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仑区被征地农民进大学读书(论文文献综述)
吴雯雯[1](2019)在《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而理论的产生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发展,因此,注重对基层具体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和总结,是推动党建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为对象,研究分析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本文的选题具有一“新”一“旧”,一“难”一“易”两个重要特性。一“新”一“旧”。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关键就在于一个“新”字,新在时间阶段的划分上,在学术界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研究,可以看出,相对于乡村振兴中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农村基层党建格局已“旧”。此外,还有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阶段重庆的农村基层党建、上海的社区楼宇党建进行研究等,这些与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定位不同,对象也不尽相同。一“难”一“易”。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快速腾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基层治理等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农村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农民思想更加开放,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信息化改变人与人沟通的渠道,传统农村社会的固有结构被打破等,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建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构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难”就难在它是一项基于具体实践的研究,而不是纯理论思想的建构,如果缺乏基层实践的支撑,这项研究将缺乏扎根于泥土的实践价值。2017年,中组部将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课题放在浙江。为什么将目光锁定浙江?因为浙江有着自下而上丰富的基层实践和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从一个陆域资源并不充裕的省份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农民收入连续32年排名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552元增加到22866元,年均增长率为1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7:1缩小到2.07:1,全省农村呈现出村容越来越整洁、村风越来越文明、农民越来越富裕的面貌,可以说浙江省农村发展领先于很多地区很多年。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很多创新做法都获得来中央的认可,“浙江二十条”被中组部印发在全国范围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等都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宁波市宁海县的“小微权力清单”、绍兴市诸暨市“枫桥经验”等“点上开花”的基层创新经验,都获得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这样看来,既有了研究对象,又有了实践经验,如何从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中总结提炼出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呢?“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研究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很好的新视角。农村基层党建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包括政党、政府、社会三个要素,和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三对关系,只要厘清了这“三要素”“三对关系”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如何优化政权运行的方式。本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将农村发展为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成四个部分,并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农村新群体和新业态层出不穷、蓬勃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就要扩大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通过探索“党建+互联网”新路子,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党建+产业”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经济新业态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第二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构建新格局。密切党群关系,一直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出现阶层分化,各种不同职业的“新农人”出现,他们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等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基层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的需求更加旺盛,外出流动人口也一直是管理中的难点、痛点。浙江省创新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党员电子身份证等,拉近了政党和社会的联系。第三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构建新格局。党建一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更多,如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安全,浙江省有着“枫桥经验”的老底子,同时又创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民说事”制度、村规民约等做法,构建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综治的基层治理体系。第四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构建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基层作为政治权力向下延伸的“神经末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影响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大事”,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乾熙[2](2018)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基础构造及其区域分异形式》文中指出长期以来,集体土地产权治理问题一直是学界、政界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今天,却一直未找到一套合适的法律话语表达体系。理论上集体土地产权治理体系化成果的缺失,难以适应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要求。本研究立足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建构、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以权利的“让渡—保留”范式来解析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的地权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集体组织所有权—成员个体成员权—成员集体自治权”为三块基石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一般法律构造。从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建构的史实过程来看,在国家意志的强力植入下,地权在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之间形成一种质的分割,所有的成员在结社的同时必须无条件把土地所有权让渡给结成的集体组织,且这种权利让渡一旦完成便不可收回,但在让渡的同时,集体成员又保留了一部分权利,其中由成员个体即可行使的权利为成员权,需由成员以集体的形式行使的权利为自治权。与私人土地所有权行使时权利主体内外部关系一体化不同,集体土地所有权形成之后,从主体意志的形成到主体意志的执行必须区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的独立法律行为,成员个体的成员权是意志形成阶段的主要载体,集体组织的所有权是意志执行阶段的主要载体,而自治权则是连接意志形成阶段和意志执行阶段的中轴所在。由此,集体土地所有权呈现出一种“双阶一轴”形态的基础构造。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双阶一轴”基础构造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区域背景下,均呈现出一个不同的面貌,相应地,也适应一个不同的运行管理机制:在远离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一般农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运行主要以处理集体组织与集体成员的内部关系为主,缺乏一个参与到外部市场关系的空间,因此其管理架构以村社合一体制为宜,而无必要设立专门的集体经济组织;对于那些本身便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区,集体土地所有权运行的外部市场空间开始凸显,不仅需要集体成员行使成员权取得的用益物权参与到市场资源配置之中,也需要集体组织以行使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参与到市场资源配置之中,这种内外部关系主次地位的转化,便需要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均具备一个适格的民事主体地位,此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组织载体以村社分立体制为宜,且适度增强集体成员本身的流动性;对于那些已经被城市所完全包围的城中村,其集体土地问题的处理无非两种路径——概括国有化与直接入市,在城中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概括国有化的情况下,集体组织就需要退场或者转型。纵观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时空演变历程,呈现出两个鲜明特色:第一,国家意志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中的存在始终没有消失,这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每个历史发展阶段、每个空间分异区域的内外部关系之中均有体现,而国家意志的这种介入也正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被定性为特别法人所有权的根本原因所在;第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集体土地所有权呈现出一种“从身份到契约”的演进趋势,这一点同样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外部关系中均有体现,但这样一种演进趋势并非没有边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可分割性正是这种契约化演进趋势的边界所在。
