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隐喻论文_孙毅,贺梦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济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济,语料库,概念,理论,功能,图式,主观性。

经济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孙毅,贺梦华[1](2019)在《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视域下经济隐喻的汉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文本中有关经济学相关理论、行为及现象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往往过于复杂和抽象,作者通常会采用隐喻方案来破解这些难题,而隐喻翻译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信息的获取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英文财经文本中大量的隐喻成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旨在以分级显性意义假说为理论框架,基于包括95篇经济文本的自建环球网财经新闻编译语料库,从凸显性的词汇通达和认知推理两个工作维度探讨英文财经文本中隐喻翻译的宏观策略和微观方法,希冀对日后经济文本的英汉翻译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胡春雨,徐玉婷[2](2017)在《基于汉英媒体语料库的“经济隐喻”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隐喻研究在过去的30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针对汉英经济隐喻的对比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2014年的《经济学人》和《中国经济周刊》可比栏目中的文章为研究语料,以靶域词语"经济"为检索对象,从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文化理论的视角,分析汉英"经济隐喻"的普遍性与变异性。研究发现:1)汉英媒体话语中以"经济"为靶域词语的隐喻表达都超过其索引行总数的50%;2)汉英两种语言都更倾向于使用人、植物、实体和机器隐喻;英语中自然导向的隐喻高于汉语,而汉语中人为导向的隐喻高于英语。人类认知的共同体验建构性,是汉英媒体话语中"经济隐喻"使用趋同的核心原因,而中西方文化模式的不同导致隐喻选择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7年05期)

徐丹,吴莉[3](2017)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7)》中经济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历来受到学者普遍关注。随着隐喻理论的发展,学者试图通过该理论来分析不同的文本类型。经济语篇作为一个重要的文本类型也受到极大关注。通过概念隐喻,抽象的经济概念更好地被理解,同时也增强了经济理论的说服力。与此同时,经济学隐喻还和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因此,在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使用的经济学隐喻也会存在变化。通过分析201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的经济隐喻类型,阐释了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主要的经济隐喻类型。(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7年07期)

贺梦华[4](2017)在《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视角下经济隐喻的汉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快速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往来日益增多,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领域的相关信息,因此大量英文财经文本得以引入。然而,经济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有关经济学的理论、行为或现象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大多复杂难辨、抽象晦涩。文本撰写者大多采用隐喻来解决这一难题。因此,英文财经文本中大量存在的隐喻成为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难关。此外,隐喻翻译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信息的获取度和读者的阅读体验。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以分级显性意义假说(GSH)为理论视角,基于环球网财经新闻编译实践项目(95篇英语经济文本/中48,497/英41,106),从词汇通达和认知推理两个维度来探讨英文财经文本中的隐喻翻译。为实现该研究目的,本论文采用权威隐喻鉴别步骤MIPVU,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英文财经文本中的隐喻进行系统客观的识别与分析。最后,根据经济隐喻的特征以及中英隐喻在词汇和认知两个维度上的叁种对应关系分析,笔者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案例剖析,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进一步归纳出四种具体的隐喻翻译方法。笔者希望,本论文所总结的隐喻翻译方法对日后参与该翻译实践项目的译员以及从事经济文本汉译的译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30)

钟佳奇[5](2014)在《批评隐喻视角下中国经济隐喻的历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中国加入WTO。此后,外媒对中国经济的报道越来越多。而隐喻可以看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态度和意识形态。1980年,莱考夫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近年来,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经济隐喻研究越来越多。然而,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分析经济隐喻的研究较少,相关中国经济隐喻的研究更少。本文旨在研究外媒对中国经济报道中的中国经济隐喻,通过自建语料库,揭示隐喻背后的态度和意识形态。本文从《时代周刊》上选取2001年到2010年对中国经济报道的文本,共84篇,组成一个总语料库,其中每两年的文本组成一个小语料库,用语料库工具AntConc,进行KWIC搜索,对搜索结果—潜在的中国经济隐喻表达——用隐喻识别程序分析,手动剔除不相关表达,得到所要研究的中国经济隐喻,共134处。该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从隐喻识别、隐喻理解和隐喻阐释叁个步骤,研究中国经济隐喻的概念隐喻,并且分析中国经济隐喻背后所隐藏的态度。研究显示,在这十年间,中国经济隐喻主要包括中国经济是生物体,中国经济是一物体,中国经济是一交通工具,中国经济是一幢建筑物。通过分析这些中国经济隐喻,外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转变跃然纸上。在中国刚加入WTO时,外媒对中国经济发展持看好态度;2003年至2006年,外媒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过快,有潜在的危险,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持观望态度;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受到影响相对较小,外媒对中国经济的不健康发展的提醒减少,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持观望态度。(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4-01-01)

