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伤寒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伤寒,伤寒论,章太炎,附子,医家,桂枝,师承。
伤寒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西,秦艳,郭小舟[1](2019)在《章太炎治伤寒学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思想是章太炎学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伤寒学思想又是其中医学思想的核心。本文指出了章氏重视《伤寒论》的原因,他以伤寒病的特征和疗法证明了中医在中西医优劣争论中存在的价值,体现了中医重疗效的实证主义思想。章氏的伤寒学论症不论因,不与经脉联系。他从广义上论伤寒,以病证为主,解决了伤寒上的寒温之争,并由广义伤寒观对治温病提出了具体辨证论治方法。但他以西医的脏腑理论和解剖生理学来评价分析《伤寒论》中的六经病以及中医经脉学,或许有着不合宜之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丁晓洁,肖相如,王醊恩,杨毅,于晓飞[2](2018)在《“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对学生《伤寒学》课程学习及临床思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对学生《伤寒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从"师承班"中选出正在学习《伤寒学》课程的中医学专业2014级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另从2014级剩余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学校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学校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引领,增加师承班教学内容。两组学生均参加《伤寒学》课程的统一考试及临床病例分析测验,比较两组学生的《伤寒学》考试成绩及临床病例分析测验成绩。结果实验组《伤寒学》考试成绩和临床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可以提高学生《伤寒学》课程学习效果,增强其临床思维能力,可作为中医学专业师承制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11期)
杨小敏[3](2018)在《宋人与伤寒学的崛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伤寒学积累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经过汉唐八百年的隐约传承,宋代倡导"经方"的文人、分科实践的专业医家和习惯寻求验方的基层民众,叁者以不同的旨趣关怀,合力推动伤寒学真正走向成熟。这叁个群体在宋代的有所作为,不仅构筑起更加完善的伤寒学体系,也直接引导了金元医家寒温争鸣的医学空间和发展倾向,为之后伤寒学的独立设科奠定了充分基础。宋代文人、医家和民众的联结网络,既提升了经方类医学成果的历史地位,也促使中国古代医药事业融入了具有纵深影响的社会文化范畴。(本文来源于《中医药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凌云,赵鸣芳[4](2017)在《《伤寒学》教材若干问题的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寒学》教材是各中医院校广泛使用和好评的《伤寒论》教材,因而一版再版,2006年在原版《伤寒学》基础上进行了二版修订,目前再版时更名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经典老课本·伤寒学》。该教材重点突出,讲授清晰,条文篇章分类合理。然而虽修订再版也百密难免一疏,在对部分条文方药解释上欠缺合理,尤其是桂枝加附子汤证治法、小青龙汤配伍意义、阳明病179条叁阳阳明含义问题值得商榷。(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7年22期)
郭华,李献平[5](2017)在《聂惠民 传承创新伤寒学五部曲》一文中研究指出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都国医名师,着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五十五年来致力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防治疑难杂病的研究。她对《伤寒论》的探索研究博广精深,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及理、法、方、药的运用规律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诊疗技术。她治学严谨,笔耕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7-03-24)
任存霞[6](2016)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关于伤寒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届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明确内蒙古医科大学伤寒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总结其特点既有基础学科属性,又有临床学科属性,着重在伤寒学科特色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研究,指出其发展应在"叁位一体"办学模式下进行,清晰了其当前的发展态势,明确了内涵与外延丰富和扩展的未来方向,可为伤寒学科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6年12期)
陈少芳,陈建,郭明章,梅之凌,边秀娟[7](2016)在《伤寒学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这就决定了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必须是除了具备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应具有对常见病证进行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突显了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伤寒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举足轻重的课程之一,如何让本门课程更好地与临床结合,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任课老师(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陈昱良[8](2016)在《明清学术视野下的伤寒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宋至清的一千多年里,儒医的数量不断增长,其临床声誉和学术影响力都日趋增大,逐渐成为中医史上的重要群体。由于大量传世医着出自儒医之手,显然,儒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发展,与时代思潮的流变,会对中医思想学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明清时期的儒医着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从1368年洪武开国,到1911年辛亥革命,明清两朝544年历史,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极大繁荣,学术辉煌发展的时代。这五百余年中,不但经史之学成就斐然,中医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伤寒论》作为中医史领域的重要经典,其至高无上的学术地位即奠定于明清时期,而关于伤寒学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也在这时达到了极大繁荣。本文根据明清时期的伤寒学研究的内在学术理路变迁,将这五百余年的《伤寒论》研究情况大致划分为明前期、明中晚期、清初、乾嘉时期四个阶段,通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史视角,对每个阶段的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做出内史层面的归纳总结,考察阶段之间的内在承接与转折关系,亦尝试从外史的角度分析其学术成就与当时主流学术风气、社会思潮及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情况。