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预习,有效预习——浅谈小学生预习习惯之培养

主动预习,有效预习——浅谈小学生预习习惯之培养

(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第一小学,325100)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师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如何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抓好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它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

关键词:预习策略积极性有效教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师教。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抓好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

著名专家杨再隋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的联系是必要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反之在学习之前,我们对所学内容一点也不知道,这种无准备的学习状态当然影响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下定决心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提高学习效率。

一、关注预习过程,探索预习策略。

记得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教学生预习,也必须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步进深。所以对于习惯还没养成的学生来说,我定的预习要求并不高。

为了让学生可以具体操作,我教给孩子们预习课文的“五步法”,让学生写在预习本的第一页,今后只要有预习作业,就要按照这五个步骤进行。读:大声朗读课文两遍,第三遍读给家里人听,并要求签名。划: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用()划出来,并读三遍。运用工具书解决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自然段序号;课文内不懂的句子标“?”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想请教的,写在书上,等到课堂上一起讨论。摘:摘录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词语,并想想你喜欢的原因。

两个星期下来,发现学生的进步不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能在课前对课文进行有效地复习,比如读准字音,扫除阅读障碍,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等,为新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上课时能有目的听课,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将近一个月后,组长拿着季温余同学的作业本跑到办公室,气呼呼地说“老师,季温余摘录好句时都挑最少的句子去写,你看――”我顺手接过来一看,发现确实如此。从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认真读书,显然没有思考的痕迹。见此情况,我走进教室巡逻了每一位孩子的预习本,发现有部分同学确实没有真正读进课文中去,摘录句子这个作业流于形式。可见学生对待预习缺乏恒心,不能坚持。是不是这“五步法”预习的内容显得浅显又没什么新意呢?于是我又将预习方法做了修改和指导。

既然是学生自己预习新课内容,那么总归会有差异,水平难免高低不同。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使课前预习成为推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准确把握课前学生学习状态的手段。于是我参考了刘春生老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分别给预习的内容定下了五个栏目,内容更加详细,如下:书声朗朗,处处留心『朗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用“――?”画出不明白的字、词或句子。开心词典,咬文嚼字『圈部首,描生字。画生词,读生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查词典写意思,翻开预习本,写一写自己认为难些的字。心明眼亮,我读懂啦『好词好句点评,用☆画出好词或好句,并做好摘记。想一想,这些词句好在哪儿?简单写下评语。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读书百遍,浮想联翩『把你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再有感情地读几遍。和作者说说话,与主人公聊一聊。写写自己的读后感。问号箩筐,求助信箱『还有哪些不懂、不会的?你找到相关的资料了吗?对本课学习还有什么建议?

这么一改,预习不再是“个体单干”,而是“集体经营”,学生有了同学之间相互的讨论、监督,预习能力加强了,同时竞争机制的引入,积极性顿时也高涨起来。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在课上学习时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确预习步骤,培养预习习惯。

基于以上种种认识,以及这段时间来自己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我认为从以下几个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1、强化学生预习的思想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精彩,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势在必行。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我以故事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万事开头难,兴趣有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2、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在预习的目的上,我们要让学生明确预习不等于提前学会。真正的预习目的,是要找出知识困惑,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因此,让你感到不好理解的和困惑的,无需彻底搞懂,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找出来,写在笔记本或者书上,等到上课时,与老师所讲内容进行对照,从而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3、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1)统一预习符号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翻开预习过的课本,应该看到学生在许多地方做了标记,字里行间写着不少如蚁小字。如果那位学生预习过的课本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个字,那么,可以说这位学生还没有学会预习。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不同的标记。为了便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检查和交流。我在全班统一了符号,文中的生字用“○”圈出;需着重理解的词语用“△”标明,并认真思考,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来理解;遇到不懂之处打上“?”,待上课时解决。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前加☆;自然段前标1、2、3。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学生手、脑、口并用,熟悉使用预习符号,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给预习步骤

自从拿到我区教研员曹老师分发的预习单之后,预习作业是我的学生每天的必做作业之一。刚开始学生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仅仅把课文读上几遍就算完成了。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具体操作。于是我教给了孩子们预习课文的“五步”法,孩子们都写在了预习本上,今后只要有预习作业,就要按照这五个步骤进行。同时我在家长会上也告诉了家长预习方法,希望家长认真督促检查。在一段时间的陪伴之后,预习成为孩子的自觉习惯。

4、巧用评价激励机制

对学生的预习除了重在指导外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有检查有评价。我采用的评价是这样的:先是小组内由组长带头先评,再由老师评价,然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这样人人参与评价,就能够做到面向全体,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重视预习,加强预习的有效性,让预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标签:;  ;  ;  

主动预习,有效预习——浅谈小学生预习习惯之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