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入系论文_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渗入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条锈病,麦草,性状,小麦,分枝,基因,自交系。

渗入系论文文献综述

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1](2019)在《小粒野生稻渗入系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QTL分析及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杂交水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对来源于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的抗病材料桂恢1561和感病材料桂1025的重组自交系株系进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并利用QTLNetwork-2.2软件对重组自交系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从210份重组自交系株系中鉴定获得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及中抗的株系材料共计31份,其中,配合力较高的株系有7份;定位到4个抗性QTL(qSRBSDV3、qSRBSDV4、qSRBSDV7和qSRBSDV12),qSRBSDV3位于第3染色体RM5548~RM85区间,qSRBSDV4位于第4染色体RM3471~RM518区间,qSRBSDV7位于第7染色体RM5508~RM1135区间,qSRBSDV12位于第12染色体RM7102~RM1261区间,其中qSRBSDV4为主效抗性位点。(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陈芳,李锐,乔麟轶,梅超,郭慧娟[2](2019)在《197份小偃麦渗入系抗条锈病评价与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流行条锈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对育成的197份小偃麦高代渗入系在成都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Yr50和Yr69的连锁标记进行分子检测,挖掘可能含有新抗病位点的材料,从而为小麦抗病育种拓宽抗源。结果表明:197份小偃麦高代渗入系中,筛选出156个能抗条锈菌小种的株系;结合标记检测结果,筛选到34份含Yr50特征带型的材料,75份含Yr69特征带型的材料,22份材料同时含有Yr50和Yr69的特征带型,其余材料未检测到上述抗条锈病基因。推测这些抗性株系可能具有新的抗条锈病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小麦抗条锈病品种的选育提供新抗源并为发掘新的抗条锈病基因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8期)

