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化:进展和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朱兴涛[3](2021)在《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对空间的终极性思考和存在性追问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论题。空间作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变化样态,既是人类生命寄寓的现实处所,亦是人类社会实践展开的重要场域,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意蕴。马克思哲学堪称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作为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和人类自身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以其基于人性的透彻的实践性理论追求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生成了一种自觉把握时代主题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思想品格。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空间问题特质与真义的思想方法和逻辑切入点。客观地讲,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和哲学审视,在现代性批判视域下具体阐发了关于“社会空间”的重要思想。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资本积累的空间叙事,从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日常社会空间建构及其异化三个方面对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理论透视。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空间”作出了新的实质性的创新性理解和理论性表达。深化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既是多学科视野融合和交叉学科整合的学术需要,也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理论需要,更是理解和阐释当代社会重大空间现实问题的实践需要。首先,本文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空间研究是西方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主题,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追溯到传统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社会空间观和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社会空间观。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虽然既表征了人类社会空间的发展逻辑,又确立了历史性的解释原则,但仍只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代表,所主张的“感性直观”只是把社会空间看作“物化”的实体,人与人的社会空间关系只能被物化为“非历史”的物与物的空间关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贯穿着“历史观点”,而他的社会空间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历史生成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空间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生成过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思想历程,“人的观点”社会空间意蕴,“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的哲学文本阐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的观念变革、理论特点及其人性意蕴。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系统性阐释。第一个方面是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根植于19世纪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在肯定其对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意义的前提下,把社会空间的理论分析始终与资本对社会空间重塑的现实批判相结合,揭示了人类社会空间出现的多重矛盾、潜在危机及其资本主导逻辑。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性交往社会空间的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通过“用时间去消灭空间”的地理性拓展,通过从“地方市场”到“世界市场”的经济性牵引,通过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的文化性融合,实现了全球社会空间的普遍联系。由于资本积累的空间全球化,社会空间的“世界历史”性发展过程加速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导致了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全球性空间剥夺。同时,马克思批判了全球自然空间过度资本化导致社会空间的对立矛盾和全球空间的生态恶化,并指出资本与信用的结合是虚拟资本时代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也包含着发展的内在危机。第二个方面是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城市是人类社会空间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在本质上是人类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人化自然”,它处处打着人的空间实践活动的历史烙印。城市空间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和乡村空间关系变迁的轴心,也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社会空间转换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历史阶段分析,资本在城市的集中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造成一系列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不可挽回的社会后果。同时,马克思指出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通过对一系列资本所导致的社会空间后果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的资本化和等级化。第三个方面是日常社会空间的营造及其异化。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是资本在世界各地到处落户并开始迈向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本积累推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是城市社会空间被资本重塑并快速分异的时代,也是人类日常社会空间被全面纳入资本逻辑和金融体系的时代,人的居住空间、劳动空间、休闲空间出现普遍物化和异化。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住宅短缺及其区隔的资本逻辑,批判了居住社会空间出现的严重空间分异。马克思始终把空间及其社会性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量和分析,指出以工厂为基础的劳动空间是一个生产要素的空间聚合,出现了各种局部劳动过程的“空间并存”现象。同时,也指出资产阶级创造休闲空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剥削的资本逻辑。最后,在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三个重要层面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马克思是从人出发,把人作为社会空间正义的真正根据,在人的历史与现实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来把握社会空间正义问题,来阐释社会空间正义的思想内涵,来审视社会正义原则,来形成社会空间正义观念,以人的观念来憧憬社会空间的正义理想。同时,本文申明了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自由个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进一步指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自由人的生成与自由个性的生活理想是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归宿。因此,深化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有利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当代敞开和生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我超越的必要方式和重要途径。
