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回油管、吸油管;箱体的底板中部垂直固定设置隔板;回油管与隔板左侧的箱体顶板固定连接;吸油管与隔板右侧的箱体底板固定连接;隔板右侧箱体顶板上垂直固定设置密封筒,密封筒的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进行密封连接,密封筒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吸油管的吸油口向上插入到密封筒上部,吸油管的吸油口位于箱体内液压油液位的上部。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在箱体内部设置隔板和密闭筒,增加了液压油在油箱内部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在油箱内部停留时间,增加液压油沉淀杂质、释放气泡、散发液压油中热量的时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增加整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回油管、吸油管;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底板中部垂直固定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端面与箱体的前、后端面分别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与箱体的顶板之间留有液压油流通空间;所述回油管与隔板左侧的箱体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吸油管与隔板右侧的箱体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右侧箱体顶板上垂直固定设置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进行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筒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吸油管的吸油口向上插入到密封筒上部,所述吸油管的吸油口位于箱体内液压油液位的上部。
设计方案
1.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回油管、吸油管;
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底板中部垂直固定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端面与箱体的前、后端面分别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与箱体的顶板之间留有液压油流通空间;
所述回油管与隔板左侧的箱体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吸油管与隔板右侧的箱体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右侧箱体顶板上垂直固定设置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进行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筒的底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吸油管的吸油口向上插入到密封筒上部,所述吸油管的吸油口位于箱体内液压油液位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是,所述回油管内部设置有回油滤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是,所述回油管与箱体的顶板进行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是,所述回油管的下部筒体上设有若干圆形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是,所述吸油管内部设置有吸油滤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是,所述吸油管与箱体的底板进行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筒与箱体的顶板进行焊接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箱。
背景技术
目前非道路工程车辆上液压油箱体积设计因受空间的限制,油箱体积偏小,导致整机液压油的循环周期较短,即液压油在液压油箱中停留时间较短,这样会导致液压回油管路中的高温液压油未能及时沉淀杂质,释放油液中的气泡,油温未充分冷却散热,就被吸油口重新吸入液压系统中,导致液压油温度持续偏高,油液中气泡持续超标,大大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相关液压元件的正常使用功能。
针对这种缺陷,现有的液压油箱结构如图1所示,在液压箱体01内部设置挡板02,将回油腔管03与吸油腔管04隔开,目的是增加液压油在油箱内部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在油箱内部停留时间,增加液压油沉淀杂质、释放气泡、散发液压油中热量的时间,其流动方向为进入液压油箱后的液压油遇到挡板02以后,需要向上流动越过挡板02,在向下流动进入吸油腔管04的吸油口,最后离开液压油箱。
但是现有的这种液压油箱依然具有以下缺陷:
(1)虽然增加了挡板02,但液压油在油箱内部停留的时间仍然较短,液压油仍不能充分进行杂质沉淀、散热和液压油中空气释放,导致液压油的寿命大大缩短,同时也降低相关液压元件的正常使用功能.
