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混合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维吾尔族,瑶族,幼儿园,儿童,汉字,无人区,汉语。

混合班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薇[1](2019)在《瑶族歌谣在幼儿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瑶族歌谣是中华民族民间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由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具有生活性和本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幼儿的天赋秉性相适宜。瑶族歌谣是瑶族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是瑶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包含着诸如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传承与发展价值。将瑶族歌谣应用到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应用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本研究以九嶷山瑶族地区Y幼儿园C混合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包括阐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界定研究相关概念,整理相关文献综述,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内容。第二章,行动研究的准备。这一章主要是调查并总结九嶷山地区瑶族歌谣的孕育条件、起源、艺术特点和应用价值;并对瑶族歌谣在Y幼儿园的应用现状及瑶族歌谣在Y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确立本研究的问题。第叁章,行动研究的实施。这一章是本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过程。本章首先对C混合班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的应用方案进行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以及活动环节的设计;再在此基础上,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围绕瑶族歌谣历史歌、劳动歌、礼俗歌和常识歌四大类型,分别开展相应的音乐教学活动;按照“计划——实施——反思——再计划——再实施——再反思”的操作过程对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升行动研究的质量。第四章,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经过两轮行动研究之后,幼儿园瑶族歌谣的应用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瑶族资源真正走进了Y幼儿园;幼儿、幼儿园教师以及笔者都各自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成长。第五章,研究的结论与建议。在完成行动研究之后,笔者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果,分别从教师、幼儿园和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瑶族歌谣在今后能更好的应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晓[2](2019)在《民族混合班《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学改革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下民族类高校民族混合班《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同时,结合实际教学,分析总结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9年05期)

刘馨[3](2019)在《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在语言系统不完善的幼儿阶段,哼哼唱唱、敲敲打打成为他们探究这个世界的有效方法。乐器是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幼儿在操作乐器时能初步了解乐器,还能够获得音色、音高、曲式结构等音乐表现能力。本研究试图解决山村幼儿园“无乐器”的现实境况,以“自制乐器”为突破口,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生活资源制作低成本民族特色乐器,以当地音乐文化资源为载体,探寻自制乐器应用于音乐活动中的一般方法。以期改善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困境,继承和发扬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够在音乐海洋中自由徜徉。本研究采用凯米斯的行动研究范式,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及文献法进行资料的收集。研究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此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缘起、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研究设计。这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步骤。第叁部分: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的行动研究过程。首先对当地资源以及山村幼儿园乐器与自制乐器应用现状进行诊断分析,在计划阶段进行自制乐器及应用于音乐活动的方案设计,最后进行两轮行动研究过程的呈现。第一轮行动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摆脱“无乐器”的现状,挖据当地特色资源进行乐器的自制并应用于音乐活动,重点关注幼儿艺术感受与欣赏。第二轮行动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继续挖掘资源进行乐器的自制,利用自制乐器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根据相关活动内容及访谈资料,从幼儿、幼儿园、山村教师、研究者等方面讨论行动研究的结果,分析自制乐器应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者就自制乐器应用于音乐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一般原则、具体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辛宏伟[4](2018)在《民汉混合班中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收集新疆民汉混合班中80名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料,沿用哈佛大学的语用研究框架对语料进行编码,并在此基础上对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揭示了其发展的一些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新疆民汉混合班中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用交流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不均衡性、顺序性以及存在基本语用交流行为方式等特征。同时,研究还发现维吾尔族儿童在语用交流形式、交流的灵活性以及提问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早期教育(教科研版)》期刊2018年Z1期)

王雪青[5](2018)在《初中民汉混合班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有感于我校初中民汉混合班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以及由于语言不同产生的畏难情绪,遂对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下仅分享几种自己常用的趣味性教学的方法,包括图片导入法、动手操作法、游戏教学法,还望能够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8年20期)

周姗姗,许震涛[6](2018)在《关于探讨开行特种货物混合班列可行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此通过对目前铁路商品车运输班列开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开行商品车与冷藏货物混合运输班列方案,并探讨其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8年07期)

李丰[7](2018)在《湄公河半岛无人区里的“中老混合班”》一文中研究指出盛夏的湄公河,位于老挝琅勃拉邦省境内的中老铁路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由中老两国工人共同组成的施工队伍,正在抓紧施工。老挝全国仅有3.5公里铁路,中老铁路是两国达成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由中铁八局承建的磨万铁路叁标段位于老挝的乌多姆赛省和琅勃拉邦省境内,是全线施(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07-01)

