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蒂纳论文-岩佐茂,赵莹

施蒂纳论文-岩佐茂,赵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施蒂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施蒂纳,联合,联合体,《德意志意识形态》

施蒂纳论文文献综述

岩佐茂,赵莹[1](201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施蒂纳批判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如何通过对施蒂纳的批判来论述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及其理论意义。在马克思那里,贯穿《德意志意识形态》始终的"各个人"的概念,一方面是"从自己出发"的独立个体,另一方面是在社会协作中结合起来的个人,马克思通过"各个人"这个范畴,批判了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的"自我"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的"类"本质,从现实出发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从生产维度和共产主义维度论述他的联合体概念,他提出,无论从运动维度还是生产维度,都有必要从异化的视角出发对联合体加以探讨,而只有超越异化,才能形成"个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联合体。(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9年06期)

王时中,陈倩[2](2019)在《论施蒂纳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批判及其限度——基于马克思哲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内核,其后的各学派均是对"绝对精神"的改造与推进,而费尔巴哈揭示了"绝对精神"的抽象本质因此破解了思辨哲学的秘密,那么施蒂纳又在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从一种极端的"唯我论"和利己主义出发,用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方式对费尔巴哈进行了再批判,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道路,他的整个"唯我论"就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提出的最大反题。只有在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中,才可能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庞立昕,崔叁常[3](2019)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自由观的确立——马克思对施蒂纳利己主义自由观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如何正确认识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叁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重温马克思对"施蒂纳自由主义批判"的批判,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启示。特刊出,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梁冰洋[4](2019)在《马克思对施蒂纳国家观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施蒂纳认为国家无力实现个体自由,其以个人无政府主义反对国家,将国家视为"固定观念"对人类的统治,并进一步将人民等同于国家。其对国家、人民的批判指向对观念的批判。施蒂纳指出国家实则体现了利己主义原则,并据此指认利己主义原则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而马克思则认为国家存在有其现实基础,国家的消亡同样是一个历史过程,意识的批判并不能改变国家的性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还需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领域内展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唐解云[5](2019)在《以社会权力视角透视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的文本研究,从社会权力的研究视角出发透视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揭示马克思与施蒂纳在哲学前提上的原则性区别,阐述马克思的社会权力批判思想。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要点有叁:一是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总体视域下对施蒂纳进行批判;二是针对施蒂纳的哲学主张和哲学范畴的批判;叁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路向与旧唯物主义路向和意志论路向的殊异,划清新唯物主义路向的权力哲学与传统的意志论路向的权力哲学之间的界限。文章主要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梳理了青年黑格尔派从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到施蒂纳的逻辑进程,考察了施蒂纳哲学的不彻底性,揭示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花大量篇幅来批判施蒂纳的缘由。第二部分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利己主义个人”这个施蒂纳的哲学前提,并从权力哲学的传统逻辑、“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人”与“我”的范畴等方面阐明了马克思对施蒂纳哲学前提的批判。第叁部分从“物质生活关系”、“权力符号”、“共同体”等维度具体诠释了马克思对施蒂纳的社会权力批判。马克思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阐发了社会权力思想,并且以社会权力视角,澄清了“现实的个人”这一哲学前提。马克思的社会权力思想有其深刻的现实生活根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以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为旨归,诠释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生活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政[6](2018)在《《安提戈涅》的悲剧核心之争:黑格尔、施蒂纳与马克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着名悲剧,也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话语元素。在《精神现象学》《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黑格尔和施蒂纳将《安提戈涅》作为理论架构的要素,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进行了总评和阐发。黑格尔与施蒂纳在《安提戈涅》中的张力,意味着历史、价值、文化如何进入现代性的根本问题。因而,表面上马克思谨慎赞同黑格尔的对象化处理方式,但施蒂纳的《安提戈涅》阐述中蕴含了更具突破性的现代性意蕴,直接改变了马克思的思维轨迹。文章通过分析叁者在《安提戈涅》问题中的思想纠葛,厘清马克思对两人的真正判定,一探马克思向现代性语境中虚无主义问题的转向。(本文来源于《德国哲学》期刊2018年01期)