(2)由于吸油腔管04的吸油口位于油箱底部,当吸油腔管04所接零部件(例如泵)需要更换时,需要事先将整桶液压油全部倒出,以防止内部的液压油沿吸油口流出,从而增加了工作量,同时浪费液压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油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回油管、吸油管;
所述箱体的底板中部垂直固定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端面与箱体的前、后端面分别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与箱体的顶板之间留有液压油流通空间;
所述回油管与隔板左侧的箱体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吸油管与隔板右侧的箱体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右侧箱体顶板上垂直固定设置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进行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筒的底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吸油管的吸油口向上插入到密封筒上部,所述吸油管的吸油口位于箱体内液压油液位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内部设置有回油滤芯。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与箱体的顶板进行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的下部筒体上设有若干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吸油管内部设置有吸油滤芯。
优选的,所述吸油管与箱体的底板进行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筒与箱体的顶板进行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在箱体内部设置隔板和密闭筒,增加了液压油在油箱内部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在油箱内部停留时间,增加液压油沉淀杂质、释放气泡、散发液压油中热量的时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增加整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吸油管插入到密封筒上部,且吸油管的吸油口位于箱体内液压油液位的上部,当更换液压元件(例如泵)时,因为当需更换时,泵肯定是不工作的,此时箱体的液位与密闭筒内的液位是一至的,均位于吸油管吸油口以下,不会出现液压油沿吸油管流出的现象,因此在更换液压元件时不需要将液压油倒出,从而节省了工作量,也避免了液压油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液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01-液压箱体,02-挡板,03-回油腔管,04-吸油腔管;
1-箱体,2-隔板,3-回油管,31-圆形通孔,4-吸油管,5-密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1、回油管3、吸油管4;
所述箱体1的底板中部垂直固定设置隔板2,所述隔板2的前、后端面与箱体1的前、后端面分别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的顶部与箱体1的顶板之间留有液压油流通空间;
所述回油管3与隔板2左侧的箱体1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吸油管4与隔板2右侧的箱体1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2右侧箱体1顶板上垂直固定设置密封筒5,所述密封筒5的顶部与箱体1顶部之间进行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筒5的底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吸油管4的吸油口向上插入到密封筒上部,所述吸油管4的吸油口位于箱体1内液压油液位的上部;
当吸油管4连接的液压元件(例如泵)不动作时,密闭筒5内的液面和箱体1内部的液面是一至的,均位于吸油管1的吸油口之下;当泵工作时,首先将密闭筒5的上部抽成真空,此时进入箱体1内的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为:沿回油管3流至箱体1底部,然后向上流动越过隔板2,之后在向下流动沿密闭筒的底部进入密闭筒以提升密闭筒内的液位,最终液位超过吸油管4的吸油口实现吸油;因此密封筒5的设置在隔板2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了液压油在油箱内部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在油箱内部停留时间,增加液压油沉淀杂质、释放气泡、散发液压油中热量的时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液压元件得到充分冷却、冲洗、散热和润滑、增加整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更换液压元件(例如泵)时,因为当需更换时,泵肯定是不工作的,此时箱体1的液位与密闭筒5内的液位是一至的,均位于吸油管4吸油口以下,不会出现液压油沿吸油管4流出的现象,因此在更换液压元件时不需要将液压油倒出,从而节省了工作量,也避免了液压油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3内部设置有回油滤芯。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3与箱体1的顶板进行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3的下部筒体上设有若干圆形通孔31,圆形通孔31的作用一方面是将液压油进行分散,避免直接冲击液压油箱下部,导致沉淀的杂质被重复冲击;另一方面圆形通孔31能够将回油管3的液压油含有的气泡进行破碎。
优选的,所述吸油管4内部设置有吸油滤芯。
优选的,所述吸油管4与箱体1的底板进行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筒5与箱体1的顶板进行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在箱体内部设置隔板和密闭筒,增加了液压油在油箱内部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在油箱内部停留时间,增加液压油沉淀杂质、释放气泡、散发液压油中热量的时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增加整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吸油管插入到密封筒上部,且吸油管的吸油口位于箱体内液压油液位的上部,当更换液压元件(例如泵)时,因为当需更换时,泵肯定是不工作的,此时箱体的液位与密闭筒内的液位是一至的,均位于吸油管吸油口以下,不会出现液压油沿吸油管流出的现象,因此在更换液压元件时不需要将液压油倒出,从而节省了工作量,也避免了液压油的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784.X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414284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F15B 1/26
专利分类号:F15B1/26;F15B21/044;F15B21/0423
范畴分类:27J;
申请人: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黄河东路75号
发明人:赵斌;陈维雄;孙长良;齐高品;胡月平;蒙小行;董丽
第一发明人:赵斌
当前权利人: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敏玲
代理机构:37221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