安晓婵[8](2018)在《初级混合班留学生声母偏误研究及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在汉语语音的学习上总是呈现很大的问题,学生的国别不同,偏误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语音好比一座大厦的地基,只有在这个阶段,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才会对后面的语言学习以及将来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而在笔者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语音时,不论是在发音还是听辨上都呈现出了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声母的学习上,并且不同国别的学生呈现的问题各异。本论文主要研究初级混合班留学生学习汉语声母时的偏误情况,通过对学生进行声母的输出和输入测试,整理归纳后,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学生在声母上的输出和输入占测试人数的偏误率,以便观察哪些声母在全班的偏误率高,哪些国家的学生偏误率高,并对偏误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然后整理了前人对于研究留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教学背景。首先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对汉语普通话的声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从自然特征、学习动机和汉语水平叁个方面介绍了教学对象。其次,从学生的母语角度,对班级内来自七个国家(其中有韩国、印尼、巴基斯坦、也门、苏丹、美国和刚果),说六种语言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汉语声母时的难点预测。最后介绍了用来开展论文的输出测试卷和输入测试卷。第二章,初级混合班声母偏误分析。本章内容从输出测试和输入测试两方面分析了班级内七个国家的留学生声母偏误情况。通过表格的形式,先对学生出现偏误的声母在全班内进行偏误率计算,然后区分国别,看出现偏误的声母在某一个国家的学生中出现偏误的情况,同时也计算出某一国家学生的偏误人数占全班偏误人中的比例。笔者为了更加具体地呈现问题,在每一个表格下面还会对学生的偏误类型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以便补充表格所未呈现的内容。第叁章,初级混合班不同国别的学生声母偏误对比。本章从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尖前音、舌面音和舌尖后音这七个声母的发音位置角度,将学生出现偏误的声母,在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进行对比,从而看哪些声母在这个国家的学生间发生偏误率较高,而在另一个国家的学生中偏误率较小或没有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第四章,初级混合班留学生声母教学策略。本章根据之前的偏误分析与偏误对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及对七个发音位置的声母的教学对策。第五章,教学反思及建议。首先,对声母教学提出了建议,然后是笔者认为的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5)

热孜亚·热吉甫[9](2018)在《论班主任在多民族混合班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民族团结。高职院校是开着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多民族混合班模式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普及。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如何发挥班主任的优势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赋予班主任的新使命。本文以阐述班主任在多民族混合班团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切入点,论述班主任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提高班主任在混合班团结教育作用的对策。(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8年08期)

韦尚虹[10](2018)在《零基础混合班汉字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许多院校的汉语教学一般重点关注学生的汉语口语技能的培养;许多汉语教师也存在对汉字教学的畏难情绪,在教学实践中对汉字涉及较少;留学生亦普遍面临阅读困难和书写困难的“两难”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科院近物所零基础混合班的汉字课堂教学实践,寻找适合零基础混合班的汉字教学策略以消除留学生“汉字难”的心理障碍,引领学生进入汉字之门从而为汉语学习打好文字功底。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对目前的汉字教学研究做了梳理,发现学界关于零基础混合班的汉字教学研究鲜有涉及,并依此确定了研究目标,做出了研究设计。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其次展现并分析了实际课堂教学活动案例,然后概括归纳出零基础混合班汉字教学存在的难点有: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把握媒介语的使用度、交流障碍、教师难以平衡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方面难以寻找汉字和汉字文化之间的平衡点、难以在只有音形的语言思维模式中建立一个音形义叁者结合的系统,最后指出汉字课堂的区域国别特点。第叁章对零基础混合班学习者们的书写材料进行了分析,发现书写方面存在由于匮乏汉字文化、母语书写习惯以及已学生字的迁移而导致的笔画形态、笔际关系和笔画数目的问题。此外,还分析了汉字书写方面的区域国别特点。第四章提出了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汉语教师教学技能的零基础混合班汉字教学策略。第五章对本文进行了观点总结,指出研究结论和研究过程的不足,以待对零基础混合班汉字教学作出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混合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当下民族类高校民族混合班《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同时,结合实际教学,分析总结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班论文参考文献

[1].张薇.瑶族歌谣在幼儿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张晓.民族混合班《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学改革探讨[J].四川水泥.2019

[3].刘馨.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辛宏伟.民汉混合班中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8

[5].王雪青.初中民汉混合班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

[6].周姗姗,许震涛.关于探讨开行特种货物混合班列可行性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

[7].李丰.湄公河半岛无人区里的“中老混合班”[N].工人日报.2018

[8].安晓婵.初级混合班留学生声母偏误研究及教学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8

[9].热孜亚·热吉甫.论班主任在多民族混合班团结教育的重要性[J].知识经济.2018

[10].韦尚虹.零基础混合班汉字教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8

标签:;  ;  ;  ;  ;  ;  ;  

混合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