李成家[7](2018)在《缘何利己? 如何现实?——施蒂纳对利己原则的建构与马克思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利己主义的现实,不能笼统地基于道德和理想加以否定,而应首先反思道德和理想的根据。施蒂纳关于现实与利己之间有着等同关系的理论建构表明:所有观念无不包含着"自我"指涉,要避免由于普遍观念的物化和异化给人带来的奴役,必须认真对待作为观念前提的"自我";马克思通过批判施蒂纳进一步揭示:现实的个人不是观念还原的抽象前提,而是实践关系的总体及其发展过程。这一总体过程及其内在矛盾有赖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描述出来。而总体性描述的过程也是抽象或普遍将自身带向其丰富性并生产出来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福生,贾云飞[8](2018)在《“唯一者”的局限与“联盟”的幻想——从施蒂纳基于类概念批判的形而上学》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初,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在德国掀起了一股宗教批判的热潮。宗教批判的目的在于将人的本质从宗教上帝那里还原到人本身。尽管人的本质不再属于彼岸世界,但它却也不属于个体自身的本性,即规定人之为人的观念存在于个体之外。施蒂纳认为,人的本质复归只是将统治个体的固定观念换了一种表现形式,个体的最终发展终究要指向人类的普遍性。施蒂纳否定个体之外的一切并将单子式的"唯一者"规定为个体实现其自身价值的理想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施蒂纳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家,"唯一者"是否定固定观念的否定者。研究"唯一者",以及由"唯一者"构成的"联盟"可以准确把握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思想演变,并且对于理解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8年05期)

