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集成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波导,方法,永磁,稳健,数据链,卷积,神经网络。
集成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蔡文龙,张烁,张伟,林金永,张春侠[1](2019)在《弹间协同制导自组网数据链集成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未来体系化作战需求,弹间自组网数据链利用各类传感器、数据库等资源,通过实时共享作战过程中目标、态势、威胁信息、导弹状态等信息,可实现弹间相互战术和技术的配合。主要研究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集成设计方法,定义了由传统飞行控制系统以及自组网数据链系统组成的协同制导控制系统,分析了导弹自主信息与导弹协同信息2类协同制导信息及其信息流向;研究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系统方案设计方法,包括数据链路与方案设计、协议与算法设计以及终端设计等;此外,总结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验证试验设计方法,包括内场测试及外场测试等,可为导弹协同制导自组网数据链系统设计提供有效指导,为弹群体系化协同攻击提供基础信息保障。(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富雨晴[2](2019)在《基于优势粗糙集的属性选择与集成分类方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信息的有效工具,利用其可在无任何先验信息下获取属性约简子集。本文采用优势粗糙集理论中的排列互信息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相融合技术进行属性子集选取,在每个属性子集上对五种决策树进行训练并作为基础分类器,并按照投票机制融合个体分类器的输出得到最终决策结果。在实际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排列互信息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方法得到属性子集能够反映数据本质信息,使得分类算法有较好的准确率。同时,与单个决策树的分类结果相比,融合决策树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8期)
马亮,倪大海,李江,邝小乐[3](2019)在《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快速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SIW)的快速设计方法,减少全波仿真的优化次数,缩短设计时间。建立了SIW滤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采用LC并联谐振器代表SIW谐振腔,采用移相器代表耦合窗口。通过电路级仿真优化使得等效电路模型的响应与SIW滤波器全波仿真结果一致,从而获取SIW滤波器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各个耦合窗的耦合系数,并与目标值相比对进而得知SIW滤波器各个尺寸参数的优化方向。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一款中心频率为21 GHz、带宽为1 GHz的6阶SIW滤波器。设计过程只需6次全波仿真即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滤波器结果。(本文来源于《雷达与对抗》期刊2019年03期)
程长虹,孙杰,胡少坚[4](2019)在《集成电路工艺设计包PDK自动化验证与界面化的实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集成电路的自动化验证PDK方法,以及PDK验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Skill汇编语言建立系统化的PDK自动化验证界面工具。这是一套适用于不同工艺,嵌套在Cadence virtuoso平台下的PDK自动化验证方法,可以大大提高PDK验证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集成电路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邱亮,季传龙,林强,张正奇,陈鹏洲[5](2019)在《多方法集成的新能源汽车稳健概念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概念设计过程过于依赖实验和试错来修正设计,且对需求把握不明确,导致概念设计方案十分之繁复,在对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无法达到一个较高的满意度,而且无法保障质量。为达到将此情况进行彻底解决的目的,将QFD、AD、TRIZ和RD等工具集成于概念设计的过程中,构建了稳健概念设计流程,提高概念设计的稳健性。流程包括建立客户概念映射过程模型、建立性能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和建立了概念设计优化过程模型。最终所选择的示例为采用新能源当做动力的电动车,以此来对这个过程模型是否能够付诸实践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3期)
郑晓明[6](2019)在《机械弹性储能机组集成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能源在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下,发展受到限制,新能源技术在时代要求和政策支持下,迅猛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储能技术随之逐步发展更新,先进储能技术已成为调峰调频、构建智能电网以及保障间歇式新能源入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四大环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同的运用场景对储能装置需求不同,需要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机械弹性储能是一种新型物理储能技术,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从储能材料选型及力学性能实验、储能箱机械装配结构优化设计及物性关系特性、串联联动式储能箱组安装调试技术、储能优化控制技术、发电自适应调速及并网控制技术、动作逻辑保护及监测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并集成相关技术成果成功研制了 10 kW机械弹性储能实验性样机。