孙仁礼[4](2020)在《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快速扩张,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城市内诸多“城市病”问题的凸显,逐渐使得现行城市空间模式与物质基础充盈后人们对未来城市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愈发不匹配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探寻一种符合未来居民生活需求的城市空间模式变得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纵观人类整个城市发展史,科技的进步与变革始终在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的着重要角色,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无疑在未来城市空间的变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筹两方面考虑因素,探究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具有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反观以往城市空间演变相关研究,多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变历程与规律,缺少对未来城市空间模式的展望。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演绎以及定性预测等描述性与解释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对“人工智能”、“未来城市”、“城市空间演变”的研究基础之上,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居环境思想,从既往农业、工业、数字信息三次技术革命与对应历史时期古代、近代、现代城市发展对比中,发掘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性结论,结合对现状城市问题与理念误区的分析,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物联网”、“城市大数据平台”、“无人驾驶”、“AR/VR”人工智能代表技术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分析,展望未来城市居民生活愿景,总结人工智能代表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图景和城市局部空间模式两个层面,进一步探讨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其中,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图景以宏观角度,对有机更新式城市空间、紧凑型城市空间、山水城市空间、智慧城市空间四种类型进行分析,城市局部空间模式则从城市交通新模式、城市虚拟空间、个性化空间营造以及不同维度城市空间利用四个微观角度进行论述。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城市空间模式的探讨,希望能为人们畅想未来城市生活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期盼能够引起更多专业人士对未来城市的关注与研究。
邢国鑫[5](2020)在《空间分工变革中的城乡关系重构 ——以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为例》文中提出在当今中国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各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模式都处于快速迭代优化的态势中。与此同时,伴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各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依托于各地自然或经济特色而建设开发的科技新区。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来看,这种变化和调整则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地方空间分工的变动,当这种变动速度较快或幅度较大时,就会呈现出一种空间分工变革的特征。空间并非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而是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紧密关联,不同的空间分工调整样态,都会对地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与方向的影响。而具体到空间分工调整前处于农村样态的地区,当地的生产空间调整的方向常常朝向以二三产业为基础的城市型生产空间转变,这一空间转变形式则会对城乡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城乡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始终是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但从已有研究来看,以空间尤其是空间分工的视角分析城乡关系问题的成果非常稀少,在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保持高速推进的背景下,又进一步凸显了这一研究命题的意义。本研究选取青岛蓝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进行个案研究,该地在核心区规划确立后,原先呈现为农村地区特征样态的空间分工模式被迅速改造为以高技术及其他现代产业为主新型的空间分工模式。尽管当地空间分工的快速变革整体上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显着的积极作用,但就其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来看,这一新型空间分工模式在现阶段仍更加倾向于造成城乡关系的分化,且内部不同的新生产空间可产生影响的特征亦有所不同。但与此同时,尽管在当下该地区的城乡关系会面临一定来自空间分工调整的冲击,但从长远规划来看,蓝谷核心区当地的城乡关系可以走向融合的趋势前景仍比较乐观,在能够较好执行区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蓝谷核心区最终能够塑造较为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状态,内部城乡关系也能够达致和谐稳定。本研究共计包含以下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借助对研究缘起的简述,引出该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并对该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亮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文献综述。聚焦于空间分工与城乡关系两大研究关键词,分别展开详细梳理,并总结以上内容对现有研究成果做出小结。第三部分,案例简介与研究方法。对本研究所选择的青岛蓝谷核心区进行简要介绍,在说明此次个案研究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对研究选择以访谈法、半参与观察、文献查阅整理作为具体资料收集方法的合理性也做出了一定的说明。第四部分,“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空间分工变革。主要对当地空间分工的调整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则包括当地新型生产空间即配套空间的布局建设情况两块内容。第五部分,空间分工变革中的城乡关系重构结果与新特征。在说明新型空间分工模式在当前更易导致城乡关系重构中呈现分化状态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内部新生产空间中的高校院所空间和企业机构空间与地方城乡关系间关联的新特征。第六部分,空间分工变革中的城乡关系重构逻辑分析。认为造成倾向分化现状的背后原因与地方空间分工调整目标设定逻辑有紧密关联,并对此进行详细阐述。第七部分,总结与讨论。从本研究聚焦的空间问题,回答的理论问题,及创新与突破三个维度对此次研究的整体结论进行说明,同时对当地空间分工与城乡关系之间的未来给出预期,并对研究进行整体的复盘反思。
徐瑞阳[6](2020)在《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系日臻成熟,也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对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理念的不断深化。促进乡村的经济振兴、生态振兴以及文化振兴,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乡村题材纪录片在记录、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历史发源于农耕文明,乡村对于中国来说,奠定了整个社会的基础,同时乡村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乡村题材纪录片见证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以真实性为原则,用镜头展现乡村中的真实事件,反映出农村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历史传统,同时体现出城乡冲突矛盾下乡村的变迁以及对于人物个体命运的思考。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体现出乡村污名化、乡村记忆的缺失、现代性误区以及审美单一化的乡村等问题,为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重新建构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乡村题材纪录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本论文从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界定和特点出发,通过对相关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的研究,探讨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误区,分析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审美形象呈现,从而探索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建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四个方法,在分析研究大量的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基础上对审美价值建构研究。