林玲丽[3](2017)在《撤村建居社区居民社会认同研究 ——以杭州市滨江区岩大房社区为例》文中提出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市辖区建制的一种类型,是在主城区边缘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先的若干乡镇组合建立一个区,本文称之为新区。杭州市滨江区就是这样一个在乡村建立的、没有历史城市文化核心区块的新区,其居民构成绝大部分是由政府征迁就地农转居的原居民与高新区企业发展、房地产开发带来的大量外来人口所组成,其城市化路径有别于钱塘江对岸的杭州市主城区。这类新区在市民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认同的缺位问题。原来以血缘和地缘构成的社会认同随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转换而弱化。这一问题又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而更加凸显。人们日常的工作群体与生活共同体不再一致——日常工作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的分割,以及工作场所、交流语言等的改变,造成新区居民社会认同感的失落。对这一类型的新区居民的社会认同的转型与整合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凝聚新区文化共识,提炼新区人文精神,强化新区文化内核,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滨江区岩大房社区为个案展开调查研究,从身份认同、经济认同、文化认同、社区认同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政府、社区、居民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例如,政府加快产城融合发展,重塑滨江历史记忆,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等;社区要健全社区居民的教育,重建撤村建居社区空间,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扶持社会组织,满足社区不同群体需求等;居民要培养公共精神,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利用互联网建立新型邻里关系,接受"共同的价值观"教育等。通过政府、社区、个人等多个主体的互动配合,逐渐使新区居民对其生产、生活的地域在文化心理上产生认同和归属感,使撤村建居原居民和外来移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岩大房社区撤村建居居民的社会认同问题具有典型性,对研究其他新区居民社会认同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蒋亦璐[4](2016)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理之源与行之路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基于教育学的研究视角,以“学习型城市建设:理之源与行知路”为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就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展开论述,旨在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核心框架和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基本走向,并结合上海一线层面的实践归纳出具有普适性的核心经验,以期为我国(特别是上海)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支持。除“绪论”外,本研究分上、中、下三篇,共由八个章节构成:“上篇理论篇”基于赫钦斯和朗沃斯的个人经历及其理论提出时的时代背景,围绕理论“提出的内外原由”、“包含的基本内容”、“推进的实施构想”来挖掘并探究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即进行“理之源”的探索。——第一章 理论渊源:走进赫钦斯的思想田园。赫钦斯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提出: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闲暇时间增多是主要社会诱因;永恒主义、自由教育和终身教育理论是重要理论基础。在理论内容阐述上,赫钦斯综合考虑了教育、人和社会的发展,期待教育能够回归其本来面目、人人都能接受自由教育、且教育在与各社会要素进行博弈中能获得独立发展。在理论实施构想中,赫钦斯倡导智慧学科、学生中心、全员参与,并将古希腊时代的雅典社会及丹麦的成人教育模式作为理想模式。——第二章 理论基础:走进朗沃斯的学术视野。本章简要论述学习型社会理论在赫钦斯提出该构想之后二三十年间的发展,即学习型社会理论如何向学习型城市理论过渡。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朗沃斯的学习城市理论构想。其提出:城市复兴的需求和民众学习需求的显现是主要的社会诱因;终身学习理论、学习型社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内容阐述上,朗沃斯认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意味着培训向终身学习的变革、人人的终身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理论实施而言,朗沃斯设想需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围绕民众需求、基于核心能力、整合所有一切、依靠多种手段。“中篇 实践篇”基于全球和本土的文献考察,及上海一线层面的实地考察,呈现并分析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基本走向,即进行“行知路”的探索。——第三章 实践了望:基于全球视野的文献考察。本章一方面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的实践为例,从国际组织层面来分析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总体实践思路;另一方面以英国、德国、韩国这几个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已积累丰富实践经验的国家及其城市为例,呈现其实践路径和经验。——第四章 实践回望:基于本土视野的文献考察。本章呈现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并深入城市层面,选取北京、深圳、西安、宁波这四个城市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第五章 实践聚焦:基于一线层面的实地考察。本章呈现和分析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一线层面“操作者”和“学习者”的访谈结果,并分别从“广泛裨益”、“主要支柱”和“基础条件”来对访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下篇综合篇”首先根据“理之源”探索,归纳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核心框架;然后根据“行之路”探索,梳理出对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价值的实践基本走向;最后,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综合,进而对我国(特别是上海)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行反思与前瞻。——第六章 理之源:理论核心框架的梳理与归纳。基于上篇的研究发现,本章分别从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来呈现本研究对理论核心框架的理解。前者主要包括学习城市的基本定义、主要特征、相近概念间的关系、关键作用;后者包括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首要前提、核心任务、基础条件和必要手段。——第七章 行之路:实践基本走向的考察与分析。基于中篇的研究发现,本章分别从国际组织、国家及其城市层面对全球实践进行总括,并立足“广泛裨益”、“主要支柱”、“基础条件”对全球实践基本走向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照、分析并思考上海一线层面的实践与“基本走向”间的吻合与差异。——第八章 理之源与行知路在综合基础上的反思与前瞻。结合前两章内容,本章围绕“学习型城市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城市”、“怎么建设学习型城市”这三个问题,进行了理论核心框架和实践基本走向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反思目前我国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并通过解决途径的思考,明确我国未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创新着力点。
陈世伟[5](2011)在《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基础。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乡村社区为对象,考察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的关联,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村社会由相对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经济边界、组织边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在土地集体产权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运行环境逐步瓦解,居民对村委会等传统组织的认同感下降,关系纽带日益松弛,所有这些都对村社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第一章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土地政策主要围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允许土地流转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以后,进一步强调保障并扩大土地流转,农地流转更加迅速和普遍。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和实践历程,概括并评析几种土地流转的代表性模式,然后重点考察不同时期镇海的土地流转情况,最后对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第二章考察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重点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的影响,认为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第三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进行考察。土地流转和人员流动使传统相对封闭的城乡二元社会走向城乡一体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农村社区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子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第四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进行分析。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的需要,镇海把构建具有农村社区化特色的组织网络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之外建立了新兴的融合性社会组织。新兴组织的出现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主政给村社治理增添了新的变量,改变了社区的权力结构。第五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进行考察。镇海推行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社区这个平台,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国家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合理划定社区规模、搭建服务平台、建设社工队伍、构建服务机制,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自愿者服务、市场商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在实践运作中,镇海创造性的形成了“81890”服务模式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区运作、社会参与、需求导向的基层合作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模式。第六章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则是不确定的,或者说规则是被不断“选择性执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第七章对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变迁的机制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解释土地制度、产权流动与村治变迁的机制机理;二是认为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使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产权边界、组织边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存在冲突与共生的关系;三是从共产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和调整来考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揭示乡村土地政治的本质。最后是结论和展望,认为随着人地流动的加剧,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无法满足居民的民主诉求和民生需要,为此,需要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村社治理模式。作为未来可能的新型乡村治理形式,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民自治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政权整合乡村社会的平台和载体。要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顺利转型,就要在尊重居民自身需求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着力在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上下功夫。
