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下丘论文_宋长宝,魏金星,李绿,肖中举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鼠下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元,突触,小鼠,频率,电流,强度,抑制。

小鼠下丘论文文献综述

宋长宝,魏金星,李绿,肖中举[1](2018)在《刺激声音的听觉响应模式对清醒小鼠下丘神经元刺激特异性适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神经元对刺激声音听觉响应的发放模式本身是否影响刺激特异性适应(SSA)特性。方法以清醒小鼠的下丘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微电极贴附式记录下丘神经元在由两个不同频率(f1和f2)的纯音按不同重复概率随机组成的声音刺激序列下的听觉响应。并计算两个纯音总体或局部在标准刺激条件下的响应s(f1)与s(f2)即f1、f2作为标准声音时引起的神经元响应和在偏差刺激条件下的响应d(f1)与d(f2)即f1、f2作为偏差声音时引起的神经元响应。随后计算3个重要指标:(1)两个纯音的听觉响应强度差异指数(FDI);(2)频率特异的SSA指数(SI);(3)SSA指数(CSI),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DI较大神经元的CSI显着高于FDI较小的神经元(P<0.05),并且响应类型为初级响应型的神经元在不同时间段的SSA表现不同,相对于起始部分,持续部分的SSA显着地增高(P<0.05)。结论刺激声音的听觉响应模式也是SSA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程艳玲[2](2016)在《衰老对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和相关的形态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衰老导致的听力损伤是老年人群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老年性听力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声音强度的调谐能力下降、听觉动态范围变窄。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其外周机制,中枢机制尚不清楚,也未见形态和功能上的联系。本实验采用电生理和组织形态学技术,以成年及老年昆明小鼠为模型动物,探索听中枢强度调谐功能减退的原因及改善方案,为老年性听力损伤的治疗和听觉保护开辟新途径。本实验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细胞外单单位记录的方法,共记录到144个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其中70个IC神经元来自老年小鼠,74个IC神经元来自成年小鼠。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发放时程比成年小鼠缩短4.8 ms(p<0.01),且长时型IC神经元的比例比成年小鼠少16.0%。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 BF)比成年小鼠低5.4 kHz(p<0.01),主要表现为中、高频IC神经元的BF较低(both p<0.01);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阈值(minimum threshold, MT)比成年小鼠高18.7 dB SPL (p<0.001),且低、中、高频IC神经元的MT都较高(all p<0.001);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首次发放潜伏期(first spike latency,FSL)比成年小鼠延长3.9 ms (p<0.001),主要表现为低、高频IC神经元FSL比成年小鼠延长(both p<0.05)。以上结果显示,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声信号编码能力比成年小鼠明显下降,在高频区域的下降更加明显,我们分析了这些变化和外周听觉器官及低位听中枢功能退化的联系。实验获得70个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强度-放电率函数(rate-intensity functions, RIFs)和74个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RIFs。老年小鼠IC神经元中的非单调RIF比例比成年小鼠少5.4%;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DR)比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DR小8.9 dB (p<0.001); IC神经元的mDR (middle DR intensity, mDR)比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mDR高15.2 dB SPL(p<0.001)。这些数据提示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声强感受范围缩小,且向高声强处偏移。在高强度声刺激条件下,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发放数和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发放数无明显差异(p>0.05),FSL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老年小鼠IC神经元对高声强信号的编码未受影响,在外周毛细胞受损导致兴奋性输入下降的前提下,老年小鼠可能由于IC神经元接受的高阈值抑制性输入减少,保留了对高强度声信号的反应能力。本实验用尼氏染色的方法对老年小鼠和成年小鼠IC核团内神经元进行了计数,发现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数目比成年小鼠少15.2%(p<0.001);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老年小鼠和成年小鼠IC核团内γ-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 GAB A)能神经元进行计数,结果表明:老年小鼠GABA能神经元的数目比成年小鼠少23.4%(p<0.001), GABA能神经元占总体神经元的百分比下降了5.1%(p<0.05)。老年小鼠IC核团内GABA能神经元数目的减少可能是IC神经元强度选择性下降的原因。除了对小鼠IC神经元做了研究之外,我们还对成年小鼠初级听皮层(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1)神经元的时程选择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声信号强度对AI神经元时程选择特性的影响。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在体细胞外方法共记录到35个小鼠A1神经元。