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嗜酸性肉芽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嗜酸性肉芽肿,儿童,颈椎
嗜酸性肉芽肿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吴敏飞,矫健航,姜家康[1](2019)在《手术治疗脊柱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病例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儿童颈椎嗜酸性肉芽肿病例的回顾,进一步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例8岁患儿因颈部疼痛伴右上肢疼痛入院,经保守治疗无效,接受颈椎肿物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肿物为嗜酸性肉芽肿。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患儿神经、运动功能完好,已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结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早期阶段可积极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无效且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损伤等病症需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必要时结合放疗或化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崔聪明,傅自力,刘秀梅[2](2019)在《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治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一种以过敏性鼻炎、哮喘起病,以原发性血管炎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的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EGPA的主要药物,但对部分重症患者无效,需寻找新的替代方案。随着对EGP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药物进入我们的视野,现将目前靶向药物研究新进展作以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王俊慧,曾雪,崔炳南[3](2019)在《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1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男,27岁。双足背红斑伴瘙痒半年,双下肢环形瘀斑及结节2个月。既往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病史4个月。皮肤科检查:双足背散在红斑,双下肢多发黄豆至鸡蛋大结节,浸润明显,表面可见紫癜样改变,部分皮损呈环状,少数皮损破溃及结痂。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总IgE 712 kIU/L,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3.0×109/L,白细胞分类:EOS 0.29。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MPO)均(-)。鼻窦CT:鼻窦炎。肌电图:双下肢周围神经中度受损,双下肢感觉神经中度受损。下肢血管超声:右侧足背动脉闭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血管周围及皮下脂肪组织可见大量EOS浸润,局部区域可见嗜酸性肉芽肿结构。诊断:EGPA。(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朱琳,刘平,杨志龙[4](2019)在《超声误诊腮腺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为腮腺恶性肿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49岁。自诉入院前1年,因受凉后发现左耳下方出现一肿物,触之轻微疼痛,质硬,边界清,肿物表面无溃烂、渗出、色素沉着。保健站给予治疗,肿物缩小但未消退,每因着凉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肿物逐渐增大。后到其他医院就诊,彩超提示为腮腺炎,周围淋巴结肿大,并给予治疗,肿物明显缩小,但停药后肿物再度复发肿大。一年来症状反复发作,且进行性肿大,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1)左下颌部肿物性质待查。(2)左侧颌面部嗜酸性肉芽肿?收住我院。查体:左侧颌面部触及约60mm×40mm肿物,边界欠清,质硬,肿物表面皮温不高,触之有(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罗传真,赵红利,周熠,刘晓丽,张万坡[5](2019)在《1例猫舌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嗜酸性肉芽肿复合体(EGC)是猫的一种常见疾病,常见于皮肤、粘膜交界处或口腔。该病根据其特征分为:无痛性溃疡、嗜酸性斑块和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其中嗜酸性肉芽肿主要发病于大腿内侧表面、脸颊、舌头和上颚,主要病理组织学特征为组织细胞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本实验对一例疑似嗜酸性肉芽肿的猫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进行诊断,从而丰富猫嗜酸性肉芽肿病的临床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黄爱兵,赵春明,卢婷,鞠刚,刘红光[6](2019)在《成人颈椎嗜酸性肉芽肿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嗜酸性肉芽肿是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类型[1]。骨嗜酸性肉芽肿发病率低,好发于儿童,成人少见,于脊柱发病者更为少见[2]。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病变可侵犯单个或多个椎体,以单发多见[3]。笔者于2016-12诊治成人颈椎嗜酸性肉芽肿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68岁。因"颈部疼痛3个月,加重1周"(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赖应庭,张婧,纪超,程波[7](2019)在《面部嗜酸性肉芽肿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45岁。因双颊反复斑块、溃疡及结痂7个月,进行性扩大伴红肿3个月。患者7个月前左面颊无明显诱因出现一针眼大出血点,逐渐增大成红色结节,周围水肿,病程中无瘙痒、疼痛,无发热,无肌肉疼痛,无关节痛,自行服用利福平0.3g,每日1次,治疗3d后皮损消退,仅残留一绿豆大红斑,遂停药。停药3d(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正军,彭博,张帅,葛文龙,任文军[8](2019)在《儿童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11岁。主诉:右肩部疼痛2个月,伴肩关节活动受限10天。于门诊行右肩关节CT平扫:右肩胛骨见不规则骨质破坏,边缘略硬化,部分见虫蚀样改变,中心见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2HU;余右肩关节周围骨质结构、密度如常,骨皮质连续,骨小梁清晰,肩锁关节及肩关节间隙存在,关节面尚光整。提示:右肩部关节盂改变,不除外肿瘤性病变(图1)。患者即刻入院接受治疗。入院时体格检查:T 37.1℃,P78次/分,R18次/分,BP112/78mmHg。发育正常,无贫血貌,心肺(-)腹(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5期)
谭颖,张树山,林虹宇,范杨,余巨明[9](2019)在《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农民。因"四肢远端麻木无力6天,发热1天"于2018年6月20日入住我科。入院前6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四肢远端麻木、无力,1天前患者体温升高(具体温度不详),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2年前于华西医院诊断"哮喘"。入院时查体:左侧肢体远端肌力3~+级,近端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4~+级,双侧腱反射正常对称(++),四肢远端袜套样痛觉减退,双侧(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林燕凤,张英秀,付朝丽,林梅顺,陈嘉美[10](2019)在《2018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专家共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制定了我国首个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专家共识(简称2018共识),2018共识首次提出局限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概念,为EGPA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根据受累器官不同,2018共识首次提出局限型EGPA概念,为EGP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EGPA患者的预后与最初治疗方案相关。EGPA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受累的器官、病情是否活动等因素。总体治疗方案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2个阶段。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病情达到缓解后,维持治疗推荐使用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2015年全球EGPA诊治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时间为疾病达到缓解后至少24个月。2018共识结合当今国际最新进展,介绍了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在EGPA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嗜酸性肉芽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一种以过敏性鼻炎、哮喘起病,以原发性血管炎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的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EGPA的主要药物,但对部分重症患者无效,需寻找新的替代方案。随着对EGP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药物进入我们的视野,现将目前靶向药物研究新进展作以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嗜酸性肉芽肿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洋,吴敏飞,矫健航,姜家康.手术治疗脊柱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病例特征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9
[2].崔聪明,傅自力,刘秀梅.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治疗新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3].王俊慧,曾雪,崔炳南.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
[4].朱琳,刘平,杨志龙.超声误诊腮腺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为腮腺恶性肿瘤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5].罗传真,赵红利,周熠,刘晓丽,张万坡.1例猫舌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诊断[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6].黄爱兵,赵春明,卢婷,鞠刚,刘红光.成人颈椎嗜酸性肉芽肿1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
[7].赖应庭,张婧,纪超,程波.面部嗜酸性肉芽肿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
[8].刘正军,彭博,张帅,葛文龙,任文军.儿童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9].谭颖,张树山,林虹宇,范杨,余巨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J].四川医学.2019
[10].林燕凤,张英秀,付朝丽,林梅顺,陈嘉美.2018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