周立军[6](2010)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多功能保护的价值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拥有世界22%的人口,但只有世界8.71%的耕地。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潜在威胁多等诸多基本国情的存在,决定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87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来保护耕地,尽管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耕地减少的幅度有所控制,但事实上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利用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逐渐显化,人地矛盾更为突出。例如广东省和浙江省,目前人均耕地分别为0.030公顷和0.038公顷,这一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左右,耕地保护的紧迫性尤为明显。耕地保护不力,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耕地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价值未得到正确体现。尽管在全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就单一功能而言均非具有绝对优势,但土地的经济、社会及生态功能在耕地这种利用形式上具有共生性和协同性,耕地因此而具有相当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即耕地的多功能性价值较大。因此,探讨耕地多功能性的理论依据、价值结构,以及科学评价耕地对社会的贡献,对切实有效的制定和实施耕地保护政策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其一,从价值的本质含义和耕地的内在特性出发,构建了耕地多功能性价值的三维逻辑模型;其二,从影响耕地多功能性价值总量的两个因素(单位面积耕地多功能性价值及耕地面积总量)出发,探讨了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价方法的选择,并引入支持向量机,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的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三,从耕地价值变化的视角分析了城市化的成本与效益,并构建了核算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宁波市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梳理了耕地多功能性保护理念的起源、内涵;从价值的哲学本质和耕地内在特性出发,构建了由功能维度(供给维度)、效用维度(需求维度)以及价值观主轴三个维度形成的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的多层次逻辑结构模型。并从层次性、发展性、动态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特征。第二,在对已有耕地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比选的基础上,形成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的评价体系。并以宁波市区为例研究了其1996年~2007年以来的耕地多功能价值情况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宁波市区单位耕地面积的价值上升了1.9倍,总价值上升了1.16倍。从价值总量变化看,总价值上升速度低于单位面积价值上升速度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非农化引起的耕地总量减少;从价值结构变化看,经济产出价值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社会保障价值不断下降,耕地资源经济产出价值的增长是耕地资源价值增长的主要因素。耕地多功能价值的结构变化证明,经济产出价值是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增长是合理的;社会保障价值所占份额呈现下降趋势是需求重点变化所导致;生态价值的平稳变化说明耕地生态功能供给的欠缺,也解释了耕地数量的保证是耕地多功能价值总量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第三,从耕地价值变化的规律看,耕地非农化是价值总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特定地区耕地多功能价值总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选取总人口、非农人口比重、人均GDP、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与纯收入比、粮食单产、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生产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数、耕地保护政策等14个因子作为输入变量,耕地面积作为输出变量构建了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模型。并根据宁波市区1985年~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该SVM模型的预测误差在3%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上14个因素对模型的精度影响,并通过逐一排除法进行了各因素对输出变量的重要性排序和层次划分。第四,从耕地多功能价值变化的视角构建了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损失、耕地开发成本、城市基础建设和维护成本、城市化和耕地的环境治理成本、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维护耕地粮食安全的成本、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损失、国内生产总值、耕地发展权价值和税收等10个指标构成的城市化成本效益核算评价体系,探索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价值转移的研究路径。实证测算显示,宁波市区城市化的成本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城市化的效益呈快速上升趋势;综合成本和效益,宁波市区城市化净效益不断增加。第五,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日本、台湾的经验,提出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的耕地多功能保护对策。包括耕地多功能保护理念的树立、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价体系和合理经济补偿机制的重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果,增加科技投入等。
朱石牛[7](2010)在《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的推动,我国先后批准建立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体制创新、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它们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创新的行政体制、明显的科技进步、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城市建设的示范点、形象展示的大舞台,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也出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当开发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区域性质正呈现出由经济性工业区转向综合性城市形态发展,社会事务的大量增加使得开发区原有那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并且开发区特殊体制在与传统政府体制的不断摩擦中也逐渐呈现出一种回归倾向。娄底经济开发区作为中部地区典型的开发区也不能例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再一次的创新,使其既保持原来的体制优势,又符合当前所面临的发展状况,推动开发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就是本文选题的背景。本文以中国内陆地区有代表性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娄底经济开发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开发区进行一些普遍意义上的功能探究,从娄底经济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初创建立、发展完善到目前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目前开发区最新的体制创新理论和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开发区的发展经验,从揭示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趋势的角度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本文的一些观点。本文认为,在新的政治理念指导下,开发区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的行政区管理体制的转变已是必然趋势,且应该创造更新、更高、更与时俱进的体制,要在保持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建立新型的开发区性质的行政区管理体制。本文还在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的个案研究中,对娄底经济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迈进的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最适合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之路。本文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内容分析和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随后明确了一些基本概念,并就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篇章结构作了必要说明。第二部分: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介绍了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从功能、动力、价值、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适应性缺陷。该部分主要介绍娄底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管理体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国内其它先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借鉴。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先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借鉴它们目前的一些先进理念、超前做法以及经实践证明成功的创新之举,获得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的启发。第五部分: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娄底开发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先进开发区的理论创新,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通过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的个案研究,对娄底经济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迈进的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最适合娄底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之路。
傅晓[8](2009)在《中心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研究 ——基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改革开放相伴而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来就是加快沿海城市开放的战略步骤,后来逐步向中西部中心城市扩展。因此对中心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研究实际具有普遍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直接反映,认真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多年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研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果已经很多,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客观评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路径的研究报告相对缺乏。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建国以来制度创新的成果逐步积累、外部环境逐步变化的共同结果,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增量制度革命和边际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打破了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把城市改革带出了放权让利、行政权力内部分配造成的困境,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尝试把中国的制度变迁推进到全面协调、整体推进的阶段。看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冲突,由于现有体制下的考核体系不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悖论。论文用诺斯悖论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成本约束和双重竞争,阐述了悖论的具体表现和内容。