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针对新型复合储能材料和储能箱组机械结构,通过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建立了储能箱组物性关系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对比分析,选取了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片为储能元件材料,并通过实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其次设计了储能元件模块化封装结构,储能箱推拉式装配方式,并基于储能箱模块化-推拉式机械装配技术,设计了新型串联联动式储能箱组,分析了其运行动作过程,并建立了其物性关系模型,通过该模型阐述了新型储能箱组运行功率和储能容量自由配置的理论方法。最后基于理论研究成果,成果研制了基于新型复合材料的串联联动式机械弹性储能箱组样机,测试了其串联联动运行性能,效果良好。(2)针对储能过程中机械弹性储能箱组参数时变特性,提出了一种带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反推SVM-DTC控制方法。储能过程中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和转动惯量连续变化,情况复杂,需要一种能够快速跟踪其变化且抗干扰能力较强的控制系统。直接转矩控制响应快,能快速跟踪储能箱组反转矩,结合反推自适应控制算法,可以使其有较好的稳态和暂态性能。首先采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储能箱组转矩和转动惯量,实时更新控制对象参数,结合辨识结果设计了转角,转速,转矩和磁链反推控制器并最终得到定子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分量,同时设计转矩和转动惯量误差自适应控制器消除辨识误差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应用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产生频率恒定的开关信号,控制逆变器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输出转矩能够快速跟踪储能箱组反转矩,且能够有效抑制储能箱组转动惯量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电机转速转矩脉动较小,机组储能过程平稳。(3)针对发电过程中机械弹性储能机组运行特性和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调速及并网控制方法。机械弹性储能机组发电过程由联动式储能箱组驱动机组发电侧永磁同步发电机完成,储能箱组由大型平面涡簧封装单元集成,运行时受到诸多因素干扰,特性复杂,需要一种强鲁棒性控制算法。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参数自适应调速控制算法运用于机械弹性储能机组永磁同步发电机运行控制中,该方法通过构造特殊的Lyapunov函数,在永磁同步发电机矢量控制模型上设计了转矩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律。同时为了改善机组并网性能,设计了机组并网反推控制算法,为实现储能机组最大出力,可设定并网无功功率为零,从而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控制,能有效减小机侧变流器容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适用于机械弹性发电过程,能有效提升机组性能,机组发电并网过程能够平稳高效运行。(4)根据机械弹性储能机组运行动作方式及功能和保护需求,设计开发完成了机组逻辑保护与监测控制系统。基于PLC软硬件装置,设计开发了包括机组部件使能逻辑保护、机组运行动作逻辑保护、机组运行状态显示保护在内的逻辑保护程序,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保证了机组能够按照设计方案步骤依次动作运行,能有效提高机组的安全性能。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机组监测控制系统,该监控系统包括主界面、硬件配置、监控数据显示、储能波形图、发电波形图、电表波形图5个分界面。机组通信配置、储能参数设置及指令下达、储能数据实时监控及波形显示、发电参数设置及指令下达、发电数据实时监控及波形显示等,均通过可以该监控系统进行。逻辑保护系统和监测控制系统共同构成了机械弹性储能机组上层控制系统,是整个机组的控制中枢。(5)集成以上研究成果,研制了 10kW机械弹性储能机组实验性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按照转速指定和功率指定两种运行方式进行了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先进性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机组效率,并结合机械弹性储能技术的特点探讨了该储能技术的适用场合。(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王瑞峰[7](2019)在《基于集成学习的胃镜影像分析方法及移动医疗平台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医疗系统中,内镜检查一直以来都是医生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内镜成像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但对于内镜成像的准确分析以及对后续病情的快速诊断,对医生而言是极大的挑战。而胃镜作为一种常见的内镜类型,由于其影像的高相似性和病灶的隐蔽性,对检查人员识别病灶并判断病情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快速有效的辅助医生进行胃镜成像的影像分析与病情诊断,降低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概率就是一个具有相当意义的问题。同时,移动互联网近年来发展的非常迅速,智能移动终端已经越来越普及。