易江[9](2018)在《施蒂纳个体哲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施蒂纳个体哲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唯一者”界定及其自我实现的论述。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虚构了“唯一者”这一现代个体,将其描述为具有形体的个人,以示与基督教及自由主义“抽象的人”的区别,彰显出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本文从施蒂纳反抗普遍性,弘扬个体性的立场出发,依次分章节论述了施蒂纳个体哲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施蒂纳个体哲学的主要内涵、施蒂纳个体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与历史意义。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该选题的来源及其意义,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逻辑顺序与创新之处。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概述了施蒂纳个体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随着基督教超验信仰在西方世界的衰落,人们逐渐从对“上帝”的崇拜转向关注自身在感性世界中的生活。同时,由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社会现代化,促进了现代个体的诞生并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个体的深层自觉。此外,十九世纪德国哲学的宗教批判本质上只是“自我意识”的演绎,在对人的本质规定性上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抽象性,已经无法解释现代性个体的差异性与对对抗性。这一系列的历史文化背景无不呼唤着新的个体哲学的诞生。论文的第二章,详细论述了施蒂纳个体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施蒂在纳批判了基督教“神人”和自由主义“类人”之抽象性的基础上,指出了现代个体“唯一者”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强调有形体的个我才是“人”的所有者和世界的所有者。施蒂纳对现代性个体生存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他思想中具有独到和积极的一面,但他在纯粹思辨的逻辑范畴内考察人和历史的一切问题,又表现出了他思想中极其虚妄的一面。通过揭示“唯一者”本质及其自我实现的虚构性和幻想性,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施蒂纳个体哲学的局限性。论文的第叁章,在着重论述了马克思对施蒂纳个体哲学唯心主义本质的批判之后,接着论述了施蒂纳个体哲学的多层历史文化价值。马克思通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施蒂纳的深刻批判,揭开了“唯一者”的神秘面纱,用“现实的个人”超越了后者的理论局限,即从经验现实出发去界定人的本质并考察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不过,施蒂纳个体哲学依然具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一,施蒂纳最早与虚无主义交锋,并为克服虚无主义做了初步的尝试。其二,施蒂纳对形而上学的彻底解构,促进了人们对感性生命的高度关注。其叁,启发了尼采创立超人哲学,开启了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同时与尼采一道影响了存在主义与后现代理论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周伟婷[10](2018)在《“个体—共同体”视域中马克思与施蒂纳思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所谓“唯一者”的自我哲学作为费尔巴哈“类”哲学的反题和对立物,是欧洲文化中个人主义传统的产物和极端表现,从而在西方哲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施蒂纳哲学曾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马克思是通过对施蒂纳哲学的批判彻底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并清算和扬弃了整个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对施蒂纳批判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揭示出施蒂纳的历史观实际上仍是一种宗教观,施蒂纳的“唯一者”是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宗教人;另一方面是进一步确立了个体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前提和基础,个体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以共同体为中介来发展和完善自身。本论文以个体——共同体的关系为视角和主线,对马克思和施蒂纳的思想关系展开研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对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解读,全面梳理和展示施蒂纳的“我”的哲学、“我”与“联盟”的关系;第二,结合马克思相关经典着作阐述马克思“个体——共同体”思想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第叁,分析施蒂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产生的影响;第四,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论述,阐述马克思对施蒂纳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施蒂纳关于“我”及其与“联盟”关系的思想集中反映了施蒂纳“自我”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施蒂纳对“唯一者”的极度推崇开辟了对人的理解的新思路,使人们的目光由普遍转向个别,由“类”转向个体,对马克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马克思更加关注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并且通过对抽象的“个人”和现实的“个体”的区分与德国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划清了界限。另外,施蒂纳对国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的批判使马克思将共同体进一步区分为“虚假的共同体”和“真实的共同体”。施蒂纳关于“利己主义者联盟”的设想也对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有所启发,使其进一步明确了现实的个体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对施蒂纳哲学的超越具体体现在“个体——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叁大组成部分中的地位。马克思的“个体——共同体”思想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体出发,揭示了个体和共同体关系发展的规律,可以说“个体——共同体”思想反映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体为出发点,分析了劳动和商品的私人性和社会性,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和映现了个体和共同体的关系。对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提出了“自由联合体”,并将其表述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个体和共同体的关系是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维度。对个体和共同体关系的思考始终贯穿在马克思的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构过程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他对“个体——共同体”的论述更加地全面和充分。在《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指出个体与物质关系发展之间的联系是:“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他们的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1))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体的劳动情况做了简单设想:“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体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2))由此可以看出,个体和共同体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线索,是关乎每一个个体生活态度、行为以及社会发展价值导向的关键问题,当然也是我们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8-06-01)

施蒂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果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内核,其后的各学派均是对"绝对精神"的改造与推进,而费尔巴哈揭示了"绝对精神"的抽象本质因此破解了思辨哲学的秘密,那么施蒂纳又在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从一种极端的"唯我论"和利己主义出发,用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方式对费尔巴哈进行了再批判,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道路,他的整个"唯我论"就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提出的最大反题。只有在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中,才可能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施蒂纳论文参考文献

[1].岩佐茂,赵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施蒂纳批判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2].王时中,陈倩.论施蒂纳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批判及其限度——基于马克思哲学视角[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庞立昕,崔叁常.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自由观的确立——马克思对施蒂纳利己主义自由观的批判[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

[4].梁冰洋.马克思对施蒂纳国家观的批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唐解云.以社会权力视角透视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D].安徽师范大学.2019

[6].张政.《安提戈涅》的悲剧核心之争:黑格尔、施蒂纳与马克思[J].德国哲学.2018

[7].李成家.缘何利己?如何现实?——施蒂纳对利己原则的建构与马克思的批判[J].广西社会科学.2018

[8].王福生,贾云飞.“唯一者”的局限与“联盟”的幻想——从施蒂纳基于类概念批判的形而上学[J].北方论丛.2018

[9].易江.施蒂纳个体哲学研究[D].深圳大学.2018

[10].周伟婷.“个体—共同体”视域中马克思与施蒂纳思想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标签:;  ;  ;  ;  

施蒂纳论文-岩佐茂,赵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