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收益率论文_尹海员,吴兴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额收益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益率,风险,因子,股价,收益,模型,业绩。

超额收益率论文文献综述

尹海员,吴兴颖[1](2019)在《投资者日度情绪、超额收益率与市场流动性——基于DCC-GARCH模型的时变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利用数据挖掘手段不仅可以构建投资者高频情绪指标,也有助于深入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运行之间的内在联动性。选取2009—2018年共2 198个交易日样本,运用爬虫软件挖掘股票市场大盘评述的网络数据,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日度指标,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市场超额收益率和市场流动性之间的时变相关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与市场超额收益率和流动性间存在时变相关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总体为正;投资者情绪与市场超额收益率和流动性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长期记忆性,并且会受到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相比于牛市,熊市环境中股票市场的运行对投资者情绪的变动更为敏感;相对于月度数据,更高频的日度指标在刻画情绪与股票市场的相关程度时,能捕捉到即时、准确的信息。这些结论对于深入理解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和流动性的联动机理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晓群,陈海强[2](2019)在《中国股市跳跃风险、特质波动率与个股超额收益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有关资产定价的实证研究发现,跳跃风险和特质波动率对股票超额收益率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然而较少文献考虑两者对超额收益率的联合影响。本文基于中国股票高频数据估计得到个股跳跃风险,并利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提取特质波动率,然后将两者联合放入个股资产收益定价模型来研究两者的联合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特质波动率和跳跃风险均是需要被定价的独立风险因子;(2)特质波动率的加入使得跳跃风险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解释的显着性降低,说明两者包含关于个股超额收益的共同信息;(3)特质波动率和跳跃风险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解释作用主要通过两者交互作用的非线性形式产生,这些为从理论上探析风险的具体形式提供了实证经验。(本文来源于《金融学季刊》期刊2019年02期)

税乙晨[3](2019)在《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超额收益率及业绩持续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自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基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基金作为投资对象,故对基金业绩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大多数投资者将基金的历史业绩作为投资的参考指标之一,将实际收益率与基金的基准收益率作为比较。除了跟业绩基准比较,选择正确的模型对基金业绩评价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对于基金管理者来说,可以更科学给基金进行排名,以此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投资者来说,科学的排名有他购买更符合其风险偏好的基金,实现资产的升值。本文对业绩评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选择适当的业绩评价模型,来研究基金是否具有超额收益率。第二,研究基金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即前期业绩是否对有正向相关性。若基金具有持续性,则前期业绩表现好的基金,在下一期基金业绩同样表现好,同样表现差的基金在下期表现依然差。本文采用Fama-French叁因子模型对基金是否具有超额收益率进行实证,结果发现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开放式基金整体上并没有获得显着为正的超额收益率。将业绩基准收益率与基金原始收益率(复权净值增长率)相比较,后者大于前者,但利用基准业绩调整模型发现,经风险调整的基金收益率是小于基准业绩的收益率。说明基金经理为了表面上业绩的“好看”,存在业绩“粉饰行为”。在对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中,本文采用Fama&French叁因子模型来评价基金业绩,并根据模型所求得的Alpha,参照Carhart(1997)动量因子研究法,来考察基金业绩的6个月和1年期的持续性。结果发现基金在2013年至2018年整个区间,整体上基金业绩不具有持续性,但后续本文采用横截面回归法(Grinblatt&Timan(1992))对相邻两年的基金业绩持续性进行研究,发现2013-2014年基金基金业绩出现反转,2014-2015年业绩既不反转也不持续,前期基金业绩对后期没有影响,2016-2017,2017-2018年间基金业绩具有显着的持续性。为巩固巩固结论,本文还采用了Sharpe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对基持续性进行研究,得出了一致结论。对基金是否具有“风格漂移”进行探讨,得出基金存在超额配置小盘股和成长股的结论,且实证发现“风格漂移”对经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率具有负作用。本文的创高新之处在于:首先,对于基金业绩是否具有超额收益率,根据基准收益率的特证,一定程度上它能够代表市场组合水平,本文首先将原始收益率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进行比较,看其能否战胜市场,得出的结论与基金经叁因子调整的结果大相径庭。后采用基准业绩调整模型对基金是否存在“风格漂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由于基金存在“风格漂移”而导致的基金冒更大的风险去获得表面上更高的收益率,实际上经风险调整后的有所下降。在对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采用是以基金的原始收益率,如基金复权净值增长率,没有衡量基金的风险水平。若即使考虑了风险指标,大多采用的是采用的是单因素业绩评价模型,如Sharpe指数,Jensen指数等,但随着国外基金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目前国外大多采用多因素模型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价,目前Fama-French的叁因子模型的研究较为成熟,现有的文献已经证实了Fama-French因子模型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在资产定价方面的有效性。故国内运用故本文采用Fama-French叁因子模型作为基金业绩的评价指标,来考察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风险溢价的情况,并将经叁因子风险调整后的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之差,即超额收益率,作为基金业绩评价的指标,来研究基金是否具有业绩持续性。其次,关于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国内大多数是采用的横截面回归法研究相邻样本区间基金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得到的结论大多为在研究期的某个子区间,业绩持续是否持续。而本文借鉴了 Carhart(1997)的动量因子法,可以考察将考察期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否具有短期或中长期的持续性。最后,现有研究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文献中,大多存在样本量偏少,时间区间选择较短的问题。随着我国基金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数量的大幅增长,且开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以股票为投资标的,股票型基金与股市变动相关性强。基金样本数量多,样本存续期变长,提供了有效的实证基础。故本文以股票型基金为研究样本,对基金业绩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6)

