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党继续在解决好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的理论构成,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也为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政治建设;政党形象;对外宣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从一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东方落后大国逐渐发展成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二经济大国,在许多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与之相适应,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业绩为世界许多政党所称道,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一些国家所效仿,提出的一系列世界和平与发展主张也得到多国人民的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正在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为世人公认的重要力量,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提升的进程与经验,对于我们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持续稳定地扩大并发挥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的理论构成
影响力一般指的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国际影响力则是指特定主体对其他国家的内政外交社会等方面产生影响的能力,这种特定主体可以是国家、政党,也可以是国际组织、民间政治、经济或社会组织,甚至也可以是个人或某种事件、现象。影响力一般是从主体的角度积极开展的影响活动,因为扩大影响力有利于主体受到关注,得到美誉,赢得认同和支持,从而把自己的主张扩大到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因此扩大影响力是任何主体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后成为执政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国内拥有无与伦比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而言,如何扩大国际影响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外部世界,更需要通过扩大国际影响力,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政党和民众,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认同社会主义、认同中国发展、认同中国文化的各种积极力量的支持,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树立先进政党形象、加快自身发展、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推进积极务实外交、扩大对外全方位交往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起到了保障促进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这一概念,并用以促进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呢?应该说,如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必须予以关注的:
领舞者持钓鱼鞭踏鼓点跃入场中央,鞭打四方,四虎紧追其后,分东北(①号虎)、西北(②号虎)、西南(③号虎)、东南(④号虎)四个方位进入场中央,左右游动伺机进攻,对领舞者形成包围之势。四名斗虎英雄摩拳擦掌准备迎战。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源泉,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同时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方法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各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历经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阶段,并形成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使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一切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1]正是有了这样的真理性力量,以这一理论为指南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得到世界认同,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扬光大,把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到新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事业的号召力。中国共产党是以发展社会主义、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为使命的党,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决定着党的国际影响力的高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先后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此后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继续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虽然随后发生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是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了改革开放,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成就得到进一步彰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年均保持9.5%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已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世界上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支撑,也在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的历史背景下树立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良好形象。
第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把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不懈追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其理论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目的是阐明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一理论当然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未来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必然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特别是执政后,更要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是基于这一立场,我们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文化需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虽然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职业、家庭等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仍然存在,但是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今天的人民生活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之初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所在。相比国外政党,中国共产党整体的为民形象得到世界公认,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发展经济、惩治腐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举措更得到世界认同。美国洛杉矶太平洋国际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齐迈克称:“中国共产党的决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仅凭这一点,我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日本杏林大学教授刘迪撰文称:“中国最伟大最持久的力量仍在民间,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中国改革的强大持久动力。”[7]
第四,先进政党形象的感召力。政党形象指政党的属性、政党符号、党员队伍及政治参与能力给党内外公众留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感知和整体印象。[3]良好的政党形象有利于执政党的自身发展,为执政党提供稳定有序的执政环境,也有助于提高执政党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每一个政党都会努力在国内外树立良好形象,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增强政党形象的感召力。中国共产党同样注重自身形象塑造,通过强化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树立先进政党形象,通过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树立为民形象,通过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树立民主形象,通过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树立勇于担当形象,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树立开放形象,通过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一带一路”倡议树立负责任世界大党形象,等等。可以说,随着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形象的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五,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力。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力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前,虽然我们党也拥有较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但是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力较弱,因此我们的国际影响还不是全面的和深层次的,但是随着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国,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显著提升,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也越来越离不开世界。正是在这种日益增长的贡献力面前,世界逐渐认可中国,不仅在经济方面同时也在其他方面关注中国发展,学习中国经验,响应中国号召。我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世界政党高层论坛,先后主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盛会,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等,都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政党的积极支持,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高度评价,展示了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还有许多其他内涵,也有着更宽泛的评判标准,如政党领袖个人魅力、领导集体的科学决策能力、政党组织的动员能力、政党法治的规范能力、政党文化的约束能力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政党国际影响力建构和提升中予以充分考虑。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历史进程
净能值产出率(NEYR)为表现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生产效率的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系统的越高具有产业发展竞争力,该指标的计算为产出能值Y与包括燃料和各种生产资料及人类劳务的农业生产经济输入能值(F+T)之商。2001-2010年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净能值产出率较高,稳定在14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农业净能值产出率较高,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运转效率较高,回报率较高,农业生产具有较高发展竞争力。
