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获国家图书奖(论文文献综述)
乔婧[1](2019)在《卡逊《寂静的春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态危机的严重,如何处理好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而这一话题在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时,就已经引起了学界诸多的论争。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与生态伦理思潮不断前行的背景下,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完成了着作《寂静的春天》。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严谨的生物学知识与大量的生态学实验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化学药品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的事实。不仅推动了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也对生态伦理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追溯卡逊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入手,对卡逊关于生态伦理学核心话语的解析以及生态伦理实践指向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具体阐述了卡逊关于“敬畏生命、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卡逊强调尊重所有的自然存在物,继承了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观点,认同生态系统是有机的整体,并在对“人类中心主义”与人与自然存在物主体性界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卡逊倡导赋予自然内在价值但主张维护人类的生态责任主体地位,用朴素的语言逻辑提倡将正义的理念纳入人与自然风险伦理关系中。也对因人类中心主义而导致过度依赖技术,从而产生的官僚主义、技术资本化的风险进行了伦理批判,倡导技术的生态化发展。最后,本文将卡逊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我们构建生命共同体、建设宜居乡村结合起来,为促进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现实启示。
刘学文[2](2018)在《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光斗(1912-2013)是我国着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自1949年开始在高等水利工程教育领域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发展道路。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论述张光斗从事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历程,阐述张光斗在高等水利工程教育领域的理论成就和实践成就,以期总结历史经验,从一个杰出教育家学行的维度展现我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宋一然[3](2017)在《刘易斯·芒福德区域规划思想的实践研究 ——以波特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芒福德作为着名城市理论家、批评家,其地位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他的区域规划理论主张将城市与区域发展为地理要素、文化要素和经济要素的综合体,使其成为优良传统观念和生活理想的重要载体。本文试图以芒福德指导过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长期规划为例,将其区域理论放在具体城市中进行剖析解读,说明区芒福德城市规划理论的实践意义。本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芒福德的生平和学术思想,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他的城市思想的研究状况。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芒福德的师承及着作介绍了区域规划理论的形成、内容,将区域规划思想归纳为突破城市与农村界限的一种非传统规划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对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意义,认为这是重塑城市与自然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第二章结合波特兰的自然环境,从规划对象、城镇和工业布局、规划机构以及城市发展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芒福德为波特兰撰写的《太平洋西北地区规划建议》及当时未能实现的原因。芒福德提出以自然环境为单位对规划对象进行划分的设想,并建议设立独立规划单位,以地方环境特点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能源,建设城市带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平衡。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份建议没能得到立即实施。第三章描述了波特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情况,结合当时美国的政治环境和波特兰从政府到基层环境意识的觉醒,列举了区域规划思想重新得到重视的原因;通过立法、行政和各种绿色动议等角度介绍了区域规划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辩证的分析了其可行性和局限性。余论论述了区域规划理论中可行性与局限性并存的原因,通过芒福德的代表作分析了他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情结,从而得出芒福德城市理论的哲学意义大于实践指导意义,因而更适宜被看作思想旗帜的结论。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指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袁勇[5](2013)在《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 ——以湿地植被水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如何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生态环境用水要求,这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而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频繁发生的干旱使得解决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困难。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同时也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文波动较敏感,是生态水文领域和变化环境影响研究的理想对象。