郑亮亮[4](2019)在《A股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产定价理论是研究如何对资产估价的理论,它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经济学的进步。Markowitz(1952)~([1])提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量化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用数学证明解释了分散化的原理,成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奠基人。Sharpe(1964)~([2])等人在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揭示资产的估值方法。后来许多文献证实CAPM无法完美解释资产收益率的变化,Fama和French(1993)~([3])提出叁因子模型来解释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随后的许多研究发现,叁因子模型对于新的金融异象无法解释,Fama和French(2015)~([4])提出五因子模型来解释盈利效应和投资效应。五因子模型在中国市场中的适用性,尚存争议,为了验证五因子模型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本文实证研究样本选取沪深A股包括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1997年7月至2018年6月共252个月的月度收益率数据和财务数据,沿用Fama和French(2015)的方法构造股票组合和五个影响因子,并对不同组合的月度股票组合平均收益率进行经验性检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以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为基础,运用均值回归方法进行系数显着性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因子、规模因子的系数估计值均显着异于零且为正值,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对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率影响显着,价值因子部分显着,盈利因子和投资因子显着性较弱。回归截距项显着异于零,且五因子模型未通过GRS检验,说明五因子模型不能完全解释A股市场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率的变化。传统的均值回归并不能完全把握因子对整个收益率分布的影响,容易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而分位数回归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对分布的任何一个分位点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收益率和因子之间的关系。这一特质使得分位数回归在多因子模型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除了能够发掘被均值回归掩盖的因子效应之外,投资者更可以根据不同分位点的收益率预测值来对所有股票排序构建组合。为了研究在不同市场行情下,因子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是否发生改变,显着性是否发生改变,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系数显着性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分位点,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对不同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率具有显着的稳定的正向影响,而价值因子部分显着,盈利因子和投资因子显着性较弱。市场因子的系数估计值随着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大;规模因子的系数估计值随着分位点的增大先升后降。最后,本文提出了对于市场和监管机构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5-01)