王凌云,武宗信,贾举庆,张晓军,李欣[3](2018)在《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HMW-GS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为明确98份具有优异抗病性的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类型,利用SDS-PAGE法对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3种等位基因变异,其中,Glu-A1位点上有1,2*和N型,N型亚基出现频率最高,为57.14%;Glu-B1位点上发现了6种等位变异,优质亚基14+15,7+8,13+16和17+18出现频率达到45.92%;Glu-D1位点上发现4种等位变异,出现频率最高的为2+12型,优质亚基5+10型达到20.41%。在22种亚基组合中,N,9+7,2+12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8.57%。品质为8~10分的材料有31份,频率达到31.5%。由此可见,在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中存在丰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和优质组合,这为选育优质抗病的小麦品种提供了种质资源与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沈钰森[4](2018)在《甘蓝型油菜外源渗入系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AACC)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用油、为动物提供了蛋白饲料、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生物质能。理想株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可以提高植株对光能的利用、便于合理密植及适宜机械化收获,是我国当前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开展甘蓝型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调控机制解析,可为分子定向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甘蓝型油菜和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杂交产生的分枝紧凑的异源渗入系为亲本之一,构建了DH群体和高密度的SNP遗传连锁图,进行了分枝角度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发现控制株高、第一分枝高、茎秆直径与开花期的共定位QTL,主要结果如下:1.DH群体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紧凑分枝的渗入系Y689和甘蓝型油菜品种Westar为亲本、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构建了包含208个株系的YW-DH群体,用6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张包含3,073个SNP标记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总长为2,242.14 cM,平均标记密度为0.73 cM。将SNP标记比对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发现A02和C02染色体上存在易位现象,而在A06,A08,C01和C07染色体上存在明显的染色体缺失,显示渗入系在培育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基因组变异。2.分枝角度性状的QTL定位2014-2016年将YW-DH群体在半冬性、冬性和春性的六个环境中种植并考察了分枝角度性状,结合群体的基因型数据,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17个QTL,其中位于A03上的QTL(q BA.A03-2)能被重复检测到,解释10.21%-13.21%的表型变异;位于C03染色体上的两个相邻的QTL(qBA.C03-3和q BA.C03-4)也能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10.55%-21.73%和14.02%-17.21%的表型变异。与他人的结果对比表明,这叁个都是新发现的主效QTL。候选基因预测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SAUR30(BnaC03g14890D)和SAUR55(BnaC03g16420D)可能参与调控油菜分枝角度大小。3.株高、第一分枝高、茎秆直径和开花期的主效QTL共定位对YW-DH群体中株高、第一分枝高、茎秆直径和开花期多年多点的表型考察发现,这四个性状相互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株高与第一分枝高、茎秆直径和开花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6和0.61;第一分枝高与茎秆直径和开花期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3和0.68;茎秆直径与开花期的相关系数是0.54。对这四个性状进行QTL定位,检测到调控株高的主效QTL有5个,解释平均表型变异10.81%-22.97%;调控第一分枝高的主效QTL有5个,解释平均表型变异9.69%-21.99%;调控茎秆直径的主效QTL有5个,解释平均表型变异11.19%-16.58%;调控开花期的主效QTL有4个,解释平均表型变异11.76%-30.89%。在这19个主效的QTL中,有11个是新发现的QTL,包括调控株高的3个,调控第一分枝高的3个和调控茎秆直径的5个;并且这19个主效QTL都分布在A02和A07染色体的末端,在A02上1.4-24.6 cM和A07上104.0-122.2 cM处形成两个QTL簇。将这两个QTL簇内的QTL用元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分和整合,分别得到3个和4个控制两个或以上性状的共定位QTL。为探究这几个性状的遗传基础(调控基因是紧密连锁或一因多效),我们进行了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位于A02染色体上的QTL簇内控制四个性状的基因可能是一因多效;位于A07染色体上的QTL簇内控制四个性状的基因可能存在紧密连锁。这为主效QTL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其在分子育种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朱艳[5](2018)在《源于偃麦草渗入系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叁大谷物之一,保证其高产、优质对于保障我国民生水平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真菌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限制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选育、种植抗锈品种比有效的化控措施更为经济、环保,因此实现小麦抗源多样化、挖掘抗病新基因是缓解小麦大幅减产的必要途径。