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应答语论文_谢玉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称赞应答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赞语,原则,言语,差异,理论,文化差异,常规。

称赞应答语论文文献综述

谢玉婷[1](2015)在《中美称赞语以及称赞应答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称赞语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是种常用的言语行为,是社会语言学家口中比喻的社会润滑剂。称赞语即配对的语言现象,即称赞语必有其相对应的应答。称赞语及其应答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在中美两国语言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称赞语及称赞应答语。本文先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称赞语,再解析称赞应答语,然后以中美称赞语及称赞应答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中美称赞语及称赞应答语在性别、关系亲疏、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深入探讨了造成中美称赞语差异的根源。了解称赞话语行为的这种文化差异性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美跨文化交流时可能会出现的误解、尴尬或困惑的局面。(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5年05期)

杨盼盼[2](2012)在《中国大学EFL学习者称赞应答语中的语用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称赞语是指发话人对受赞人的夸奖和赞美,受赞人通常会使用言语行为对称赞语进行回应。在大多数言语群体中,称赞语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言语行为。语用迁移是指语用知识不足的外语学习者会经常把母语中的某些语用规则无意识地带到外语中,形成了从母语到外语的语用迁移。反之,受到外语语言文化熏陶的外语学习者也会不自然地把外语中的某些语言模式,礼貌原则带到母语中来,形成外语到母语的语用迁移。本文以大学生称赞语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语用迁移,语用规则,礼貌原则,称赞语的回应策略,以及称赞语中的语用迁移等方面回顾了学者们所做的相关研究,其次对称赞语回应进行了分类对比,最后分析了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汉两种语境下称赞语回应策略的异同和回应策略中的发生的语用迁移,并探讨了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赞应答语中产生语用迁移的原因。在本篇论文中,本文拟通过相关研究,解决以下叁个问题:1)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称赞语回应中的语用迁移体现在哪里?2)中国大学EFL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其语用迁移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关系?3)中国大学EFL学习者称赞语回应中产生语用迁移的因素有哪些?本文通过对四组共256名受试者采用话语完型法(DCT)问卷调查,第一组为来64名自武汉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代表初级英语组;第二组为64名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读研究生,代表高级英语组;第叁组为64名不懂英语的中国人;第四组为来自美国的64名美国人。本研究采用Herbert(1986)的分类法对问卷收集的称赞语回应进行分类,同时访谈和观察法作为补充手段也用于数据和资料的收集。首先,本论文对本族汉语和本族英语使用者的称赞语回应策略进行了比较。数据表明,在汉语和英语中,受试者称赞语回应的使用策略存在很大的不同,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更倾向于接受称赞。接着,本文对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称赞语回应中存在的语用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访谈和观察得到的资料,本研究发现:1)在英语称赞答语中,中国大学EFL学习者持赞同的比率低于美国人,说明中国大学生将母语的语用规则借用到了英语中,发生了汉语到英语的语用迁移;同时,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汉语问卷的称赞答语中持赞同的比率高于不懂英语的中国人,说明他们将英语的语用规则运用到了母语中,产生了英语到汉语的语用迁移。2)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语称赞语回应中使用的的应答策略与其英语水平有关,母语的语用迁移程度随他们的英语水平的提高而降低。3)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语用规则对称赞语回应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称赞语应答者会根据不同的价值判断而选择不同的应答策略。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在与英语文化的接触中,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在英语语境下选择相应的应答策略。但是语用迁移仍然存在,并且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语称赞语回应中使用的回应模式相对单调,这说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仍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强化。本研究为称赞应答语实证研究的发展作出了探讨,对英语教师在称赞语的方面的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2-05-18)

王育玲[3](2009)在《从顺应理论看汉英称赞应答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际中,东西方在对称赞语的应答方面表现出了显着的差异。文章试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形成,它是双方顺应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的结果,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应当采取移情策略以达到满意的交际效果。(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期刊2009年07期)

王婷[4](2006)在《中美称赞应答语对比及其文化和性别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二十年以来,称赞一直是一个受到广泛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的言语行为,在国外的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然而,在众多的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到中文称赞应答语的对比研究,此外也忽略了性别这一社会因素对赞扬行为的影响。仅有少数学者如Holmes, Herbert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使用赞语及对称赞的反应方式上存在差异。在中国情况怎样呢?文化背景影响下,中英语国家对于他人的称赞会有什么样的回应?性别如何影响人们的赞扬行为?这篇论文旨在通过社会调查来研究不同文化及性别对称赞这一言语行为的影响,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1)文化因素对称赞应答语的影响如何? (2)男性和女性对赞语的反应如何?本研究用DCT形式收集数据,比较了在文化因素制约下,中英两种语言在称赞应答语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影响应答语选择的文化因素;并分析了由于性别不同而引起的称赞应答语在男性和女性的使用上存在的差异。这篇论文是对称赞言语行为的尝试性研究,由于调查研究是在高校的在校学生中进行的,其结论仅使用于此范围。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行为语言理论、礼貌原则理论、中西方的面子观念的差异。在本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关称赞语的一些基本概念,前人对于称赞应答语的研究及其不足之处。第叁章语言与文化和性别的关系研究。本章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阐明了性别与语言的关系。第四章数据收集和分析。本章通过文化和性别两个方面对中英称赞应答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阐述了引起这些差异的文化和性别因素。第五章结论。(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1-04)