其中时程选择性神经元的比例为57.1%(20/35),包括短通型20.0%(7/35),带通型5.7%(2/35),反带通型8.5%(3/35),长通型22.9%(8/35),非时程选择性神经元,即全通型42.9%(15/35)。其中,时程选择特性不受声强影响的A1神经元62.9%(22/35),包括20.0%(7/35)的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和42.9%(15/35)的非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时程选择特性受声强影响的A1神经元37.1%(13/35),均为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受声强影响的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的BF比不受声强影响的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的BF高6.5 kHz (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随着声强的升高,大多数小鼠A1神经元的时程选择性减弱,这可能由高强度激活的大量兴奋性输入的增加以及抑制性输入的饱和造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刘玲,杜小凤,付欣,李慧,贾慧娟[3](2015)在《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下丘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本实验采用红外可视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昆明小鼠I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共记录获得88个神经元,其中背侧核(dorsal cortex of IC,ICd)神经元21个,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C,ICc)神经元43个,外侧核(external cortex of IC,ICx)神经元24个。根据神经元对注入正电流的发放模式,将其分为起始型(6.8%,n=6),适应型(39.8%,n=35)和持续型(53.4%,n=47)叁种类型。约一半的神经元(49/88)具有超极化电流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ICd和ICc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持续型(61.9%和67.4%),ICx主要为适应型(75%)。比较发现,ICd、ICc及ICx神经元之间在动作电位发放阈值和膜时间常数等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以上结果表明IC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神经元的类型、它们所接受的投射以及在声信息处理中作用不同相关。(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林敏琳[4](2015)在《Click声对小鼠下丘中央核神经元tone反应的影响以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声音,是动物了解外界以及与同类交流的重要媒体,对动物和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听觉,作为感知声音刺激的一种特殊的感觉,对我们从外界复杂的声环境中,获得、提取并识别对我们有用的声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在自然环境的声音世界中,我们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声音都是复杂的,如动物的叫声、环境的噪声等,单一成分的声音很少。Click是一种时程很短,频谱范围很宽,能量突然上升,并集中分布在低频区域的复杂声,并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Click作为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对外界声音信号的感知。例如,我们突然用硬物敲打桌子的声音,就包含有click声。声音从无到有,突然发出的情况下,就含有click声的成分在内,这相当于在说话一开始的时候就夹杂了一个click声刺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声音的感觉、识别,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一开始都受到click的影响,在click的影响下,提取后面不同声音的信息。那么,对于在click影响下,感知后面声音信息的这种情况,我们的听觉系统响应的是声音一开始时类似于click声刺激的成分,还是响应后面的声音成分呢?我们的听觉系统是如何处理的呢?Click声的传导通路与传统的传导通路是否一致的?在各个不同的听觉核团中,下丘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团,在听觉通路中扮演着中转站的角色,既接受下位脑干核团的上行投射,同时,也接受高位核团丘脑、皮层的下行支配,在整个通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下丘作为研究click影响下,如何感知声音的听觉核团。由于两个声音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的就是两纯音tone之间的影响,因此,从简单的声音入手,我们采用click+tone的迭加声来模拟我们说话一开始时,声音含有的click成分,对后面声音的影响,研究click对小鼠下丘神经元反应tone的影响,通过click与tone的相互作用关系,观察click是否走与tone的传统传导通路一致的通路。前人不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给两个纯音(two-tone)刺激,来研究听觉感受野中的抑制性区域,通过固定两个声音之间的掩蔽间距,发现不同频率如何兴奋或者抑制该神经元对某一兴奋性频率的响应。有研究发现,当两个tone相互作用时,前面一个tone对后面的tone有抑制作用,并且当两个tone的频率相近或相同时,抑制作用最强。另外,还有研究的比较多的是在noise与tone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在tone给声前给noise作为掩蔽声,或者在noise作为背景噪音的情况下,研究noise对tone的影响。Yinting Peng研究发现当noise作为掩蔽声改变时,对tone的频率调谐曲线有动态调节作用,noise的强度越大或者与tone的间距越小,对tone频率强度感受野的影响越大。背景噪音对纯音的影响,在不同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影响模型。而对于click对tone影响的研究十分少。Palmer在豚鼠的圆窗记录,受纯音tone抑制下,宽带click刺激的复合动作电位受到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的程度取决于掩蔽纯音与click的相对强度,以及纯音的频率,并发现在8-12kHz频率范围内抑制最明显。有少量单独对click进行的研究,Pedemonte采用细胞内记录的方式在麻醉豚鼠下丘记录click声刺激引起的突触活动。