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盐池沙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沙地,土壤,植物群落,盐池,养分,水分,密度。
盐池沙地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腾[1](2015)在《宁夏盐池沙地土壤结皮理化性质对环境的影响及反射光谱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确定了宁夏盐池沙地土壤结皮的主要类型,从颜色、厚度等方面阐述了土壤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的主要特征。并对不同沙丘类型、不同沙丘地貌部位、主要灌丛植物下土壤结皮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系统研究了盐池沙地生物结皮的光谱特征及土壤结皮的理化性质,并在结皮对土壤水分、植被种类、盖度、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宁夏盐池沙地土壤结皮的理化性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盐池沙地遥感图像的辅助分析,为宁夏盐池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具体结论如下:(1)宁夏盐池沙地上的土壤结皮分为物理和生物结皮。物理结皮广泛分布在封育3年以上的沙地上,藻结皮与地衣结皮广泛分布在封育5年以上的沙地上,苔藓结皮广泛分布在封育期达到9年左右的沙地上。土壤结皮的分布与沙丘的稳定程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流动沙丘上无土壤结皮存在,半流动沙丘上主要为物理结皮,固定沙丘上以生物结皮为主。固定沙丘的顶部主要生长着物理结皮,从顶部到侧坡间开始出现发育较差的藻结皮,至坡中部开始出现发育较好的藻结皮,有时会在小范围内出现地衣结皮。丘间地生长着发育程度较高的苔藓结皮。迎风坡以藻结皮为主,背风坡上部以藻结皮为主,底部开始出现地衣结皮。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柳(Salix cheilophyl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是宁夏盐池县常见的灌丛植物,因灌丛植物本身的特点及结构差异,造成土壤结皮类型的分布差异。(2)藻结皮年代越长,厚度越厚,反射率也随之增大。洒水后的生物结皮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干燥条件下,且老时段的结皮反射光谱与绿色植被相似。因此,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荒漠化评价时,须注重影像的选择,尽可能的剔除其他干扰对评价所产生的的影响。(3)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结皮生境的改善,土壤结皮逐渐由物理结皮向发育程度较高的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发展。土壤结皮的厚度也随之逐渐增加,容重逐渐降低,粗砂量不断减少,细砂与粉、粘粒不断增加。不同沙丘地貌部位的土壤结皮厚度与结皮的生物组分有密切关系。丘顶结皮厚度较小,背风坡结皮层厚度比迎风坡结皮层有所增加,丘间地结皮类型为苔藓结皮,厚度最高。沙丘顶部与迎风坡的土壤结皮的容重较高,背风坡与丘间地土壤结皮的容重有所降低。丘顶、迎风坡、背风坡部位的生物结皮机械组成均以细砂为主,粗砂次之。在丘间地以细砂为主,粉、粘粒次之。土壤结皮的生长发育,能够降低土壤的pH,增加土壤的EC,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苔藓结皮对土壤养分有明显的积累效应。生长在4种植物下的土壤结皮所含的各种养分含量都高于流沙,可见土壤结皮对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4)土壤结皮覆盖直接影响着土壤自然含水量,并且,生物结皮类型的差异对土壤自然含水状况的影响也不同。土壤结皮对降雨具有拦截作用,土壤结皮层的毛管持水量明显高于流沙,毛管持水量也因结皮类型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结皮覆盖下的土壤渗透性能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水分入渗的初始阶段,入渗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入渗速率急剧降低,渐渐达到稳定入渗。稳渗时间随着结皮的发育程度、结皮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生物结皮的存在阻碍了水分的入渗,抑制了植被的生长。封育9年以上的地区,生物结皮导致降雨在入渗过程中发生损失与消耗;对降雨有明显拦截作用,使大部分降雨成为无效降雨;降低水分入渗量,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应对封育区内结皮适度控制,采取适度翻耕,减少对水分入渗的不利影响。(5)盐池县的土地整体向着中度荒漠化方向发展,且发展趋势趋于缓和。气候与人为因素成为盐池县荒漠化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全县实行禁牧以来,封育条件下荒漠化得到明显治理。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盖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封育年限超过8年后植被盖度有下降趋势。封育初期,生物结皮与植物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促进的阶段。但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生物结皮与植被之间存在一个由相互促进生长到相互抑制的过程。9年以上封育区内生物结皮降低了植物的多样性与稳定性。(6)土壤生物结皮的发育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而在封育9年以上的区域内土壤生物结皮限制了植被的生长恢复。在干旱、半干旱区荒漠区草地管理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主要是掌握好生物结皮发育的“度”,因地制宜制定利于植被的生长相应的措施,对生物结皮采取保护或控制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5-04-01)
刘丽丹,谢应忠,邱开阳,阎涛[2](2014)在《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对盐池沙地典型植物群落牛枝子群落、牛枝子-黑沙蒿群落、黑沙蒿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0-5cm土层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为牛枝子群落最高,牛枝子-黑沙蒿群落最低;5-10cm,10-15cm土层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为牛枝子群落最高,黑沙蒿群落最低。土壤磷酸酶活性在3群落之间和各土层间无明显规律。相关性研究表明,3种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之间、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均存在密切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4年04期)
刘丽丹,谢应忠,邱开阳,时项峰[3](2013)在《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土壤表层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通过半变异函数及其模型、克里格局部插值估计、空间分布图及分形维数等对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牛枝子、牛枝子-黑沙蒿、黑沙蒿)土壤表层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cm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尺度分别是67m、519m、143m;结构方差比分别为0.558、0.882、0.514,说明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在0~5c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空间分布中共同发挥作用。全氮表现出较强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表明结构性因素在其空间总变异中发挥主导作用。空间格局图反映出0~5cm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表现为牛枝子群落较高,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含量逐渐减少,至黑沙蒿群落含量又有所增加;0~5cm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牛枝子群落和黑沙蒿群落含量较高而牛枝子-黑沙蒿群落含量较低的趋势。反映出研究区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植被从以草原种为主的群落,逐渐灌木化,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深刻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分布格局,导致了土壤"肥力岛"的形成和发展,又反作用引起研究区植物群落的进一步灌丛化,并逐步向沙漠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3年03期)