因此,研究干旱情景下湿地的生态水文演变,完善干旱极值条件下的生态水文理论,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用水调度有重要意义。白洋淀湿地位于华北平原,是北方典型湖泊湿地。近年来,湿地不断受到干旱威胁,虽然通过流域和跨流域补水方式缓解了这一威胁,但调水过程应当根据湿地干旱过程中的生态水文变化合理实施。本文以白洋淀湿地为研究载体,采用室内控制实验、野外调查、数值模拟,揭示干旱情景下湿地的生态水文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湿地干旱脆弱性进行评价,提出湿地维持和保护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辨识湿地干旱内涵的基础上,认为白洋淀湿地从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受到较严重的干旱威胁和影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大约占75%),其次是气候变化(大约占25%)。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工取用水量增加,这使得湿地天然入淀水量基本为零。湿地维持要靠调水,而且基本是跨流域调水,这一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改变。(2)针对白洋淀湿地地形起伏、边界复杂、水生植物茂密等特点,构建了湿地水动力学模型,其中地形表达具有二阶精度,采用具有和谐性的近似底坡项,模型曼宁糙率在有水生植物生长区域采用等效曼宁糙率表示,而在无植物区域则采用正常曼宁糙率。采用典型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较好。将模型应用于湿地,分析了湿地干旱过程中流场的变化。(3)整体上,芦苇比香蒲耐旱性和恢复力更强。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对照、轻旱、中旱情景下都随着时间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对于重旱和特旱,以上指标随着时间表现出很明显的下降趋势。芦苇和香蒲耐受干旱胁迫的阈值不同,分别为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30%。补水主要使芦苇和香蒲加强了水分吸收,增加了鲜重。植物受干旱胁迫如果未超过其耐受阈值,则补水能较大程度减轻其受干旱的影响。湿地干旱使其水量减少,水质变差,从而使得湿地的沉水植物优势群落在向挺水植物优势群落转变。(4)基于湿地干旱过程中生态水文变化特征,构建了干旱情景下白洋淀湿地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受外界影响下,湿地干旱在不小于8.3m时脆弱性最小。进入2000年以后,湿地干旱脆弱性升高,达到4级。在分析特定外界因素对湿地干旱脆弱性评价结果后,考虑到未来社会经济可能更加发展,建议将湿地最低水位控制在7.5m以上(5)在明确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湿地干旱脆弱性评价结果,建议将湿地生态保护阈值限制为水位不小于7.5m,其对应的最小需水量为1.1亿m3。湿地干旱应对措施主要是增加湿地水量,减少湿地水量的消耗,同时保证湿地生态用地不被挤占等。
袁喆[6](2013)在《确定与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集合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循环系统作为全球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其影响因素主要源于两方面,即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异常问题日益突出,旱、涝等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不仅频率有所增加,而且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也异于历史状况。突破传统的理念、研发新的水文学方法是适应当前变化环境的必然需求。水文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运动都属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体,在水循环系统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存。以往水文学研究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方法是分别应用的,其中,确定性方法是基于数学方程和物理模型构建的水文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复杂的水文系统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报。但事实上,水文系统是复杂、非线性的过程,建立在物理简化基础之上的水文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随着变化环境所引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仅仅凭借确定性方法来分析水文系统内在的规律,不可避免的会忽略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结果的可信度。因此,集合运用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分析水文系统内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今后水文学方法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在分析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水文学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系统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集合研究的框架,即不确定性方法的内部集合和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的外部集合(外部集合包括过程集合和结果集合)。并以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结果集合为切入点,选取SWAT模型和灰色模型为基础模型,从单一水文模型和集合模型在径流模拟和预测的对比分析中,探究和验证集合研究的可行性。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物理机制的SWAT模型对滦河流域的径流模拟的效果较好,除三道河子站NSE和R2值在验证期内为0.64以外,其它时段,各站点NSE和R2值均达到了0.70以上。但该模型在径流预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滦县站和三道河子站预测径流序列的NSE和R2值虽然达到0.60以上,但汛期合格率仅为45%和35%,而韩家营站预测精度最低,NSE和R2值不足0.50,汛期合格率仅为25%;(2)在对降水、径流数据进行季节性平滑处理的基础上,引入自记忆函数构建的SS-DHGM模型,较传统灰色模型而言,径流模拟的精度提高明显,模拟效果最佳的滦县站,NSE和R2均达到了0.70。模型预测径流汛期合格率普遍高于SWAT模型,但其值仍然偏低,韩家营、三道河子和滦县站预测径流汛期合格率分别为:35%、40%和50%;(3)在SWAT模型和SS-DHGM模型基础上,分别采用熵权法、集对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EW-CM模型、SPA-CM模型和MLR-CM模型,对单一模型模拟径流结果和预测径流结果进行集合处理,通过对模型模拟和预测结果的综合评价表明SPA-CM模型效果最佳。除韩家营站预测径流的R2和NSE值不足0.70以外,各站点模拟和预测径流序列的NSE和R2值均达到0.80以上,韩家营、三道河子和滦县站预测径流汛期合格率分别为:50%、70%和65%,较单一模型而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叶蕾[7](2013)在《寄情电机 矢志创新》文中指出自从55年前考上清华大学,他的人生就开始和祖国的电机事业发展紧密相连。1982年,在导师高景德先生的指导下,他开始进行交流电机系统多回路分析技术的基础研究,1986年,他在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了交流电机的多回路分析方法。经过近30年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形成了完整的交流电机系统多回路分析技术,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少年英姿,如今华发。2013年,