伴随于此,移动医疗受到了医疗、电子科技以及其他相关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发展异常迅速,诞生了大量不同功能不同应用场景的移动医疗APP,极大的满足了用户对便捷医疗的需求。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胃镜影像的分析方法,用以辅助医生快速的发现并确定病灶部位,提高医生的诊断病情的效率,避免经验不足的医生可能会发生的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该方法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方法,利用AdaBoost将由AlexNet、GoogLeNet、VGGNet和ResNet四个卷积神经网络构成的四个子分类器通过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后结合为一个总分类器,在将结果累加并加权综合后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经过实际验证以及和现有的方法的对比,发现本文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传统胃镜检查中的精度,在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四个关键指标上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方法。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一个可以提供手术直播、远程会诊及视频会议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好啦医生”医疗服务平台,前文实现的胃镜影像分析功能也会在将来集成到“好啦医生”医疗服务平台中,增强平台的功能性的同时,也可以扩大平台的应用范围。平台采用C/S架构和MVC的设计模型,从功能上可分为后台服务器端、客户端和Web管理员端叁部分。而其中客户端又分为叁部分,分别为公开发布的iOS、Android客户端APP和仅限授权用户使用的Android端视频推流APP。本文会较系统地阐述“好啦医生”医疗服务平台的后台服务库端以及Android端的两个APP从需求诞生到最终开发完成发布成功的整个过程。系统的设计及开发采用了包括基于xUtils框架的Android开发技术以及基于JFinal的后台Redis、MySQL数据库技术。本平台基于硬件进行深度开发,使得对硬件的适配性高,功能冗余小,功能上更加贴合用户的需求,使用者的上手难度低,操作更便捷。(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梁承元[8](2019)在《基于动力学的超精密运动平台集成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超精密运动平台运动精度需求向着纳米级甚至亚纳米级不断发展,动力学特性已成为决定系统运动精度的关键因素。要减少产品开发的迭代次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制风险,就必须从系统层面出发,在超精密运动平台方案设计、子系统和组件设计到系统详细设计的各个阶段,确保平台具有良好的动力学特性和精度性能。然而,构建能正确描述关键组件动力学行为和耦合作用的超精密运动平台系统详细方案模型,并全面评估系统方案的动力学特性、精度性能及其影响规律,对设计者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总结和封装关键组件和系统方案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并在设计过程中集成、重用,是降低超精密运动平台详细方案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的关键。本文依托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针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从设计方法和软件实现两方面入手,研究支持超精密运动平台详细方案建模和分析过程的集成设计方法,设计其关键模块与机制,抽象超精密运动平台关键组件的等效建模方法,封装成组件模型模板库,开发实现集成设计软件系统,为超精密运动平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撑。针对超精密运动平台详细方案设计流程的特点和功能需求,提出了基于动力学的超精密运动平台集成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建模和分析知识分别封装为组件模板、仿真和后处理工具。在每个设计阶段,通过调用组件模板,生成以动力学参数作为主要参数的模块化关键组件等效模型,用于快速组装系统方案模型;通过仿真和后处理工具对系统方案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其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从而以模型中的系统和组件的动力学参数值作为后续设计活动的重要设计目标或约束条件。针对集成设计方法软件实现的关键问题,设计了高度抽象的模型原语,将各种类型的组件模型和不同拓扑的系统模型统一表达为模型原语类对象的组合;基于模型原语和模板库,设计了统一的模型实例化、编辑和转换方法,通过将与具体组件类型相关的操作算法信息存储于模板库中,并在模型实例化、编辑和转换过程中实时调取、编译、执行,使能采用同一种算法支持不同系统模型的建模和转换操作;还提出了模板封装方法,仅通过编辑模板库数据文件,不需要修改程序模块,即可实现对新类型组件模型的支持扩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集成设计软件的原型系统。根据集成设计方法中对建模方法的规范化要求,针对典型结构构型、隔振装置及其核心元件、气浮支承、测量装置等关键组件,抽象了模块化、参数化的等效动力学建模方法,封装了相应的模板和设计工具。所封装的关键组件模板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能适用于不同具体组件设计实例的建模;使用模板创建的组件模型拥有数据接口,可通过接口间的相互连接,实现系统方案模型的快速组装。使用集成设计软件原型系统,针对H型超精密运动平台结构方案,构建了机械与测量一体化的系统动态精度模型,全面分析了驱动力作用点位置、气浮支承布局、气浮支承非线性刚度特性、运动平面误差和基础振动等结构和动力学设计因素对系统动态误差的影响规律。并在某型封装光刻机及其工件台的工程研发过程中,对超精密运动平台集成设计软件原型系统进行应用测试。结果证明,该软件系统能有效减轻建模分析的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是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分析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7)
