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型抗原论文_叶小英,田丰,李树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细胞血型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原,红细胞,基因,血型,多态性,稀有,柯尔克孜族。

红细胞血型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叶小英,田丰,李树中[1](2019)在《红细胞血型I抗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之后,红细胞抗原的基因、分子生物学、免疫血型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红细胞血型I抗原在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做一简略概述。红细胞血型I抗原是系统抗原,国际输血协会(ISBT)命名的编号027001,命名的抗原命名为I1,确认该系只有一个抗原,这个抗原是1956年发现的,2002年确认为系统抗原。而相关的i抗原,是1990年发现,2002年确认命名,目前仍属于集合抗原,ISBT的抗原命名为i2,编号207002。I抗原是在i抗原的基础上转化而来,i抗原是直链糖链,I抗原是枝链糖链。本文主要介绍I抗(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期刊2019年06期)

赵俸涌,李勤,郭忠慧,张嘉敏,刘李栋[2](2018)在《保存期间试剂红细胞血型相关膜蛋白抗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红细胞膜蛋白抗原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变化。方法 D抗原、Fy~a抗原、Jk~a抗原、在保存节点(0、14、28、42 d),对上述红细胞血型抗原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标化后的抗体范围,使用国际标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在42 d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11. 3%; P<0. 05); 42 d时,应用微柱凝胶卡,使用国际标准品(下降33%)、单克隆IgG-D(下降66%)、IgM-D(下降26%),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1),Fy~a抗原抗原性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33%,P<0. 05),Jk~a抗原抗原性未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室应定期对谱细胞进行质控,对于弱抗体的检测宜使用较新鲜的谱细胞或新鲜细胞进行检测及确认。(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何智,乔艳辉,周琼秀[3](2018)在《乌鲁木齐地区哈萨克族献血人群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哈萨克族献血人群5个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13个抗原基因多态性分布,提高配合性输注的能力。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128份乌鲁木齐地区哈萨克族无血缘关系献血者开展Kell(Kel)、Diego(Di)、Dombrock(Do)、Kidd(Jk)、Duffy(Fy)5种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结果乌鲁木齐地区128名健康哈萨克族红细胞Kell、Duffy、Diego、Kidd、Dombroek血型系统各抗原基因频率分别为:k=0.988 3、K=0.011 7、Jsb=1.000 0、Jsa=0,Fya=0.668 0、Fyb=0.332 0、Fy=0,Dia=0.031 3、Dib=0.968 7,Jka=0.484 4、Jkb=0.515 6,Doa=0.273 4、Dob=0.726 6;各血型系统抗原不合率分别是2.29,34.52,5.88,37.48,31.84。经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Kell、Diego、Dombrock系统稀有血型系统基因型分布的观测值与期望值基本符合,但Duffy和Kidd系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哈萨克族献血人群5个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基因分型中Duffy和Kidd的2个血型系统基因型分布的观测值与期望值相差较大,这为乌鲁木齐地区哈萨克族安全输血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刘颖,毕冬梅,赵素珍,颜廷宇,芦凤亮[4](2017)在《中国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稀有血型抗原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了解中国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的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技术,对200例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进行GYPB(S/s)、Duffy、Kell、Dombrock、Diego、,Kidd、Scianna、Colton、Lutheran、Yt、Mur等11个血型系统的S、s;Fy~a、Fy~b;K、k;Do~a、Do~b;Di~a、Di~b;JK~a、JK~b;Sc1、Sc2;Co~a、Co~b;Lu~a、Lu~b;Yt~a、Yt~b;Kp~a、Kp~b;Mur1、Mur2等共计24个抗原基因进行检测和分型。结果: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GYPB(S/s)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S=0.0625,s=0.9325;Duffy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Fya).0525,Fyb_=0.9475;Dombrock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Do~a=0.1250,Do~b=0.8750;Dieg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Di~a=0.0275,Di~b=0.9725;Kidd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JK~a=0.5650,JK~b=0.4350;Mur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Mur1=0.0050,Mur2=0.9950;Kell、Scianna、Colton、Lutheran、Yt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不具有多态性,基因型分别为kkKp~bKp~b,Sc1Sc1,Co~aCo~a,Lu~bLu~b,Yt~aYt~a。结论: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GYPB(S/s)、Duffy、Dombrock、Diego、Kidd和Mur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具有多态性,而Kell、Scianna、Colton、Lutheran、Yt血型系统呈抗原基因频率单态性分布。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的Dombrock和Kidd血型系统基因分布与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相比具有独特的分布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叶璐夷,王晨,杨启修,朱自严[5](2016)在《miR-492在红细胞OK血型抗原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iR492是否参与了红细胞OK血型抗原表达的转录后调控。方法化学合成2个BSG基因3'UTR片段,分别包含BSG rs 8259 TT或BSG rs 8259 AA位点。合成时两端加上XhoI和NotI酶切位点,克隆至pUC57载体,随后构建至psiCHECK-2载体,测序验证。分别将不同浓度的miR-492 mimic与构建的psiCHECK2-BSG-T或psiCHECK2-BSG-A重组质粒共转染K562细胞,设置空白对照,各转染实验重复3次。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测定海(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6-11-08)

