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缘起在于全球范围内生态危机日益凸显,是以柯布为代表的过程哲学家在吸收、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构建的以生态关怀为主要价值旨趣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它以过程哲学为理论根基,对中国传统智慧进行了思考和借鉴。需要看到的是,有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曲解与偏离,具有一定的神学色彩,有机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方案缺乏现实性,对他们谋求取代马克思主义要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批判;道路自信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西方语境,立足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烙印,存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并夹带有一定的神学色彩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暧昧。对此,我们应该用审视的目光、反思性的理念辨证看待有机马克思主义。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缘起及代表人物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缘起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把自己主要的理论关切转移到了生态问题上,提出了再次“回到马克思”的主张,并以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策略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其中,英国学者戴维·佩珀和特德·本顿、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以及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和詹姆斯·奥康纳等人在生态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之间寻求契合点,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期,小约翰·柯布也开始从后现代视角关注生态问题。1969年美国加州圣芭芭拉石油泄漏事件之后,柯布从后现代主义视角以反思的态度出版《是否太晚?》一书,其后也发表了大量相关的文章和著作。此后,以柯布为核心的过程哲学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在吸收、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力图在马克思主义和过程哲学之间搭建桥梁,将二者联姻,构筑一种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相区别,以生态关怀为主要价值旨趣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如此,一种试图寻求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新途径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2014年美国出版发行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一书,作者是柯布的弟子菲利普·布莱顿与贾斯丁·海因泽克,该书对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理论架构做了详细论述,使其理论得以系统化。王治河、樊美筠于2013年在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的主题演讲中首次提及有机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流派正式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有机马克思主义》一书于2015年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行,有机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被广泛知晓并引发了研究热潮。
(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及主要观点
美国的小约翰·柯布、菲利普·布莱顿、贾斯廷·海因泽克和中国的王治河、樊美筠等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柯布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怀特海的结合。他阐述到,将马克思和怀特海结合起来会呈现出两种选择,一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怀特海思想,另一种是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二者虽然是不同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均能体现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1]。菲利普·克莱顿、贾斯汀·海因泽克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由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和中国传统智慧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式。王治河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也可称为“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和“新发展”,从根本上可理解为它是一种建设性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厚道马克思主义,这种厚道体现在对自然、对他人厚道,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2]。
记者拿着话筒站在杰克面前,问:瑞恩·杰克先生!你好!杰克有礼貌地和记者握手:你好!记者问:我是家庭栏目记者,听说您娶了一位中国媳妇,做了中国人的上门女婿,是这样吗?杰克点点头:是这样的!记者又问:请您谈谈做中国女婿的感受好吗?杰克点点头:好的。做中国女婿我感觉很好,中国媳妇温柔善良贤惠,非常好!记者再问: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入中国家庭,有什么不适应吗?杰克想了想:不适应?有,不适应就是中国人生孩子要表决,我非常不适应!中国爸太雷人了!
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与哲学基础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新发展
有机马克思主义者深信,后现代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张仍然有效,他们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柯布表示,“有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欠下了一笔厚重的‘思想债’,是因为我们继承了一些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在当中汲取了许多东西。”[3]首先,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在当下依旧令人信服,并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柯布强调,在面对严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错误和失灵的苏联式马克思主义的事实下,马克思的基本假设和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并没有过时和失效[4]序。克莱顿也认为,“作为社会理论家、经济史学家和阶级斗争的探索者,马克思的理论在当代仍有意义。”[4]65其次,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自身理论的视角,从各方面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都作了较为深刻、系统的批判,这是有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精神的沿承,并且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这种批判精神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二)过程哲学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
有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基于中国视角,重视对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思考与借鉴。王治河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总是不自觉地囿于现代西方文化,而有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更加开放,有意识地关注和汲取中国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这也是有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2]。柯布认为,中华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包含着一种生态维度,中国古代智慧中所包含的众多资源能够推动生态文明的实现。要实现生态文明,中国相比于西方更具有可能性。柯布、克莱顿等人指出有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内在契合的。有机马克思主义者在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机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欣赏和认同美国过程哲学家杰伊·麦克丹尼尔对过程思想和中国思想进行的比较分析,这些分析涉及中国传统易学、儒家、道家、佛教、中医学等。比如《易经》解释说,世界上的一切以自发的和创造性的方式进行交互;儒家思想强调“仁”,认为人是共同体中的人;道教认为宇宙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中国佛教中的“华严宗学”描绘的宇宙图景;中国佛教传统中的禅宗强调每一个当下时刻经验的首要性;中医学认为人的身体是宇宙的缩影,不是独立存在的,并非与世隔绝的[4]183。在有机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些中国传统哲学中所包含的智慧与过程哲学的理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似、相通之处,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借鉴。
(三)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思考和借鉴
过程哲学又称有机体哲学或活动过程哲学,创始人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阿弗烈·诺夫·怀特海,主张世界即是过程。在有机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过程哲学是他们所借鉴的核心理论资源,过程思想就是最重要的盟友,并且怀特海对于过程思想的核心重要性就像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重要性一样。过程哲学有三层核心内涵:首先强调相互联系,人类无论从外在还是内在都是相互联系的;其次强调不断变化的过程,过程哲学认为万物皆变、万物皆流,唯有过程本身才是保持不变的;最后坚持整体论,过程思想主张从整体的思维看待世界,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应该从整体性视域出发去追求人和自然的共同福祉[4]212。对于有机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有机马克思主义是过程哲学的一种形态,现代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得益于过程哲学。同时,他们也宣称《有机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本从过程思想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4]14。有机马克思主义对过程哲学的理论主张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借鉴,过程哲学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是过程哲学,而本质上有机马克思主义则是过程哲学的当代形态。
三、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与批判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与偏离
Z X Liu and M L Jiang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All authors commented on the manuscript.
