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咬肌肥大论文_李月明,石伟伟,彭佳,徐宝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良性咬肌肥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下颌,杆菌,疗效,内毒素,大肉,肉毒素。

良性咬肌肥大论文文献综述

李月明,石伟伟,彭佳,徐宝华[1](2019)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优质护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医学中心单纯良性咬肌肥大患者45例(2017年1月~2019年1月),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全过程实施优质护理配合,随访观察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叁天,43例(95.56%)患者出现咬肌酸胀、咀嚼力量下降,但均可耐受并在2周后逐渐缓解。25例(55.5%)患者在注射10天后出现轻微面部不对称,经过追加剂量补打后效果满意。45例(100%)患者感觉6个月时逐渐失去效果,咬肌体积减小的程度已经不足以达到理想的面部轮廓,但与注射前相比仍有明显改善。45例(100%)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双侧面部严重不对称、面神经损伤、感染、过敏、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43例(95.56%)患者表示非常满意,2例(4.44%)患者表示满意,无不满意例数。结论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美容》期刊2019年11期)

李瑛,李风浩,明杰,吴桐,徐莹[2](2017)在《A型肉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咬肌肥大患者69例,均采用A型肉毒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非常满意率91.30%,基本满意率7.25%。结论:A型肉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7年20期)

薛紫涵,陶然,韩岩[3](2016)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主观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于本院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46例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注射前、注射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进行拍照;由患者、操作医生及未参与试验的第叁方随访观察受术者面部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受术者自身满意度为89.3%;操作医生评价受术者治疗有效率为97.8%;第叁方评价受术者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简单、有效,叁方评价具有高度一致性。(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薛紫涵,陈召阳,李楠,薛立娟,韩岩[4](2016)在《超声测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声测量咬肌厚度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将自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47例受术者,即94侧咬肌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其注射前及注射后(3、6、9个月)超声测量咬肌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47例受术者治疗后行超声测量咬肌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在3个月时降至最低点,减少了21.08%;注射后6个月,与注射前比较减少了14.97%;注射后9个月,与注射前比较减少了7.62%。结论采用超声测量咬肌厚度,对临床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用药时机具有指导意义,且无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余若晖,杨欣,李健宁[5](2014)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不对称良性咬肌肥大临床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治疗不对称良性咬肌肥大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56例有效随访的不对称良性咬肌肥大患者,年龄18~35岁,男性5例,女性51例,术前进行不对称程度分级(分为轻微和显着两级),按照不对称的严重程度调整注射剂量,以达到改善下面部对称性的治疗目标。注射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有效随访56例患者,不对称良性咬肌肥大治疗效果满意,双侧咬肌注射后均明显萎缩,通过调整注射剂量达到趋于对称的效果。结论: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是治疗不对称良性咬肌肥大安全、可靠的低侵入性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4年17期)

童慧,蔡卓莺[6](2014)在《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良性咬肌肥大的治疗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对良性咬肌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良性咬肌肥大患者53例(106侧)。根据患者咬肌厚度不同每侧分2点共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50U,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期患者咬肌厚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主观感觉。结果 5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45例(84.91%)患者注射后变化显着,8例(15.09%)注射后有效。患者对注射后的效果非常满意48例(90.57%),基本满意4例(7.55%)。结论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副作用少,是外科手术治疗之外的可选择的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浙江创伤外科》期刊2014年04期)

潘盛盛,李华,郑君达,赵进军,李力群[7](2012)在《肉毒毒素在良性咬肌肥大治疗中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979年,FDA批准A型肉毒毒素试用于斜视的治疗,标着这种曾经让人感到恐惧的致命毒素成为了正规医用药物的一种。1994年Moore、Smyth等首先报道将A型肉毒毒素用于咬肌肥大患者的治疗,其治疗效果很快得到临床印证。2000年,北京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赵继志在国内率先报道采用国产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取得了满意疗效,其后国内许多单位陆续开展了此项工作。由于这种新的治疗方(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美容与整形学术年会暨私营美容机构行业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09-21)

刘昕,刘晓燕,吴越,杨本强,邹明宇[8](2009)在《应用CT和肌电图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CT和肌电图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咬肌的厚度与电生理变化.方法:对入选的20例(40侧)咬肌肥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就医者每侧注射剂量为5万U/L.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就医者咬肌厚度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电生理的改变.结果:20例患者注射后CT与传统B超测量的咬肌厚度无明显差异.测量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的咬肌厚度均明显小于注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注射后4~12wk咬肌厚度减小最明显,12wk后咬肌的力量与体积逐渐恢复,24wk后肌力基本恢复正常,但咬肌体积的恢复各不相同.肌电变化显示:不同时期的运动单位电位幅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1).20例患者总体满意率为85%.结论:CT和肌电图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可以进行很好的评价.(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5期)

朱芩芩,韦敏[9](2009)在《良性咬肌肥大的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西方美学观念的渗透,面部整形的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针对东方人种的脸型特征及审美要求,肥大下颌骨与肥厚咬肌的整形变成了面部轮廓整形的热点。虽然,下颌角截除能较好地改善面中下部的轮廓外形,但这种改变如果仅靠骨量的减少,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单纯因双侧咬肌肥厚而影响面下1/3形态的人群),所以一定要配合咬肌的整形,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陈卫玲,贾宏,王继华,李平珍[10](2008)在《曲安奈德协同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两年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Moore、Smyth[1]首次报道了用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良性咬肌肥大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后,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印证了这一结果[2]。我们自2005年开始应用在A型肉毒毒素中加入曲安奈德一起协同治疗良性咬(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08年11期)

良性咬肌肥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咬肌肥大患者69例,均采用A型肉毒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非常满意率91.30%,基本满意率7.25%。结论:A型肉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良性咬肌肥大论文参考文献

[1].李月明,石伟伟,彭佳,徐宝华.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优质护理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9

[2].李瑛,李风浩,明杰,吴桐,徐莹.A型肉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

[3].薛紫涵,陶然,韩岩.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主观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

[4].薛紫涵,陈召阳,李楠,薛立娟,韩岩.超声测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

[5].余若晖,杨欣,李健宁.A型肉毒毒素治疗不对称良性咬肌肥大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4

[6].童慧,蔡卓莺.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良性咬肌肥大的治疗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4

[7].潘盛盛,李华,郑君达,赵进军,李力群.肉毒毒素在良性咬肌肥大治疗中的进展[C].2012年浙江省美容与整形学术年会暨私营美容机构行业论坛论文集.2012

[8].刘昕,刘晓燕,吴越,杨本强,邹明宇.应用CT和肌电图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

[9].朱芩芩,韦敏.良性咬肌肥大的治疗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9

[10].陈卫玲,贾宏,王继华,李平珍.曲安奈德协同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两年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

论文知识图

区中心是理论上肉毒毒素注射最安全且...将耳屏(Tr)与口角(Ch)连线之下的咬...注:该图片引用自参考文献等记录肉毒素注...讨 论仪器均为临床常用,肉毒毒素

标签:;  ;  ;  ;  ;  ;  ;  

良性咬肌肥大论文_李月明,石伟伟,彭佳,徐宝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