彭提卡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是小麦近缘种野生植物,免疫条锈病等多种小麦病害,广泛应用于小麦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研究。本文就当前小麦条锈病抗源选择范围狭窄的现状,对高抗小麦条锈病的隐形渗入系材料CH7056,进行遗传机制和抗性来源的探究,目的在于挖掘CH7056中的抗条锈病新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用5种条锈菌: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和条中34对野生亲本彭提卡偃麦草,小偃7430、CH7056和其各小麦亲本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H7056在苗期对5种条锈菌菌种均免疫或高抗,且抗性表现与野生亲本彭提卡偃麦草相同,而各轮回亲本小麦品种均高感条锈病,因此推测其抗性可能源于彭提卡偃麦草。(2)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CH7056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无外源彭提卡偃麦草染色质片段的杂交信号,说明其所含外源染色体片段很小,该技术已检测不到外源信号。以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基因组DNA为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H7056含有42条染色体,且染色体组成为14A、14B和14D,说明染色体组成与普通小麦相同。因此推测CH7056可能是一个小麦-彭提卡偃麦草隐形渗入系。(3)将CH7056与SY95-71杂交,创建重组自交系,在2013~2014年先后对F_7和F_8家系的成株期接种条中32、条中33和条中34的混合孢子。表型鉴定结果显示,群体抗感家系在2年间均符合1:1的孟德尔遗传分离比,据此推测CH7056中携带有1个抗条锈病基因,暂命名为YrCH7056。(4)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检索中间偃麦草(Th.intermedium)第一至第七同源群(G1-G7)的SNP探针序列和小麦基因组序列,从而设计特异分子标记。(5)采用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对CH7056/SY95-71和其重组自交系中两年内均高抗、高感的代表性单株组建的基因库进行芯片扫描,初步将目标抗条锈病基因定位于1B染色体。用该染色体相应的SSR分子标记(包括新开发的物种特异标记)验证RILF_8代群体,将YrCH7056进一步定位并加密连锁分子标记,最终构建其遗传图谱,侧翼标记为1BL-3848555-1.1cM-YrCH7056-2.5cM-barc240。(6)综合分析YrCH7056的抗源、抗病类型和图谱位置,推测它是一个位于小麦1BL染色体的抗条锈病新基因。同时,物种特异SSR标记1BL-3848555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且它在CH7056中的扩增条带与在彭提卡偃麦草和小偃7430中的扩增条带一致,表明YrCH7056可能源于其外源亲本彭提卡偃麦草。(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曹阿芹[6](2018)在《长雄蕊野生稻回交渗入系(BILs)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既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单子叶植物的模式植物。野生稻具有栽培稻欠缺的很多重要性状,在栽培稻改良中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通过构建回交渗入系(BILs),将野生稻中的优良性状导入栽培稻,是一种利用野生稻资源的方法。本研究以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中具有不同株高性状的3个株系(L1710、L1817和L1730)和两个亲本(轮回亲本栽培稻和供体亲本长雄蕊野生稻)为实验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检测并分析了 BILs子代株系中基因表达特征,并从miRNA和lncRNA表达的角度分析了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期探究野生稻基因渗入对子代基因表达调控以及株高变化的影响。观察发现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L1817和L1730的节间长度长于两个亲本,L1710的节间比栽培稻短。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子代3个株系节间细胞长度均长于两个亲本。结合节间和细胞平均长度,我们计算了节间细胞数目,发现L1710和L1817的节间细胞数目减少,L1730的数目增多。结果表明,子代节间细胞长度和数目的不同导致了 BILs子代3个株系的株高差异。通过RNA-seq技术,我们分析了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3个株系与亲本之间基因表达情况,共鉴定出32,084个基因表达,其中21,050个基因在子代和亲本之间共同表达。所有比较组中表达倍数≥5并且FDR≤0.01的基因被判定为差异表达基因,相对于子代与栽培稻比较组,我们在子代与长雄蕊野生稻比较组中发现了更多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大部分基因相对于亲本上调表达。亲本偏向性分析表明子代中约80%的基因偏向于轮回亲本表达,可能因为子代基因组中亲本基因组含量的明显差异。另外,通过功能注释分析,我们发现一些植物激素和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对子代株高差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野生稻基因渗入对子代基因表达模式地变化以及株高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miRNA是植物多个生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在miRNA表达分析中,我们共鉴定出513个miRNA,其中291个在子代和亲本中均有表达。所有比较组中表达倍数≥2,并且FDR≤0.001的miRNA被定为差异表达miRNA。在子代与长雄蕊野生稻比较组中,差异表达miRNA在数量和差异表达倍数上都高于子代与栽培稻比较组,另外,72%-87%差异表达miRNA偏向轮回亲本表达。