总的来说,目前对于click对tone的影响研究十分缺少,click对tone的影响特征仍然不清楚。本实验中,我们分别采用细胞外贴附式记录方式以及全细胞记录的模式,研究麻醉小鼠下丘中央核神经元,click对神经元反应tone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先分别单独给一种声音刺激,研究下丘中央核神经元单独对tone、click的响应特性。接着给click+tone的刺激声,通过改变不同的click与tone之间的时间间隔,观察click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影响特性。在同一 click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影响程度下(tone的发放数下降20%),固定click与tone的间隔,固定click的强度,通过改变tone的强度、频率,观察click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整体感受野的影响。实验中,通过细胞外贴附式记录方式共记录到108个听反应神经元,所有记录得的神经元均对tone有响应,根据神经元对click的有无响应,分成了两类神经元来分析,一类是对click有响应的神经元(click+),另一类是对click无响应的神经元(click-)。结果发现,1、(click+)类神经元与(click-)类神经元,对响应 tone 的 CF 分布,MT、BW10 的大小没有差异(14.25 ± 7.22 kHz and 13.10 ± 8.09 kHz,22.34 ± 12.45 dB SPL and 21.29 ± 11.47 dB SPL,5.46 ± 4.25 kHz and 5.37 ±6.20 kHz,P = 0.47,0.69 and 0.93),说明下丘神经元对click的响应,并不是反映click的频率成分。2、当给click+tone刺激声时,随着click与tone的给声时间间隔的逐渐减小,即click向tone移近时,click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影响,表现在tone发放数(spike counts,SC)的下降以及第一动作电位延时(first spike latency,FSL)的增加,click的给声时间越接近tone,click对tone的抑制作用越大。3、为了研究click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频率-强度感受野的影响,我们观察在同等的抑制程度下(click对tone SC的影响达20%时),在此时间间隔下,研究click对神经元响应不同强度tone的影响及其程度,以及tone频率-强度感受野的改变。结果发现,虽然,在tone的阈值强度下,给click+tone刺激时,神经元对tone的响应比单独响应tone时,tone的SC,FSL受影响程度最大,但是在不同的tone强度间,click+tone时神经元对tone的响应与单独响应tone时SC以及FSL的改变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在给click+tone声刺激时,tone阈值上的不同强度下,神经元对tone的响应都是同等程度地接受click的影响。在研究click声刺激对神经元响应tone频率-强度感受野的影响时,我们发现,click声刺激仅仅增加了神经元响应tone的阈值(MT),而对于tone的CF以及阈上10dB带宽,没有改变,说明click声刺激没有改变神经元的频率反应特性,只是在强度上对tone有明显的影响。4、为了研究click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影响的突触机制,我们采用全细胞电压钳记录的方式,研究下丘神经元对click与tone刺激时的兴奋以及抑制性输入。实验中共记录了 5个全细胞数据,将电压分别钳制在-70mV与OmV时,研究下丘神经元响应click与tone刺激时的兴奋性突触输入以及抑制性的突触输入。结果发现,给click+tone刺激时,click的突触输入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突触输入的影响,表现为tone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与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均比单独响应tone时的EPSC与IPSC小。电生理结果提示,click声刺激对下丘神经元有广泛的影响。在下丘,记录到对纯音响应且CF集中在高频的神经元对click声刺激也有响应,也受click声刺激的影响。那么,对click有响应的神经元在下丘是怎样分布的?对于纯音而言,下丘接受双耳信息输入,主要的输入来源于对侧的兴奋性输入,以及同侧的抑制性输入。但是在下丘神经元,对click刺激输入特性是怎样的呢?是通过对侧还是同侧传导而来?单依靠在体电生理记录的方法,所记录得到神经元十分有限,不能从整体、全局的角度了解下丘受click激活的神经元的分布情况,因而,我们采用了 c-fos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将接受click声刺激后,被激活的神经元标记出来。C-fos免疫组化标记物可以作为接受一定刺激的神经元激活的标志。作为标记受激活的神经元的一种方法,c-fos已经在不同的动物,接受不同声音刺激的听觉系统中得以运用,但是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对纯音的研究,而对click声刺激的研究十分少。因而,本实验中,我们用click声作为刺激声,并采取损毁小鼠一侧耳蜗的实验模型,研究下丘,以及下丘以下从耳蜗核到外侧丘系,下丘以上的丘脑、听皮层各个听觉主要核团对click声刺激后,受激活的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Click声刺激在下丘神经元的c-fos表达,主要集中在给声对侧下丘的DCIC以及ICC的大部分,而ECIC以及ICC的深层(高频区)只有少量阳性细胞。Click的这一结果不同于tone在下丘中央核有音频组构的特征,即从背外侧核到腹内侧核,有明显的频率条带,频率从低向高逐渐增加。在DCN,受click激活的阳性细胞分布是从背侧到腹侧均有表达,而根据前人研究,受tone激活的阳性细胞在DCN的分布,从背侧到腹侧是从高频到低频。在AC,click的c-fos表达主要集中在2/3层以及5/6层。综上所述,本实验得出结论:1、在麻醉小鼠下丘中央核,对click响应的神经元并不反映click的频率成分。2、在麻醉小鼠下丘中央核,click对神经元响应tone的影响主要为click对tone的抑制作用,表现为tone发放数的下降以及第一动作电位延时的增加。3、click同等程度的影响下丘神经元对不同强度下的tone的反应。4、在突触水平上,click的输入同时降低神经元对tone的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输入。5、在清醒小鼠下丘核团,click声刺激的c-fos的表达分布集中在对侧的DCIC以及ICC的大部分,少量分布在ECIC以及ICC的深层。(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5-21)