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对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建构研究。第一章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界定和特点。分析叙事理论、审美意象理论以及差序格局理论。对乡村题材纪录片、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本文所运用的理论基础。从叙事学理论到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学习文德尔班的美学理论内涵,探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影响,精英意识带动乡村本土化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探索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特点。以时间发展的脉络,梳理乡村题材记录片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从早期的注重人文情感的流露与文化寻根的记述,逐渐演变到注重农民生存的思考与城乡关系的矛盾,最后发展到对乡土记忆的追寻与乡村生态的保护,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特点变化体现出国家对乡村政策的重视与理念的变化。第二章研究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误区。通过苦难叙事与底层困境、记忆缺失与身份错位、城乡混淆与现代性误区三个层面,全方位分析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困境。在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误区中,苦难叙事与底层困境通过中国乡村的“苦难叙事”形象、夹缝求生的弱势女性形象以及乡村“污名化”的伦理问题展现出来,体现出底层社会的心酸与无奈。记忆缺失与身份错位通过乡村记忆的淡漠、民间文艺的消逝、国家形象的差异解读三个方面展现,体现出乡村记忆的缺失,他者眼中对于国家形象的解读差异。现代乡村的生态危机、乡村的“城市化”再造以及千篇一律的“小康村”模式所形成的城乡混淆与现代性误区,造成了乡村城市化形象的建构背景下,对生态在理念、表达方面的缺失,形成了审美偏离和单一化的问题。第三章对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审美形象呈现进行分析。从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个体形象、家园形象、文化形象以及国家形象四个方面为出发点。其中,个体形象体现了在乡者的期盼与无助的群体形象、离乡者追梦与漂泊无依的群体形象、还乡者追梦失败与回归的群体形象,充分展现出乡村社会中的人物性格和特点。家园形象通过诗意的田园、失落的乡村以及复兴的故园,展现出乡村从原始和谐的秀美景观,到文化和村落的湮灭,再到文化振兴和生态的美丽乡村的变化过程,体现出乡村形态的变化。文化形象通过宗族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展现出乡土文化的根源与脉搏、乡土传统的传承与灵魂、乡土文化的多样与繁荣的文化特点。国家形象的展现从传统形象、探索形象、当代形象三个层面,表现出宏观的叙事与民族的多样体现、底层的呐喊与现实的记录、主流价值观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的国家形象特点,展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形象特点。第四章结合具体纪录片,研究对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建构。通过生活的田园、生态的田园、文化的田园共同建构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在生活的田园审美价值建构过程中,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立体记录刻画,用原生态的镜头拍摄以及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表达更为真实的现代化乡土社会。通过乡村题材纪录片对人物形象的多元化表达,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底层人物进行自我表述。摆脱刻板的的女性主体形象,为新时代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提供更多的关爱。通过体制内纪录片和独立纪录片的对比建立共同的记忆空间,形成民族文化层面上的身份认同,为国家形象获得他者身份的认同。在生态的田园审美价值建构中,深入理解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了解新田园的生活理念,注重绿色的田园生产方式,与乡村生态的建设与保护相结合,遵循天人合一的田园景观建设。乡村题材纪录片对于文化的田园审美价值建构,形成对乡村记忆的文化重构,注重民间文艺的保护,追寻乡村记忆的本源。延续乡土文化的社会继承,将乡愁文化融入乡村记忆,建构文化的归属感,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的分析,展现出乡土中国形象的自我塑造和他者塑造,打造具有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乡土中国形象。将田园的理念融合乡村的生活、生产、文化与生态等方面,实现乡村的生活的田园、生态的田园、生产的田园在乡土社会中的永续发展。本文通过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研究,探索建构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体系,并将其放置在历史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经济与生态的格局下进行关照,为乡村题材纪录片更好的呈现乡村图景、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意义探索和策略支持。
王潇洒[7](2020)在《论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大伟是美国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美国政府的外交关系顾问,他专注中国问题近40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我们通过沈大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的研究,可以窥斑见豹,了解当下美国学者、智库关于中国问题的观点,深化对美国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认识。而批判和指正沈大伟的错误认知有助于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优越性,有助于中国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让美国人民准确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沈大伟多年来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入手,将沈大伟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问题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初步梳理了沈大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和发展趋势,揭示了沈大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特点。沈大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存在一些错误,本文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批判和澄清。最后本文论述了从沈大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得出的启示。沈大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是对错混杂的。正确的认知来源于沈大伟对中国的多年观察调研,是沈大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切身感受,这些从实践中得出的理性认识是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错误的认识一部分来源于沈大伟的认识局限,一部分来源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一部分来源于欧美国家学者对中国所固有的傲慢。因此,在对待沈大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成果时,必须要明辨是非。首先要理性看待沈大伟的研究成果,不可全盘否定,也不可全盘接受,要以事实说话;二是要澄清批判沈大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认知,有理有节的批判才能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优越性;三是要批判地吸收沈大伟提出的意见建议,博采众长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更繁荣昌盛。