赵发举,彭浩[9](2019)在《一种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放大器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SIW)或半模基片集成波导(Half Mod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HMSIW)做为信号传输线时,一般需要将信号由过渡结构转换到微带线后,再进行信号的放大。由于输入输出过渡结构的存在,会增加电路的尺寸和结构。本文提出一种HMSIW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不需要存在过渡结构,直接基于HMSIW在某一频段内的等效阻抗与放大器本身匹配,实现在一定频段范围内的信号放大。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的验证,证实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5-19)
尹伊人[10](2019)在《基于集成学习的列车能耗预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铁路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铁路货运已成为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货运列车运行能耗高、运输效率低、运行秩序复杂的困境业已成为日益增加货运发送需求所面临的挑战。突破这一挑战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列车能耗的精准统计和预测,从而为强化列车运输能耗管理、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组织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这一挑战,本文在系统分析货运列车运行状态数据基础上,从统计理论、决策理论和机器学习的角度出发,开展基于集成学习的列车能耗预测方法研究。所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理论的集成支持向量机。首先,基于训练数据构建若干个支持向量机作为基分类器。其次,基于基分类器在训练集上的AUC值量化其权重。然后,利用证据推理理论将各基分类器输出结果进行融合,融合结果作为分类依据。最后,将本文提出的集成支持向量机与传统集成算法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出集成支持向量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提出了网格化的货运列车能耗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到所获取列车运行数据在时间上的稠密性,每个单位时间间隔内的平均能耗可视为一个样本,从而构建相应货运列车运行能耗的数据集。然后,基于集成支持向量机实现基于上述样本的学习模型。最后,针对某一区段的能耗问题,可将该区段实现均匀网格剖分,剖分后的每一段的平均能耗通过学习模型求解,所有网格的能耗计算平均等级作为区段的能耗分类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该能耗预测算法在数据样本充足情况下,可精准地实现能耗预测,为优化列车驾驶提供技术支撑。(3)基于列车运行数据和上述研究结果,设计了列车能耗分析系统。首先,基于列车运行数据,基于数据清洗、数据转化和数据拼接匹配技术,构建了相应的数据库。然后依托数据库和上述网格化能耗预测模型,开发了列车能耗分析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能耗数据的精准统计、对比和预测功能,为货运列车实际应用提供了支撑条件。(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集成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信息的有效工具,利用其可在无任何先验信息下获取属性约简子集。本文采用优势粗糙集理论中的排列互信息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相融合技术进行属性子集选取,在每个属性子集上对五种决策树进行训练并作为基础分类器,并按照投票机制融合个体分类器的输出得到最终决策结果。在实际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排列互信息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方法得到属性子集能够反映数据本质信息,使得分类算法有较好的准确率。同时,与单个决策树的分类结果相比,融合决策树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成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蔡文龙,张烁,张伟,林金永,张春侠.弹间协同制导自组网数据链集成设计方法[J].现代防御技术.2019
[2].富雨晴.基于优势粗糙集的属性选择与集成分类方法设计[J].价值工程.2019
[3].马亮,倪大海,李江,邝小乐.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快速设计方法[J].雷达与对抗.2019
[4].程长虹,孙杰,胡少坚.集成电路工艺设计包PDK自动化验证与界面化的实现方法[J].集成电路应用.2019
[5].邱亮,季传龙,林强,张正奇,陈鹏洲.多方法集成的新能源汽车稳健概念设计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6].郑晓明.机械弹性储能机组集成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7].王瑞峰.基于集成学习的胃镜影像分析方法及移动医疗平台的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9
[8].梁承元.基于动力学的超精密运动平台集成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9].赵发举,彭浩.一种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放大器设计方法[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10].尹伊人.基于集成学习的列车能耗预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