艾荟芬[5](2019)在《基于业绩预告视角的A股市场与H股市场超额收益率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科创板被正式宣布设立,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准入制度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里程碑。以业绩预告为研究视角,同时以较为成熟的H股市场作为标杆,研究超额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探究A股市场对信息吸收的效率和对资产的定价效率意义重大,同时也可以加深理解此次改革的核心。本文以同时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交叉挂牌上市的A+H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事件研究法探究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不同类型业绩预告发布之前和之后超额收益率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市场上,不同类型的业绩预告均引起超额收益率的显着变化但是并不持久。表明A股市场对于业绩预告信息的吸收效率不弱于H股市场,A股市场的市场效率与H股市场相似,市场定价效率相差无几。进一步地,分别探究两个市场上影响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因子,回归结果表明:业绩预告类型、总资产增长率和账面市值比对A股市场超额收益率具有显着影响;业绩预告类型和账面市值比对H股市场超额收益率具有显着影响。本文基于业绩预告视角研究两个市场的超额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在为探究两个市场对于信息的吸收效率和定价能力提供微观基础的同时,填补了内地A股市场和H股市场比较研究的空白。(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崔桂榕[6](2019)在《企业融资约束与股票超额收益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面临外部融资约束程度的高低是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委托代理矛盾严重程度的体现。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或委托代理矛盾较为严重时,企业进行对外融资所面临的影子成本就会相对较高,也就是会面临较为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传统的融资约束理论认为,融资约束水平较高的企业往往能获得相对较高的股票超额收益率,这是因为那些面临着较强的外部融资约束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技术创新来缓解自身的融资约束,因而会被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从而拥有更高的超额收益率。但毫无疑问这需要建立在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之下。本文企图利用全球23个国家企业样本的数据,基于动态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构建出全球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数,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非平衡面板回归分析模型进一步探讨融资约束作为一个特殊的资产定价因子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作用以及这种影响作用的一些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传统的融资约束理论在本文的全球样本研究中并不适用,即出现了“反融资约束”现象,融资约束对超额收益呈现出一种负向的影响,融资约束水平较低者相对于较高者而言具有更高的超额收益。针对这一融资约束“异象”,本文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虚拟变量,并将其融入非平衡面板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企业融资约束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在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的超额收益率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我们认为,融资约束对超额收益的正向促进作用需要建立在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基础之上,这一结论在欧美地区和发达国家中更加显着,同时,也对“反融资约束”现象作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4)

杨甜甜[7](2019)在《上市公司股票主动更名的频次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票更名行为是上市公司进行业务或是其他方面调整的直观反映,是一个直接向投资者传递讯息的信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股票简称变更现象层出不穷,引起了各界学者的重视。因此,本文对不同频次股票更名行为引起的市场反应及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差异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2年至2018年共六年的上市公司主动更名样本,并且将其分为低频组和高频组,分别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各自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第二部分借助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低频次主动更名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找出内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总样本在更名公告日之前获得了显着为正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随后出现反向修正,股价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表明主动更名事件在短期市场上具有提前反应、过度反应、反向修正的特点;在分样本中,低频次上市公司在窗口期产生了显着为正的价格效应,高频次上市公司在窗口期没有产生显着超额收益,并且超额收益率都呈负值。综上所述不同频次的股票更名事件产生的市场效应是不同的,更名频次越多引起的市场效应越小,低频次主动更名行为对上市公司收益率的影响是显着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01)

童迪杰[8](2018)在《大股东股权质押与股票超额收益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股权质押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常规的融资手段。股权质押曾经是一个中性名词,然而在当下的“熊市”中,股权质押却被投资者与越来越多的股价暴雷事件联系在一起。那么大股东股权质押到底能否会产生超额收益?中小投资者看到股权质押这个信号之后到底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大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在一个完整股票市场周期的不同阶段下是否会有差异?与股权质押相关可以影响上市公司CAR的因素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探讨。本文首先定义了“牛市”与“熊市”。根据金融的通用的划分方法,如果过去一年市场涨幅超过10%,则定义为“牛市”;如果过去一年市场跌幅超过10%,则为“熊市”。其次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近些年来,随着股权质押制度的逐步完善,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它们的平均质押次数也逐年上升,总体的质押规模也越来越庞大。这些公司也呈现出行业分布广,股权质押差异性大的特点。再次对大股东股权质押与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提出以下几个假设:1.牛市背景下,金融环境较为健康,大股东偏向于通过股权质押来扩大经营或者收购标的,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改善或者公司价值提高,从而提高股票的超额收益率;熊市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低迷,会放大企业内部的问题,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很可能是大股东为了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降低股票的超额收益率。2.在牛市与熊市的背景下,大股东股权质押次数会对股票超额收益的造成不同的影响。3.在牛市与熊市的背景下,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股票超额收益的关系不同。4.在牛市与熊市的背景下,大股东有限售股的质押比例与股票超额收益的关系相同。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证验证了上述的假设,结合实证提出了结论与建议。研究除了验证了提出的四个假说以外,还通过实证研究还发现:1.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的背景下,大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超额收益的影响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是股权质押公告发布5至10天。2.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的背景下,金融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的超额收益都会产生正面影响。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面向叁个主体提出建议,监管者应该要求上市公司对股权质押进行完整的信息提前披露,上市公司股东应该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科学选择股权质押作为公司的融资工具,而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要区别对待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8-12-01)