周谊[8](2009)在《春风激荡 秀木成林——改革开放30年感受科技出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拜存有[9](2008)在《渭河流域关中段径流过程变异点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元影响,改变了河川径流的天然状态,导致流域水文过程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使某些水文要素样本序列在变异点前后的概率分布规律发生变化,因此给水文频率分析计算带来困难,直接影响到流域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利用,是工程实际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渭河流域关中段就是典型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修建水库、引水灌溉等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调控,以解决供需水矛盾。这种大规模的水事活动,对河川径流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调控能力,改变了河川径流的天然状态。同时,土地开发、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大规模生产活动,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引起了河川径流情势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研究区域的河流水量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呈明显递减趋势,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流域水量减少更加显着,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为了进一步掌握渭河流域水量变化的规律,用正确的理论方法进行模拟或预测,指导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防洪减灾对策研究和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另外,也为其它流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因此,对渭河流域关中段径流过程变异点的诊断研究有着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在总结归类现有10多种水文过程变异点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找出比较简单、实用而有效的方法—滑动秩和检验法,对渭河流域关中段6个水文站1956-2005年的年径流序列进行检验分析,得出各站径流序列变异点的数量与位置,结果表明滑动秩和检验法对于非正态分布水文序列的多参数变异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论文经过分析论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滑动秩和检验法对渭河流域关中段径流过程变异点诊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最优信息二分割法诊断效果较差。(2)渭河流域关中段干流林家村站、魏家堡站存在两个变异点,50年径流序列可分为1956-1970、1971-1993、1994-2005三段。(3)咸阳站、华县站也存在两个变异点。50年径流序列可分为1956-1968、1969-1993、1994-2005三段。(4)主要支流泾河景村站、北洛河状头站存在一个明显变异点。径流序列分为1956-1993,1994-2005两段。
钱飒飒,周棻,于国华,蔡鸿程[10](2007)在《再看专业出版——社长(总编辑)访谈录》文中认为一年一度的社长总编辑年会又将如期举行,全国科技出版社的首脑们再度会聚一堂,就当前的行业热点难点关注点,献言献计,各陈高见。借一句歌词,白云奉献给蓝天,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你——年会?科技出版,专业出版,市场开放,外商进来,改制转轨,数字网络……伴随变革的时代扑面而来的风雨雷电,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欢喜忧愁。专业科技出版的掌门人,这些年,您和您们的团队走过怎样的路程——这就是我们这期特别策划的初衷。我们将集体采访的提纲发给了部分科技社的社长(总编辑),又将社长(总编辑)们返回稿件的内容按照提问的次序重新进行了编排。再次感谢各位社长(总编辑)拨冗赐稿!
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获国家图书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水力发电工程》获国家图书奖(论文提纲范文)
(1)卡逊《寂静的春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及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卡逊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 |
第一节 卡逊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卡逊的生平 |
二、卡逊的前期作品 |
第二节 卡逊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动物保护伦理的兴起 |
二、自然保护主义的发展 |
三、生态伦理学创立及《寂静的春天》问世 |
第二章 卡逊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话语解析 |
第一节 以敬畏生命为缘起 |
一、卡逊敬畏生命的伦理意蕴 |
二、卡逊对生命脆弱性的关照 |
第二节 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础 |
一、强调人与自然存在物的相互依赖性 |
二、卡逊的生命共同体伦理观念 |
第三节 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为根本 |
一、目的论与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
二、卡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思想 |
第三章 卡逊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卡逊的技术风险伦理批判与生态正义 |
一、卡逊的技术风险伦理批判 |
二、倡导技术的生态化发展 |
三、卡逊的生态正义思想 |
第二节 生态责任的主体性问题 |
一、人与自然主体性地位的界分 |
二、卡逊对生态责任主体的伦理态度 |
第四章 卡逊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与价值 |
