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论文_晓宇,潘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径,多极化,遥感,模糊,频段,水稻,海面。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论文文献综述

晓宇,潘晨[1](2016)在《高分-3卫星闪亮登场——世界分辨率最高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成功发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8月10日,高分-3卫星由长征-4C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分辨率达到1m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同时也是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3的成功发射和应用,标志着我国低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研制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雷达成像卫星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时代来临,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来源于《国际太空》期刊2016年08期)

姚天宇[2](2016)在《“天眼神探”高分叁号卫星发射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姚天宇)8月10日6点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叁号卫星。被称为“天眼神探”的高分叁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将(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6-08-12)

姚天宇[3](2016)在《高分叁号:随时等待大地与海洋的召唤》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何时都能洞观万物天地间,这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8月10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叁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正式开启了它的使命之旅。作为我国高分专项工程中唯一一颗微波遥感卫星,高分叁号(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6-08-12)

艾未华,孔毅,赵现斌[4](2012)在《基于小波的多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向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本身提取高精度的海面风向信息,提高SAR海面风场反演精度,研究了多极化机载SAR海面风向反演技术,借助小波分析相对傅里叶分析和局部梯度更精细的时-频分析能力,将二维连续小波变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I)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机载SAR海面风向反演方法.为验证反演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海上同步飞行试验获取多极化机载SAR数据及同步调查船实测风向数据,用于反演试验的数据比对.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利用多种小波基对机载C波段SAR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数据进行风向反演,将反演结果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以及调查船实测风向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小波分析的海面风向反演方法适用于机载SAR探测数据,反演精度优于二维FFT法和局部梯度方法;小波基的选择对反演结果影响较大,Mexican-Hat小波基是机载SAR海面风向反演的最优小波基,且同极化与交叉极化机载SAR数据均可用于海面风向的反演.(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14期)

李坤,邵芸,张风丽[5](2011)在《基于多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的水稻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极化(HH/HV/VH/VV)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分析水稻和典型地物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特征及其差异,并根据水稻的极化响应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水稻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差异比较大,而且水稻在水平极化(HH)和垂直极化(VV)上的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物;基于这一特点,利用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比值〈HH〉/〈VV〉提取水稻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稻识别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对增强水稻信息的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区分.(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金丽花,赵志伟[6](2010)在《星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波位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波位设计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部分,需要综合考虑距离模糊、方位模糊、噪声等效雷达截面等限制条件。文中对星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时分工作方式的波位设计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数学建模与分析,给出了详细的波位设计方法和流程,并对雷达卫星2全极化标准条带模式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10年10期)

韩昭颖[7](2005)在《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源的增多,多极化SAR图像的获取为多极化信息提取与应用提供了可能。目前,多极化SAR图像上目标检测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多极化SAR图像目标检测算法,并评价各算法及不同极化组合数据源对目标检测的性能。本论文从多极化SAR基本理论和极化SAR模型出发,结合SIR-C、ENVISAT等多极化SAR图像,利用不同背景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了各种极化目标检测器的性能分析,并对全极化和双极化数据进行了舰船目标检测实验。 本文简要介绍极化SAR的基本理论和极化的不同分布的杂波和目标模型,介绍了极化最优检测器和极化白化滤波检测器等各种检测器,指出极化白化滤波检测器预先统计量和检测性能之间达到最优的折中。在高斯分布杂波和非高斯分布杂波模型下深入地讨论了极化白化滤波算法。 本文讨论了不同背景下的各种极化检测器和各种极化组合的检测性能。基于极化高斯分布的目标和背景模型,利用理论上的数学推导计算了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对全极化SAR的陆地目标和海洋目标比较分析了多极化检测性能,并对双极化SAR海洋目标进行了双极化检测器性能分析。基于非高斯杂波背景,通过通道独立的仿真方法进行极化SAR图像仿真,计算并比较了多极化SAR在陆地和海洋目标的检测率和虚警率。基于多极化SAR实际背景数据,通过计算漏检率和虚警率以及对接收性能曲线的误差分析,得到利用SIR-C和ENVISAT实际数据进行舰船目标检测的结论,并通过通道的相关性分析解释了幅度极化白化滤波对SIR-C和ENVISAT的性能差异。 采用了中心化方法和非中心化方法对实际SIR-C和ENVISAT图像进行了舰船目标的检测,得出和理论分析一致的结论。对于SIR-C全极化数据,提出了改进极化白化滤波算法并讨论了改进性能。对于ENVISAT中叁种不同双极化组合数据,分别用了中心化和基于“与”和“或”融合的非中心化方法进行了实验,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检测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期刊2005-06-02)

