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好论文_寇志明,严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竹内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鲁迅,中国文学,时代性,主体性,季刊,东京,现代性。

竹内好论文文献综述

寇志明,严辉[1](2019)在《竹内好的鲁迅·中国的竹内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篇文章里,我冒昧地跨出了我的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专业领域,来探讨中国和日本知识界之间的一个共同话题。尽管中日两国关系起起伏伏,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这种交流在现代的一个成果,就是围绕着中国现代文学创始人鲁迅与日本最重要的鲁迅研究者,着名作家、思想家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1910-1977)之间的对话,以及自此以后在中日两国知识分子中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孙若圣[2](2019)在《同时代性·抵抗·苦斗——论松井博光对竹内好中国文学观的继承与扬弃》一文中研究指出松井博光是竹内好培养的第一位学者,同时也是竹内好在东京都立大学教授席位的衣钵传人。1980年代松井处理中国新时期文学时援引竹内的"同时代性"论述,确认了新时期文学经过10年的发展也具备了"同时代性",同时通过中国作家的历史使命由"抵抗"向"苦斗"的转变,在两个时代的"同时代性"之间建立了谱系性。松井援引竹内思想资源的目标在于通过强调中国文学自主产生的"同时代性",使用"断续中寻找连续"的治学方法来抵抗日本学界将当代文学比附为政治史附庸的现状。在抵抗的过程中,松井沿着竹内的足迹,通过编制研究资料目录和促进译介活动两种实践策略完善中国文学研究业态,将具有"同时代性"的中国文学作品带进日本。(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朱思金[3](2019)在《《离婚》方言竹内好日译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在短篇小说《离婚》中使用绍兴方言表现作品主题、人物性格。竹内好在翻译《离婚》时,对小说中的绍兴方言分别采取了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法"翻译人名、地名、称呼语和绍兴地方风俗,人名、地名用片假名标注读音;对地方风俗,加译注,解释其文化内涵;"归化法"翻译詈言和一般方言词语。(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06期)

张禹[4](2019)在《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和补偿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译界与学界围绕文学作品的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现今,随着翻译理论的繁荣与发展,翻译学家们的视角不再停留在对于文学作品是否可译的片面争论上,学者们都开始意识到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相对的可译性。在认识到这一重点的情况下,关于不可译性的转化及补偿策略的研究也就拥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在参照约翰·卡特福德的不可译性分类法的基础上,以鲁迅小说的竹内好译本为实例,并以探讨小说原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出发点,从语言不可译性及文化不可译性两个方面论证了文学作品的不可译性。在文化负载词语的分类上,本论文参照了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法,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五类:语言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生态文化负载词及宗教文化负载词。本论文遵循上述分类法,对鲁迅小说竹内好译本中对于不可译性的处理的实际例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翻译方法及翻译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的辩证关系。其后,本研究则针对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可译性的转化及补偿策略进行了分析。在具体翻译方法的层面上,本论文探讨了竹内译本中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直译与意译、注释和零翻译;随后在翻译策略的层面上探讨了文学作品的不可译性,从归化和异化、以及语用学视角思考了不可译性的转化及补偿策略。关于翻译不可译性以及不可译性的转化和补偿策略的研究,在今后的翻译学术研究界也必然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论文以竹内好的鲁迅小说日译本为中心,通过分类整理分析不可译之处的翻译实例,对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的转化与补偿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并分析和思考了不可译性的转化与补偿方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9-06-17)

孙若圣[5](2019)在《《季刊 中国现代小说》的创刊与竹内好的思想遗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竹内好亲传弟子们创办的《季刊..中国现代小说》杂志累计译介新时期小说叁百余篇,成为中国文学进入日本的重要桥梁。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证明了《季刊》从形而上的创办理想到形而下的编译方法都受到了来自竹内好的深刻影响,然后论证《季刊》高效且具有持续性的翻译出版模式可以克服中国文学进入异域时遭遇的"时间差"和"语言差",可为中国文学外译模式提供必要的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6期)