一是规模和功能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并没有随着规模扩张而提升,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逐步弱化,服务功能发育缓慢;二是体制创新和回归的悖论: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却逐步向旧体制回归;三是市场分割和融合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本应该促进市场的融合,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形成了市场的分割;四是产业集聚和企业扎堆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扎堆,但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五是开放和封闭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来是对外开放的产物,但在现实发展中却走上了封闭的道路。如果不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后续的发展中就难以发挥自身的功能。论文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一手材料客观评价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绩效,进一步论证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的必要性。最后论文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需要实现转型和提升,并勾勒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的路径,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在全球化和中心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成为连接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节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节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节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努力实现功能的提升和产业的提升,形成以服务为主的经济结构,并在制度创新中继续走在前列。论文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证案例,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绩效和转型、提升的路径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使提出的观点有扎实的实践支撑。
王明祥,郑华安,陈和平[9](2004)在《关于城郊失土农民转岗培训工作的探索研究报告》文中提出
沈磊[10](2004)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城市发展史角度观察,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发展往往具有突变性和非理性的现象,因为城市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受社会主导利益和人为选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空间发展面临方向性的选择。笔者本着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为出发点,以浙江省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为例,分析其原因、探求其真理。希望从城市规划方面,辨证与综合、长远而动态地把握城市发展中的各种要素,试图建构空间发展平衡观及倡导无限规划的合理途径,以此能较好地解决这段时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问题。本文以城市化快速发展为背景,以空间发展为主线,在城市空间发展中选取了城市空间拓展、新城建设、城中村这三个较具典型的现象,作为本文探求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观点和运作手段的实际对象。本文分导论、上篇、中篇、下篇等部分。导论: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写作的缘起,并在对以往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上篇:现实与问题,共一章。本章在深刻理解城市化内涵及其发展阶段判读标准的基础上,回顾了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特点,解读了当前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即城市空间扩展的“无序”、新城建设的“迷茫”及对“城中村”的孤立与忽视,并简要分析了问题间的内在联系。 中篇:思考与探索,分为三章。分别以杭州、宁波、台州为研究对象,从深处透视,以求其本,从阔处搜索,以求其类,更深入、更全面地分析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浙江沿海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找出其“症结”所在。受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人类聚居系统等思想的启示,以平衡观念为指引,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动态――融合――调优的空间扩展观、适时――适地――适度的新城建设开发途径及城乡统筹中解决“城中村”等观念与方法。 <WP=5>下篇:理念与对策,分为二个部分。首先从城市规划实际运作角度阐述了无限规划观,包括上帝、祖宗、自我的规划思考意识,二基一估一保的规划设计手段,进而着眼于规划全过程建构无限规划模式。结语部分从现代城市观的角度,认为城市空间发展应贯彻平衡发展思想,包括历史与现代的平衡、人工与自然的平衡、效率与活力的平衡、生存与发展的平衡。最后,并提出建构城市化快速时期城市发展的“平衡之屋”。本论文的创新点在我国城市规划界首次提出无限规划模式和城市规划平衡发展思想。
二、北仑区被征地农民进大学读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仑区被征地农民进大学读书(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重大意义 |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二)政党、政府、社会:认识农村基层党建的三个新视角 |
(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的“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
二、文献综述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创新性与不足 |
四、学术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探索突破阶段(1978-1991年) |
一、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整顿工作 |
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
三、拓宽乡镇企业党建的新领域 |
第二节 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2年) |
一、村富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村穷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三、村穷民穷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城乡统筹阶段(2002—2012年) |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指导与实践 |
二、浙江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
第四节 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
一、十八大以来浙江“三农”工作的新成就 |
二、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党建+互联网”建设 |
一、义乌市互联网党建 |
二、杭州市临安区白牛村电商党建 |
第二节 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 |
一、创新做法 |
二、具体成效 |
第三节 “党建+产业”建设红色茶香小镇 |
一、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全产业链 |
二、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
三、善于通过教育宣传引导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
第四节 小结 |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
二、在农村新经济新业态中完善党建功能 |
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的创新 |
第一节 全省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 |
一、围绕“全覆盖”做到全部走到 |
二、围绕“走进去”给群众办好事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群众中的创新做法 |
一、余姚市“小板凳”群众工作法 |
二、嘉善县建立“民情在线系统” |
三、台州市坚持民主恳谈 |
四、长兴县推行党员身份证制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 |
第三节 小结 |
一、围绕农业人口转型强化政党利益综合功能 |
二、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
三、创新农村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制度载体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枫桥经验”老典型焕发新生机 |
一、毛泽东批示的“枫桥经验”到底是什么 |
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三、枫桥经验的成效和启示 |
第二节 基层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 |
一、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
二、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 |
三、龙游县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 |
第三节 小结 |
一、农村基层党建要发挥引领作用 |
二、构建“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村级组织换届拉票贿选问题研究 |
一、拉票贿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二、破解拉票贿选难题的创新和做法 |
第二节 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给权力套上紧箍 |
一、详细列出小微权力清单并公开公示 |
二、构建规范运行基本流程的“操作图” |
三、构建村民对村干部规范用权的监督机制 |
四、出台村干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 |
第三节 郑宅镇安山村以家规家训家风推进基层党建 |
一、“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风 |
二、以“小家”促“大家”的做法及启示 |
第四节 小结 |
一、严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二、完善管住小微权力的体制机制 |
三、培厚农村清廉文化的丰厚土壤 |
第六章 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总体布局 |
第一节 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度不够 |
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使党建工作覆盖的范围更广 |
三、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中对党建引领提出更高要求 |
四、网络时代的兴起对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考验 |
五、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 |
第二节 构建党建牵引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突出顶层设计原则 |
三、坚持责任到人原则 |
四、注重从严治党原则 |
第三节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一、经济发展 |
二、文化建设 |
三、社会治理 |
四、基本保障 |
五、人才储备 |
六、党员管理 |
第四节 政党、政府、社会三要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
一、政党自身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横向拓展 |
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
三、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横向协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内部资料 |
二、着作和文献类 |
三、期刊类 |
后记 |
(2)集体土地所有权基础构造及其区域分异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集体土地所有权研究文献综述 |
2.1 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 |
2.2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
2.2.1 《物权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及其解释争议 |
2.2.2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的批判 |
2.3 集体组织中的成员 |
2.3.1 集体成员资格 |
2.3.2 成员权内容 |