徐磊,倪旸[9](2018)在《股价崩溃风险对股票超额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均值-方差二维视角下加入时间维度(即股价崩溃风险),筛选了适合中国股市的崩溃风险衡量指标,构造出包含市场收益率、崩溃风险、市值因素、市净率因素的四因素模型。通过对A股市场2011—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股价崩溃风险显着地影响了股票的超额收益率,两者之间是强烈的负相关关系。在股市崩溃期间,投资者对个股崩溃风险偏好的变化造成恐慌式的抛售行为,最终因流动性不足导致股市崩溃。(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21期)

秦亚迪[10](2018)在《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对国际股票市场超额收益率的预测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取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反映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的六个指标,VaR(Value at Risk)、Decomposed VIX(Decomposed Volatility Index)、VRP(Variance Risk Premia)、IP Volatility(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 Volatility)、CFNAI Volatility(Chicago Fed National Activity Index Volatility)、Macro(宏观经济指标),以及由这六个指标提取出来的叁个综合指标,EW(Equal Weighted)、PC(Principal Component)、PLS(Partial Least Squares),分别对20个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指数做样本内预测、样本外预测以及混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VaR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都是显着为正,而且在分样本中依然保持显着为正的预测能力,而其他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表现不如VaR,但从拟合优度来看,对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明显优于历史平均值预测的基准模型。然后由从六个代理变量中提取叁种指数,其中PC和PLS的预测能力在各个时间范围内均显着为正,而且经过样本外预测,发现,PC的预测能力更加具有稳健性。得出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对于国际股票市场超额收益率具有显着预测能力的结论后,又继续探索这种预测能力背后的传导机制,发现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和溢出效应传导。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美国的进口贸易总额和出口贸易总额,将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序,按照贸易额的大小,从高到低。在国际贸易中,从美国进口的贸易总额排名前30%的国家和地区PC预测结果要显着好于排名后30%的国家和地区,但出口到美国的贸易总额排名方式得到的结论是,二者并没有显着差异,因此,从美国进口的贸易使得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的预测能力有了显着的差异,同时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也为这种预测能力做了铺垫。而这种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的扩展以及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超额收益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量有关资产定价的实证研究发现,跳跃风险和特质波动率对股票超额收益率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然而较少文献考虑两者对超额收益率的联合影响。本文基于中国股票高频数据估计得到个股跳跃风险,并利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提取特质波动率,然后将两者联合放入个股资产收益定价模型来研究两者的联合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特质波动率和跳跃风险均是需要被定价的独立风险因子;(2)特质波动率的加入使得跳跃风险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解释的显着性降低,说明两者包含关于个股超额收益的共同信息;(3)特质波动率和跳跃风险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解释作用主要通过两者交互作用的非线性形式产生,这些为从理论上探析风险的具体形式提供了实证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额收益率论文参考文献

[1].尹海员,吴兴颖.投资者日度情绪、超额收益率与市场流动性——基于DCC-GARCH模型的时变相关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刘晓群,陈海强.中国股市跳跃风险、特质波动率与个股超额收益率[J].金融学季刊.2019

[3].税乙晨.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超额收益率及业绩持续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4].郑亮亮.A股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5].艾荟芬.基于业绩预告视角的A股市场与H股市场超额收益率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6].崔桂榕.企业融资约束与股票超额收益率[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杨甜甜.上市公司股票主动更名的频次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8].童迪杰.大股东股权质押与股票超额收益率[D].浙江财经大学.2018

[9].徐磊,倪旸.股价崩溃风险对股票超额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

[10].秦亚迪.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对国际股票市场超额收益率的预测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增发公告日总体日平均超额收益率...发行规模与累积超额收益率资产报酬率、账面市值比与累积超额累积超额收益率变动趋势图总资产与累积超额收益率趋势均值月度走势图

标签:;  ;  ;  ;  ;  ;  ;  

超额收益率论文_尹海员,吴兴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