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以《科学》课杠杆教学实验为例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以《科学》课杠杆教学实验为例

杨小权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重阳小学441607

新课标教材使用前,杠杆一课是小学六年级自然学科上册的内容,教材通过让学生通过观看撬石头中的撬棍认识“杠杆”的概念,接着具体想想敲石头中的手、撬棍垫的小石头、被撬的大石头,明确杠杆的三点。通过学生列举实例启发学生发现杠杆的省力原理。接下来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器材和观看实验过程,总结杠杆的作用。最后学生提出生活中的杠杆类的工具。

一、我制定的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明确杠杆的三点,进而了解杠杆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学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杠杆类工具。

我具体是这样开展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杠杆的作用的:我运用实验室的“简单机械实验盒”的器材,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学生是这样学习的:用钢尺做一个撬棍,小木块做支撑,只能用一根小手指力量向下压,试着把一整盒钩码抬起来。学生进行角力比赛。分组讨论:在刚才的比赛中,你发现了什么的秘密?生汇报: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追问可能是什么原因?)教师启发学生:这仅仅是你的猜想,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通过实验来证明)让我们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里的器材装平衡架,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老师课件填写实验记录单,强调是距离支点的格数)。要求学生从实验数据中你们小组发现什么秘密?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学生只能总结出“支点离用力点近费力,支点离用力点远省力”的道理,而对杠杆传力起作用和有效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却怎么也总结不出了。是我放手不够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的教学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当时我确实无计可施。

2012年我担任了四年级科学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原来六年级自然中的《杠杆》一课悄然下移,变成了现在的四年级《科学》中内容,可不是以《杠杆》的题目出现,而是用《小个子能不能翘起大个子》为题目。现在四年级学生怎么能学会原来六年级的内容?必须赶紧加强学习,我从单元概述学起:课外活动是学生在学习之余开展的活动,本单元的教学就是以校园里的课外活动为基础,选择了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跷跷板中有什么奥秘,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对数据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把研究范围里的课外活动扩展到社区,把研究行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我有点明白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自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道杠杆尺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并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能设计研究方案,利用简单器材,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杠杆作用的研究实验。

3.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及其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目标变了,也巧,这时刚好学校安排我班把埋在操场上的梅花桩拔出来。为何不一举多得呢?说干就干,我让同学们在家里带来了撬棍、挖锄等工具。没劳动之前,我给同学们讲解了什么叫杠杆?杠杆的三个点。而后让学生用简单机械实验盒的器材实验,得出一些认识后,再提出了通过拔梅花桩的劳动,研究出杠杆有哪些作用?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投入到拔梅花桩的劳动之中了。有几个力气大的同学,双手死死抓住梅花桩往上拔,想真的把梅花桩拔出来,可梅花桩纹丝不动;还有几个同学,用挖锄挖住木桩,用手抓住锄把向下压,梅花桩只轻轻地松动;有的也用撬棍插进木桩内,撬梅花桩,也有不断地抱住木桩摇动……大约十多分钟,各组纷纷地完成了任务。研讨开始了,同学们好像比往常有话说:有人说撬棍能把我手中的力传到梅花桩上;有人说:我往下使力,梅花桩就往上,说明我使力向下,而梅花桩受力却变成向上了,这是因为撬棍用力端向下,握重物的用力点向上,使撬棍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也有人说是用撬棍可以省力,可马上就有了反对,使用撬棍不一定省力,你要看怎样使用撬棍……,杠杆作用在研讨中娓娓道来。

课后反思时我认为之所以效果不同,是因为实验室里的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器材小,短,轻(杠杆尺只有20厘米长,2厘米宽、几十克的钩码)。而小学生既好动且认知粗略。如果不是梅花桩要拔起来,学生怎么会发现杠杆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不是用抱住梅花桩往上拔,需使很大的劲与使用撬棍省力的比较,学生又怎能发现杠杆有传力的作用。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由于受到运输、保管、成本等的限制,不可能做得完美无缺,作用无限,适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作为实验,教师必须结合本校实验仪器现状,教材,学生,当地生产实际,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让学生从实验中受益。

前后两次教同一内容也让我明白:科学课课改既然要让学生自行获得和应用知识,那么我们的课堂应当是让孩子真正参与、用心参与的真实的课。实事求是,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素养,表现出一些活动的经历,折射出内在的价值取向。课堂要随着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所发生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步调。教师的角色转变,真正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了新课程。

标签:;  ;  ;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以《科学》课杠杆教学实验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