2.4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 |
2.4.1 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集中时期 |
2.4.2 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分离时期 |
2.4.3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分离的社会经济影响 |
2.5 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路线设计 |
2.5.1 集体土地私有化 |
2.5.2 集体土地国有化 |
2.5.3 维持并改革当前集体土地所有制 |
2.6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国际比较 |
2.6.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消亡与私有产权主导地位的形成 |
2.6.2 共有产权理论的复苏 |
2.7 评论与展望 |
3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双阶一轴”法律构造 |
3.1 成员与组织概念辨析及其关系的类型化 |
3.1.1 组织及其成员的形态 |
3.1.2 “成员—组织”关系的若干典型范式 |
3.1.3 基于“授与让”的成员—组织关系两分法 |
3.2 集体土地所有权下成员与组织关系的历史与逻辑 |
3.2.1 集体组织的形成与特质 |
3.2.2 集体组织中的成员与成员权 |
3.2.3 “授”与“让”: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关系的再解读 |
3.3 集体土地所有权下成员集体与集体组织关系的逻辑及其实现 |
3.3.1 成员集体及其权利 |
3.3.2 自治权的价值起源:集体价值 |
3.3.3 自治权的价值实现:集体行动 |
3.3.4 自治权的价值归宿:集体利益 |
3.4 小结: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双阶一轴”构造 |
3.4.1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双阶区分 |
3.4.2 自治权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双阶之轴 |
4 集体组织所有权 |
4.1 集体组织与传统村庄资源的耦合 |
4.1.1 历史变迁中的村庄 |
4.1.2 集体组织对传统村庄资源的融合 |
4.2 国家政权与集体组织:从覆盖到嵌入 |
4.2.1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政权对集体组织的覆盖 |
4.2.2 改革开放后国家政权对集体组织的嵌入 |
4.2.3 国家政权介入集体组织的时空适应性 |
4.3 特别法人:集体组织的民事主体定位 |
4.3.1 集体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唯一法律主体 |
4.3.2 集体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从缺失到特别法人 |
4.3.3 集体组织作为特别法人的特别之处 |
5 成员个体成员权 |
5.1 成员权地位及其类型化 |
5.1.1 成员权地位 |
5.1.2 成员权的类型化 |
5.2 成员权的行使机制 |
5.2.1 行使主体:个体成员还是“户成员” |
5.2.2 行使原则 |
5.2.3 行使程序 |
5.2.4 救济方式 |
5.3 成员权利益份额化的路径 |
5.3.1 按人头进行收益分配 |
5.3.2 按人头取得用益物权 |
5.3.3 按人头配置集体资产股份 |
5.4 成员权变动及其法律效果 |
5.4.1 成员权变动 |
5.4.2 成员权变动的法律效果 |
6 成员集体自治权 |
6.1 成员集体自治权的性质及其内容 |
6.1.1 成员集体自治权的性质 |
6.1.2 成员集体自治权的内容 |
6.1.3 成员集体自治权与村民自治的联系和区隔 |
6.2 民主议定机制及其规则体系 |
6.2.1 确定议定事项 |
6.2.2 确定表决成员 |
6.2.3 确定表决方式 |
6.2.4 确定表决通过比例 |
6.3 成员集体自治权的效力 |
6.3.1 集体意志形成阶段的效力 |
6.3.2 集体意志执行阶段的效力 |
7 村社合一的村庄自治体所有权:以河北后史村为例 |
7.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区域分异性及一般农区的区域特征 |
7.1.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区域分异性 |
7.1.2 后史村背景介绍及其对一般农区的区域代表性 |
7.2 村社合一体制下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 |
7.2.1 村社合一的集体组织形态 |
7.2.2 集体土地所有权三级归属结构 |
7.2.3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方式 |
7.2.4 村庄自治体作为特别法人 |
7.3 一般农区的成员资格认定及成员权行使 |
7.3.1 村民与集体成员的混同 |
7.3.2 成员权行使方式 |
7.3.3 一般农区成员资格认定及成员权行使的规范路径 |
7.4 一般农区的成员集体自治权行使及其强化 |
8 村社分立的股份合作制:以广东南海为例 |
8.1 南海背景介绍及其区域代表性 |
8.2 股份合作制下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 |
8.2.1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集体土地价值的显化 |
8.2.2 股份合作制改革一般步骤 |
8.2.3 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 |
8.2.4 集体土地入市经营的法律风险与区域适应性 |
8.3 股份合作制牵引的成员变动与成员权行使 |
8.3.1 成员与股东的区隔 |
8.3.2 成员权行使方式 |
8.3.3 徘徊于身份与契约之间的成员权 |
8.4 股份合作制下成员集体自治权行使 |
8.4.1 自治事项 |
8.4.2 立法权与自治权在成员资格认定问题上的分野 |
9 村社消解的镇级股份制:以上海松江为例 |
9.1 松江背景介绍及其区域代表性 |
9.2 镇级股份制下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 |
9.2.1 村社消解与镇级集体资产主导地位的形成 |
9.2.2 镇村联动的镇级股份制产权改革 |
9.2.3 镇级股份制下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方式 |
9.2.4 大都市郊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 |
9.3 镇级股份制下的集体成员资格认定与成员权行使 |
9.3.1 集体成员资格认定 |
9.3.2 成员权行使方式 |
9.3.3 从松江实践看成员权的可继承性 |
9.4 镇级股份制下成员集体自治权事项 |
9.4.1 法定自治事项的转变 |
9.4.2 镇级股份制改革后新增成员集体自治事项 |
10 城中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退出机制:以浙江宁波为例 |
10.1 宁波背景介绍及其区域代表性 |
10.2 城中村中的集体组织及其土地所有权行使 |
10.2.1 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与城中村的形成 |
10.2.2 股份合作制下城中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 |
10.2.3 集体土地所有权退出后集体组织的去向 |
10.3 集体土地所有权退出过程中成员权变迁路径 |
10.3.1 承包权的变迁 |
10.3.2 宅基地申请权的变迁 |
10.4 集体土地所有权退出过程中自治权变迁路径 |
11 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
11.1 结论 |
11.2 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撤村建居社区居民社会认同研究 ——以杭州市滨江区岩大房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撤村建居 |
二、社区 |
三、社会认同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撤村建居 |
二、社会融入 |
三、社会认同 |
第四节 调研对象、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调研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杭州市滨江区撤村建居的现状评述 |
第一节 撤村建居的总体状况 |
第二节 滨江撤村建居与社区发展 |
第三节 滨江社会转型与社会认同 |
第三章 岩大房社区社会认同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由岩大房村到岩大房社区 |
第二节 岩大房社区社会认同的考察与分析 |
一、农转居与身份认同 |
二、就业与经济认同 |
三、居住空间转换与社会文化认同 |
四、互联网使用与社区认同 |
第四章 促进撤村建居居民社会认同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行为与社会认同 |
一、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
二、重塑滨江历史记忆,促进社会认同 |
三、创新社区社会管理,增进社会认同 |
第二节 社区的公共服务模式与社会认同 |
一、健全社区居民的教育 |
二、重建撤村建居社区空间,培育社区社会认同 |
三、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 |
四、扶持社会组织,满足社区不同群体需求 |
第三节 居民行为与社会认同 |
一、培养公共精神,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
二、利用互联网,建立新型邻里关系 |
三、通过"共同价值观"教育,培育积极社会认同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学习型城市建设:理之源与行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初识:源于三大理念 |
二、感知:由于城市化进程 |
三、认知:基于相关研究 |
四、聚焦:缘于北京大会 |
第二节 研究基础 |
一、发展概览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构想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 |
上篇 理论篇 |
第一章 理论溯源:走进赫钦斯的思想田园 |
第一节 赫钦斯及其所生活的时代 |
一、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积极推动者 |
二、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和美国 |
第二节 理论提出的内外原由 |
一、社会诱因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理论包含的基本内容 |
一、回归教育的本来面目 |
二、面向人人的自由教育 |
三、博弈中寻求独立发展 |
第四节 理论推进的实施构想 |
一、智慧学科 |
二、学生中心 |
三、全员参与 |
四、两种理想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走进朗沃斯的学术视野 |
第一节 从“赫钦斯”到“朗沃斯” |
一、20世纪70年代:“风生水起” |
二、20世纪80年代:“沉寂落寞” |
三、20世纪90年代:“强劲回归” |
第二节 朗沃斯及其所生活的时代 |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实践倡导者 |
二、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和欧洲 |
第三节 理论提出的内外原由 |
一、社会诱因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理论包含的基本内容 |
一、培训向终身学习变革 |
二、人人的终身全面发展 |
三、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
第五节 理论推进的实施构想 |
一、围绕民众需求:激励学习 |
二、基于核心能力:挖掘潜能 |
三、整合所有资源:建立联系 |
四、依靠多种手段:提供支持 |
本章小结 |
中篇实践篇 |
第三章 实践了望:基于全球视野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三大国际组织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 |
一、“开创先锋”:经合组织 |
二、“积极分子”:欧盟 |
三、“集大成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第二节 国外若干国家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 |
一、英国及城市(爱丁堡) |
二、德国及其城市(巴德特尔茨) |
三、韩国及其城市(光明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回望:基于本土视野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整体规划 |
一、相关背景 |
二、总体目标 |
三、基本保障 |
四、行动要点 |
第二节 城市层面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四个城市案例 |
一、北京:以人为本的人文之城 |
二、深圳:快速成长的创新之城 |
三、西安:包容创新的历史之城 |
四、宁波:均衡发展的文化之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践聚焦:基于一线层面的实地考察 |
第一节 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概况及调研 |
一、上海概况 |
二、一线调研 |
第二节 操作者的访谈结果呈现与分析 |
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广泛裨益 |
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支柱 |
三、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
第三节 学习者的访谈结果呈现与分析 |
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广泛效益 |
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支柱 |
三、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
第四节 两类人群访谈结果的综合分析 |
一、两类人群谈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广泛裨益” |