刘卫红[5](2003)在《中美称赞应答语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称赞语及其应答语受到了广泛关注。称赞语是一种礼貌的言语行为,是说话者对听话者具备的良好素质或拥有物显性或隐性的赞美(Holmes,1988:446)。称赞语是一种十分普通的语言现象,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在表达打招呼、致谢、邀请、祝贺、开始或结束谈话、摆脱某一尴尬局面等言语行为中,处处可见称赞语的妙用。称赞语及其应答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用语,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 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称赞应答语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不适当的称赞应答语运用或对外语文化的不理解可能造成跨文化“误解与误析(misperception and misanalysis)”,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但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语境上,对中文语境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采用前人研究所用的DCT形式收集数据,用Pomerantz(1978)的分类法将材料中的中文称赞应答语进行分类,并将中美称赞应答语用Lenvinson的一般会话含义理论的叁原则(量原则,信息原则,方式原则)来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对中美文化中称赞应答方式的一系列对比分析,发现由于中美文化的某些差异所造成的对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的解读不同会导致跨文化误解,这会对跨文化交际或二语习得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主张英语教学应重视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对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的解读。 本研究对中美称赞应答语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多数受试者采取美国称赞应答语中的接受策略,且比美国人更频繁的使用赞赏标记(appreciation token),这与中国传统规范并不完全一致。研究对象或对称赞表示谢意和高兴,或直接同意。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谦虚”准则。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重视二语习得者的这一策略变化有利于从新的角度分析学生出现的新的语用失误,对症下药,以此提高学生习得外语语言和文化的水平和熟练程度。另外,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作为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应向学生讲解,在外语教学中涉及常规关系非常不同的具体内容尤其应向学生讲解。通过具体的常规关系的讲解逐渐培养学习者在语言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常规关系意识,以作为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常规关系意识增强了,就会自觉地在语言表达中利用常规关系。在解码时也会自觉将语句中的常规关系加以利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3-04-01)

称赞应答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称赞语是指发话人对受赞人的夸奖和赞美,受赞人通常会使用言语行为对称赞语进行回应。在大多数言语群体中,称赞语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言语行为。语用迁移是指语用知识不足的外语学习者会经常把母语中的某些语用规则无意识地带到外语中,形成了从母语到外语的语用迁移。反之,受到外语语言文化熏陶的外语学习者也会不自然地把外语中的某些语言模式,礼貌原则带到母语中来,形成外语到母语的语用迁移。本文以大学生称赞语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语用迁移,语用规则,礼貌原则,称赞语的回应策略,以及称赞语中的语用迁移等方面回顾了学者们所做的相关研究,其次对称赞语回应进行了分类对比,最后分析了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汉两种语境下称赞语回应策略的异同和回应策略中的发生的语用迁移,并探讨了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赞应答语中产生语用迁移的原因。在本篇论文中,本文拟通过相关研究,解决以下叁个问题:1)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称赞语回应中的语用迁移体现在哪里?2)中国大学EFL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其语用迁移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关系?3)中国大学EFL学习者称赞语回应中产生语用迁移的因素有哪些?本文通过对四组共256名受试者采用话语完型法(DCT)问卷调查,第一组为来64名自武汉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代表初级英语组;第二组为64名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读研究生,代表高级英语组;第叁组为64名不懂英语的中国人;第四组为来自美国的64名美国人。本研究采用Herbert(1986)的分类法对问卷收集的称赞语回应进行分类,同时访谈和观察法作为补充手段也用于数据和资料的收集。首先,本论文对本族汉语和本族英语使用者的称赞语回应策略进行了比较。数据表明,在汉语和英语中,受试者称赞语回应的使用策略存在很大的不同,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更倾向于接受称赞。接着,本文对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称赞语回应中存在的语用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访谈和观察得到的资料,本研究发现:1)在英语称赞答语中,中国大学EFL学习者持赞同的比率低于美国人,说明中国大学生将母语的语用规则借用到了英语中,发生了汉语到英语的语用迁移;同时,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汉语问卷的称赞答语中持赞同的比率高于不懂英语的中国人,说明他们将英语的语用规则运用到了母语中,产生了英语到汉语的语用迁移。2)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语称赞语回应中使用的的应答策略与其英语水平有关,母语的语用迁移程度随他们的英语水平的提高而降低。3)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语用规则对称赞语回应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称赞语应答者会根据不同的价值判断而选择不同的应答策略。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在与英语文化的接触中,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在英语语境下选择相应的应答策略。但是语用迁移仍然存在,并且中国大学EFL学习者在英语称赞语回应中使用的回应模式相对单调,这说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仍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强化。本研究为称赞应答语实证研究的发展作出了探讨,对英语教师在称赞语的方面的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有所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称赞应答语论文参考文献

[1].谢玉婷.中美称赞语以及称赞应答语的比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

[2].杨盼盼.中国大学EFL学习者称赞应答语中的语用迁移[D].武汉科技大学.2012

[3].王育玲.从顺应理论看汉英称赞应答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4].王婷.中美称赞应答语对比及其文化和性别因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5].刘卫红.中美称赞应答语的对比分析[D].湖南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传统型和跨文化语用变传统型和跨文化语用变体型功能表达式...传统型和跨文化语用变59%.中、菲英语教师称赞应答语策略...样本叁组和总体使用中介语策略类别比较

标签:;  ;  ;  ;  ;  ;  ;  

称赞应答语论文_谢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