第一节 卡逊生态伦理思想的多维影响 |
一、促进了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运动 |
二、促进了环境保护立法的完善 |
三、普及了全球性的生态保护思想 |
第二节 对宜居乡村建设有重要启示 |
一、宜居乡村建设的背景与伦理困境 |
二、宜居乡村建设的原则建议 |
三、环境善物在宜居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2)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张光斗从事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历程 |
第一节 青年时期奠定学术基础(1924-1937年)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毅然回国投身水利建设(1937-1949年) |
第三节 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事业(1949-1978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迎来事业的春天(1978—2013年) |
第二章 张光斗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实践成就 |
第一节 对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的奠基与发展之功 |
第二节 “真刀真枪毕业设计”:设计密云水库 |
第三节 培养水利人才,为国铸造栋梁 |
第三章 张光斗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理论成就 |
第一节 不断完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基础理论教材体系 |
第二节 颇具特色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 |
余论 |
附录1 王光纶教授访谈录 |
附录2 张光斗水利生涯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刘易斯·芒福德区域规划思想的实践研究 ——以波特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芒福德其人其学 |
二、关于芒福德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芒福德的区域规划思想 |
第一节 区域理论的形成 |
第二节 区域规划思想的内容 |
第三节 区域规划思想的意义 |
第二章 芒福德《太平洋西北地区区域规划建议》的提出与搁浅 |
第一节《太平洋西北地区区域规划建议》的提出背景 |
第二节 《太平洋西北地区区域规划建议》的内容 |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第三章 区域规划思想在波特兰的复苏 |
第一节 波特兰重新采用区域规划的原因 |
第二节 区域规划思想在波特兰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区域规划思想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
余论 |
附录一 《太平洋西北地区区域规划建议》原文翻译 |
附录二 西北区域委员会规划目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 ——以湿地植被水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意义 |
1.1.2 理论与技术意义 |
1.2 湿地生态水文概述 |
1.2.1 水文过程对生态过程的影响 |
1.2.2 生态过程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
1.3 干旱对湿地影响研究 |
1.3.1 干旱对湿地水文影响研究 |
1.3.2 干旱对湿地生态影响研究 |
1.4 湿地模型研究进展 |
1.4.1 河岸带模型 |
1.4.2 湿地综合模型 |
1.5 研究趋势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和植被 |
2.1.5 河流水系 |
2.2 湿地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概况 |
2.2.1 社会经济概况 |
2.2.2 土地利用概况 |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3.1 水资源严重匮乏,屡屡而临干涸威胁 |
2.3.2 泥沙淤积与围垦养殖,湿地面积萎缩 |
2.3.3 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
3 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演变及干旱归因分析 |
3.1 湿地干旱内涵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入淀水量突变性分析 |
3.2.2 入淀水量影响识别 |
3.2.3 数据来源 |
3.3 湿地来水特征演变分析 |
3.3.1 降水、入淀水量演变特征 |
3.3.2 入淀水量突变特征 |
3.4 湿地出流特征演变分析 |
3.5 土地利用变化对天然径流量影响 |
3.6 人工取用水对入淀水量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湿地水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 模拟总体思路 |
4.2 控制方程 |
4.3 空间离散 |
4.4 数值求解 |
4.4.1 对流通量数值求解 |
4.4.2 扩散通量数值求解 |
4.4.3 变量重构及斜率限制函数 |
4.4.4 源项数值求解 |
4.4.5 时间项离散 |
4.4.6 稳定条件 |
4.4.7 动边界处理 |
4.4.8 边界条件 |
4.5 计算流程 |
4.6 模型验证 |
4.6.1 静水算例验证 |
4.6.2 复杂地形溃坝水流 |
4.7 白洋淀湿地模拟 |
4.8 本章小结 |
5 白洋淀湿地植被对干旱适应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1.1 典型植物对干旱的适应 |
5.1.2 湿地植物群落对干旱的适应 |
5.2 典型植物对干旱的适应 |
5.2.1 植物对干旱的形态适应 |
5.2.2 植物对干旱的生理适应 |
5.3 不同干旱情景下典型湿地植物的恢复能力 |
5.3.1 植物的形态恢复力 |
5.3.2 植物的生理恢复力 |
5.4 湿地植物群落对干旱的适应 |
5.4.1 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
5.4.2 湿地植被演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
6.1 湿地生态脆弱性 |
6.2 评价总体思路 |
6.3 评价指标体系 |
6.3.1 评价指标选取 |
6.3.2 评价指标获取与计算 |
6.4 综合评价方法 |
6.4.1 评价标准和等级 |
6.4.2 层次分析法 |
6.5 评价结果 |
6.5.1 评价权重计算 |
6.5.2 不受外界影响湿地脆弱性评价 |
6.5.3 不同时间段湿地脆弱性评价 |
6.5.4 特定外界因素对湿地干旱脆弱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干旱情景下白洋淀湿地综合应对 |
7.1 干旱情景下湿地保护阈值 |
7.2 湿地干旱综合应对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确定与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集合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确定性水文学方法研究进展 |
1.2.2 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确定和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水文学方法发展趋势及若干关键问题 |