沈昊[8](2019)在《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乡关系出现了质的变化,过往城市化进程中扮演资源与人员输出的乡村迎来城市化进程中多元化动态过程,资源与资本部分流向乡村,其中以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乡村为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在资本围绕乡村旅游与休闲体验产业塑造乡村的过程中,又对乡村造成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导向的资本回流乡村重构了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也改变了乡村空间营建的内在逻辑。本文首先梳理了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借鉴“社会—空间”关系相关原理,阐述了休闲体验型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空间演变的各方作用因素与内在机制,完成休闲体验型乡村“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体系建构。基于此分析框架,从外力作用与内力同化两方面分析资本介入下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演变机理,归纳此局面下乡村社会空间的“商品化”发展趋势,进而论述了乡村空间“商品化”现象表征、内在原因与潜在风险等相关内容。通过对休闲体验型乡村转型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现行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失效的原因。从主客关系、文化融合、空间更新、意象营造四个方面建立了休闲体验型乡村的营建目标,强调从社会与空间整体变迁的维度去理解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的乡村空间营建。并且提出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的基本原则,分别从系统性、生态性、动态性、前瞻性与在地性五个方面引导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活动,把握产业发展中乡村主体利益与资本权益的制衡关系。文章进而论述针对休闲体验型乡村开展营建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不同层面的营建手段,对既有乡村社会与产业关系主导下空间生产模式造成的影响,实现空间生产的路径转轨。由此,提出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各参与主体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产业资本、乡村社区、游客群体与专业人员。接下来以“评估—研判—生成—调控”为指导的营建流程对既有的项目调研、营建准备、方案设计、建设实施等各环节实现有效把控。最后,分别针对社会驱动与空间演化机制略有差别的四个空间层级:村庄群体、村落单元、公共空间、农宅院落分别制定相应的营建策略,以期实现乡村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通过“环莫干山镇域村落群营建”的实证研究,对理论进行检验与佐证。并论述了理论指导下所开展实践活动遇到的具体阻碍与可能原因,提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与策略,总结出项目的实践效果与后续调控手段。
庞洪伟[9](2019)在《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被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重视。1995年之后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截止到2010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追赶阶段,期间经历了国企改革、教育医疗市场化、价格改革,城市贫困问题才逐渐受到关注。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本文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80%左右,基本完成城市化。未来三十年,城市将集聚中国80%左右的人口,城市贫困问题将成为中国贫困治理的重点,城市贫困治理不同于农村扶贫,影响因素复杂、治理成本高、扶贫难度大。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之所以没有被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重视,是因为忽视了城市贫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对中国城市贫困认识不充分、对城市贫困后果估计不足,城市贫困将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城市贫困的预防和治理研究,一方面,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同时中国工业化也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如果对城市贫困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为有效预防和治理中国城市贫困,我们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贫困治理的建议。本论文聚焦于城市贫困的后果和成因分析:首先,梳理了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贫困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其次,用较为有效率的动态贫困分解法,分析中国城市贫困变动的宏观原因,用双边随机边界前沿法探讨影响城市流动人口收入的因素,并从贫困者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本论文可分为五部分,包含八个章节,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本部分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结合国内外关于城市贫困的文献,基于中国城市发展所处背景,以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的影响为切入点,讨论中国城市贫困的预防和治理问题,最后介绍本文具体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第2、3章):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现状和趋势。本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第2章介绍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第3章介绍了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和趋势。第2章本文研究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基于两个大背景,一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期,二是中国的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取得成绩的同时,深入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几个误区。其次分析中国工业化追赶阶段累积的各类社会矛盾,以及工业化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给城市贫困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回顾了中国城市贫困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城市贫困呈现出的新特点。第3章基于收入贫困、资产贫困和精神贫困三种贫困类别,分析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状况,重点分析了城市居民家庭资产贫困和精神贫困测算方法及贫困发生率,最后对中国城市化速度和城市贫困规模进行了预测。第三部分(第4章):城市贫困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本部分首先分析了贫困对城市常住人口心理、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发现贫困给贫困者带来负面心理影响,导致贫困者做出不利于长期发展的经济决策,使贫困者陷入贫困陷阱。之后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发现在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受贫困心理影响后,家庭社交支出决策对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对未来生活信心、主观社会地位、家庭和谐等主观福利影响较严重,不利于家庭摆脱贫困。第四部分(第5、6章):中国城市贫困的成因。本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第5章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以及第6章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第5章首先介绍了贫困动态分解方法的优势,并用动态贫困分解方法对中国城市贫困变动原因进行分解。其次,从流动人口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视角,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工资博弈能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宏观层面上提高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避免流动人口陷入贫困。第6章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构造城市家庭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方法,分析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并分析不同贫困标准,以及不同综合经济区城市贫困的异质性。第五部分(第7、8章):第7章根据以上对城市贫困后果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中国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城市贫困治理思路。