结合基因表达研究,我们发现16%-64%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其相反,这部分靶基因称为相关靶基因。通过相关靶基因功能注释,我们推测偏向轮回亲本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子代初级代谢和细胞代谢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另外,我们发现一些miRNA相关靶基因参与植物激素相关过程,这些miRNA可能通过调节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水稻节间细胞生长,从而影响子代株高变化。lncRNA是一类无编码能力的RNA,主要通过不同的调控机制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发挥功能。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1,254个lncRNA,其中884个在子代与亲本中均有表达。在差异表达分析中,lncRNA差异表达的数量和倍数与子代和亲本间的株高差异正相关,而且一半以上lncRNA的表达具有亲本偏向性。在lncRNA与miRNA和mRNA的整合分析中,大部分lncRNA和mRNA呈正相关调控,而大部分lncRNA和miRNA呈负相关。另外,我们发现少数lncRNA在充当miRNA前体序列的同时,也作为miRNA的诱饵与其结合。在GO功能分析中,lncRNA潜在靶基因显着性富集在“初级代谢”和“应激反应”中,表明lncRNA参与水稻基础生长代谢过程和调节子代的适应性。总的来说,我们用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3个株系和两个亲本为材料,结合大量基因表达以及miRNA和lncRNA表达调控数据,发现BILs子代基因和非编码RNA的表达均具有偏向轮回亲本的特点;功能分析发现部分植物激素和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可能影响子代株高;通过构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认为部分IncRNA通过海绵吸附作用调节miRNA的表达,进而调控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提高了我们对杂交回交过程中基因和非编码RNA表达调控的理解,为深入研究野生稻基因渗入对子代基因表达调控以及株高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许语辉[7](2018)在《栽培稻(O.sativa L.)渗入系抗旱性评价及相关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中国云南地方旱稻品种毫格劳作供体和中国辽宁超级稻品种沈农265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构建的后代渗入系群体经连续多代田间干旱下的选育获得的几个改良回交渗入系纯系D123、D29、D121等为研究材料,以其双亲为对照,抗旱品种IRAT109和本实验室典型敏旱品系297-28为参照,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产量、根系、叶片水势和光合作用等的影响,评估这些改良渗入系的综合抗旱性;同时,以强抗旱渗入系D123为供体亲本,与沈农265继续回交构建作图群体,评价了群体苗期、成熟期抗旱性,进而利用SSR标记对重要抗旱相关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所有改良渗入系产量水作环境下均高于或者显着高于沈农265,其他农艺性状与之接近或者略高,而干旱胁迫下多数渗入系叶片抗衰度、产量及最长根长、粗根数与总根数比值表现显着优于沈农265,尤其是渗入系D29在重度干旱下产量不仅远超沈农265,而且达到IRAT109相近水平,同时其根最长,且显着高于其他所有参试基因型,包括IRAT109和毫格劳。这表明连续回交及抗旱性综合选育的育种策略不仅可以使轮回亲本的产量潜力得到保持或略有提高,同时可以有效改良其抗旱性。2.植株水势日变化水作每个测量时间段所有基因型水势值均相互接近,旱作环境下各基因型水势各日点均低于水作环境,在14:00-15:00时差别达到最大。D123与毫格劳和IRAT109各日点相互接近,两年水旱作间14:00-15:00水势差别均不显着,与毫格劳和IRAT109同属旱稻水势类型;D121水旱作下虽水势值都相对较低,但重旱下几乎与水作相等,对干旱高度不敏感;D29在该日点旱作比水作虽两年都下降显着,但其水势值水旱作下都位于全部基因型最高值之列,显示其生理抗旱性也很突出,这两个渗入系也属于抗或耐旱水势类型,但二者可能有不同的抗旱机制。3.抽穗灌浆期光合速率日变化监测表明,干旱处理改变了所有基因型水作下的日变化曲线,使9:00-10:00时的光合速率峰消失。旱作环境下,2012年渗入系D123,D121光合速率显着高于沈农265,尤其D123与高值毫格劳和IRAT109相当,2013年除D78外,其他渗入系均显着高于沈农265。两年结果表明,改良渗入系光合速率明显优于沈农265,尤其重旱年份表现更加优异。4.相关性分析发现,旱作环境下籽粒单产与生物量、结实率、千粒重极显着正相关,与光合速率显着正相关;生物量与水势、光合速率极显着正相关;水势又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粗根粗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光合速率与最粗根粗显着正相关,而这些相关性在水作下都不显着。单位面积基本苗、总茎蘖数、有效穗数与籽粒单产都无直接的显着相关。这一方面显示干旱胁迫下生长前期群体大小通过影响生物量一定程度间接影响到籽粒单产,不同基因型间的籽粒单产高低主要决定于生长后期抗旱相关性状的差异。同时进一步表明,干旱胁迫下的生物量的积累与植体内水分代谢、光合生理过程是相互正向影响的,并最终显着影响籽粒产量。植株体内水势是通过直接影响光合生理而间接影响到籽粒产量,更粗的根有利于根系在干旱胁迫下增强吸收和传输水分的能力,使其植株体地上部获得并保持旺盛的水分代谢和高光合效能,是抗旱基因型根系的重要特征之一。5.从强抗旱渗入系D123与其轮回亲本沈农265的回交后代约7000个株系中依据叶片抗衰度选择到核心作图群体A和B,分别获得178个和314个株系。从中进一步分别筛选出49个和58个表现稳定的株系,同时选择出株高,产量,抗倒性,叶片抗衰度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15个,为进一步抗旱性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了优良遗传材料。对群体抗旱性鉴定发现不同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敏感性不同,敏感性排序为结实率>穗高>叶高>分蘖数>穗长。连续多年目测叶片抗衰度评级分析发现,目测抗衰度评级可靠,稳定性好。6.旱作环境下共定位到主效QTL4个(PVE≥15%)。第12号染色体RM270和RM3455片段附近富集了控制穗长、抽穗期延迟和叶片抗衰度共计5个QTLs。控制叶片抗衰度的QTL-qan-lsl-4位于第4号染色体RM255和RM1153之间,该片段为来自毫格劳的RM255-RM2799片段,D123与沈农265回交后该片段发生重组交换。