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术论文-马静,付欢英

肝癌切除术论文-马静,付欢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癌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后护理,应用研究

肝癌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马静,付欢英[1](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外科理念干预,实验组行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60.0%)(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着,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史经汉,周武元,赵伟,裴锐锋[2](2019)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68例肝癌患者分为开腹组(n=30)和腹腔镜组(n=38),开腹组患者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指标、血清生物学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97.37%(37/38),与开腹组患者的96.67%(2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且腹腔镜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显着,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缩短手术切口长度,降低血清ESM-1、ICAM-1、VEGF、aFGF及bFGF水平,缩短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2期)

唐晓静,高崔[3](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6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护理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10月~2019年2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数据筛选,纳入6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个体信息作为实验对象,均分两组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数据低于对照组的20.00%,数据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后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可以在临床中应用和实践。(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汪晓丽[4](2019)在《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实施肝癌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27,零缺陷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0.0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4.81%(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士性格、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和流程、环境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零缺陷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2期)

柯琦,罗鸿萍,李蓉蓉,范亚维[5](2019)在《多模式镇痛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进行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麻醉诱导,术后连接电子镇痛泵进行镇痛,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措施基础上,于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并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泵镇痛的多模式预防性镇痛措施,观察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应用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可有效降低病人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冯璐,夏青红,石伊潇[6](2019)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消融组46例,接受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切除组34例,接受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收集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消融组病人的手术时间(251.7±45.1)分钟、术中出血量(223.0±108.0)ml,住院时间(11.5±3.1)天,肝切除组分别为(287.5±61.5)分钟、(276.6±126.0)ml和(13.8±3.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少于肝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配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临床疗效良好,病人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轩志强,史炼钢,赵国华,孙琳[7](2019)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病人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LR)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10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5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G)、T淋巴细胞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1.8±22.5)分钟和(216.2±24.7)分钟,腹腔镜组手术失血量为(385.0±64.1)ml、切口长度(4.8±1.0)cm、引流管放置时间(4.3±1.0)天、住院时间(8.2±1.5)天,开腹组分别为(528.0±80.5)ml、(25.6±3.4)cm、(7.1±1.6)天和(15.2±2.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腹腔镜组病人的WBC为(11.36±2.15)×10~9/L、NG为(8.46±2.57)×10~9/L、皮质醇为(281.5±52.0)nmol/L,开腹组分别为(13.54±2.57)×10~9/L、(10.04±2.85)×10~9/L、(332.8±66.4)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腹腔镜组病人的CD3~+(52.6±4.0)%、CD4~+(34.7±3.1)%、CD4~+/CD8~+(1.26±0.15)%,开腹组分别为(50.0±4.1)%、(32.4±2.9)%、(1.11±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CD8~+(27.5±2.8)%低于开腹组(29.3±3.1)%(P<0.05);腹腔镜组病人的手术并发症率(10.0%)低于开腹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R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临床效果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当的效果,但是对病人的应激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并发症率更低。(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赖丹妮,付金玉,李海波,马盈盈[8](2019)在《加速康复外科在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原发性肝癌(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叁医院行肝切除术的20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是否采用ERAS措施将患者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其中ERAS组104例,男75例,女29例;平均年龄(53±13)岁;实施ERAS措施。对照组97例,男72例,女25例;年龄(55±11)岁;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措施。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8±13)h、(44±13)h、(44±13)h、(1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16)h、(60±23)h、(60±23)h、(14±4)d(t=-2.439,-6.123,-6.123,-5.808;P<0.05)。ERAS组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18例,对照组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P<0.05)。ERAS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0,P>0.05)。结论 ERAS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能安全、有效地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本文来源于《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曾思略,杨剑,祝文,文赛,张可[9](2019)在《叁维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成像在中央型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视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可视化、虚拟现实(VR)技术联合吲哚氰绿(ICG)分子荧光成像在中央型原发性肝癌(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肝中叶切除术的1例中央型肝癌患者。患者男,27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2 d"入院。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利用叁维可视化及VR技术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术中应用ICG分子荧光成像结合无血管阻断技术进行肝中叶切除术。结果叁维可视化重建后,各个器官显示良好,能多角度清晰显示肝脏形态、肿瘤与肝内脉管组织的毗邻关系、肝内各重要脉管走行;肝总动脉变异发自肠系膜上动脉。VR模型显示肿瘤位于Ⅳa、Ⅴ、Ⅷ段。肿瘤大小约11.5 cm×11.1 cm×8.5 cm,紧贴肝右静脉主干,肝中静脉根部1 cm被肿瘤侵犯,连续性中断。术前叁维可视化及VR模型与术中所见相符,术前规划与实际手术一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CT及叁维可视化重建见肝中叶已切除,肝中静脉缺如,肝左、右静脉血供良好,未见肿瘤残余或复发。结论叁维可视化、VR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成像能对中央型肝癌肝切除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结合无血管阻断肝切除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吴康中,唐成武[10](2019)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68例肝癌患者,其中3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LH组),其余35例患者接受开放肝癌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总住院时间等。结果 LH组手术时间(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57.28±39.14 vs 134.54±35.25,P=0.0142),但LH组术中失血量(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4.25±39.58 vs 345.27±55.14,P=0.0000)。LH组肠功能恢复时间(h)(33.25±4.27vs 42.55±5.87,P=0.0000),排便时间(h)(47.54±7.63 vs 55.25±8.58,P=0.0002),进食半流质时间(h)(49.52±8.55 vs62.77±9.54,P=0.0000),住院时间(d)(12.35±3.28 vs 16.25±4.54,P=0.0001)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均无术后肝性脑病及死亡病例发生。两组在肺部感染、尿潴留、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术后出血、术后胆漏等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安全可行,能显着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术后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8期)

肝癌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68例肝癌患者分为开腹组(n=30)和腹腔镜组(n=38),开腹组患者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指标、血清生物学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97.37%(37/38),与开腹组患者的96.67%(2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且腹腔镜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显着,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缩短手术切口长度,降低血清ESM-1、ICAM-1、VEGF、aFGF及bFGF水平,缩短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癌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1].马静,付欢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名医.2019

[2].史经汉,周武元,赵伟,裴锐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9

[3].唐晓静,高崔.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6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4].汪晓丽.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5].柯琦,罗鸿萍,李蓉蓉,范亚维.多模式镇痛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

[6].冯璐,夏青红,石伊潇.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9

[7].轩志强,史炼钢,赵国华,孙琳.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病人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19

[8].赖丹妮,付金玉,李海波,马盈盈.加速康复外科在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9

[9].曾思略,杨剑,祝文,文赛,张可.叁维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成像在中央型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视频)[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9

[10].吴康中,唐成武.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

标签:;  ;  ;  ;  

肝癌切除术论文-马静,付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