李秀红[6](2013)在《英汉经济隐喻对比:一项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研究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传统的隐喻研究只是把隐喻看做一种修辞手段。Lakoff和Johnson (1980)的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的研究走出传统视角的窠臼,进入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多个领域,尤其是经济隐喻的应用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对隐喻的研究中,隐喻识别和隐喻概念映射的确定大多数都依赖研究者的主观判断,缺少客观的手段。此外,研究语料大多来自某些报纸杂志,有失全面性。本文中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选取当代美国语料库和兰开斯特大学汉语语料库中的关于“经济”的语料为研究对象。隐喻语言识别采用Pragglejaz团队所开发的隐喻识别程序(MIP),概念隐喻识别则采用词汇网络(WordNet)和建议上层共用知识本体(SUMO)的方法,试图总结出在当代美国语料库和兰开斯特大学汉语语料库这两个语料库中,英汉两种语言有关经济隐喻表达的常见的概念隐喻,以及进一步探究英汉两种语言在经济隐喻表达上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经济是人、经济是建筑、经济是旅程、经济是交通工具、经济是战争”均被广泛应用在英语和汉语表达中。另外,“经济是水、经济是容器”出现在英语语料中,但并未在汉语语料中找到相应隐喻概念;反之,“经济是植物”出现在汉语语料中,但英语语料中也未发现相应概念。这进一步支持了莱克夫关于隐喻的普遍性理论,同时表明英汉两种语言在经济隐喻表达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这种共性源于人类相同的身体经验。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认知模式,导致隐喻差异的出现。这进一步证实了隐喻源于人类的体验认知,同时受文化制约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4-13)

张蕾[7](2013)在《新闻语篇中经济隐喻的建构功能——一项基于小型自建语料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涉及不同概念域之间有选择性的映射,对它的使用和理解往往是无意识的,其主观性不易被觉察。基于自建奥运经济语料库中隐喻与所构建具体场景的研究,指出中国媒体旨在强调奥运经济竞争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加深受众对它的期盼,揭示隐喻能够较隐蔽地反映报道者的态度和观点,影响读者对经济现实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林轩[8](2012)在《试论商务报刊语篇中经济隐喻的分类及功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商务报刊语篇中出现的经济隐喻进行分类并阐述和分析其语言功能特征,旨在论述经济隐喻可以作为商务报刊语篇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能够与该语篇的言语功能相符。(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0期)

张蕾,苗兴伟[9](2012)在《英汉新闻语篇隐喻表征的比较研究——以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较隐蔽的语篇表征策略,隐喻表征左右着社团成员对所表征源域概念的理解,是新闻语篇再现和强化现存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比分析英汉新闻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显示双方具有相同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四类隐喻模式,反映了它们宏观上共有的发展和竞争思维模式,以及西方价值观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而相同隐喻模式构建的不同概念场景以及独特的英汉隐喻模式折射出英汉不同的经济理念和奥运经济视角,帮助我们挖掘出相同宏观模式所不能揭示的英汉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上的差异。研究加强了批评语篇分析中的认知解释环节,同时拓宽了隐喻比较研究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2年04期)

谭业升,陈敏[10](2010)在《汉语经济隐喻的一项历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自建的经济报刊隐喻语料库为基础对汉语经济隐喻进行的一项历时研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几种主导性概念隐喻,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一方面两时期共享主要的概念隐喻和基本意象图式;另一方面,两时期的隐喻所凸现出来的不同特征,足以体现出隐喻在两时期加强和构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隐喻的体验性和社会文化属性在使用中相辅相成。(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10年05期)

经济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济隐喻研究在过去的30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针对汉英经济隐喻的对比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2014年的《经济学人》和《中国经济周刊》可比栏目中的文章为研究语料,以靶域词语"经济"为检索对象,从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文化理论的视角,分析汉英"经济隐喻"的普遍性与变异性。研究发现:1)汉英媒体话语中以"经济"为靶域词语的隐喻表达都超过其索引行总数的50%;2)汉英两种语言都更倾向于使用人、植物、实体和机器隐喻;英语中自然导向的隐喻高于汉语,而汉语中人为导向的隐喻高于英语。人类认知的共同体验建构性,是汉英媒体话语中"经济隐喻"使用趋同的核心原因,而中西方文化模式的不同导致隐喻选择的差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济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孙毅,贺梦华.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视域下经济隐喻的汉译研究[J].外语研究.2019

[2].胡春雨,徐玉婷.基于汉英媒体语料库的“经济隐喻”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7

[3].徐丹,吴莉.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7)》中经济隐喻分析[J].北方经贸.2017

[4].贺梦华.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视角下经济隐喻的汉译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5].钟佳奇.批评隐喻视角下中国经济隐喻的历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

[6].李秀红.英汉经济隐喻对比:一项认知研究[D].山东大学.2013

[7].张蕾.新闻语篇中经济隐喻的建构功能——一项基于小型自建语料库的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

[8].林轩.试论商务报刊语篇中经济隐喻的分类及功能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张蕾,苗兴伟.英汉新闻语篇隐喻表征的比较研究——以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10].谭业升,陈敏.汉语经济隐喻的一项历时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

论文知识图

动物隐喻的隐喻映射过程隐喻映射过程的动物隐喻原始社会,人类...理查德·汉密尔顿《我们今天的生活战争隐喻的隐喻映射过程英汉股市报告事件结构隐喻映射示意图树形理念设计草图

标签:;  ;  ;  ;  ;  ;  ;  

经济隐喻论文_孙毅,贺梦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