位于第11号染色体RM1761-RM21间的QTL-qsp-11控制结实率,但是该片段在回交后并没有发生重组交换,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回交才可能使该片段重组进而缩小该片段。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来自毫格劳的RM3455-RM2529片段聚合了能提高干旱胁迫下叶片抗衰度的QTL-qan-lsl-12-2和穗长的QTL-qpl-12-1,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94.63%和15.36%,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片段。通过D123与沈农265回交进一步缩小了来自毫格劳中具抗旱基因的遗传片段,为精细定位乃至克隆抗旱基因迈出关键一步。(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雷玉婷,孟亚雄,汪军成,任盼荣,姚丽蓉[8](2018)在《大麦外源渗入系农艺性状和籽粒品质特征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大麦外源渗入系的性状特征及相关性,并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5份大麦外源渗入系进行了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芒长、穗下节、有效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籽粒品质(蛋白质、水分、淀粉、籽粒筛选率(≤2.2mm)、籽粒筛选率(≧2.5mm))和麦芽品质(总氮、浸出率、可溶性氮、库尔巴哈值)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变化范围为6.55%~32.42%.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20%~102.56%.相关性分析表明,库尔巴哈值与总氮、浸出率显着正相关.千粒质量与株高、穗长负相关,与穗粒数显着负相关.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麦芽总氮、可溶性氮含量极显着正相关,与浸出率、库尔巴哈值极显着负相关.籽粒可溶性氮含量与穗粒数显着负相关,与千粒质量极显着正相关.【结论】供试材料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各性状间均有显着的相关性,有31对性状达到极显着相关,12对性状达到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杨易[9](2017)在《甘蓝型油菜外源渗入系构建的DH群体角果相关性状的QTL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AACC,2n=38)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全球快速增长的人口迫切需求提高作物产量以满足食物的缺口,提高产量是包括油菜在内的大多数作物遗传改良的最重要目标。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叁要素。而角果长与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密切相关,共同影响籽粒产量。观赏植物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2n=24,OO)具有角果长度长和每角果粒数多的特性,为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的优异种质资源。本研究将每角果粒数多的甘蓝型油菜-诸葛菜渗入系与每角果粒数极少的普通甘蓝型油菜杂交,通过小孢子培养构建了双单倍体(DH)作图群体。通过高通量基因型分析技术,并结合一年多点角果相关性状的考察,对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进行了遗传分析、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预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DH群体和角果相关性状的表型一年多点表型调查表明两个亲本(多粒的渗入系No.1167和少粒的HZ396)的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在各环境下均表现极显着差异。DH群体的这叁个性状在各环境下均表现为连续且接近正态分布,表明这叁个性状均遵循数量性状遗传模式;并且它们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4%?37%,表明群体间有广泛的变异;表型方差分析表明叁个性状在群体内株系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以上结果表明:群体内双亲的基因发生了大量的重组,产生了大量的遗传变异,适合QTL定位分析。2.连锁图谱的构建用包含52,157个SNP位点的甘蓝型油菜60K芯片对DH群体和两个亲本进行基因型鉴定。经过一系列数据过滤,得到12,602个高质量的多态性SNP位点,亲本间多态性比率达到24%。利用获得的1,153个重组bin(群体内个体间未检测到遗传重组的区段),构建了一个总长2,209.1 c M、平均bin间距1.9 c 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分别有6,617和5,985个标记比对到A和C基因组上,并且A基因组上的重组bin数量显着高于C基因组(720 vs.433,p=0.03),表明A基因组比C基因组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19个连锁群的长度变幅在70.2 c M(C06)到220.6 c M(A09)之间,平均116.3 c M。3.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的QTL检测对武汉、鄂州、昆明和成都四个环境下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的表型值以及叁个性状的BLUP值进行全基因组QTL扫描,共检测到52个QTL位点,删除7个无重迭区间的suggestive QTL后,共得到45个控制叁个角果相关性状的identified QTL,它们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经过第一轮元分析,45个identified QTL整合成19 consensus QTL,控制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的位点分别有8、4和7个,其中5个(cq SS.A09b、cq SS.C09、cq SWA05、cq SW.C09和cq SL.C09)为主效QTL,其余14个是微效QTL。4.控制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QTL的比较至今甘蓝型油菜中已经定位了几百个产量及角果相关的QTL。为了便于检索和进一步利用前人研究中甘蓝型油菜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QTL定位结果以及检验本研究中是否有新发现的QTL位点,共搜集到了788个已发表的相关QTL位点。