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儒家经典《中庸》的研读,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庸之道的三个境界,分别是:真实本心、诚意正心和力求至善。对何为中庸,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人”即是“仁”,即是“本心”,即是“中庸”的观点。并将《大学》篇中的“诚意正心”的观点提炼出来,用新的角度来诠释“中庸”该如何实施,并且遵循了孔子对于“吾道一以贯之”之道的说法。提出至善之德即谓之“中庸”,并提出了内心的真正强大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关键词:中庸;本心;心正;仁;乡愿;至善
1 真实本心
1.1“中庸”的本意
中:跟四周的距离相等,在内部,位置在两端之间的,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不偏不倚。庸:平凡平庸,不高明,通用。中庸一指君子堂堂正正,不偏不倚,表面无甚高明之处,实则大巧若拙;二是说中用。郑玄对于中庸的解读里,很大一部分便是从中用的角度来讲的。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一句:“吾道一以贯之。”而这其中的道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而“仁者”即“人”也,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提到:“仁者,人所以为人之理也。”可见后人对于孔子所提出的“仁”,不仅仅是“仁者爱人”,更提出了一个哲学概念,那就是,“仁”即是“人”,是人的本心。这一概念既符合了孔子“一以贯之”的道,也符合了在《大学》中所提出的“心正”的概念。“仁”换个说法可以说,它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超我”的概念类似,是与生俱来的,内在的一种道德标准。这样的道德标准可以说是一种潜意识下,不自觉发出的“善”,比如突然看到一个人要摔倒了,下意识去扶一下对方,这就是“仁”, “仁”就是“本心”,是发自己内心的,下意识发出的来的外显的“善”。从大义上讲,仁与善,便是儒家追求的中庸之道。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讲,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将二者合二为一,那么天地万物就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这便是中庸之道。
1.2.2 样本要求 血样采集后送至串联质谱实验室,在阴凉处水平晾干,使用封口袋密封放在2~8 ℃冰箱待检。合格的样本标准:血斑数量≥2个,血斑直径≥5 mm,双面渗透均匀,不能重复滴血,患儿信息记录完整。
1.2本心即中庸
《中庸》原文中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意思是:“上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天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那么人的本心就是中庸,中庸是人所生而就有的天性。那么有人又会提出来,孔子在《中庸》中又提出:“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既然中庸是天性,为什么孔子又说作为至高的品质,人们一直在追求,又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呢?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篇儒家经典《大学》,《大学》阐述了人是如何正心的,意诚而后正心。我们常说中国人最讲究中庸之道的,这里所说的中庸应该是一种平衡,过或不及都不是中庸,那么“中”就可以理解为“平衡”,一旦产生了偏差,那么就会出现差错,比如做事客观性就很难保障,对别人的评价也会不够客观、公正。可是我们生而为人,难免会有“私心”,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受到自身的价值选择的影响等等,就会产生偏差,心就不正了,所以追求“本心”,追求“仁”,探寻“本心”,以达到“中庸”的境界是人们一直所追求的。
中庸既然在本性之中,并不会改变,那么为什么孔子仍然说很难做到,甚至犹如:“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公正治理的,爵位俸禄是可以辞掉的,利刃是可以踩上去的,只是中庸之道不容易实行”。这是为什么呢?前文中提到了“仁”即是本心,即是中庸,中庸之道所奉行的“仁”实际上被很多人所误解,很多人在践行的时候都会有所偏差,甚至沦为了“乡愿”。“乡愿”所行的“仁”实际上是利益化的,是一种对自己有好处的“仁”。最通俗的解释,“乡愿”之人做事虽然面面俱到,谁也不得罪,好像是做出了最佳的权衡,好像是得到了最佳的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最初的决定就是有附加条件的,有思索过的,并不是中庸所要求的本性,更不是超越了自我的内在本性的要求。举例来说,对重庆大巴落水事件,由于一名乘客在司机行车过程中对司机进行殴打,扰乱行车,导致了全车10多条生命无一生还。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以一个人出来制止乘客的荒唐行为,因为施暴者暴戾撒泼的行径让其余乘客望而却步,可是,这也是导致了这次悲剧的根本原因。很多人宁愿选择不做出头鸟,不做冒尖人,别人有问题是别人的事,各扫门前雪,与我无关。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选择应该站在最公正的立场上,人必须要有能够伸张正义的能力。即便是对方很强势,中庸也要求我们作为君子必须说实话,而乡愿之人则选择逃避,谁也不得罪。这类事情发生过很多起了,但当我们每次看到的时候,仍然会为之心颤,为之扼腕叹息。这才是我们的本心。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谨守本心,沉着镇静才是我们推崇的平和中正的中庸思想。
2 诚意正心
2.1君子慎独,践行“中庸”
《论语》中提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作为孔子对于道德标准的最高准绳,也要达到“立人”和“达人”的两个境界,也就是说,首先一个中庸的人,需要先克己,实现自我的本心,然后再帮助别人实现的本心的呈现。在《中庸》中,最与之相契合的观点就是“君子慎独”。
“中庸”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都有一个度,就是中庸之道的平衡点,人们可以接近这个平衡,以保证内心的中正,达到这个完美的境地。人精明极致本无错理,但不可无省己度人之心,做事应适时考虑他人感受,不逞口舌之利而致亲友离疏。正所谓:“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所以,无论是过或是不及都不是“中庸”,真正的“中庸”是中正的本心。
(5)星日天步星君,司服舉,立秋日紏葛紏治。(《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3)
2.2心正即“中庸”