二、两类人群谈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支柱” |
三、两类人群谈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
本章小结 |
下篇 综合篇 |
第六章 理之源:理论核心框架的梳理与归纳 |
第一节 认知层面的理论 |
一、基本定义:学习型社会在城市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实践途径 |
二、主要特征:终身学习、全员参与、资源整合、全面发展 |
三、相近概念间的关系:均为终身学习思想指导下组成的学习共同体 |
四、关键作用:社会持续发展、教育回归本原和个人自我完善 |
第二节 实践层面的理论 |
一、首要前提:依据个体多种多样的学习需求 |
二、核心任务:培养个体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
三、基础条件:协调社会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 |
四、必要手段:调动并整合各类可利用的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行之路:实践基本走向的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的基本走向 |
一、两个层面的实践概括 |
二、广泛裨益:社会软实力提升、教育各阶段协同发展、个体增权赋能 |
三、主要支柱:“框架”打造、“内在”和“外在”提升 |
四、基础条件: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各类资源 |
第二节 本土实践的对照衡量——基于上海一线信息的分析 |
一、上海一线层面实践与“基本走向”的吻合与差异 |
二、基于“吻合”与“差异”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思与前瞻:基于理之源与行之路的综合 |
第一节 理论核心框架与实践基本走向的综合分析 |
一、学习型城市是什么? |
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城市? |
三、怎么样建设学习型城市? |
第二节 我国(主要是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反思与前瞻 |
一、针对学习需求,我们能做些什么? |
二、如何将终身学习理念真正融入各级各类教育? |
三、如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科技手段有效使用? |
四、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说明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受访者基本信息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
(一) 制度和产权的视角 |
(二)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
(三) 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及改革方向 |
(四) 土地制度改革及对乡村社会政治的影响 |
三、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相关概念的简要说明 |
第一章 土地流转的政策与实践 |
一、土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1982~1983年底:不允许土地流转 |
(二) 1984~1991年:初步允许土地流转 |
(三) 1993年~至今:土地流转日趋规范化 |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代表性模式 |
(一) 以两田制为特征的山东平度模式 |
(二) 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广东南海模式 |
(三) 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浙江嘉兴模式 |
(四) 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天津模式 |
(五) 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特征的成都温江模式 |
三、镇海土地流转概况 |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地流转开始起步 |
(二) 20世纪90年代:土地流转加速 |
(三) 本世纪以来:土地流转全面铺开 |
四、进一步的讨论 |
(一) 土地流转是否必然带来规模经营? |
(二) 如何看待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
(三) 为什么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热衷于土地流转? |
五、几点启示 |
(一) 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
(二) 土地流转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 |
第二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 |
一、传统农业升级换代 |
二、农民就业日益多元 |
三、产业结构显着优化 |
四、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 |
五、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
第三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 |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建构 |
二、社会结构的艰难转型 |
三、社会阶层变动与形塑 |
(一) 社会分层的理论诠释 |
(二) 建国后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
(三) 个案呈现 |
第四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
一、镇海的村社组织体系 |
(一) 传统组织 |
(二) 新兴组织 |
二、社区内部组织关系 |
(一) 传统"三驾马车"的相互关系 |
(二) 村民委员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 |
(三) 村民委员会与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
三、乡村组织关系 |
(一) 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的关系 |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
四、进一步的讨论 |
(一) 社区工作站会不会导致村委会虚化和边缘化? |
(二) 如何监督"一权独大"的村党组织书记? |
(三) 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主政的能人治理模式? |
第五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 |
一、"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 |
二、"国家单方供给":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困境 |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模式的路径依赖 |
(二) 农村公共服务"国家单方供给"的制度困境 |
三、"多元合作治理":社区服务体系的重构 |
(一) 社区公共服务 |
(二)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介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三) 农村社区化管理: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的有效衔接 |
(四) "81890"服务模式:多元合作治理的范例 |
第六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稳定 |
一、土地流转的利益冲突 |
二、土地流转对乡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七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 |
一、土地制度、产权流动:村治的变迁 |
(一) 土地改革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建 |
(二) 合作化、集体化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组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变革 |
(四) 土地流转及其对乡村治理的挑战 |
二、土地流转与村社边界:开放与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
(一) 经济边界开放 |
(二) 社会边界封闭 |
三、土地、农民与国家:乡村土地政治 |
(一) 国家建构与阶级解放:土改时期国家与农民 |
(二) 全面控制与依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
(三) 国家赋权与公民权的生长: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
结论与展望 |
一、村社治理转型的演进逻辑 |
(一) 村社治理转型的逻辑起点:什么农村与谁在创造? |
(二) 村社治理转型的方向: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 |
二、村社治理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
(一) 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 |
(二) 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
(三) 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多功能保护的价值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耕地保护问题的再审视 |
1.1.2 耕地保护的合理目标选择 |
1.2 选题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耕地概念的及属性 |
1.3.2 耕地多功能保护 |
1.3.3 耕地多功能保护的价值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已有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2 耕地多功能价值结构及估算方法选择 |
2.1 耕地多功能性内在依据 |
2.1.1耕地多功能性的内在依据 |
2.1.2 耕地多功能性的特征 |
2.2 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的三维逻辑结构模型 |
2.2.1 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的三维逻辑结构模型 |
2.2.2 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的效用维度(需求维度) |
2.2.3 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的功能维度(供给维度) |
2.2.4 耕地多功能性价值逻辑结构的特点 |
2.3 耕地多功能保护的价值评价方法比较 |
2.3.1 经济产出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 |
2.3.2 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 |
2.3.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 |
2.3.4 耕地资源的总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数量变化的动因研究——基于SVR的分析 |
3.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分析 |
3.2 统计学习理论 |
3.2.1 机器学习 |
3.2.2 统计学习理论 |
3.2.3 支持向量机 |
3.2.4 支持向量机的应用 |
3.3 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 |
3.3.1 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的基本思想 |
3.3.2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理论的核心概念 |
3.3.3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特点 |
3.4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耕地非农化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3.4.3 选择SVM模型并确定SVM的核函数 |
3.4.4 采用交叉验证选择最佳参数C与gamma |
3.4.5 采用最佳参数C与g对整个训练集进行训练获取支持向量机模型 |
3.4.6 利用获取的模型进行测试 |
3.4.7 特征值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耕地多功能保护视角的城市化成本效益分析 |
4.1 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成本分析 |
4.1.1 耕地占用后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损失 |
4.1.2 耕地开发成本 |
4.1.3 城市基础建设和维护成本 |
4.1.4 城市化的环境成本 |
4.1.5 城市化的社会成本 |
4.2 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
4.2.2 城市化的社会效益分析 |
4.3 城市化进程中的成本与效益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 |
4.3.2 城市化进程中的成本效益核算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5 宁波市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及土地利用分析 |
5.1 宁波市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5.2 宁波市区域优势比较分析 |