徐娜[5](2015)在《蝙蝠和小鼠下丘对恒频—调频声信号加工模式的行为相关性和种属特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室先前在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的听觉中脑一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的研究显示,神经元对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 CF-FM)声刺激表现为单反应(single-on, SO)和双反应(double-on, DO)两种模式,但对于FM成分在这两类反应模式中的作用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在体细胞外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CF-FM声中的FM成分对CF成分反应的发放数和潜伏期的影响。另外,该种蝙蝠对CF-FM信号处理的方式是其种属特异性所致,还是为哺乳动物所共有?目前仍不清楚。故采用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与计算机迭加平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回声定位蝙蝠-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一种恒频-调频蝙蝠)、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 abramus)(一种调频蝙蝠)以及非回声定位动物-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 IC对CF、FM和CF-FM声刺激的诱发电位反应。获得了下列研究结果:1.在大蹄蝠IC做在体细胞外记录共获得116个SO神经元,37个DO神经元。通过对CF、CF-FM声刺激下两类神经元反应发放数和潜伏期的比较发现:CF后加上FM成分后显着的降低了SO和DO神经元对CF成分反应的发放数,缩短了DO神经元的潜伏期。2.诱发电位记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普氏蹄蝠IC对CF声刺激表现为on-off反应(含2~7个波),且off-反应受记录位点深度、CF声时程、声强、声频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对FM声刺激仅产生on-反应(含2-4个波);对CF-FM声刺激表现为DO反应,且这种加工具有谐波相关性。普通伏翼蝠IC对CF、FM声亦同样仅产生on-反应(含2-5个波),而对CF-FM声则表现为DO反应,对FM声时程(或调制率)具有选择性,表现在反应幅度和潜伏期上。小鼠IC对CF、FM和CF-FM声均只产生on-反应(含2-4个波)。以上结果表明两类神经元可能在捕食的不同时相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些结果暗示在回声定位和非回声定位哺乳动物中,对声信号的加工处理方面存在种属差异性和特异性,这些特性的形成可能与其听觉行为的演化具有直接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刘玲[6](2015)在《激活胆碱能M型受体对小鼠下丘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包括IC背侧核(dorsal cortex of IC, ICd)、IC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C, ICc)和IC外侧核(external cortex of IC, ICx).在学习过程中可诱导IC神经元产生听觉感受域可塑性,其中,激活神经元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M型受体)的胆碱能调控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细胞水平作用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合生物胞素(biocytin)染色的方法,探讨小鼠IC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激活M型受体对神经元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在25只小鼠上共记录88个IC神经元,其中包括21个ICd神经元,43个ICc神经元,24个ICx神经元。根据神经元对注入去极化电流的发放模式,将其分为起始型(onset) (6.8%),适应型(adapting) (39.8%)和持续型(sustained) (53.4%)叁种类型。约一半的神经元具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ICc和ICd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持续型(67.4%和61.9%),ICx主要为适应型(75.0%)。比较发现,ICc、ICd及ICx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阈值和膜时间常数具有显着差异(p<0.05)。2.通过乙酰胆碱激动剂—卡巴胆碱(carbachol, CCh)激活M型受体以研究对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于22只小鼠上记录到59个IC神经元,神经元的发放模式为持续型(66.1%)和适应型(33.9%)。M型受体激活后的影响分别为兴奋性(62.7%)、抑制性(20.3%)和无影响(17%)叁种类型。CCh对ICd影响为兴奋性、抑制性和无影响的比例分别为61.1%、16.7%和22.2%;ICe中分别为79.2%、12.5%和8.3%;ICx中分别为41.2%、35.3%和23.5%。3.通过CCh激活M型受体和注入电流激活神经元来模拟在体细胞外记录诱导神经元可塑性产生的方法。59个神经元中,有67.8%的神经元产生了持续放电(persistent activity, PA)。ICd中有PA的神经元比例为77.8%,ICc中为83.3%,ICx中为35.3%。根据刺激后放电时间的不同,可将PA分为持久型(long-lasting) (90.0%)和自我终止型(self-terminating) (10.0%)。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和突触阻断剂—苦味酸(kynurenic acid, KA)和木防己苦毒素(picrotoxin)均能显着降低PA频率(p<0.05)。CCh对产生PA神经元的作用主要为兴奋性,表现为动作电位发放率增加,阈值、潜伏期和膜时间常数减小。这些结果表明:1.IC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神经元的类型、接受的投射以及在声信息处理中的作用不同相关。2.CCh对IC各亚核不同影响比例的不同与受体亚型的分布及神经元接受的突触输入相关。3.IC中PA的产生是M型受体的激活、神经元的内在性质及神经回路的相互作用的结果。IC各亚核神经元PA的比例可能决定于M型受体的分布、内在性质和突触的神经支配。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细胞水平了解I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和学习诱导听觉可塑性的神经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魏金星[7](2015)在《小鼠下丘中央核神经元双耳信息整合的环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们用手堵住一只耳朵时会发现我们听到的声音与正常时相比清晰度会下降很多,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也会变差,并且声音的方位也不易判断,这些都是由于在听觉信息形成过程中双耳信息整合的作用。