其中,与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有关的分别有221、489和78个,最后成功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有177个。本研究中的19个consensus QTL与之比较,发现10个为我们新检测到的位点,其中控制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的QTL分别有5、2和3个。5.角果相关性状候选基因预测在拟南芥网站与已发表的文献中收集了拟南芥角果性状相关的基因。通过同源比对,共筛选到36个甘蓝型油菜基因,与29个拟南芥相关基因同源,落在9个consensus QTL置信区间内。根据候选基因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组类型:酶、蛋白质结构、植物激素应答因子和转录因子。(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南松(TONDI,YACOUBA,NASSIROU)[10](2016)在《基于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水稻农艺性状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作物中引入近缘物种的基因片段是丰富其种质遗传多样性和创建新种质的一个有效途径。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AA)作为栽培稻种之一,可以为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AA)的品种改良提供新的遗传资源。从非洲栽培稻与普通栽培稻种间杂种后代鉴定出的亲和选系将有助于非洲栽培稻基因库的广泛利用和大规模回交群体的构建以提高对可育后代的选择效率。为使其在育种中获得高效利用,首先需要评估这些选系间的遗传多样性,并探明其组配的种间杂交种的杂种优势遗传特性。本研究旨在从一个部分种间杂交组合群体中鉴定和发掘出与农艺性状相关的杂种优势位点(Heterotic Loci,HL)并对其遗传效应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79个含有不同非洲栽培稻基因片段的水稻基因渗入系的分子图谱分型,确定了渗入系中非洲栽培稻基因组含量以及渗入片段的染色体位置。此外,对基因渗入系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性状-标记相关性、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等均进行了相应分析。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对亲本材料(GZ63S和基因渗入系)及其组配的79个部分种间杂交种(F1)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利用两年数据,在10条染色体上共鉴定出23个种间杂种优势位点。其中,14个杂种优势位点与产量性状相关,6个杂种优势位点与相应性状QTL 一致;4个杂种优势位点在两年实验中均被检测到,其中RM3763在两年中均同时表现为与株高相关的杂种优势位点和QTL位点连锁。此外,7个农艺性状相关的所有杂种优势位点都表现出一因多效性。试验表明,部分种间杂交稻群体的多数产量相关性状均具有正向优势,且其相关种间杂种优势位点大多表现超显性效应。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株高在两年中均表现正向的超亲优势,而结实率,单株穗数,和千粒重则表现负向超亲优势。始穗期超亲优势的负向平均值(两年均约为-10.09%)可能有助于促使作物早熟,而作物早熟也有益于水稻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生育期的缩短可以减少虫害和其他易受感染的病害,从而缓解其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每穗实粒数的超亲优势(18.49%和18.22%)可能得益于双亲有利基因互作和父本的强恢复能力。两年试验中,每穗颖花数的平均正向超亲优势分别为15.12%和22.90%,变幅为-42.19%-70.22%和-14.81%-89.37%。结果表明,部分种间杂交稻具有较强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分子数据的图示法评估了基因渗入系中非洲栽培稻基因组的含量,其变幅为12%到29.1%。通过PIC值对SSR标记的相对信息度进行评价,表明所有SSR标记的PIC平均值为0.27,变幅为0.04(RM144)到0.55(RM231)。基因渗入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1,变幅为0.02到0.62。利用STRUCTURE软件对群体结构进行分析,AK的峰值为K=2表明可以将整个群体分为两个亚群。两年试验中,在基因渗入系中鉴定出与7个农艺性状相关的24个QTL。其中4个QTL在两年中均获鉴定。性状-标记相关性分析表明,44个SSR标记(50.6%)与7个农艺性状在P=0.05的水平上显着相关,其中包括单株穗数,每穗颖花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结实率和生育期;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变幅为5%到28%。在检测到的123性状相关标记中,7个与前人研究获得的QTL处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染色体区域。本研究首次鉴定出两个水稻栽培种——非洲栽培稻和普通栽培稻间的农艺性状种间杂种优势位点,我们的结果可为探索水稻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奠定基础。种间杂种优势的开发利用是选育下一代超高产杂交稻的一个有希望的新途径,同时也是部分种间杂交稻育种的重要进程。上述结果表明,构建具有非洲栽培稻基因片段的基因渗入系是增加普通栽培稻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的有效途径,而遗传多样性是高产杂交稻育种中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适宜的非洲栽培稻基因比例有利于聚合更多的有利基因以选育具有更强环境适应性和高产性的水稻品种。检测到的与农艺性状相关位点可为育种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分子聚合改良相关性状提供依据。本研究为利用SSR分析两个栽培稻种间基因渗入系的遗传多样性,群体构建和性状-标记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实证。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对基因渗入系进行优化选择以用于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中,并为种间杂交稻育种提供亲本资源。(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12-01)