5.2.1 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基础优越 |
5.2.2 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大 |
5.2.3 农业用地日益向优势农产品生产集中,区域特色经济活力旺 |
5.2.4 人文资源丰厚,土地多元化开发前景好 |
5.3 宁波市区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
5.3.1 宁波市土地资源禀赋特点 |
5.3.2 宁波市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5.4 1985 年以来宁波市区耕地资源变化情况分析 |
5.4.1 宁波市耕地资源现状 |
5.4.2 1985-2007年间宁波市耕地数量变化阶段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6 宁波市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估算 |
6.1 宁波市区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功能价值估算 |
6.1.1 数据获取 |
6.1.2 1996~2007 年耕地经济产出功能价值核算 |
6.1.3 耕地经济产出功能价值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4 耕地经济产出功能价值增长的制约 |
6.2 宁波市区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估算 |
6.2.1 计算依据及数据获取 |
6.2.2 1996~2007 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估算 |
6.2.3 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的构成分析 |
6.3 宁波市区耕地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
6.3.1 计算依据及参数选择 |
6.3.2 1996~2007 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
6.4 宁波市区耕地多功能保护的总价值 |
6.5 宁波市耕地多功能保护价值结构变化分析 |
6.5.1 变化过程分析 |
6.5.2 结构变化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宁波市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7.1 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模型构建 |
7.1.1 数据采集 |
7.1.2 原始数据的信度分析 |
7.1.3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操作 |
7.1.4 选择SVM模型并确定SVM的核函数 |
7.1.5 获取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 |
7.2 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的SVR模型验证 |
7.3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重要性分析 |
7.3.1 耕地非农化驱动因子的逐次删减分析 |
7.3.2 耕地非农化驱动因子的层次划分 |
7.4 宁波市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7.4.1 农业生产与耕地非农化 |
7.4.2 人口非农化与耕地非农化 |
7.4.3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 |
7.4.4 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非农化 |
7.4.5 耕地保护政策与耕地非农化 |
7.5 本章小结 |
8 宁波市区城市化成本与效益分析 |
8.1 宁波市区近10年以来城市化成本分析 |
8.1.1 宁波市区耕地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损失 |
8.1.2 耕地开发成本 |
8.1.3 城市基础建设和维护成本 |
8.1.4 城市和耕地的环境治理费用 |
8.1.5 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
8.1.6 国家维护耕地的粮食安全成本 |
8.1.7 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损失 |
8.2 宁波市近10年以来城市化收益分析 |
8.2.1 国内生产总值(GDP) |
8.2.2 耕地发展权的价值 |
8.2.3 与耕地减少有关的税收收入 |
8.3 宁波市区城市化成本与效益比较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城市化快速发展区域耕地多功能保护对策 |
9.1 典型国家及地区的实践经验 |
9.1.1 日本的经验 |
9.1.2 台湾地区的经验 |
9.2 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耕地多功能保护对策 |
9.2.1 耕地多功能保护理念的深化 |
9.2.2 耕地多功能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构建 |
9.2.3 坚持土地利用的生态化导向 |
9.2.4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
10 主要结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改进及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篇章结构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思路、方法及篇章结构 |
第2章 开发区及其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
2.1 开发区的设立与功能定位 |
2.2 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动力研究 |
2.3 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2.4 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分析 |
第3章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适应性缺陷 |
3.1 娄底经济开发区及其管理体制概况 |
3.1.1 娄底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
3.1.2 娄底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现状 |
3.2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法律缺陷 |
3.2.2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先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具体举措 |
4.1 先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经验 |
4.2 先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举措 |
4.2.1 创新管理体制 |
4.2.2 创新运行机制 |
第5章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探索 |
5.1 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法律地位及功能定位 |
5.1.1 娄底经济开发区的法律地位 |
5.1.2 娄底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5.2 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探索 |
5.2.1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5.2.2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功能 |
5.2.3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方式的转变 |
5.3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探索 |
5.3.1 总体思路 |
5.3.2 具体举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
(8)中心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研究 ——基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特点 |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一、相关理论述评 |
二、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结构 |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一个制度性的解说 |
第一节 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制度变迁:动力和模式 |
一、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 |
二、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制度变迁 |
第二节 农村改革:曲折和成效 |
一、农村改革的曲折 |
二、农村改革的重大突破 |
第三节 城市改革:存量调整和增量革命 |
一、企业改革及其困境 |
二、特区建设的探索和经验 |
第四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革命和边际创新 |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成 |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专业化和整合 |
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第一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的最初设计 |
第二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实现 |
一、城市功能区 |
二、体制创新区 |
三、开放引领区 |
四、产业集聚区 |
五、技术创新区 |
第三节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一、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华东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
三、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
四、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悖论:诺斯悖论及其扩展 |
第一节 诺斯悖论及其扩展 |
一、诺斯悖论的内涵和表现 |
二、诺斯悖论的可解与不可解 |
三、诺斯悖论的拓展 |
第二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悖论 |
一、功能和规模的悖论 |
二、体制创新和回归的悖论 |
三、市场融合和分割的悖论 |
四、产业集聚和企业扎堆的悖论 |
五、开放与封闭的悖论 |
第三节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规模扩张和功能发育 |
二、过度竞争和区域冲突 |
三、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 |
四、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 |
五、权力下放和体制创新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绩效评价 |
第一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绩效评价的功能 |
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估研究回顾 |
二、模型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功能 |
第二节 评价模型介绍 |
第三节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绩效评估 |
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绩效评价 |
小结 |
第六章 中心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 |
第一节 全球化中的中心城市 |
第二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 |
一、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 |
二、实现功能转型和提升 |
三、实现产业转型和提升 |
四、实现制度转型 |
五、实现发展模式转型 |
第三节 宁波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 |
一、重新审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 |
二、实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转型 |
三、促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和提升 |
四、实现开发模式的转型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 |
目录 |
导 论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 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理论和发展动态 |
1 、关于城市形态的研究 |
2 、关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扩展、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 |
三、 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2 、人居环境系统 |
3 、系统非线性、适应性重组的平衡思想 |