当声源位于人或动物非正中空间时,声音到达双耳会存在一定的强度差(IID)和时间差(ITD),双耳信息整合核团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编码,从而有助于声源的定位,此外双耳信息整合核团通过对双侧耳的声讯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有利于对声音的辨别。在听觉核团中,中脑下丘(I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双耳信息整合核团,是听觉系统中的中枢核团,它既接受来自低位听觉核团的上行投射,又接受来自下丘以上听觉高级中枢的下行调控,这些投射汇聚于IC,构成了 IC复杂的输入神经网络。先前的细胞外记录证实IC神经元接受来自许多听觉核团的双耳或单耳、直接或间接、抑制或兴奋的投射,为IC的双耳信息的整合提供了生理学和解剖学基础。在IC双耳神经元中,有的神经元的双耳特性来源于下级双耳神经元的直接输入,输入来源相对单一,主要来源于对侧的上橄榄复合体(SOC);有的神经元的双耳特性则是在下丘内形成的,输入来源比较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先前我们通过在闭合声场条件下,下丘单细胞记录研究表明,双耳声反应是由对侧耳的声反应决定,而同侧主要起一定的增益调节作用,这种增益调节通常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大小与同侧反应本身无关。那么下丘在对双耳信息整合过程中,同侧的抑制作用经由哪来?经过什么样的突触环路到达同侧下丘至今仍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在不同的实验动物模型上,采用在体单细胞和在体全细胞的记录方法来研究ICC接受输入的突触环路,进而分析双耳信息整合环路。首先,在闭合声场条件下,共记录46个ICC神经元,通过对侧耳、同侧耳和双侧耳同时给不同频率和强度下的纯音发现,ICC神经元的双耳声反应是由对侧耳的反应决定,同侧耳给声也可以记录到声反应,但是双耳响应明显弱于对侧耳响应,说明同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的大小与同侧耳响应的本身没有关系,这与我们前期文章的结果是一致。由于同侧耳起到抑制作用的大小与同侧响应本身无关,并且同侧耳响应的阈值通常比对侧耳响应的阈值高30dB。那么同侧耳的声反应从何而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在开放声场条件下,封堵小鼠双耳的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单细胞记录,双耳封闭模型是通过用棉球、软石蜡和橡皮泥把小鼠双侧耳朵封闭,在小鼠ICC进行单细胞记录,在双耳堵塞的条件下记录ICC神经元的感受野(RF),然后打开记录同侧耳的堵塞物,再次记录该神经元的RF,最后再打开记录对侧耳的堵塞物记录该神经元的RF,对记录到的11个声反应神经元分析发现,双耳封闭条件下ICC神经元声反应阈值普遍较高,均在50dB以上,RF较小,打开记录同侧耳的堵塞物后神经元反应的阈值和RF无明显变化,而打开对侧耳后神经元反应有明显变化,阈值有近30dB的降低,RF也明显变大,此外我们还通过麻醉一侧听神经进行单细胞记录,发现在双侧耳同时给声的情况下,用利多卡因(局麻药)麻醉一侧听神经后,对侧正在记录的ICC神经元动作电位完全消失,局麻药作用消失后动作电位恢复,说明另一侧耳不足以让其同侧ICC神经元产生兴奋。封堵双耳模型和麻醉一侧听神经的的结果表明在闭合声场条件下的同侧耳声反应可能是由于骨导作用引起。为了更好的研究同侧耳抑制作用的环路和排除骨导作用的影响,我们最终采用单侧耳蜗损毁的小鼠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双侧IC进行单细胞记录,发现在耳蜗损毁的同侧(正常耳的对侧)很容易记录到声音反应神经元,在7只耳蜗损毁的模型上,在耳蜗损毁的同侧的ICC 一共封接了 105个细胞,其中对声响应的细胞数为70个,而没有声反应的细胞数为33个,与之完全不同的是在耳蜗损毁的对侧,在耳蜗损毁对侧的ICC,一共封接了 70个细胞,其中对声反应的细胞数是0个。单耳损毁结果表明,在耳蜗损毁的对侧ICC记录不到任何声反应神经元,进一步说明单独一侧耳是不能使其同侧ICC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与我们前期在闭合声场条件下同侧耳单独给声可以引起同侧ICC声反应结果不同。表明在闭合声场条件下同侧耳的声反应由骨导作用引起,由于同侧耳的抑制作用与同侧耳反应本身无关,那么同侧耳的抑制作用到底经过什么样的传递环路?由于在单细胞水平上耳蜗损毁对侧ICC无法记录到声反应神经元,所以需要通过在体全细胞记录的方法进行神经元突触水平上的研究。通过在体全细胞记录发现,在耳蜗损毁的对侧ICC可以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而在单细胞记录水平上,耳蜗损毁的对侧ICC记录不到声反应的动作电位,说明ICC接受同侧耳的阈下输入。由于同侧耳主要起抑制性作用,那么ICC接受其同侧耳抑制性输入的来源可能存在叁种环路:1.来自低位核团直接上行的抑制性输入。2.经由对侧ICC而来的抑制输入。3.听皮层(AC)对同侧ICC的抑制性调控。对于1中的低位核团的直接上行投射,主要是来自于同侧LSO和双侧的DNLL,这在先前的研究己经比较清楚。而对于对侧ICC之间抑制性输入的环路至今仍不太清楚,尤其是突触环路。所以我们还是采用单侧耳蜗损毁的小鼠模型,在耳蜗损毁对侧ICC进行全细胞记录的同时,通过在耳蜗损毁的同侧(正常耳的对侧)ICC注射muscimol(一种GABAa受体的激动剂,可长时间静默神经元)失活该侧ICC,在这种给药方式下,在耳蜗损毁对侧共记录了 4个神经元,发现所记录到的IPSC和EPSC的幅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是IPSC幅度的减少比例EPSC幅度减少的比例更大。说明双侧ICC之间的确存在突触联系。由于对侧的阈下输入减小但并未完全消失,说明还有其它来源,除了由低位核团的直接投射外还可能存在AC的下行调控。所以我们选择静默一侧AC,来研究AC对ICC的调控作用。我们选择在耳蜗损毁的同侧ICC进行神经元记录,并用利多卡因静默该侧的AC,来研究AC对同侧ICC的调控。由于在耳蜗损毁的同侧(正常耳的对侧)可以记录到单细胞响应神经元,首先进行了单细胞记录,在单细胞水平上,我们一共记录了 8个ICC神经元,发现静默AC后的同侧ICC神经元的响应较给药前有明显的变化,RF变窄、总动作电位发放数减少等,说明AC对同侧ICC为兴奋性调控。然后我们通过在体全细胞记录的方法来研究AC对同侧ICC调控的突触机制,共记录了 12个ICC神经元,发现AC静默后同侧ICC所记录到的EPSC幅度明显减少,而IPSC的幅度变化不大。从我们现有的数据来看,AC对同侧的ICC为兴奋性调控,突触机制表现为AC对同侧ICC通过EPSC进行调控。综上所述,ICC双耳声反应由对侧决定,同侧主要起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的大小与同侧耳反应本身无关,在闭合声场条件下的同侧耳的声反应是由骨导作用引起。ICC接受同侧耳的抑制性阈下输入,而这种抑制性输入除了由低位核团直接输入外,还存在经由对侧ICC中转而来的抑制性输入,说明ICC就是双耳信息整合的部位,而这种兴奋对侧抑制同侧的投射关系从而增强了双耳间的差别,有助于声音的定位和声音的有效提取,此外,在声音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骨导作用,而骨导传递是由于颅骨振动而引起,双侧声信息传递无任何差异,而同侧耳的这种抑制性作用机制可以增加双耳间的差分,有助于消除骨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闭合声场条件下同侧耳的声反应由骨导作用引起。2.同侧耳的抑制作用除了同侧低位核团的直接投射外,还有部分抑制性经由对侧IC而来,说明ICC就是双耳信息整合的部位。3.AC对同侧ICC为兴奋性调控。(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4-28)