刘丽丹,谢应忠,邱开阳[4](2013)在《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盐池沙地典型植物群落牛枝子群落、牛枝子-黑沙蒿群落、黑沙蒿群落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物种组成变化较大,优势种的相对重要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植物种从占优势地位的草原种,逐步让位于耐旱、抗风蚀的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并最终被沙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半灌木取代;土壤沙化程度逐渐加重。从生活型组成看,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数和重要值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一年生植物种类数和重要值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的物种α多样性指数最高,黑沙蒿群落最低。β多样性指数变化反映出植物群落组成已发生分化,物种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3年02期)
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5](2012)在《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宁夏盐池退化沙地不同密度的人工柠条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下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垂直剖面上可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0-20cm)、活跃层(20-80cm)、相对稳定层(80-100cm);2)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化可划分为:积累期(4-5月);消耗期(6-9月);稳定期(10月至次年4月)3个时期;3)土壤体积含水量随人工林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2490丛/hm2和1665丛/hm2可作为该区人工柠条林调控密度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2年12期)
李生宝,李振永,王北,白永强,王力[6](2012)在《宁夏盐池县沙地主要灌木树种特性的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测了柠条、毛条、花棒、山竹子、羊柴、黑沙蒿、沙木蓼、柽柳等灌木树种的特性。8种灌木能抗寒、耐高温,主根与侧根丰富,具有极强的抗旱性。枝叶含有丰富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多种营养元素和19种氨基酸。同时对其生物量以及生物量与立地类型、栽培密度、林龄、平茬等间的关系作了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中阿防沙治沙合作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09-13)
王耀远[7](2012)在《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构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保护、恢复、重建、维持等人为辅助措施,促进毛乌素沙地脆弱的生态系统恢复生物种类的自我维持能力,构建一个要素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协调和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的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2年21期)
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8](2012)在《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西北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以宁夏盐池退化沙地种植不同密度的人工柠条林为研究对象,用稀释平板法对3种不同密度柠条林及对照(封育沙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随着人工柠条林密度的增加,土壤肥力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样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差异显着,柠条林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1 665丛/hm~2,2 490丛/hm~2,3 330丛/hm~2,封育沙地,且4种类型的微生物群落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细菌数量与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的质量含量呈显着相关,与总钾的质量含量呈极显着相关;放线菌数量与总氮的质量含量极显着相关.可为在退化沙地改良过程中大面积营造柠条灌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王耀远[9](2012)在《盐池县吴记圈沙地综合治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营建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道路绿化、育苗基地建设,综合治理沙地,提高沙地综合治理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沙地治理成效。(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2年05期)
常发钧,李玉飞,周全良,张彩华,唐建宁[10](2011)在《盐池县沙地白榆低产林改造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宁夏盐池县白榆纯林及宽幅林带形成低产林和"小老头树"的原因,并采取强度间伐、实施抚育管理、加强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措施进行改造。结果表明:①间伐对白榆树高长生影响不显着;②间伐对白榆树直径生长影响显着,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直径生长也加大;③在白榆同龄林中,间伐后不同密度的林分,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及其增长率是不同的;密度为1 620株/hm2的林分蓄积量最大,2010年时蓄积量为47.3 m3/hm2;密度为470株/hm2的林分蓄积量最小,为27.4 m3/hm2;蓄积增长率则与间伐强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宁夏农林科技》期刊2011年12期)
盐池沙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对盐池沙地典型植物群落牛枝子群落、牛枝子-黑沙蒿群落、黑沙蒿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0-5cm土层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为牛枝子群落最高,牛枝子-黑沙蒿群落最低;5-10cm,10-15cm土层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为牛枝子群落最高,黑沙蒿群落最低。土壤磷酸酶活性在3群落之间和各土层间无明显规律。相关性研究表明,3种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之间、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均存在密切关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盐池沙地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腾.宁夏盐池沙地土壤结皮理化性质对环境的影响及反射光谱的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5
[2].刘丽丹,谢应忠,邱开阳,阎涛.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
[3].刘丽丹,谢应忠,邱开阳,时项峰.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土壤表层养分的空间异质性[J].中国沙漠.2013
[4].刘丽丹,谢应忠,邱开阳.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J].中国沙漠.2013
[5].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6].李生宝,李振永,王北,白永强,王力.宁夏盐池县沙地主要灌木树种特性的观测研究[C].中阿防沙治沙合作论坛论文集.2012
[7].王耀远.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构建技术[J].北京农业.2012
[8].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王耀远.盐池县吴记圈沙地综合治理技术[J].农技服务.2012
[10].常发钧,李玉飞,周全良,张彩华,唐建宁.盐池县沙地白榆低产林改造效果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