第8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融合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贫困文化论,分析城市贫困对家庭成员心理、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城市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预防城市贫困家庭陷入贫困陷阱,减弱城市贫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丰富了城市贫困治理的理论。(2)用较为有效率的动态贫困分解法,对中国城市家庭贫困变动的原因进行分解,这种贫困分解方法的优势在于分解结果不包含残差项和交叉项,并且能克服贫困标准不一致和数据缺失等问题,能够较为准确的分解出中国城市贫困变动的宏观原因。城市中流动人口工资收入能否持续稳定,直接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质量,本文从流动人口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视角,基于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析制约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提高的因素。为政府部门提高城市化质量、城市贫困治理提供依据。(3)用城市居民家庭面板数据分析了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但家庭和社区特征中一些变量不随时间变动,不适用于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方法,得到较为可信的城市贫困微观成因回归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贫困标准下家庭贫困的成因,以及不同地域城市贫困的异质性,为城市贫困微观治理提供依据。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数据的限制,城市贫困规模预测不够理想。如测算家庭资产贫时,CFPS数据中家庭资产分类不够细且资产数据质量不高。精神贫困也只涉及到家庭成员对生活、工作、社会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家庭成员主观情绪几个方面,对资产贫困率和精神贫困率测算较为粗糙。第二,本文分析了贫困对城市居民心理和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由于缺乏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影响的直接数据,本文没有进行实证检验。第三,本文运用了贫困动态分解方法对中国城市贫困变动进行分析,但由于城市家庭样本量不大,城市贫困动态分解的解释力受限。
田独伊[10](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研究 ——以川南白马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域文化是传统乡村民居风貌特色精神与灵魂,传统乡村民居风貌特色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深入,生产力不断发展,乡村原有结构被破坏,乡村的发展脱离了所处环境的限制,失去了与特定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乡村新民居风貌出现了紊乱,甚至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畸形发展。因此,对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的研究,需要回归到以地域文化为脉络的核心思想上。重新审视曾经丢失的传统文脉,加强村民对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认知和认同,挖掘乡村传统民居自身的特征和价值,结合时代的发展进化升华,为乡村新民居风貌提供系统的、科学的设计原则。本篇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在绪论部分,作者提出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及其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论文的写作方向;第二章分析地域文化与乡村民居风貌之间的关系,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总结川南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居风貌特征;第三章整理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乡村民居风貌的现状及问题,剖析其风貌演进的动因,总结现有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的经验与误区,并指出川南白马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的任务与目标;第四章提出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的三项指导思想,以及基于地域文化的九点设计原则;第五章在风貌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分别对白马村大同桥片区、花街片区以及关爱公寓片区这三种新民居风貌设计实践项目进行论述,提出具体设计措施,并进行合理性评估;最终结语部分再次强调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要以地域文化为脉络,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求平衡关系。
二、城市化:进展和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化:进展和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一)国外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 |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 |
(一)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空间观念的历史演进 |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生成历程 |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实践特性 |
(一)从“自然空间”到“社会空间”:空间属性的实践变革 |
(二)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 |
三、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属人本性 |
(一)从“物”的空间到“人”的空间:社会空间的人性回归 |
(二)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意蕴 |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批判品格 |
(一)从“人对人的依赖”到“人对物的依赖”:社会空间形态审视 |
(二)马克思“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 |
第二章 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 |
一、世界历史视野下国家空间关系塑造及其空间剥夺 |
(一)“世界历史”性空间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 |
(二)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空间剥夺 |
二、全球自然空间的充分利用及其过度资本化 |
(一)“人化自然”能力的全面提升:开启人类全面征服自然的新篇章 |
(二)自然空间的过度资本化:资本积累的社会后果 |
三、虚拟经济空间的资本扩张及其批判 |
(一)资本与信用的结合:虚拟资本作为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 |
(二)金融泡沫及其对实体经济的限制:虚拟资本扩张逻辑及其批判 |
第三章 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 |
一、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优势地位的确立及其城乡不平衡 |
(一)城市空间的优势地位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
(二)“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社会后果 |
二、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积累功能及其资本化 |
(一)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 |
(二)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资本化的矛盾及其扬弃 |
三、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理性精神及其等级化 |
(一)资本主义城市精神的理性化及其空间选择 |
(二)城市空间等级化的社会后果及其批判 |
第四章 日常社会空间的建构及其异化 |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居住空间的价值及其分异 |
(一)居住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价值归属 |
(二)制造住宅短缺及其区隔:居住社会空间分异 |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异化 |
(一)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哲学阐释 |
(二)资本增殖需要:空间生产的劳动异化 |
三、资本主义文明化中休闲空间的营造及其批判 |
(一)休闲空间的社会生产及其哲学理解 |
(二)资本主义社会休闲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 |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思想 |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哲学变革 |
(二)“历史中的现实的人”: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起点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旨趣 |