明前期是伤寒学术研究的整理与开创阶段。这一时期的医家继承了“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路影响,同时探索并开辟了明清伤寒学术的新思路。从《伤寒论》的学术研究理路看,王履可谓是金元与明清的“承上启下人”。他较早提出“以法类证”研究《伤寒论》,并对王叔和、林亿等人整理编校的《伤寒论》原文内容、顺序提出质疑,开创了明清伤寒学派“错简重订”与“维护旧论”的数百年争鸣。许宏的《金镜内台方议》,是对《伤寒论》做出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尝试,通过以方类证的体裁对经方做了详细的分类和阐述,通过探讨经方的组成特点,阐释《伤寒论》的辨证用药规律。其严整的理论性建立在追本溯源、联系临床的基础上,与金元诸医的学术风格迥然不同。刘纯师将宋儒精研易学的理论成就引入医理考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他重视医案,以临床病情和方药运用为例,阐述方证关系,对明代以后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总体上,这一时期的《伤寒论》研究体现出承上启下的特点,一方面对金元时期诸医家争鸣做出归纳总结,一方面产生新的学术关注点,尝试新的研究思路,从方法上和观点上,都开辟了后世伤寒学研究的先河。明中晚期是伤寒学术研究的重构与变革时期。《伤寒论》的学术地位进一步提高,医家在语句注疏、文义考证之外,对其内在逻辑系统的解释和重构产生浓厚兴趣。这一时期,主流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心学”对“理学”的对抗和消解。儒学中的质疑与重构之风影响到医家,促进了医家对《伤寒论》的归纳、质疑和深入探讨。方有执提出“错简论”,并创叁纲鼎立说,影响极大。其观点在后世医家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论,掀起了伤寒学研究的新高潮。王肯堂的《伤寒证治准绳》对伤寒学的补充主要体现在疾病、症状、诊断、方剂四个方面。王肯堂的《伤寒证治准绳》乃至整个“准绳”系列丛书,是以伤寒方为主来讨论、整理内科学的尝试,将《伤寒论》条文和证治的内容丰富化、充实化。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伤寒典》见解独到,以阴阳虚实的多层次、多角度反复论述,深化并完善伤寒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并将温病热病、补法温法等充实到伤寒学的诊疗体系中,丰富和发展伤寒学的诊疗思路。这一时期的伤寒学研究,以理论化、系统化追求为主要特点,在临床运用方面则呈现出丰富与多元的尝试。清初是伤寒学研究的反思与深入期,明清鼎革后,许多士人遁迹山林,他们对明末学风的反思也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医学研究中,注重实学,开辟求知新路径,经世守身并重,理学回归等学术思潮对《伤寒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积极影响。同时这一时期《伤寒论》文字考据研究也发展起来。《尚论篇》是喻昌最重要的伤寒学术成果,其主要学术贡献是对伤寒学术理论系统化,清初《伤寒论》在中医思想学术领域地位达到空前高度,与喻昌的努力分不开。张志聪十分注重传统哲学的思辨分析,以阴阳虚实,经气交会,上下调和等方式来建立病机病因辨析。黄元御的将伤寒中的六经病分为太阳经络表病与其它五经脏腑里病两部分,同时又以六气统一营卫气血与六经辨证,将五运六气与伤寒六病的紧密结合,较为系统的整理出一套在临床上行之有效的理论学说,其对于纠正金元以来中医门派林立、各执一端的时弊有重要意义。乾嘉时期的《伤寒论》研究,随着考据学风的兴盛达到了全盛,并很快衰退。《医宗金鉴》是清代官修钦定的医学丛书,由清高宗倡议,官方主导,汇集百余位医家编纂而成,是清代最重要的医学成就之一。该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医生教学应当也只能以《伤寒论》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经典。这是对《伤寒论》学术地位的极大肯定。徐大椿的《伤寒类方》对《伤寒论》按照“不类经而类方”的原则重加整理,比柯琴更彻底地摆脱了六经分类,直接以方类证,阐发经旨。陈念祖在伤寒学术研究上的主张,主要是肯定王叔和编订的《伤寒论》原貌,认同成无己的注释具有高度学术价值。《伤寒医诀串解》是他一生精研伤寒学术的精要。在“维护旧论”的大背景下,对伤寒论的理论脉络做了学术梳理,形成自己独有的伤寒学术体系。中医伤寒一脉至此蔚为大观。(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6-05-31)
刘新,黄刚,李靖,张星平,雷云霞[9](2016)在《《伤寒学》教学思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合多年的教学体会与临床实践,认为《伤寒学》在本科教学过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习《伤寒学》的兴趣;注重辨识主证;善于归纳病机;注重方证归类;或然证不可忽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01期)
周刚,郭华,路广林,张秋霞[10](2015)在《聂惠民“伤寒学论”学术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聂惠民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形成了"伤寒学论"学术思想,其代表作《聂氏伤寒学》是其"伤寒学论"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伤寒学论"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六经实质论""气郁论""脾胃论""经方论""合方论"。(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伤寒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对学生《伤寒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从"师承班"中选出正在学习《伤寒学》课程的中医学专业2014级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另从2014级剩余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学校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学校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引领,增加师承班教学内容。两组学生均参加《伤寒学》课程的统一考试及临床病例分析测验,比较两组学生的《伤寒学》考试成绩及临床病例分析测验成绩。结果实验组《伤寒学》考试成绩和临床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可以提高学生《伤寒学》课程学习效果,增强其临床思维能力,可作为中医学专业师承制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伤寒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西,秦艳,郭小舟.章太炎治伤寒学思想探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2].丁晓洁,肖相如,王醊恩,杨毅,于晓飞.“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对学生《伤寒学》课程学习及临床思维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8
[3].杨小敏.宋人与伤寒学的崛起[J].中医药文化.2018
[4].凌云,赵鸣芳.《伤寒学》教材若干问题的商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
[5].郭华,李献平.聂惠民传承创新伤寒学五部曲[N].中国中医药报.2017
[6].任存霞.内蒙古医科大学关于伤寒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届定[J].内蒙古中医药.2016
[7].陈少芳,陈建,郭明章,梅之凌,边秀娟.伤寒学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效果分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8].陈昱良.明清学术视野下的伤寒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
[9].刘新,黄刚,李靖,张星平,雷云霞.《伤寒学》教学思路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6
[10].周刚,郭华,路广林,张秋霞.聂惠民“伤寒学论”学术思想探微[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