渗入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流行条锈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对育成的197份小偃麦高代渗入系在成都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Yr50和Yr69的连锁标记进行分子检测,挖掘可能含有新抗病位点的材料,从而为小麦抗病育种拓宽抗源。结果表明:197份小偃麦高代渗入系中,筛选出156个能抗条锈菌小种的株系;结合标记检测结果,筛选到34份含Yr50特征带型的材料,75份含Yr69特征带型的材料,22份材料同时含有Yr50和Yr69的特征带型,其余材料未检测到上述抗条锈病基因。推测这些抗性株系可能具有新的抗条锈病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小麦抗条锈病品种的选育提供新抗源并为发掘新的抗条锈病基因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入系论文参考文献

[1].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小粒野生稻渗入系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QTL分析及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9

[2].陈芳,李锐,乔麟轶,梅超,郭慧娟.197份小偃麦渗入系抗条锈病评价与分子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王凌云,武宗信,贾举庆,张晓军,李欣.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HMW-GS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8

[4].沈钰森.甘蓝型油菜外源渗入系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

[5].朱艳.源于偃麦草渗入系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D].山西大学.2018

[6].曹阿芹.长雄蕊野生稻回交渗入系(BILs)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武汉大学.2018

[7].许语辉.栽培稻(O.sativaL.)渗入系抗旱性评价及相关QTL定位[D].中国农业大学.2018

[8].雷玉婷,孟亚雄,汪军成,任盼荣,姚丽蓉.大麦外源渗入系农艺性状和籽粒品质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

[9].杨易.甘蓝型油菜外源渗入系构建的DH群体角果相关性状的QTL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7

[10].南松(TONDI,YACOUBA,NASSIROU).基于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水稻农艺性状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渗入系群体有效荚频数分布图渗入系群体株高频数分布图渗入系群体秕荚频数分布图渗入系群体3粒荚、2粒荚、1粒...渗入系群体单株粒重频数分布图渗入系群体百粒重频数分布图

标签:;  ;  ;  ;  ;  ;  ;  

渗入系论文_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