四、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五、 论文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 、发展与增长 |
2 、城市空间发展 |
3 、城市空间扩展 |
4 、新城建设 |
5 、城中村 |
上篇 现实与问题 |
第一章 浙江沿海地区城市化背景及当前城市空间发展若干现象解读 |
1.1 城市化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的判读 |
1.1.1 城市化的内涵 |
1.1.1.1 从城市发展轨迹看城市化内涵 |
1.1.1.2 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 |
1.1.2 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判读 |
1.1.2.1 从城市化水平判定城市化发展阶段 |
1.1.2.2 以城市文明普及程度判定城市化发展阶段 |
1.2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特点 |
1.2.1 浙江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
1.2.2 浙江城市化的特点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2.1 浙江城市化的特点 |
1.2.2.2 浙江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
1.3 快速城市化时期若干城市空间发展现象解读 |
1.3.1 城市空间扩展的无序 |
1.3.2 对新城建设的“迷茫” |
1.3.3 对“城中村”的孤立与忽视 |
1.3.4 小结 |
中篇 思考与探索 |
第二章 动态、融合、调优--快速发展背景下空间扩展的可持续探求 |
2.1 研究快速发展条件下城市空间扩展的必要性 |
2.1.1 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
2.1.2 空间扩展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
2.1.2.1 美国的空间扩展现象:铺开的城市、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 |
2.1.2.2 雅加达--投资驱动下的无序扩展 |
2.1.2.3 北京与深圳:应对快速城市化空间扩展模式的抉择对比 |
2.1.2.4 小结 |
2.1.3 浙江空间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
2.1.3.1 空间资源稀缺,供给的有限性 |
2.1.3.2 空间扩展迅速 |
2.1.3.3 土地利用率低下 |
2.1.3.4 小结 |
2.2 城市空间扩展机制与模式的分析 |
2.2.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概述 |
2.2.2 城市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
2.2.2.1 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演变 |
2.2.2.2 城市空间扩展的基础条件--人文、自然地理环境(融合与约束) |
2.2.2.3 城市空间扩展的牵引动力--主要经济联系指向、主要交通线路 |
2.2.2.4 城市空间扩展的控制阀--政策与规划引导(涉及到对当前规划制度的问题) |
2.2.2.5 居民的生活需求对城市空间扩展有着特殊的影响 |
2.2.3 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分析 |
2.2.3.1 区域空间扩展模式分析 |
2.2.3.2 城市、城镇的空间扩展模式分析 |
2.2.3.3 空间扩展模式的可控性、适应性分析 |
2.3 浙江沿海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 |
2.3.1 杭州城市空间扩展演变分析 |
2.3.1.1 杭州城市空间布局的内在经济特征 |
2.3.1.2 杭州城市空间格局的外在特征 |
2.3.1.3 杭州城市空间功能结构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
2.3.2 宁波城市空间扩展演变分析 |
2.3.2.1 1990年代以前宁波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2.3.2.2 1990年代以后宁波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
2.3.2.3 城市空间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 |
2.3.2.4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3 台州城市空间扩展演变分析 |
2.3.3.1 台州概况与演变阶段 |
2.3.3.2 台州城市空间布局的内在经济特征 |
2.3.3.3 台州城市空间格局的外在特征 |
2.3.3.4 台州城市空间发展:理想与现实差异的反思 |
2.3.4 小结:失序、失效、失真 |
2.3.4.1 现象层面的分析 |
2.3.4.2 政策层面的分析 |
2.4 浙江沿海地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优化及构想 |
2.4.1 浙江沿海地区城市空间发展趋势的探讨 |
2.4.1.1 信息化与全球化 |
2.4.1.2 区域共生化 |
2.4.1.3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
2.4.1.4 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生态空间 |
2.4.1.5 机动化(小汽车普及)的趋势 |
2.4.2 针对浙江省沿海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优化模式(TOD 、EOD、SOD等多模式的协同) |
2.4.2.1 哲学观层面--空间扩展的动态、融合、调优观 |
2.4.2.2 实践操作层面--EOD、TOD、SOD、COD、AOD等多种引导空间扩展途径的适宜综合 |
2.4.3 浙江省沿海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构想 |
2.4.3.1 合理扩展需要一个有效的规划制度框架 |
2.4.3.2 区域与城市的空间扩展构想 |
第三章 适时、适地、适度--快速城市化背景中新城建设的适宜途径 |
3.1 新城建设的历史思考 |
3.1.1 理论的起源与流变 |
3.1.1.1 理论起源--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 |
3.1.1.2 从田园城到新城 |
3.1.1.3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
3.1.1.4 广亩城(Broadacre City) |
3.1.1.5 集中主义理论下的现代城市更新设想 |
3.1.1.6 新城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
3.1.2 国外新城建设实践 |
3.1.2.1 英国的新城建设 |
3.1.2.2 美国的新城建设--边缘城市 |
3.1.2.3 法国的新城建设 |
3.1.2.4 日本的新城建设 |
3.1.3 国外新城建设的启示 |
3.1.3.1 启示一:建立在分散与集中两大理论基石上的平衡发展观 |
3.1.3.2 启示二:建设新城必须注意的五点内容 |
3.1.3.3 启示三:“他山之石”与“因地制宜” |
3.2 浙江沿海地区新城规划建设的检讨 |
3.2.1 浙江沿海地区新城建设的背景分析 |
3.2.1.1 经济高速发展,增长能量集聚过多,结构门槛日益凸现 |
3.2.1.2 在区域一体化趋势中,置身于城镇群中寻求发展空间 |
3.2.1.3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新城建设的“诱发力” |
3.2.1.4 “过分”关注经济所引致的盲目性 |
3.2.1.5 行政区划调整为新城建设带来的契机 |
3.2.2 浙江沿海地区新城建设的对比与思考 |
3.2.2.1 新城区位选址的对比 |
3.2.2.2 规划编制的对比与思考 |
3.2.2.3 新城建设与规划中的问题 |
3.3 可持续理念的具体化--新城建设宜适时、适地、适度 |
3.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新城建设的启示 |
3.3.2 新城建设应适时、适地、适度 |
3.3.2.1 适时 |
3.3.2.2 适地 |
3.3.2.3 适度 |
第四章 统筹、综合、平衡快速背景下城中村问题的合理解决 |
4.1 城中村现象与界定 |
4.1.1 城中村现象 |
4.1.2 传统村镇居住聚落转变为城中村 |
4.1.3 城中村的界定 |
4.2 城中村的演进 |
4.2.1 两种农村城市化道路 |
4.2.2 城中村社会演变 |
4.2.3 城中村发展的生命周期 |
4.2.4 城中村的特征与影响 |
4.2.4.1 老城中村的特征与影响 |
4.2.4.2 新城中村的特征与影响 |
4.3 城中村产生的原因 |
4.3.1 直接原因 |
4.3.1.1 农民利益 |
4.3.1.2 制度根源 |
4.3.2 文化原因 |
4.3.3 间接原因 |
4.3.4 小结 |
4.4 城中村对城市的影响 |
4.4.1 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4.4.2 对城市文明的影响 |
4.5 城中村失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
4.5.1 国家土地补偿安置政策偏低 |
4.5.2 浙江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不足 |
4.5.2.1 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类型 |
4.5.2.2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缺陷 |
4.5.2.3 宁波市江东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调查为例 |
4.6 社会学观察:城中村是什么?195 |
4.6.1 城中村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征 |
4.6.2 城中村是城乡互动的结果 |
4.6.3 城中村社会学:秩序、多元与冲突 |
4.6.4 文化孤立:城中村与唐人街 |
4.6.5 城中村人文:“二世祖”现象 |
4.7 解构城中村现象的本质:一个“系统利益模型” |
4.7.1 城中村现象涉及的村民利益 |
4.7.2 城中村现象涉及的城市利益 |
4.7.3 城中村现象涉及的社会利益 |
4.7.4 城中村现象涉及的国家利益 |
4.7.5 城中村的本质 |
4.8 统筹城乡规划,合理解决城中村问题 |
4.8.1 深化城市规划,引导城中村演变 |
4.8.1.1 关于“保留村镇用地” |
4.8.1.2 规划控制城中村的原则 |
4.8.2 推动城中村良性演变的综合方案 |
4.8.2.1 进一步清楚界定土地所有权公有的性质,明确土地征用的强制效力和补偿的范畴 |
4.8.2.2 通过集体资产的股份化改造实现保障性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更加彻底、快速、科学地进行集体资产的股份化改造 |
4.8.2.3 推出一揽子的城中村村民保障、就业和发展服务创新计划,实现对村民在就业等方面损失的补偿 |
4.8.2.4 对村民的居住安置实行统一标准的购房款补贴或现金的形式,但应保障村民按原有社区获得住宅安置的可能 |
4.8.2.5 建议考虑通过将部分土地出让金以政府资本金的形式入股、与村民投资结合,并优先吸纳村民参与经营的形式,发展适宜的产业,包括城市廉租屋业 |
4.8.3 解决城中村问题平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
下篇 理念与对策 |
第五章 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观的思考(无限规划) |
5.1 规划指导思想--无限规划 |
5.1.1 城市规划应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城市发展 |
5.1.2 城市规划应从更远的时期考虑城市发展 |
5.1.3 城市规划应从更全面的角度考虑城市发展 |
5.2 规划思考意识--上帝、祖宗、自我 |
5.2.1 尊重自然 |
5.2.2 保护历史 |
5.2.3 发挥自我 |
5.3 规划设计手段--二基、一估、一保 |
5.3.1 规划方法转变 |
5.3.2 规划设计手段 |
5.3.3 城市规划形式 |
5.4 规划实施保障--依法管理、科学管理 |
5.4.1 依法管理 |
5.4.2 科学管理 |
结语 快速城市化时期--构筑“平衡发展之屋” |
一、 平衡的思考 |
二、 平衡的观点 |
1 、历史与现代的平衡 |
2 、人工与自然的平衡 |
3 、效率与活力的平衡 |
4 、生存与发展的平衡 |
三、 城市发展--平衡之屋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声 明 |
图表目录 |
后 记 |
四、北仑区被征地农民进大学读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D]. 吴雯雯.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集体土地所有权基础构造及其区域分异形式[D]. 王乾熙. 浙江大学, 2018(09)
- [3]撤村建居社区居民社会认同研究 ——以杭州市滨江区岩大房社区为例[D]. 林玲丽.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6)
- [4]学习型城市建设:理之源与行之路的探索[D]. 蒋亦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D]. 陈世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6]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多功能保护的价值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周立军. 浙江大学, 2010(09)
- [7]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朱石牛. 湖南大学, 2010(03)
- [8]中心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研究 ——基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证分析[D]. 傅晓.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11)
- [9]关于城郊失土农民转岗培训工作的探索研究报告[A]. 王明祥,郑华安,陈和平. 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 2004
- [10]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沈磊. 清华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