治格局
        二、淮南王刘长谋反案
        三、吴王刘濞与七国之乱
    第三节 区域文化史视野下的淮南王刘安谋反案
        一、江淮区域文化与刘安谋反案
        二、人文意识的自我觉醒—江淮地域的古史传说
第四章 东汉时期江淮巨患与原始道教
    第一节 移风未易俗与江淮社会特征
        一、楚越之风
        二、移风未易俗
    第二节 盗贼频发的江淮社会
        一、江海之贼
        二、“安顺之后”的江淮盗贼
    第三节 原始道教与江淮异端思想
        一、江淮地域道教异端思想
        二、南岳霍山与道教发展
        三、山中修道与江淮道教发展
第五章 南北对立格局下的江淮社会转变
    第一节 汉末江淮豪族动向分析——以庐江郡为例
        一、汉末庐江郡文化豪族
        二、汉末庐江郡豪强
    第二节“淮南三叛”与移驾寿春
        一、淮南三叛
        二、陈敏之乱与移驾寿春
    第三节“荒残”特征下的核心区—江淮政治地理格局走向
        一、“荒残”—东晋江淮社会印象
        二、军事主导下的核心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范围
        一、区域范围
        二、时间范围
    第二节 关键概念
        一、方位、地域、疆域
        (一)方位与认知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二、民族、国族、族群
        (一)民族与国族
        (二)族群
        三、族群地理观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二、篇章安排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本编思路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一、蜀族史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三、蜀族的分布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二)蜀苴部的分布
        (三)丹、犁部的分布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一、叟人的分布
        二、白马羌的分布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一、巂源流
        二、越巂的分布
        三、巂唐的分布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一、巴族渊流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三)历代注家的巴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一、冉駹源流
        二、冉駹的分布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第四节 徙的分布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一、昆明族的分布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附注“和夷”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夜郎族群结构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二、巫蛮的分布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四、庸族及其分布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本编小结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本编思路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一、密集分布区
        二、分散分布区
        三、零星分布区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本编小结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本编思路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一、“徼”的涵义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一、京畿区
        二、东部内郡区
        三、关西、大关中区
        四、近郡区
        五、侯国区
        六、内郡区、边郡区
        七、道、属国区
        八、五州区
        九、都护区
        十、徼外区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本编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域外
    (三)今人着述
    (四)其他
附录
    附表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附表5 资料来源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附表6资料来源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图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省部级学术奖励
        主要科研成果

(10)山东地区出土汉代钱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钱范的概念及使用
    第二节 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第三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山东地区汉代钱范的出土情况及分析
    第一节 山东地区出土西汉钱范情况统计
    第二节 山东地区出土新莽钱范情况统计
    第三节 山东地区出土东汉钱范情况统计
第三章 汉代钱范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山东地区出土钱范的区域特色
    第二节 山东与陕西、河南地区出土钱范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郡国制与山东地区的铸币业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汉初封国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两汉沛郡(国)研究[D]. 徐曼.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4]近三十年西汉简牍与政区地理研究综理[D]. 赵堉燊. 吉林大学, 2020(08)
  • [5]《史记》齐人研究[D]. 魏凤鸣. 吉林大学, 2020(08)
  • [6]西汉燕(广阳)国研究 ——以政治、民族关系、经济为中心[D]. 林跞.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7]汉代诸侯王就国问题研究[D]. 李晓蓓. 吉林大学, 2017(11)
  • [8]从边缘到核心 ——汉晋之间江淮地域社会的演进[D]. 陈晨.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9]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10]山东地区出土汉代钱范研究[D]. 程玉柱. 山东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汉初封建国家经济发展及其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