1.3.1 变化环境下水文学方法总体发展趋势 |
1.3.2 水文学方法发展过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产业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 |
3.1 SWAT模型简介 |
3.1.1 SWAT模型的发展 |
3.1.2 SWAT模型水文计算基本原理 |
3.2 滦河流域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
3.2.1 滦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 |
3.2.2 滦河流域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图 |
3.2.3 滦河流域土壤类型图 |
3.2.4 滦河流域气象水文数据 |
3.3 基于SWAT模型的滦河流域径流模拟 |
3.3.1 滦河流域空间数据离散化 |
3.3.2 滦河流域SWAT模型参数率定 |
3.3.3 滦河流域SWAT模型适用性评价 |
3.4 基于SWAT模型的滦河流域径流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S-DHGM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 |
4.1 SS-DHGM模型简介 |
4.1.1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
4.1.2 SS-DHGM模型结构 |
4.2 滦河流域SS-DHGM模型的构建 |
4.2.1 滦河流域降水、径流季节性指数 |
4.2.2 滦河流域DHGM(2,2)模型构建 |
4.2.3 DHGM(2,2)模型与自记忆原理耦合 |
4.3 基于SS-DHGM模型滦河流域径流模拟及评价 |
4.3.1 基于SS-DHGM模型的径流模拟 |
4.3.2 SS-DHGM模型径流模拟效果评价 |
4.4 基于SS-DHGM模型的滦河流域径流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集合原理的径流模拟和预测模型 |
5.1 水文模型的集合研究 |
5.2 基于熵权法的集合模拟和预测模型 |
5.2.1 EW-CM模型构建 |
5.2.2 基于EW-CM模型的径流模拟及预测 |
5.3 基于SPA的集合模拟和预测模型 |
5.3.1 SPA-CM模型构建 |
5.3.2 基于SPA-CM模型的径流模拟及预测 |
5.4 基于线性回归的集合模拟和预测模型 |
5.4.1 MLR-CM模型构建 |
5.4.2 基于MLR-CM模型的径流模拟及预测 |
5.5 不同集合模型径流模拟和预测对比分析 |
5.5.1 径流模拟对比分析 |
5.5.2 径流预测对比分析 |
5.5.3 集合模型综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春风激荡 秀木成林——改革开放30年感受科技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9)渭河流域关中段径流过程变异点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流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水文气象 |
2.3 社会经济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 渭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化趋势的初步分析 |
3 流域水文过程变异点诊断理论与方法 |
3.1 概述 |
3.2 有序聚类法 |
3.3 最优信息二分割法 |
3.4 Brown-Forsythe 检验法 |
3.5 滑动F 检验法 |
3.6 滑动T 检验法 |
3.7 滑动秩和检验法 |
3.8 Mann-Kendall 检验法 |
3.9 Bayesian(贝叶斯)方法 |
3.10 里海哈林(Lee-Heghinian) 法 |
3.11 R/S 检验法 |
3.12 遗传算法分析法 |
4 渭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异点诊断与检验 |
4.1 概述 |
4.2 初步诊断 |
4.3 详细诊断 |
4.4 综合诊断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和认识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再看专业出版——社长(总编辑)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曹胜利 冶金工业出版社 |
邓宁丰 中国宇航出版社 |
刘广峰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杨树录 原子能出版社 |
杨志坚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黎雪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燕辉 气象出版社 |
刘鑫 航空工业出版社 |
邓宁丰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曹胜利 冶金工业出版社 |
杨志坚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邓宁丰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杨志坚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黎雪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邓宁丰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曹胜利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刘广峰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燕辉 气象出版社 |
黎雪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四、《中国水力发电工程》获国家图书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卡逊《寂静的春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 乔婧. 宁夏大学, 2019(02)
- [2]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刘学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刘易斯·芒福德区域规划思想的实践研究 ——以波特兰为例[D]. 宋一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 ——以湿地植被水文为例[D]. 袁勇.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6]确定与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集合研究及应用[D]. 袁喆.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7]寄情电机 矢志创新[J]. 叶蕾. 中国科技奖励, 2013(03)
- [8]春风激荡 秀木成林——改革开放30年感受科技出版[J]. 周谊. 科技与出版, 2009(01)
- [9]渭河流域关中段径流过程变异点诊断研究[D]. 拜存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10]再看专业出版——社长(总编辑)访谈录[J]. 钱飒飒,周棻,于国华,蔡鸿程. 科技与出版,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