二、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一)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二)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三)人的自由个性时代: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三、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追求 |
(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 |
(二)“目标性”遮蔽“目的性”: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实践误区 |
(三)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走向社会空间正义的未来 |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理论 |
(二)推动人类社会空间的均衡可持续发展理想 |
(三)奠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理论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人民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向往与探索 |
1.1.2 城市病问题日益蔓延与渗透 |
1.1.3 人工智能影响未来城市空间布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人工智能 |
1.3.2 未来城市 |
1.3.3 人居环境 |
1.3.4 理想空间模式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人工智能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综述总结 |
2.2 未来城市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文学影视作品综述 |
2.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3.1 人地关系理论 |
2.3.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4 诺瑟姆“S”形曲线 |
2.3.5 山水城市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进步与城市空间(人居环境)关联性分析 |
3.1 古代人居环境思想解析 |
3.1.1 “归根田园”的朴素自然观 |
3.1.2 “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观 |
3.1.3 “制天而用”的自然实践观 |
3.1.4 “趋利避害”的风水形胜观 |
3.1.5 “文化交织”的山水人居观 |
3.2 城市空间演变历程 |
3.2.1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
3.2.2 农业革命与古代城市的发展 |
3.2.3 工业革命与近代城市的发展 |
3.2.4 信息革命与现代城市的发展 |
3.2.5 关于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性结论 |
3.3 城市发展存在问题与误区 |
3.3.1 自然环境破坏引发的问题 |
3.3.2 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问题 |
3.3.3 城市发展的理念误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空间影响分析 |
4.1 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研判 |
4.1.1 “生态”理念下对传统人居环境的回溯 |
4.1.2 “人本”思想下对城市生活安全性和个性化的追求 |
4.1.3 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信息化”智慧城市的构建 |
4.1.4 未来人本价值观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
4.2 人工智能代表技术下的城市愿景展望 |
4.2.1 人机交互下的“物联网”系统 |
4.2.2 “大数据”——智慧城市平台 |
4.2.3 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 |
4.2.4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技术 |
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总结 |
4.3.1 空间集聚与分散产生新的模式 |
4.3.2 城市实体空间开发需求趋于回缓 |
4.3.3 传统实体空间呈现持续衰败趋势 |
4.3.4 多样化城市空间模式的兴起 |
4.3.5 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 |
5.1 未来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图景 |
5.1.1 变与不变——人文传承下有机更新式的城市空间图景 |
5.1.2 分散式集中——趋于回缓的紧凑型城市空间图景 |
5.1.3 自然融入城市——拥山亲水的山水城市空间图景 |
5.1.4 平台巨型化——万物联动的智慧城市图景 |
5.2 未来城市局部空间模式展望 |
5.2.1 “无人驾驶”技术下的未来城市交通新模式 |
5.2.2 “AR/VR”技术下的城市虚拟空间 |
5.2.3 城市个性化空间的营造 |
5.2.4 不同维度城市空间的利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过程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空间分工变革中的城乡关系重构 ——以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蓝色硅谷,科技新区崛起带来区域发展 |
第二节 问题提出:空间分工变革视角下的城乡关系新变化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创新亮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空间分工研究回顾 |
第二节 城乡关系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成果评述小结 |
第三章 案例简介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案例简介与选点理由 |
第二节 研究定位与具体方法 |
第四章 “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空间分工变革 |
第一节 原先的生产空间被优化调整 |
第二节 新型生产空间的快速布局 |
第三节 配套空间尚有待完善 |
第五章 空间分工变革中的城乡关系重构结果与新特征 |
第一节 当前现状:新型空间分工模式在当前更易导致城乡关系分化 |
第二节 新特征:高校院所空间的独立封闭性阻碍城乡之间建立关系 |
第三节 新特征:企业机构空间与乡村空间关系的断裂与悖论 |
第六章 空间分工变革中的城乡关系重构逻辑分析 |
第一节 对照区域遵循逻辑:“空间的分工” |
第二节 蓝色硅谷遵循逻辑:“分工的空间”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整体结论 |
第二节 未来预期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界定和特点 |
第一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相关概念 |
一、乡村题材纪录片 |
二、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
第二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相关理论 |
一、叙事理论 |
二、审美意象理论 |
三、差序格局理论 |
第三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特点 |
一、人文情感的流露与文化寻根的记述 |
二、农民生存的思考与城乡关系的矛盾 |
三、乡土记忆的追寻与乡村生态的保护 |
第二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误区 |
第一节 苦难叙事与底层困境 |
一、中国乡村的“苦难叙事”形象 |
二、夹缝求生的弱势女性形象 |
三、乡村“污名化”的伦理问题 |
第二节 记忆缺失与身份错位 |
一、乡村记忆的淡漠 |
二、民间文艺的消逝 |
三、国家形象的差异解读 |
第三节 城乡混淆与现代性误区 |
一、现代乡村的生态危机 |
二、乡村的“城市化”再造 |
三、千篇一律的“小康村”模式 |
第三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审美形象呈现 |
第一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个体形象 |
一、在乡者:守望、等待、期盼 |
二、离乡者:漂泊、追梦、迷茫 |
三、还乡者:梦碎、解脱、回归 |
第二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家园形象 |
一、诗意的田园:原始和谐的秀美景观 |
二、失落的乡村:文化和村落的湮灭 |
三、复兴的故园:文化振兴和生态的美丽乡村 |
第三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文化形象 |
一、宗族文化:乡土文化的根源与脉搏 |
二、民俗文化:乡土传统的传承与灵魂 |
三、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的多样与繁荣 |
第四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 |
一、传统形象:宏观的叙事与民族的多样 |
二、探索形象:底层的呐喊与现实的记录 |
三、当代形象:主流价值观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
第四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建构 |
第一节 生活的田园——多元表达与身份认同 |
一、乡村生活的立体记录 |
二、人物形象的多元化表达 |
三、他者形象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 生态的田园——乡村振兴与永续发展 |