谭仁岸[6](2019)在《极端民族主义之后的民族主义——以战后初期的丸山真男、竹内好与石母田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之后,由于极端民族主义的破产以及盟军的强制性改造,民族主义话语在日本成为一种禁忌。但是在1950年代初期,日本民主化进程有所倒退,国家可能会被美国绑上战车的情绪蔓延。在此期间,叁位着名的日本知识分子——丸山真男、竹内好、石母田正——在反思极端民族主义的基础上,继续以民族主义话语展开了思想和运动上的冒险实践。那么,经历过极端民(本文来源于《日本学刊》期刊2019年S1期)

YUZU,ISHIKAWA(石川优珠)[7](2019)在《竹内好的日本主体性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竹内好是日本着名的评论家,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战后以中国为鉴,思考如何解决当前日本所面临的问题。他出生于日俄战争结束不久的时期,成长于日本动荡不安的年代。日本在取得日俄战争胜利之后,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像西方各国一样踏上帝国主义之路。且日本人开始对近邻东亚国家抱有优越感并蔑视他们。竹内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度过的。他大学专攻中国文学科(当时叫做“支那文学科”),自此开始了和中国的机缘。竹内大学期间得到了亲赴中国的机会,他被中国人民和中国风土强烈吸引,开始潜心研究中国。不久后,他与武田泰淳、增田涉等同志一起创立了中国文学研究会。研究会的目的是对抗“支那学”、“汉学”等现有的中国研究体系,开展新的中国研究方法。竹内虽然在战争时期解散了中国文学研究会,但之后他也依旧以中国为研究中心不断撰写评论、论文。虽然他的着作深受时代背景影响,但他的思考框架在当代仍然值得思考,仍带给我们许多启蒙。他的思考框架在展望中日关系以及今后的亚洲社会发展方面,依旧举足轻重。他试图打破现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将他者置于自身内部,从主观出发来认识他者,通过自身与他者的对抗这一过程厘清自己。他反复地通过这样的过程来试图重新认识“自己”(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洗ぃ出す”)。这一过程在当代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主要探讨竹内自1934年至1950年代的着作。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中国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与解散、抗日战争的结束,开始探讨日本文化论以及国家近代化过程论。本文通过梳理文献,探究当时竹内好对于中国的问题意识,并探讨这一问题意识带给竹内好的影响。第一章探讨竹内好“发现”鲁迅的契机。因竹内好“发现”鲁迅的过程涉及中国文学研究会的历史,因此第一章主要对研究会活动期间的文献进行梳理。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经历各种变动的时期,所以本文结合日本的变动和竹内好自身的经历来整理他的思想变化,阐明“发现”鲁迅的过程。经过梳理,本文认为竹内好“发现”鲁迅的契机源于自身感到的“不幸”。竹内为了中国进行的活动的出发点并不是热爱中国,而是下意识的对中国的歧视导致的。这既是他的“不幸”也是“对自己的背叛”。第二章以竹内好的“不幸”为线索,探究他的问题意识,由此试图理解竹内好从鲁迅身上获得的思维方式。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幸”,并试图认识中国,试图去认识作为“自己”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国家。他认识到日本缺乏的是鲁迅着作中描述的“挣扎”这一抵抗的姿态,他认为这也是日本问题的根源。于是竹内好尝试使用鲁迅着作中“挣扎”这一方法,来处理和自身的矛盾以及与对自身造成影响的日本的矛盾。第叁章主要考察竹内好究竟以何种态度来面对日本的问题。他通过“挣扎”认识到当时日本存在的问题——“主体性的欠缺”。本文主要通过考察《中国的近代和日本的近代》这一着作来探讨竹内好的态度。他通过“挣扎”的过程来寻找中国独有的概念及心态,在这一过程中他意识到日本的“奴隶性”,并认识到“奴隶性”导致的“主体性的欠缺”才是日本需要克服的难题。经过以上考察,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竹内好以作为“他者”的中国为鉴,认识到日本“主体性的欠缺”,并对此产生了危机感。同时这一危机感造成了贯穿竹内着作始终的“态度”。其危机感也和他的问题意识相通,即“为何日本必须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换而言之,他认为日本盲目相信外来事物的状态导致战争选择了日本。因此,他一直讨论作为“他者”的中国的原因既是为了提醒日本人意识到自己的“奴隶性”,也是为了在直面中国的过程中发现日本的主体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6-03)