有机马克思主义试图“回到马克思”寻求理论资源,试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但是,由于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正在兴起和发展中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它生成于西方语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或多或少沿承了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与偏离。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认识存在偏差。按照克莱顿等人的分析,“马克思把黑格尔倒置过来了,将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并没有跳出黑格尔的理论的框架,而是不加修改地接受了黑格尔的决定论历史观。”[4]61实际上,马克思本人从未把单纯的社会经济条件归纳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更不是对黑格尔的简单倒置。恩格斯曾指出:“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5]这一论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明确反对经济决定论的,而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经济决定论过于武断,有明显有偏差的。其次,过于重视偶然因素。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是决定论的,而是无限开放的。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或无所不包的体系能够捕捉到文明变化的复杂性。”[4]71这是对偶然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的过分强调,错误地把历史发展理解为是没有客观规律可以遵循的,错误地认为历史是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这就使得有机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方面带有某种唯心主义的倾向。
(二)“第三条道路”方案缺乏现实性
有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认为这是一条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又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替代资本主义和生态灾难的最佳方案。在他们看来,纯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彻底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因而极力主张把私有制和公有制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制。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结合是私有制和公有制的机械性混合相加。事实上,在所谓的混合制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这说明有机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三条道路”依然对资本主义制度抱有希望,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妥协,也忽视了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性质,显示出有机马克思主义者缺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勇气,使其在理论上走向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其次,在政治经济变革方面,有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遗憾的是,这些变革措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实际上是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的调整。然而只要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它所固有的矛盾就无法解决,那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所以,有机马克思主义者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放弃了公有制这一根本基础,放弃了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目标,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妥协,预示着这种方案是没有现实性的。
南水北调受水区无论哪种水源,一般来说都通过自来水厂向最终用水户供水。自来水厂制水水源按来源可分为南水北调水源和当地水源。这两类水源的自来水厂供水息税前利润EBIT分别是:
(三)有机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神学色彩
首先,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背景来看,其理论的倡导者基本上是有神论者,一些代表人物也具有一定的神学背景。柯布作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通常被称为神学家、过程哲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家。柯布曾表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许多进步是由一些具有宗教背景的人士推动的,他们多属基督教。”[6]而柯布的弟子克莱顿在美国被称为宗教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在提出有机马克思主义之前,克莱顿一直从事神学研究工作,特别是研究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科学等问题。其次,作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的怀特海过程哲学带有神学的神秘性,而过程哲学可以说是美国过程神学演化而来的。怀特海在《形成中的宗教》中指出:“提出一种宇宙观,也就提出了一种宗教”。怀特海的神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是互为一体的,过程哲学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蕴。继而柯布等人的过程哲学思想自然也是过程神学的延续和发展了。克莱顿的有机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明显过程神学的神学色彩,但在他论述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运动去解释马克思主义和激进的基督教原理融合时,他还是继承了过程神学与过程哲学的传统。有学者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借马克思的影响力兜售基督教哲学”,不管他们真实目的何在,神学性可以视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谋求取代马克思主义
有机马克思主义者把关注的视线瞄准了中国,极其渴望在中国受到关注。事实上在中国,有机马克思主义者也一直致力于宣扬他们的主要理论观点,并逐步培养他们的追随者。过程哲学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据统计,中国多所大学建立了多个“过程哲学”或“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者也通过召开过程哲学或建设性后现代的相关会议和讲座、举办“中美过程(后现代)哲学”高级研讨班、出版相关专著等各种形式和方式宣扬过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契合,以此来促进其相关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是妄想用有机马克思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而对于在中国实现用有机马克思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他们也显得相当自信。柯布曾表示:“我非常支持有机马克思主义,并盼望它在中国取得成功。……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真正有用的,只要它唤起并指导深刻的信念和责任意识……我希望中国的过程研究中心将大力支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有机马克思主义。”[1]柯布更是认为中国将是过程思想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生长的沃土。有机马克思主义者宣称中国最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他们一直不遗余力地倡导“中国引领论”;他们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给予极大的肯定和称颂,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更好推介有机马克思主义,进而推动中国走向“第三条道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始终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更不会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或其他道路。
参考文献:
[1](美)B.柯布,陈伟功.论有机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2]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3]任平,(美)菲利普·克莱顿.生态灾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拯救地球命运的行动纲领——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对话[J].江海学刊,2016(5).
[4](美)菲利普·克莱顿,斯廷·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M].孟献丽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欧阳康.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访美国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科布[J].世界哲学,2002(5).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2-0016-03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阈下广西独立院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评价研究”(2017SZ005);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5JGB489)
作者简介:欧阳琼芳(1988—),女,单位为桂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过程论文; 中国论文; 哲学论文; 马克思论文; 宗教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 其他哲学流派论文; 《西部学刊》2019年第2期论文; 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阈下广西独立院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评价研究" (2017SZ005)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独立学院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5JGB489)论文; 桂林理工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