一、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 |
二、绿色的田园生产 |
三、秀美的田园景观 |
第三节 文化的田园——乡村精神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一体化发展 |
一、乡村记忆的文化重构 |
二、乡土文化的社会继承 |
三、乡土中国的形象塑造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论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沈大伟的生平与着作 |
1.沈大伟生平 |
2.沈大伟的学术着作 |
(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1.研究的重点、难点 |
2.本文的创新点 |
一、沈大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内容 |
(一)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 |
1.中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 |
2.中国经济改革的难点 |
3.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路径 |
(二)关于中国政治的研究 |
1.中国政治发展 |
2.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
(三)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 |
1.中国的软实力和公共外交 |
2.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
3.中国文化的未来展望 |
(四)关于中国社会的研究 |
1.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
2.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五)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研究 |
1.中国生态治理现状 |
2.中国政府生态治理的举措 |
3.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的未来展望 |
二、沈大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特点 |
(一)以政治为基础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研究范围广层次深 |
(三)研究视角系统宏观 |
(四)存在自身局限性 |
1.美国立场 |
2.美国心态 |
3.意识形态对立 |
4.认识的先天局限 |
三、对沈大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批判 |
(一)对经济研究的批判 |
1.对经济改革的认知错误 |
2.对创新的认知错误 |
3.错误判断中国经济陷入停滞 |
(二)对政治研究的批判 |
1.“中国收缩论”的误区 |
2.贬低了协商民主的作用 |
(三)对文化研究的批判 |
1.对文化研究不全面 |
2.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
(四)对社会研究的批判 |
1.误判社会各阶层情绪 |
2.无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
(五)对生态文明研究的批判 |
1.忽视了中国环境治理的成果 |
2.强加与中国无关的责任 |
3.无端指责中国能源进口 |
四、对沈大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思考 |
(一)理性地看待其研究成果 |
(二)澄清批判其错误观点 |
(三)适当参考其合理意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建设时代背景:从资源输出到再流入 |
1.1.2. 乡村旅游产业变迁:从旅游观光到休闲体验 |
1.1.3. 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问题与反思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
1.2.1. 乡村营建:乡村性、耦合性、景观生态 |
1.2.2. 旅游学科:产业、社区、乡村变迁 |
1.2.3. 旅游人类学:游客凝视与舞台真实 |
1.2.4. 经济学: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
1.2.5. 相关研究述评与诠释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乡村、遗产地乡村与原生农业型乡村 |
1.3.2. 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与乡村休闲旅游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3. 本文可能的研究创新点与研究特点 |
2. “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休闲旅游型乡村相关理论和实践 |
2.1. “社会—空间”关系理论视角理论体系建构 |
2.1.1. “空间观”的演变历程 |
2.1.2.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启示 |
2.1.3. “游客凝视”与“舞台真实”理论 |
2.1.4. 从日常生活批判到日常生活实践 |
2.2. 基于社会—空间交互理论体系视角国内外乡村营建实践研究 |
2.2.1. 国外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实践经验:多样化的路径参考 |
2.2.2. 我国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实践经验:发展与转型 |
2.3. 本章小结 |
3.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的生成与发展机制 |
3.1.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演变机理 |
3.1.1. 外力驱动:他者的凝视作用 |
3.1.2. 内力同化: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 |
3.1.3. 空间生产:基本空间样态的生成与涌现 |
3.2.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的“商品化”现象与发展趋势 |
3.2.1. 乡村空间的“商品化”现象 |
3.2.2.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动因 |
3.2.3.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商品化”的潜在风险 |
3.3. 本章小结 |
4.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认知框架与营建模式 |
4.1. 当下休闲旅游型乡村空间营建误区反思 |
4.1.1. 营建目标产品化 |
4.1.2. 营建手法景区化 |
4.1.3. 旅游地社区主体话语权缺失 |
4.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目标 |
4.2.1. 主体互动:由单向凝视到主客互视 |
4.2.2. 文化融合:从文化置换到认同重塑 |
4.2.3. 空间更新:由风貌突变到综合演变 |
4.2.4. 意象营造:由资本奇观到日常景观 |
4.3.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的基本原则 |
4.3.1. 整体有机的系统性布局 |
4.3.2. 资源取舍的生态性调适 |
4.3.3. 阶段调整的动态性把控 |
4.3.4. 适度冗余的前瞻性策划 |
4.3.5. 产村融合的在地性营建 |
4.4. 本章小结 |
5.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策略与方法 |
5.1. 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 |
5.1.1. 行政部门:从利益相关者到利益协调员 |
5.1.2. 产业资本:从规训到互补 |
5.1.3. 乡村社区:从消极避让到积极融入 |
5.1.4. 游客群体:从预设式凝视到建设性参与 |
5.1.5. 专业人员:从自我实现到营建指导 |
5.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路径更新 |
5.2.1. 既有的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生产流程缺陷 |
5.2.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生产的流程更新 |
5.3. 休闲体验型乡村各层级空间营建方法 |
5.3.1. 村庄群落:生态格局调适、聚落群体共生 |
5.3.2. 村落单元:系统叠合、社区活化 |
5.3.3. 公共空间:功能混合、场所营造 |
5.3.4. 农宅院落:模式融合、品质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环莫干山镇村庄群落营建案例 |
6.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
6.1.1. 项目区位和概况 |
6.1.2. 案例选取原由 |
6.1.3. 营建目标 |
6.1.4. 社会—空间理论视角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方法 |
6.2. 环莫干山镇村庄群落的多层级空间营建实施 |
6.2.1. 山水格局上的环线空间打造—莫干山镇域空间规划 |
6.2.2. 弥合村域空间差异—莫干山燎原村空间营建 |
6.2.3. 多态公共活动的场所呈现—莫干山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
6.2.4. 品质乡村生活的现代表达—莫干山乡村农房营建 |
6.3. 本章小节 |
7. 结语 |
7.1. 总结与不足 |
7.1.1. 研究总结 |
7.1.2. 存在问题与研究不足 |
7.2. 愿景与展望 |
7.2.1. 研究愿景 |
7.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9)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贫困研究视角的演变 |
1.2.2 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识别和特征 |