孙歌[8](2019)在《竹内好的亚洲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讨论竹内好关于日本亚洲主义的两个代表性文本,意在整理他回顾亚洲主义的基本思路,并从中提炼出与当下的思想课题密切相关的思考线索。这两个文本均成文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具有回应当时思想状况的明确意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竹内好突破二元对立静态史观的努力,去除政治正确观念的干扰,在历史的漩涡中发现活生生的思想命题的尝试,在今天都具有相应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2019年01期)

孙歌[9](2018)在《竹内好的亚洲观及其时代脉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开始于1946年5月、结束于1948年4月的东京审判,是与冷战的"铁幕"一起拉开了日本二战后历史的序幕。时至今日,这个决不单纯的审判仍然构成理解日本政治特征的基本线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揭示着构成今日世界张力基础的历史结构关系。东京审判由二战中的盟国主导,共有11国参与,其中的亚洲国家只有中国、印度与菲律宾;虽然苏联和中国都作为盟国成员参与了东京审判,但是这个充满了(本文来源于《南开日本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竹内荣美子,侯冬梅[10](2018)在《武田泰淳的中国——鲁迅与竹内好》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创作之艰难所有的文学家都关注这一点——往前行动一步试试看,你那拙劣、贫弱的文章将会丑态毕露。德田秋声笔下的刁民、岛崎藤村笔下那些明治初年的遗老、还有中野重治笔下的伪装转向的转向者,他们的眼睛一直都在盯着我。我迄今依然没能把握住发现"自我"的途径。(中略)在看破世间万物的同时必将受到世间万物的影响,从而才能够看破一切。无法看破一切,自身将永远处于难以圆满的状态。写作,原本就是为了克服这(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8年11期)

竹内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松井博光是竹内好培养的第一位学者,同时也是竹内好在东京都立大学教授席位的衣钵传人。1980年代松井处理中国新时期文学时援引竹内的"同时代性"论述,确认了新时期文学经过10年的发展也具备了"同时代性",同时通过中国作家的历史使命由"抵抗"向"苦斗"的转变,在两个时代的"同时代性"之间建立了谱系性。松井援引竹内思想资源的目标在于通过强调中国文学自主产生的"同时代性",使用"断续中寻找连续"的治学方法来抵抗日本学界将当代文学比附为政治史附庸的现状。在抵抗的过程中,松井沿着竹内的足迹,通过编制研究资料目录和促进译介活动两种实践策略完善中国文学研究业态,将具有"同时代性"的中国文学作品带进日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竹内好论文参考文献

[1].寇志明,严辉.竹内好的鲁迅·中国的竹内好[J].鲁迅研究月刊.2019

[2].孙若圣.同时代性·抵抗·苦斗——论松井博光对竹内好中国文学观的继承与扬弃[J].现代中文学刊.2019

[3].朱思金.《离婚》方言竹内好日译评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4].张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和补偿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5].孙若圣.《季刊中国现代小说》的创刊与竹内好的思想遗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6].谭仁岸.极端民族主义之后的民族主义——以战后初期的丸山真男、竹内好与石母田正为例[J].日本学刊.2019

[7].YUZU,ISHIKAWA(石川优珠).竹内好的日本主体性论[D].南京大学.2019

[8].孙歌.竹内好的亚洲主义研究[J].开放时代.2019

[9].孙歌.竹内好的亚洲观及其时代脉络[J].南开日本研究.2018

[10].竹内荣美子,侯冬梅.武田泰淳的中国——鲁迅与竹内好[J].鲁迅研究月刊.2018

论文知识图

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

标签:;  ;  ;  ;  ;  ;  ;  

竹内好论文_寇志明,严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