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汉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通用汉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用汉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字,东南亚,正体,字形,媒体,国家语委,简化字。

文献综述

王宁[1](2019)在《“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项目设计叁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我们通过竞标,接受了国家语委“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这一重大项目,这个项目被列入《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叁五”发展规划》,也是教育部“奋进之笔”行动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叁个月的顶层设计和试点,一年零八个月的分部设(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报》期刊2019-01-23)

王玮[2](2015)在《部首演绎8105通用汉字字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纵向看,本字典根据汉字理据,先将204个形义型部首按表意类属分为18类,再将诸多汉字根据字形和意义联系集中排列在相应的部首字下(如将大部分含"口"的字按单口、双口、叁口、四口的顺序集中排列在口字部首下,将含有笔势相连的"竖、提、点"叁笔的"禺、禹、蚩、惠"四字集中排列在虫字部首下),这就有助于读者了解汉字的科学体系。从横向看,本字典由204个形义型部首演绎8105个通用规范汉字(即2013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所规定的一级汉字3500个,二级汉字3000个,叁级汉字1605个),先重点解说部首字的形音义、部首称谓、表意类属,再逐个解说与部首字存在着字形和意义联系的汉字的级数、字形(含繁体、异体)、字音、笔画、部首、构造、字义、组词等内容,这既体现了部首的检索功能、表意功能和构字功能,更有助于读者认识部首,了解字义,区分多音字,掌握形近字,理解词语。下面逐一作简要说明。(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7-08)

徐新伟,张述娟[3](2014)在《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非通用汉字的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所用字种与《现代汉语通用字形表》不匹配的有2 149个,这2 149个非通用单字字种中包括41个日本汉字、6个南方方言用字、149个别字,与大陆异体关系用字243组,与大陆繁简关系用字1 198组。这些非通用汉字反映了汉字在域外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和流变,它们是研究汉字的"活化石";域外义项能弥补国内汉语词典编纂中汉字义项的缺失。(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王平,河永叁[4](2013)在《中韩通用汉字数据库的建设与韩国现代汉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库推动科学研究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明,而在中韩通用汉字研究领域,数据库建设以及基于数据库的中韩汉字的研究尚属空白。"中韩通用汉字数据库"和《韩国现代汉字研究》(专着)是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韩通用汉字研究》(项目批准号:08JJD740056)的最终成果。一"中韩通用汉字数据库"功能简介"中韩通用汉字数据库"已经在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网站发布,该数据库包含以下4个子库:1.《韩国汉字研究信息库》该库收集了中国学者对韩国汉字研究和韩国学者对韩国朝鲜时代字书研究的论文资料。该库检(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山口麻树[5](2013)在《中日两国通用汉字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两国都是使用汉字的国家。因此,对日本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学习掌握汉语字形、字义两个方面是比较容易的,而学习掌握汉语的读音比较难。在字形、字义方面,日本常用汉字中的很大一部分与中国汉字完全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而字形的相同,并不意味着实际含义的相同。日本学生使用着汉字时,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误会。日本人在学习汉语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中日两国汉字的全面细致的清理,以利于对日汉的教学。本文进行中日通用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这叁个方面的比较,并且从自己的观点来写日本学生学习中国汉字的难点影响。(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徐新伟,张述娟[6](2013)在《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非通用汉字的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所用字种与《现代汉语通用字形表》不匹配的是2149个,这2149个非通用单字字种中包括41个日本汉字、6个南方方言用字,149个别字,与大陆异体关系用字243组,与大陆繁简字关系1198组。这些非通用汉字反映了汉字在域外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和流变,它们是研究汉字的"活化石";域外义项能补漏国内汉语词典编纂中汉字义项的缺失;非通用汉字和通用汉字研究的深入对华语教学、华文教材的编写都有着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华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7](2012)在《周胜鸿:关于试订《通用汉字正体(繁体)与简体(书写体)对照表》的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序汉字"识繁写简"这个议题,是从中国大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行了文字改革、把2235个正体汉字简化之后就提出来了。本文首先要纠正"繁体字"这个不确当称谓,应该一律改正称作"正体字"。上世纪八十年代,着名汉字改革者、爱国归侨袁晓园女士提出"识繁写简"的主张。2004年3月,着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建议在小学选读繁体字"。笔者也在2004年4(本文来源于《汉字书同文研究》期刊2012-06-16)

[8](2012)在《【通用汉字正体与简体(书写体)对照表】》一文中研究指出说明1、简化字在前行,用红色楷体(或括号)表示;带*者为大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9年8月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里的95个与正体字"不是一一对应"的简繁字。2、其中还有一些宋体字带*者是常用的非对应正异体字(例游与逰),这类异体字也必须作出调整,异体字应该在印刷时改成正体,使全文文字和谐,例"珠江夜逰"与"珠江夜游"应有区别。(本文来源于《汉字书同文研究》期刊2012-06-16)

邹小平[9](2011)在《中日通用汉字字体的差异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两国通用汉字字体有较大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文字自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随着语言中新词的不断产生,新字不断出现;随着书写习惯和书写工具的改变,文字的形体和字体也有很大变化。文章主要探讨中日汉字在字体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1年06期)

刘华[10](2011)在《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非通用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的非通用汉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并和监测语料进行对比。在汉字总表中,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的非通用汉字频次比例高于监测语料。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和监测语料共用的非通用汉字中,大多数是人名等专名用字。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独用的非通用汉字中,绝大多数都是常用字的非通用汉字形式。监测语料独用的非通用汉字中,主要以人名用字为主。同时,对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独用的前5位非通用汉字进行了用词分析。(本文来源于《华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纵向看,本字典根据汉字理据,先将204个形义型部首按表意类属分为18类,再将诸多汉字根据字形和意义联系集中排列在相应的部首字下(如将大部分含"口"的字按单口、双口、叁口、四口的顺序集中排列在口字部首下,将含有笔势相连的"竖、提、点"叁笔的"禺、禹、蚩、惠"四字集中排列在虫字部首下),这就有助于读者了解汉字的科学体系。从横向看,本字典由204个形义型部首演绎8105个通用规范汉字(即2013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所规定的一级汉字3500个,二级汉字3000个,叁级汉字1605个),先重点解说部首字的形音义、部首称谓、表意类属,再逐个解说与部首字存在着字形和意义联系的汉字的级数、字形(含繁体、异体)、字音、笔画、部首、构造、字义、组词等内容,这既体现了部首的检索功能、表意功能和构字功能,更有助于读者认识部首,了解字义,区分多音字,掌握形近字,理解词语。下面逐一作简要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宁.“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项目设计叁理念[N].语言文字报.2019

[2].王玮.部首演绎8105通用汉字字典研究[C].第六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3].徐新伟,张述娟.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非通用汉字的类型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14

[4].王平,河永叁.中韩通用汉字数据库的建设与韩国现代汉字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13

[5].山口麻树.中日两国通用汉字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3

[6].徐新伟,张述娟.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非通用汉字的类型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

[7]..周胜鸿:关于试订《通用汉字正体(繁体)与简体(书写体)对照表》的设想[C].汉字书同文研究.2012

[8]..【通用汉字正体与简体(书写体)对照表】[C].汉字书同文研究.2012

[9].邹小平.中日通用汉字字体的差异探讨[J].大众科技.2011

[10].刘华.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非通用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

标签:;  ;  ;  ;  ;  ;  ;  

通用汉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