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循证研究,集束化护理,产后出血
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丽芳[1](2019)在《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循证研究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设计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我院10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3—7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共50例;2017年8—12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干预组,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共52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后,患者寒战、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下降,抢救时间、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性(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3期)
林嫣[2](2019)在《功不唐捐,九转书成——《〈説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春晓博士经多年潜心研究马叙伦文字学研究思想以着成《〈説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一书。写作手法方面,该书篇章安排环环相扣,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详述马氏文字学思想,并采取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相参之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比较对其进行补充或注解。就评价原则而言,李春晓博士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评价马氏学术研究得失,不掩所长,不讳所短。此外,其对马氏学思精彩之处多有发现并做进一步阐发,为《説文》学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来源于《古籍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路逸妃,窦学诚,龚大鑫,张英平[3](2019)在《不同流通模式下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和政县啤特果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和政县啤特果在不同流通模式下各环节流通主体的访谈调查,分析不同流通模式下啤特果的成本收益状况,以及各流通主体的成本收益率。研究表明,"果农—果农自销型流动摊点—消费者"流通模式的成本最低,"果农—加工企业—消费者"流通模式的收益最高,而规模、流通环节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非常重要;各流通主体的收益分配不合理,果农的收益率偏低。利用龙头企业创新增收方式、扶持加工企业、建立健全流动摊点管制制度和着力打造统一、有序的批发市场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果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让果农分享流通环节增值。(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30期)
蔡国梁,赵玉华,张颖,赵晨琼,武俸羽[4](2019)在《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改革与创新的循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循证体育学和循证运动医学的学术思维,对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循证研究,梳理运动解剖学实验课发展的脉络,分析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改革与创新的亮点,总结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先进性,为促进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原始研究,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2月,检索词为运动解剖学和实验课。由5名研究者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的原始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原始研究进行纳入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56篇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将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创新归纳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钟霞,焦华琛,李运伦,孟祥丽,张辛欣[5](2019)在《从“汗为心之液”论治心系疾病汗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汗为心之液",心系病证多伴汗证。从"汗为心之液"探讨心病与汗证的关系,总结中医心病汗证特点及常伴症状,综述益气温阳、固护营阴、化瘀消痰叁方面证治,为中医临床辨治心病汗证开拓思路。指出对此临床研究尚未展开,科研数据欠缺,今后应展开相关临床研究。参考文献45篇。(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莫祖聪,黄寨,秦文波,黄鹏,陆政[6](2019)在《美罗培南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的循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在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作用,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亚胺培南治疗,治疗组使用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2期)
夏梦幻,王庆其[7](2019)在《中医论治郁证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病因划分,郁证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郁证指因外邪、饮食、情志、慢性疾病等内外多种因素导致的气血不和及气机不畅的病证。狭义郁证指因情志因素导致的以气机郁滞为特点的一类病证,与西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等表现相近[1]。西医对这类疾病大体采用各类抗抑郁、抗焦虑类药物[2],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间接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然而,长期口服抗抑郁类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患者自身精神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崔芳[8](2019)在《循证研究 彰显中医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欧洲知名医学期刊《内镜》发表的欧洲全面管理胃癌前病变的新指南《胃上皮癌前疾病及病变的管理》中,首次引用了来自中国的中医药循证研究成果。这一现象有何意义?给中医药科研带来哪些启示?中医药的循证研究未来路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本报专访了上述研究的领(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06-26)
王晓宇,张玮,李华南,刘斯文,孙庆[9](2019)在《推拿手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失眠的症状,且趋势不断增加,寻求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迫不及待,而推拿手法治疗失眠有其独特效果,且具有患者易于接受、无不良反应等优势特点。本文通过筛选和分析近年来关于研究推拿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手段包括单纯推拿治疗,推拿结合中药汤剂、针刺、艾灸、耳穴贴压及走罐等多种疗法,本文将拟汇总分析,并总结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常用穴位如印堂、心俞、脾俞、太阳、百会5穴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中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06期)
谢雅革,沈克平,卢艳琳,孔令豪,王菁雯[10](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瘀证是中医学特有概念,临床中血瘀证所涵盖疾病种类广泛,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学血瘀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开展中医血瘀证证候代谢组学的研究已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血瘀证候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归纳代谢组学在中医血瘀证动物模型、血瘀证"证本质"和血瘀证中药治疗方面研究中的进展,为中医血瘀证证候的进一步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李春晓博士经多年潜心研究马叙伦文字学研究思想以着成《〈説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一书。写作手法方面,该书篇章安排环环相扣,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详述马氏文字学思想,并采取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相参之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比较对其进行补充或注解。就评价原则而言,李春晓博士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评价马氏学术研究得失,不掩所长,不讳所短。此外,其对马氏学思精彩之处多有发现并做进一步阐发,为《説文》学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姜丽芳.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
[2].林嫣.功不唐捐,九转书成——《〈説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读后[J].古籍研究.2019
[3].路逸妃,窦学诚,龚大鑫,张英平.不同流通模式下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和政县啤特果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
[4].蔡国梁,赵玉华,张颖,赵晨琼,武俸羽.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改革与创新的循证研究进展[J].四川体育科学.2019
[5].钟霞,焦华琛,李运伦,孟祥丽,张辛欣.从“汗为心之液”论治心系疾病汗证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9
[6].莫祖聪,黄寨,秦文波,黄鹏,陆政.美罗培南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的循证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
[7].夏梦幻,王庆其.中医论治郁证研究概述[J].浙江中医杂志.2019
[8].崔芳.循证研究彰显中医临床价值[N].健康报.2019
[9].王晓宇,张玮,李华南,刘斯文,孙庆.推拿手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9
[10].谢雅革,沈克平,卢艳琳,孔令豪,王菁雯.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