席育孝,杨汝良[8](2003)在《应用分布目标的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Sarabandi的分布目标定标算法作了改进.然后利用SIR-C系统的L波段的未定标的和经过SIR-C定标组定标过的同一场景数据,采用修正的Sarabandi算法进行定标实验.最后比较该算法结果与SIR-C定标组定标结果。检验该算法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3年12期)

席育孝[9](2002)在《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际上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以及雷达图像应用的门益广泛和深入,定量化应用的要求逐渐变得迫切,因而极化定标技术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涌现了大量的各有特色的算法,有些也已经投入具体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但是国内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定标技术的研究还未广泛进行。随着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在我国的逐步开展,定标技术的研究也必须跟上。因为对于多极化通道而言,通道间的幅度和相位关系必须准确定标,否则将无法进行极化合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本文的研究。 本文概述了极化定标技术的基本概念,对现有的定标技术做了分类,将它们分为(1)混合点目标和分布目标的定标技术;(2)分布目标定标技术;(3)点目标定标技术。然后在众多算法中挑选了叁种技术的典型算法,在综合多篇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修正的混合点目标和分布目标的定标算法:对所选的分布目标算法本人进行了修正,并给出了这个修雁的算法;点目标算法则按照原文献给出。然后再分别从理论上论述了它们的性能,最后对SIR-C获取的L波段多极化数据分别应用这些算法进行定标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实验中研究这些算法的性能。 由于国内对于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定标技术的研究也还没有广泛展开,因此本文在最后,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于国内极化定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期刊2002-05-01)

戴博伟,杨汝良[10](2001)在《多极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新工作方式及模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是影响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多极化星载SAR的系统设计要求尽可能地抑制模糊,提高图像质量。现有的多极化SAR系统极化时分工作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在高轨道星载条件下系统的距离模糊问题变得十分严重。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极化频分和极化码分两种新的工作方式,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这两种新的工作方式确实可以提高系统对模糊的抑制程度。(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1年12期)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 姚天宇)8月10日6点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叁号卫星。被称为“天眼神探”的高分叁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1].晓宇,潘晨.高分-3卫星闪亮登场——世界分辨率最高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成功发射[J].国际太空.2016

[2].姚天宇.“天眼神探”高分叁号卫星发射成功[N].中国航天报.2016

[3].姚天宇.高分叁号:随时等待大地与海洋的召唤[N].中国航天报.2016

[4].艾未华,孔毅,赵现斌.基于小波的多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向反演[J].物理学报.2012

[5].李坤,邵芸,张风丽.基于多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的水稻识别[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

[6].金丽花,赵志伟.星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波位设计研究[J].现代雷达.2010

[7].韩昭颖.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检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

[8].席育孝,杨汝良.应用分布目标的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

[9].席育孝.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

[10].戴博伟,杨汝良.多极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新工作方式及模糊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我国研制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合...为S工R一C香港地区海陆交界处全极化图...极化时分工作方式原理图[6]分辨率为3米的合成孔径雷达场景图像(...海洋二号卫星飞行状态示意图波位设计流程图

标签:;  ;  ;  ;  ;  ;  ;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论文_晓宇,潘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