李洁[8](2014)在《On-BF和Off-BF频率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共同锐化小鼠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在体细胞内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是声信号的参数之一,它在传递声音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频率调谐(frequency tuning)成为听觉神经元的一种重要功能。通过比较外周和中枢听觉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 curve, FTC)的形状,发现中枢听觉神经元具有更强的对频率的调谐和分析的能力。由于缺乏来自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输入之间相互整合在锐化频率调谐方面的作用的直接实验证据,使得锐化频率调谐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因而,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在体细胞内记录的方法,探讨了由on-BF (on best frequency)和偏离BF,即off-BF (off best frequency)频率激活的抑制在锐化小鼠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神经元频率调谐方面的作用。从31只由戊巴比妥钠(Nembutal,0.02mL/g b.wt.)麻醉的成年健康的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 IC上总共获得了87个声敏感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记录深度(μm)和最佳频率(kHz)的范围分别为633-1950(1368.4±364.1)、7-47(22.3±10.9)。通过对其中53个神经元的频率调谐进行分析,它们可以被分成2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在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excitatory frequency tuning curves, EFTC)低频边或/和高频边带有侧抑制区(lateral inhibitory area, LIA)的神经元(n=25),另一种类型则是在EFTC的高、低频边均不具有LIA的神经元(n=28)。在双声刺激条件下,由on-BF和off-BF所激活的抑制均能锐化这些神经元的FTC。另外,对于28个不具有LIA的神经元,它们频率调谐的锐化主要依赖于on-BF频率激活的抑制,或许还有来自IC下某个听觉中枢的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 LI)的参与。通过比较由on-BF和off-BF所激活的两种抑制锐化频率调谐的程度,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种抑制在锐化的程度上存在有显着的差别(p<0.05)。这些结果提示由on-BF和off-BF频率所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共同锐化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付子英,曾红,唐佳,李洁,李娟[9](2013)在《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其前掩蔽的关系:小鼠下丘细胞内记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外记录研究报道听中枢神经元的调制方向选择性和前掩蔽均与神经抑制有关,但由于未能获得抑制性突触输入作用的直接证据,尚存有争议。本研究在20只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上进行在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下丘神经元调频声的调制方向选择性或偏好与其前掩蔽之间的关系。共获得93个下丘神经元,对其中37个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发放且数据完整的神经元做了分析和讨论。在上扫选择性神经元(n=12)频率调谐的高频边存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构成的抑制区,而在下扫选择性神经元(n=8)的低频边存在抑制区,在不具有调制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n=17)频率调谐的高、低频边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抑制区,表明这些抑制区是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比较上扫和下扫调频声对上、下扫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结果显示具有调制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其所偏好方向的调频声对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声产生的前掩蔽强于非偏好的调频声;而无调制方向选择性神经元,上、下扫调频声的掩蔽效应无差异。以上结果提示,AP后跟随的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可能是调制方向选择性神经元前掩蔽产生的机制。(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李海福[10](2013)在《小鼠下丘神经元双耳信息处理增益调控机制的ILD依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有声世界。声音是人和动物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同类互相交流,赖以生存的重要媒体。听觉作为感知声音的特殊感觉提供了有声交流的基础。在自然环境中,人和动物的听觉系统能够从复杂的声学环境中感知有意义的声学信息并且能准确的判断声源方位,这与听觉系统复杂的结构及通路密切相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听觉系统对双耳信息的整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听力正常的人都有这种经验,当用双耳去听某一固定声音时觉得很清晰,而当掩蔽一只耳朵,只用另外一只耳朵去听该声音时,会发现该声音的强度和清晰度降低,并且方位似乎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改变的原因就是听觉系统的双耳听觉信息整合所起的作用。