刘颖,毕冬梅,赵素珍,颜廷宇,芦凤亮[6](2016)在《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稀有血型抗原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了解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的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技术,对200例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进行GYPB(S/s)、Duffy、Kell、Dombrock、Diego、,Kidd、Scianna、Colton、Lutheran、,Yt、Mur等11个血型系统的S、s:Fy~a、Fy~b;K、k;Do~a、Do~b;Di~a、Di~b;JK~a、JK~b;Sc1、Sc2;(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6-11-08)

乔艳辉,依萨穆丁·吾甫尔,吐尔洪·克维尔,陆书云[7](2016)在《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7个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Kell、Duffy、Diego、Kidd、Dombrock、Yt、Colton 7个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113名新疆柯尔克孜族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献血者7个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新疆柯尔克孜族Kell、Duffy等7个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分别为K=0. 008 8、k=0.991 2、Js~a=1.000 0、Js~b=0.0000、Fy~a=0.725 7、Fy~b=0.274 3、Di~a=0.057 5、Di~b=0.942 5 Jk~a=0.615 0、Jk~b=0.385 0、Do~a=0.238 9、Do~b=0.761 1、Yt~a=0.946 9、Yt~b=0.053 1、Co~a=1.000 0、Co~b=0.000 0。经χ~2检验,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结(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6-11-08)

朱雪,张德民,牛丽彬[8](2016)在《红细胞血型抗原及抗体在安全输血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第1个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从此人类开始了在血型奥秘中的探寻。2002年,ISBT血型命名委员会确认红细胞血型为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在不断地增加。作为人类血液主要遗传特征之一,红细胞血型在人类安全输血方面有着较大影响,故人们围绕红细胞血型的研究日趋深入,本文就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及其检测与安全输血作一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6-11-08)

徐姿,李树中,卞洁,方莹,李凌波[9](2016)在《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编号031~035的抗原都是2010年以后发现并由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认的系统抗原。其中,FORS抗原是一种"异嗜性抗原",与痢疾志贺氏大肠杆菌外毒素蛋白可发生凝集反应,在肿瘤中呈高水平表达。JR抗原是"乳腺癌耐药蛋白",是跨膜的ABCG2转运蛋白,与乳腺癌的药物治疗直接相关。LAN抗原参与亚铁血红素代谢,也是转运蛋白家族成员的ABCB6转运蛋白,参与线粒体内到(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期刊2016年02期)

孙春霞,邓刚,贺云蕾,梁伟,许德义[10](2016)在《CisAB_(01)-A_(102)血型分子遗传分析及其红细胞抗原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ABO血型系统中Cis AB01/A102血型的分子机理及其红细胞A、B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血清学、ABO基因直接测序、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确定献血者ABO血型。结果发现了1例比较少见的Cis AB01/A102亚型,该亚型是由于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467C>T、803G>C突变,分别引起多肽链P156L、G268A替换。Cis AB01/A102血型红细胞表面A抗原荧光强度强度正常,而B抗原荧光强度则比正常B血型抗原强度略低。结论 ABO基因467C>T、803G>C突变是导致Cis AB01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同时该亚型红细胞B抗原荧光强度与正常红细胞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红细胞血型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蛋白抗原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变化。方法 D抗原、Fy~a抗原、Jk~a抗原、在保存节点(0、14、28、42 d),对上述红细胞血型抗原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标化后的抗体范围,使用国际标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在42 d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11. 3%; P<0. 05); 42 d时,应用微柱凝胶卡,使用国际标准品(下降33%)、单克隆IgG-D(下降66%)、IgM-D(下降26%),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1),Fy~a抗原抗原性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33%,P<0. 05),Jk~a抗原抗原性未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室应定期对谱细胞进行质控,对于弱抗体的检测宜使用较新鲜的谱细胞或新鲜细胞进行检测及确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细胞血型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叶小英,田丰,李树中.红细胞血型I抗原研究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

[2].赵俸涌,李勤,郭忠慧,张嘉敏,刘李栋.保存期间试剂红细胞血型相关膜蛋白抗原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8

[3].何智,乔艳辉,周琼秀.乌鲁木齐地区哈萨克族献血人群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8

[4].刘颖,毕冬梅,赵素珍,颜廷宇,芦凤亮.中国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稀有血型抗原的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

[5].叶璐夷,王晨,杨启修,朱自严.miR-492在红细胞OK血型抗原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研究[C].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6

[6].刘颖,毕冬梅,赵素珍,颜廷宇,芦凤亮.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稀有血型抗原的基因多态性研究[C].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6

[7].乔艳辉,依萨穆丁·吾甫尔,吐尔洪·克维尔,陆书云.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7个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多态性分析[C].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6

[8].朱雪,张德民,牛丽彬.红细胞血型抗原及抗体在安全输血中的研究进展[C].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6

[9].徐姿,李树中,卞洁,方莹,李凌波.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研究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

[10].孙春霞,邓刚,贺云蕾,梁伟,许德义.CisAB_(01)-A_(102)血型分子遗传分析及其红细胞抗原表达[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酶解法血型改造原理示意图}$ar镜下观察mPEG-BTC修饰的红细胞与...红细胞凝集(100×)图红细胞膜蛋白示意图红细胞不凝集(100×)b:AB型红细胞经mPEG-SPA修饰后与O型

标签:;  ;  ;  ;  ;  ;  ;  

红细胞血型抗原论文_叶小英,田丰,李树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