1.2.3 中国城市贫困的成因 |
1.2.4 中国城市反贫困措施 |
1.2.5 文献评述 |
1.3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背景 |
2.1 中国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1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背景 |
2.1.2 中国城市化取得的成绩 |
2.1.3 中国城市化的误区 |
2.2 中国工业化自主创新阶段的城市贫困 |
2.2.1 中国工业化追赶阶段的成就与遗留问题 |
2.2.2 中国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 |
2.2.3 工业化自主创新给城市贫困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2.3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与特征 |
2.3.1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 |
2.3.2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及趋势 |
3.1 引言 |
3.2 城市贫困基本状况分析----基于收入/消费视角 |
3.2.1 城市家庭样本分布情况 |
3.2.2 中国城市贫困现状 |
3.3 城市居民资产贫困状况分析 |
3.3.1 资产贫困内涵和分类 |
3.3.2 资产贫困的度量方法 |
3.3.3 中国城市家庭资产贫困分析 |
3.4 城市居民精神贫困状况分析 |
3.4.1 精神贫困的内涵 |
3.4.2 精神贫困识别 |
3.4.3 精神贫困分解 |
3.4.4 精神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 |
3.5 中国城市贫困规模预测 |
3.5.1 中国城市化进展情况 |
3.5.2 中国城市化率预测 |
3.5.3 中国城市贫困规模预测 |
第4章 城市贫困导致的后果 |
4.1 引言 |
4.2 贫困自我加剧的机理 |
4.2.1 贫困对贫困者经济行为的影响 |
4.2.2 贫困对贫困者心理的影响 |
4.2.3 贫困的心理后果对贫困者经济行为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贫困心理对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 |
4.3.1 研究设计及方法 |
4.3.2 城市家庭样本介绍和主要变量选取 |
4.3.3 贫困心理对城市居民家庭成员主观福利影响机制 |
4.3.4 小结 |
4.4 结论 |
第5章 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 |
5.1 引言 |
5.2 城市贫困宏观成因的动态分解 |
5.2.1 现有贫困分解方法存在的不足 |
5.2.2 动态贫困分解理论模型 |
5.2.3 动态贫困分解的优势 |
5.2.4 中国城市贫困动态分解 |
5.2.5 小结 |
5.3 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宏观影响 |
5.3.1 城市流动人口工资博弈模型 |
5.3.2 城市流动人口数据说明和变量选取 |
5.3.3 流动人口工资博弈能力实证分析 |
5.3.4 小结 |
5.4 结论 |
第6章 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 |
6.1 引言 |
6.2 城市贫困微观成因的实证检验 |
6.2.1 城市居民家庭数据说明及变量选取 |
6.2.2 城市居民家庭贫困成因模型设定 |
6.2.3 城市居民家庭贫困微观成因实证检验 |
6.3 不同贫困标准下城市家庭贫困成因对比分析 |
6.4 不同地域城市贫困微观成因的异质性 |
6.5 结论 |
第7章 中国城市贫困预防和治理的建议 |
7.1 城市贫困治理的宏观视角 |
7.1.1 城乡融合促进中国城乡贫困治理 |
7.1.2 动态监测城市相对贫困 |
7.1.3 城市贫困区域综合治理 |
7.1.4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
7.2 城市贫困治理的微观视角 |
7.2.1 削弱贫困对贫困者心理的影响 |
7.2.2 重视城市家庭资产贫困问题 |
7.2.3 自下而上的城市贫困治理 |
7.2.4 提高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质量 |
第8章 全文总结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研究 ——以川南白马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乡村民居风貌与地域文化概述 |
2.1 乡村民居风貌及其影响要素 |
2.1.1 乡村民居风貌的构成要素 |
2.1.2 乡村民居风貌的影响因素 |
2.2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居风貌 |
2.2.1 乡村民居风貌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
2.2.2 我国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居风貌概述 |
2.3 川南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居风貌特征 |
2.3.1 川文化的分布及特征 |
2.3.2 川南地区文化交融的特征 |
2.3.3 川南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居风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民居风貌现状及问题解析 |
3.1 白马村传统民居风貌 |
3.1.1 白马村基本概况 |
3.1.2 白马村地域文化解析 |
3.1.3 白马村传统民居风貌特征 |
3.2 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民居风貌存在的问题 |
3.2.1 群体关系上的风貌问题 |
3.2.2 住房单体上的风貌问题 |
3.2.3 文化元素上的风貌问题 |
3.3 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民居风貌演进的动因剖析 |
3.3.1 信息社会外来文化的冲击 |
3.3.2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
3.3.3 村民居住方式的变化 |
3.3.4 城市营造方式的影响 |
3.4 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的任务与目标 |
3.4.1 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误区 |
3.4.2 白马村新民居风貌设计任务与目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原则 |
4.1 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的指导思想 |
4.1.1 适应自然环境条件 |
4.1.2 尊重村民新生活方式 |
4.1.3 继承传统民俗文化 |
4.2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原则 |
4.2.1 选址符合山水格局 |
4.2.2 布局契合地形地貌 |
4.2.3 体量适宜乡村尺度 |
4.2.4 空间满足生活功能 |
4.2.5 比例符合传统审美 |
4.2.6 材料选择新旧搭配 |
4.2.7 色彩尊重传统文化 |
4.2.8 屋顶满足形式与功能 |
4.2.9 门窗兼顾实用与美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马村新民居风貌设计 |
5.1 白马村新民居风貌设计分类及概述 |
5.1.1 原址加建类 |
5.1.2 立面修整类 |
5.1.3 新址新建类 |
5.2 原址加建类新民居风貌设计——以大同桥传统民居为例 |
5.2.1 保留原有总体布局 |
5.2.2 加固结构以达到安全要求 |
5.2.3 局部加建以满足功能需求 |
5.2.4 替换局部损坏材料 |
5.2.5 沿用屋顶文化元素 |
5.2.6 增加门窗样式 |
5.3 立面修整类新民居风貌设计——以花街近年自建房为例 |
5.3.1 增加坡屋顶调整立面比例 |
5.3.2 增加传统材料使用面积 |
5.3.3 选用传统色彩搭配 |
5.3.4 添加屋顶文化元素 |
5.3.5 替换现代化门窗 |
5.4 新址新建类新民居风貌设计——以关爱公寓新聚居点为例 |
5.4.1 顺应山水选址 |
5.4.2 契合地形布局 |
5.4.3 控制民居体量 |
5.4.4 功能满足空间 |
5.4.5 调控传统比例 |
5.4.6 搭配新旧材料 |
5.4.7 延续传统色彩 |
5.4.8 更新屋顶样式 |
5.4.9 简化门窗装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附Ⅰ 参考文献 |
附Ⅱ 调查问卷 |
附Ⅲ 白马村民居现状记录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城市化:进展和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D]. 朱兴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D]. 孙仁礼.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5]空间分工变革中的城乡关系重构 ——以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为例[D]. 邢国鑫. 山东大学, 2020(09)
- [6]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建构研究[D]. 徐瑞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论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D]. 王潇洒.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8]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D]. 沈昊. 浙江大学, 2019
- [9]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庞洪伟.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新民居风貌设计研究 ——以川南白马村为例[D]. 田独伊.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