《中庸》原文写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能离开的都不是道。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别人看不到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恐惧敬畏。因为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也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作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作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这便是中庸,中庸是君子不断践行的,哪怕是独处之时,仍然是要践行中庸之道的。
对于个人来说,量才不计其相貌,用人不计其出身。君子立世,当内修德而外亲人,众生万物万般变化,岂可用一太分明之尺而量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方是为人处世之道。但是真正的能够做得到心正,无一丝一毫的偏差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多数人宁可正而不足,不愿邪而有馀,这也是所谓的性情中人。可是这并不是“中庸”,只是无限接近“中庸”。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没办法接近“中庸”,那么“中庸”是不是动态存在的平衡点呢?有学者认为,事物的不平衡,不是静态、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相对变化的。我们可以在某个平衡点取得平衡,到了下一个平衡点又不平衡了,又需要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的平衡。对此笔者并不是十分认同,我认为中庸的平衡点就是人性,是仁,是本心,这个本心的形成也是天生的,不会因为外力而改变的,一种至善的美德,它自身一定是有标准的,所以不会因为外力而发生改变,标准有所变化。这里涉及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边际效用”。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重复干一件事。你没干一次它新产生的效益就叫作“边际效用”,举个例子,当你吃饭时,随着饱胀感增加,你吃饭的幸福感是递减的。当你吃撑时,你的幸福感就已经几近没有了,吃撑了还很不舒服。就像是一个人的善,不会因为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改变,什么行为是善,也不会变化,只是有的人选择发生了转变,但是转变了的同时,也就是不是“中庸”了。所以说,心正即是“中庸”。
3 力求至善
3.1不舍求之,不做乡愿
“本心”究竟如何判断呢?其实就像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写道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意思就是:“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其实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外力的洗刷。”所以,关于“本心”是看不见的,但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一种至善的美德,而孔子就称其为“中庸”。而“本心”即是“中庸”。
在国有林场中工作的职工,每个人工作成绩是不相同的,因此实施绩效考核可以指导和监督职工的工作情况,让职工更加认真尽责的开展工作是唯一的目标。绩效考核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为人需中正本心,需明确人性本善,需大而无畏,面对各种有可能伤害我们的利益的情况之时,你选择退一步就是乡愿;选择即使是受伤也愿意从善,便是中庸。然而实际上,做到这样,确实很难,毕竟通往极端至善的大路上,有着太多的利益,太多的选择,太多的私心,我们只能尽力为之以追求完人,却永远没办法达到这样的境界。
3.2至善之德,谓之中庸
对于至善之德的解释颇多,如何才能不变本心,始终秉持中庸的态度,我想用一句诗词概括:“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只有内心真的强大,才会生出一种体恤似的温柔。只有内心强大了,才敢于不做伪君子,不随波逐流,内心公正,无私心。尊重了真的本心,才是真正的中庸。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于1920年3月31日,由李大钊组织发起,设有三个特别研究组和十一个固定研究组,会员共六十余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主要有以下活动:搜集马克思学说的各种外文、中文书籍;编辑、刊印马克思主义论著;组织讨论会;主办演说会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同时,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他们进行活动非常有效的形式就是辩论会。尤其是与张东荪、梁启超等人开展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辩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子路问强,孔子答曰:“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君子与人和平相处,却紧守自己的节操和原则,不曲意逢迎,能做到中而不偏移,这不就是强么?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为人和顺,并且善于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但又不去无原则地随波逐流。以和为原则做事,重点是强调不流。即不流于俗人,随大流。一是不盲从他人,坚持自己的立场。二是行事正派,光明正大。三是淡泊处事,甘于奉献,并非看破红尘,消极遁世。和而不流就是这样一种人生境界,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质朴本真。另外,在孔子的答案中,强,还有自强不息的意思。做到上述的两点:君子和而不流,自强不息才是我心中的至善之德,才是我理解的中庸。
参考文献
[1] 孔子.论语[M].昆明:云南出版社,2013.
[2] 杨伯峻.孟子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3] 梁超.孔孟之“中庸”与“乡愿”评判标准研究[Z].2018.
[4] 张郁乎.“中庸”的分析[J].哲学动态,2017,(11).
[5] 韩星.中庸君子之道轮[J].中原文化研究,2018,(6).
[6] 钱思锦成.先秦儒家对“乡愿的批驳原因探析”[J].南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1).
作者简介:关美莹(1992-),女,满族,黑龙江牡丹江人,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5.090
标签:中庸论文; 本心论文; 孔子论文; 乡愿论文; 君子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儒家论文;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5期论文; 浙江科技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