第四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面临新任务,发展面临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共产党人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改革发展,提炼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此基础上,中央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新发展理念。特别是按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基本经验,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通过提出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使党的作风发生显著变化;通过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长期执政能力,使党的团结统一和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得到新的提升。这一系列新的改革发展的理念、思路、举措,化作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由此也使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对世界事务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并更好地履行了负责任大国的义务。对此,世界友好人士纷纷给予极高评价,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盖琳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会继续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更加强大。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等理念,将引领未来的全球治理。”[7]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也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西方学习。[8]当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外部环境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同步,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则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事实。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与中国发展进程相一致,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总体上呈不断上升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提升显著,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政党、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认同,要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继续积极引导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世界发展起到保障引领作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在线下学习时,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不但更有效率地促进规培医师对知识程度的掌握,更通过相互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甚至增加师生感情和默契度。从而提高工作时相互协作的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经历粉碎“四人邦”后近三年的徘徊时期之后,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会议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释放了社会活力,各个阶层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丰收,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放;政企分开、下放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使企业生产经营充满活力,各种商品日益丰富,大量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个体经营、外资企业方兴未艾,使社会财富显著增加;党政分开、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也使党政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而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则调动了文化工作者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通过持续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国内经济连续保持9.5%左右的增长,经济总量不断登上新的台阶;民主法治进程持续加快,依法治国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文化建设欣欣向荣,人民受教育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和谐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保障水平、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开展,并不断取得新成就。从国际视野看,成功承办亚运会、奥运会及一系列世界大型活动,扩大了中国的影响;解决周边国际争端,树立了理智、和平的国家与政党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扩大了世界人民对中国与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这一切都说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功之路,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的这一道路也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论断的正确性。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到世界的广泛赞誉,纷纷把中国的成功称之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巴哈马记者里卡多·韦尔斯感叹:“短短40年间,中国从一个由农民、稻田和老旧小工厂构成的国家,变成了摩天大楼林立、跨国公司和顶尖技术企业云集且大学随处可见的国家。”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编辑比森特·涅韦斯撰文称,40年时间里,中国从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00多美元的农业国变成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 000美元的工业大国。[7]虽然这是针对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出的由衷赞叹,但是这种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适用于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所有这一切,都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新中国的成立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而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加之世界形成了一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作为这个阵营的重要力量当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成为世界公认的伟大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毛泽东思想也随之传遍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开展斗争的理论武器。这些都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就这一时期而言,从国内来看,国家的统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实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党的八大的胜利召开等等都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前进,也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国际看,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拉近了中国同广大第三世界的距离,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所有这些,都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更多国家和人民的尊重。期间虽然也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反右斗争扩大化等失误,也存在中苏论战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但是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共产党更加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也较夺取政权之前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奠定了今后发展的基础。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提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此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4]这一阶段为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基本经验
第三,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国家民族生存延续的基础,也是政党执政的基础,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矛盾重重、问题丛生,政党的执政能力也难以让人信服,长期执政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世界许多政党正是由于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而被迫下台的,其历史教训值得汲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注重经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开始恢复国民经济,到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再到研究处理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探索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发展问题上的不断探索。改革开放使我们对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条路线的核心就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其根本仍是注重发展问题,注重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今天我们更是把发展和改革结合起来,强调以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同时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从而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推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是我们改革开放最宝贵的经验所在,也是最为世界所称道的中国改革发展的智慧所在。
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具特色和优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最关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不断探索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和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在要不要坚持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曾遇到过许多挑战和艰险。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我们把苏联模式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化身,把苏联模式运用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使体制弊端积重难返,最终成为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重要诱因。改革开放之后,在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问题上,为了破除“两个凡是”的禁锢,我们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经过讨论,形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共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深入人心。之后,我们又遇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坚定地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从而为姓社姓资之争划上了句号。此后,我们又遇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武器,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在这些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克服困难,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发展、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足以载入世界文明发展的史册,这一点已为许多国际政治家和学者所广泛认可。