在大脑听觉系统中听觉中脑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作为听觉通路中的一员,作为听觉神经系统上行通路接受双耳信息汇聚投射的中枢,它对双耳声学信息进行整合,在声源定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丘是听觉通路的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它既接受来自低位脑干的上行投射,又接受来自下丘以上听觉中枢的下行输入,这些投射关系构成了IC复杂的输入神经网络。先前的许多研究表明这些投射可以分为抑制性输入和兴奋性输入。上行至下丘的通路主要起源于耳蜗核、上橄榄复合体、外侧丘系核,形成单耳和双耳输入通路。对许多动物的研究表明,耳蜗前腹核(anteroventral cochlear,AVCN)、耳蜗后腹核(posteroventral cochlear nucleus,PVCN)、耳蜗背核(dorsal cochlear nucleus,DCN)都投射到对侧IC,为IC提供直接的单耳输入。上行至下丘的双耳输入主要来源是双耳整合核团,如MSO、LSO、DNLL。下行至下丘的投射主要来自听皮层(auditory cortex,AC)、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和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SC)。下丘神经元的这种接受来自许多听觉核团的直接或间接、双耳或单耳、同侧或对侧、抑制或兴奋的投射,为下丘的双耳信息整合提供了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在下丘双耳神经元中,有的神经元的双耳特性来源于下级双耳神经元的直接输入,输入来源相对单一;有的神经元的双耳特性则是在下丘内形成的,输入来源较为复杂。目前对于听觉双耳神经元的研究已有很多,如双耳神经元的反应类型双耳神经元的输入来源以及环路等,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实验中我们重点探索了下丘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nferior colliculus,ICC)神经元的反应特性,下丘中央核是双耳信息整合中一个重要的中枢核团。ICC神经元除了接受下丘内部的突触输入,还接受来自几乎所有听觉脑干核团的上行输入。通过整合对侧和同侧诱发的输入,ICC神经元还可以同时执行不同的功能任务:声音属性本身的加工处理,如频率和强度;双耳声音定位信号的加工处理,如双耳时间差和双耳强度差。尽管以前进行了许多对下丘中央核双耳信息整合的研究,但是下丘中央核双耳信息整合的运算本质和单耳与双耳响应之间的转换功能仍不清楚。大多数的双耳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到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调谐和不同声音参数对声源定位的贡献上。而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双侧、对侧、同侧叁种给声刺激(相对于记录部位,叁种给声方式随机化,双侧给声指的是双侧同时给声,叁种方式中所给的声音信息相同)来检测完整的听觉感受野(Receptive Field,RF),并分析叁种给声方式下响应之间的关系,进而去试图解决单双耳响应转换的定量性质。大多数ICC神经元的响应主要是由对侧给声驱动的,因为ICC神经元主要的兴奋性投射来自对侧的耳蜗核(Cochlear nucleus,CN)和上橄榄外侧核(Lateral superior olive,LSO)。另外还有一些兴奋性投射来自同侧的上橄榄内侧核(Medial superior olive,MSO)、外侧丘系中间核(Intermediate nucleus of lateral lemniscus,INLL)和外侧丘系腹核(Ventral nucleus of lateral lemniscus, VNLL)。那么同侧给声对ICC神经元的双耳响应是什么作用呢,根据以前的研究表明:同侧给声对ICC神经元的双耳响应的作用可以分为叁种情况:抑制作用、无作用和增强作用。依据ICC神经元对双侧、对侧、同侧叁种给声的响应关系可以把双耳信息整合的运算性质分为叁种:1)双侧响应是对侧响应和同侧响应的加和和求差。2)同侧的输入通过对对侧响应阈值的作用来增加或减小了双侧响应的阈值。3)双侧响应是对侧响应的一个乘法和除法的标准化(增益调节)放大和缩小。这叁种类型的响应转换对听觉信息加工处理的影响各不相同。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通过改变频率调谐的锐度来改变频谱的加工处理,而第叁种类型增益调节作用不管响应幅度如何变化都保持了频率调谐的锐度。此外,从对侧和双侧响应的转换功能上,我们可以清晰的定义同侧输入在双侧加工处理过程中的角色。为了确定频谱信息的双耳加工处理的转换功能,我们比较了单双耳给声驱动的频率强度感受野。我们发现无论是在麻醉的小鼠上还是在清醒的小鼠上双侧响应都是来自对侧响应的缩放的结果,并且同侧输入起到了增益调节的作用。另外,通过改变同侧声强使双耳具有一定的双耳声强差时记录神经元的双耳响应,我们的结果发现增益的大小受到双耳声强差(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ILD)的调节。双耳声强差是反映声源方位的空间信号。因此,它可以被利用来去表示声源的定位。(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3-04-01)

小鼠下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衰老导致的听力损伤是老年人群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老年性听力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声音强度的调谐能力下降、听觉动态范围变窄。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其外周机制,中枢机制尚不清楚,也未见形态和功能上的联系。本实验采用电生理和组织形态学技术,以成年及老年昆明小鼠为模型动物,探索听中枢强度调谐功能减退的原因及改善方案,为老年性听力损伤的治疗和听觉保护开辟新途径。本实验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细胞外单单位记录的方法,共记录到144个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其中70个IC神经元来自老年小鼠,74个IC神经元来自成年小鼠。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发放时程比成年小鼠缩短4.8 ms(p<0.01),且长时型IC神经元的比例比成年小鼠少16.0%。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 BF)比成年小鼠低5.4 kHz(p<0.01),主要表现为中、高频IC神经元的BF较低(both p<0.01);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阈值(minimum threshold, MT)比成年小鼠高18.7 dB SPL (p<0.001),且低、中、高频IC神经元的MT都较高(all p<0.001);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首次发放潜伏期(first spike latency,FSL)比成年小鼠延长3.9 ms (p<0.001),主要表现为低、高频IC神经元FSL比成年小鼠延长(both p<0.05)。以上结果显示,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声信号编码能力比成年小鼠明显下降,在高频区域的下降更加明显,我们分析了这些变化和外周听觉器官及低位听中枢功能退化的联系。实验获得70个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强度-放电率函数(rate-intensity functions, RIFs)和74个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RIFs。老年小鼠IC神经元中的非单调RIF比例比成年小鼠少5.4%;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DR)比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DR小8.9 dB (p<0.001); IC神经元的mDR (middle DR intensity, mDR)比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mDR高15.2 dB SPL(p<0.001)。这些数据提示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声强感受范围缩小,且向高声强处偏移。在高强度声刺激条件下,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发放数和成年小鼠IC神经元的发放数无明显差异(p>0.05),FSL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老年小鼠IC神经元对高声强信号的编码未受影响,在外周毛细胞受损导致兴奋性输入下降的前提下,老年小鼠可能由于IC神经元接受的高阈值抑制性输入减少,保留了对高强度声信号的反应能力。本实验用尼氏染色的方法对老年小鼠和成年小鼠IC核团内神经元进行了计数,发现老年小鼠IC神经元的数目比成年小鼠少15.2%(p<0.001);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老年小鼠和成年小鼠IC核团内γ-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 GAB A)能神经元进行计数,结果表明:老年小鼠GABA能神经元的数目比成年小鼠少23.4%(p<0.001), GABA能神经元占总体神经元的百分比下降了5.1%(p<0.05)。老年小鼠IC核团内GABA能神经元数目的减少可能是IC神经元强度选择性下降的原因。除了对小鼠IC神经元做了研究之外,我们还对成年小鼠初级听皮层(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1)神经元的时程选择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声信号强度对AI神经元时程选择特性的影响。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在体细胞外方法共记录到35个小鼠A1神经元。其中时程选择性神经元的比例为57.1%(20/35),包括短通型20.0%(7/35),带通型5.7%(2/35),反带通型8.5%(3/35),长通型22.9%(8/35),非时程选择性神经元,即全通型42.9%(15/35)。其中,时程选择特性不受声强影响的A1神经元62.9%(22/35),包括20.0%(7/35)的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和42.9%(15/35)的非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时程选择特性受声强影响的A1神经元37.1%(13/35),均为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受声强影响的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的BF比不受声强影响的时程选择性A1神经元的BF高6.5 kHz (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随着声强的升高,大多数小鼠A1神经元的时程选择性减弱,这可能由高强度激活的大量兴奋性输入的增加以及抑制性输入的饱和造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鼠下丘论文参考文献

[1].宋长宝,魏金星,李绿,肖中举.刺激声音的听觉响应模式对清醒小鼠下丘神经元刺激特异性适应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8

[2].程艳玲.衰老对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和相关的形态学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刘玲,杜小凤,付欣,李慧,贾慧娟.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下丘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J].生理学报.2015

[4].林敏琳.Click声对小鼠下丘中央核神经元tone反应的影响以及其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5].徐娜.蝙蝠和小鼠下丘对恒频—调频声信号加工模式的行为相关性和种属特异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6].刘玲.激活胆碱能M型受体对小鼠下丘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

[7].魏金星.小鼠下丘中央核神经元双耳信息整合的环路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8].李洁.On-BF和Off-BF频率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共同锐化小鼠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在体细胞内记录[D].华中师范大学.2014

[9].付子英,曾红,唐佳,李洁,李娟.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其前掩蔽的关系:小鼠下丘细胞内记录研究[J].生理学报.2013

[10].李海福.小鼠下丘神经元双耳信息处理增益调控机制的ILD依赖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2 小鼠下丘两个听觉神经元(A 与 ...水杨酸钠对小鼠下丘核神经元强度...水杨酸钠对小鼠下丘核神经元强度...小鼠下丘中央核某区3个听神经...最佳响应频率听觉局部电位波形P1波的潜伏期

标签:;  ;  ;  ;  ;  ;  ;  

小鼠下丘论文_宋长宝,魏金星,李绿,肖中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