第三,国家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政党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在此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国民众实现政党的奋斗目标。放眼今日世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恰恰是很多国家的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没有交出的合格答卷。有不少国家仍然存在严重的种族冲突、阶层矛盾、区域纷争,难以集中全部力量实现发展,这也成为制约政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我们党深知,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依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因此中国共产党努力以自身的团结统一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而且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党越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党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强调增强“四个意识”,确保“两个维护”,这些都是促进党的团结统一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国家民族团结的根本之策。正是由于党的团结统一,我们国家56个民族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十年“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内乱。“文化大革命”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严重的,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党的建设等方面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5]“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也使我们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正如邓小平说过的:“中国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6]同样,“文化大革命”更使国家形象和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受到极大损害,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冲击。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我们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持续扩大国际影响、提高国际社会的认同度和支持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冲击韧性试验分析。按照ASTM 923 对试件焊缝和热影响区进行夏比V型(Charpy V)冲击试验,试样尺寸为55mm×10mm×5mm,缺口位置分别为焊缝,熔合线+1mm、熔合线+3mm、熔合线+5mm, 4组冲击试样。冲击温度为-46℃,合格指标为冲击值≥54J。试验数据如表8所示,结果满足要求。
第四,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变化使世情、国情、党情变得更为复杂,使我们党面临更为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为此,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集中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10]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历史任务的新形势下,如果不能把党管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就难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党的长期执政也将难以实现。在探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中国为什么能成功”的过程中,许多国际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经验赞赏有加,并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的核心。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总委员会副书记、国家杜马议员谢尔盖·热烈兹尼亚克评价说,中国共产党“很多在中国实施的反腐败做法,正在俄罗斯得到落实”。土耳其爱国党副主席索内尔·波拉特也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堪称前无古人,值得称赞。”“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最有效率的政党之一。”[11]
林业作为我国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区的造林改造正在继续进行。然而,在长期的改革过程中,除了上述造林成本不足和造林方法的不足之外,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除了林区经营管理不善外,树种结构比例失衡、地方资源利用不合理、分类不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此外,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干旱、暴雨、水土流失等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更新造林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从提高更新造林的成本、改善更新造林入手。加强林区管理,分类经营,加强育苗、育苗、灌浆。为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利用当地环境和资源的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丰富知识,创新技术,转变观念。
第五,始终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倡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及党领导的传播机构、传播媒介,阐释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动员、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主张共同奋斗而进行的思想宣传引导活动。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做到“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宣传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重视宣传工作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宣传工作始终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受到特别的关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在宣传工作中有一个重要领域是对外宣传,主要是面向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党的性质宗旨和主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在治国理政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从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这一工作作出指示,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可以说,要扩大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离不开卓有成效的对外宣传,实践证明,我们党开展的对外宣传是富有成效的,如以多国文字出版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发起召开世界政党高层论坛,利用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宣传党的主张,扩大民间交流传播中国声音,发起设立国际组织构建中国话语,提出国际倡议传播中国理念等,这些都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中国故事也更加引人入胜。
目前国内的智能停车管理厂商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技术,能够帮助学校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学校可以引入找车位等APP,使车牌识别、智能倒闸和停车计费等共同提升停车场的管理水平。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也更加艰巨,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党既要很好地解决好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问题,又要关注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问题,努力实现国内与国际两个與论场的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特别是要注意运用好互联网、新媒体这一手段,把中国共产党的好做法、好声音传播出去,把中国共产党的好形象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3]孙景峰、陈倩琳:《政党形象:概念、意义与建设路径》,《探索》2013年第5期。
[4]中国共产党新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7/71588/4854598.html。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966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232页。
[7]于运全、孙敬鑫:《改革开放40年成就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求是》2018年第20期。
[8]韩晓明、周翰博、纪双成等:《十九大同世界分享“中国方案”》,《环球时报》2017年10月23日。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2页。
[11]杨俊峰:《各国政党为中共点赞》,《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0月13日。
TheMainPracticesandExperiences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sInternationalInfluenceImprovementSincetheFoundin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HAN Qiang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In the past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In the face of new situations and tasks, we nee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solving problems of self-constru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create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PC’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past 70 years, and scientifically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s, so as to make the promotion of the CPC’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more scientific and sustainable, and als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world civiliz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Keywords: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political construction;party image;international publicity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19)02-0016-07
[收稿日期]2019-03-10
[基金项目]中国外文局对外话语体系研究机制课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国具有影响力人士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观点评析”(项目编号:18DYY10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对中共执政规律的研究评析”(项目编号:ZK20180216);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宣传协同中心”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韩强(1965—),男,山东禹城人,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责任编辑孙俊青)
标签:中国共产党论文; 中国论文; 政党论文; 影响力论文; 国际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党的领导论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论文; 中国外文局对外话语体系研究机制课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国具有影响力人士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观点评析" (18DYY10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对中共执政规律的研究评析" (ZK20180216)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宣传协同中心" 研究成果论文;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