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秋:日本阴阳道泰山府君祭所用文书考——以阴阳道“祭物献纳状”与道教“献状”的关系为中心论文

时秋:日本阴阳道泰山府君祭所用文书考——以阴阳道“祭物献纳状”与道教“献状”的关系为中心论文

[主持人语]泰山文化与日本有着密切联系,遣唐使参加封禅大典、泰山信仰的传播东瀛及泰山文献在日本的传布等,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值得探寻的一页。本期集中刊发一组论述“泰山与日本”的论文,内容包括泰山府君祭文书的考证,汉学家上村幸次、马场春吉的研究述评及日本现代期刊上泰山作品综述,展示了泰山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多个侧面。

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研究员 周 郢

[摘 要]日本阴阳道所创的祭祀体系吸收了大量道教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泰山府君祭,此祭中所请神灵、所用文书、供物等无一不映射着道教斋醮的影子。通过介绍高田义人对泰山府君祭中所用文书“都状”进行的重新定义,将关注点放在其所提出的“祭物献纳状”上,列举道教斋醮中所用“献状”,考察发现,两者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因此,可以认为泰山府君祭“祭物献纳状”的创作应该参考了道教斋醮的“献状”。

[关键词]泰山府君祭;都状;祭物献纳状;斋醮;献状

日本阴阳道在平安时代前期成立,其以阴阳寮①阴阳寮的纪录最早是在《日本书纪》天武天皇四年(675)正月条中,后来大宝元年(701)制定的大宝律令将阴阳寮设置为中务省下属的机构。其模仿唐朝太史局和太卜署,其中,长官称为阴阳头,下辖阴阳部门、历部门、天文部门、漏刻部门四个技能部门。这一官僚机构为主体,运用基于中国阴阳五行思想的天文、历法、占术等知识体系,为国家活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皇室、贵族等的个人需要举行祭祀、祓秽等具有咒术性质的宗教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阴阳道从道教、密教中摄取了大量因素,并与本土神道、修验道等各种信仰均有交织。

平安时代灾异频发,天皇频频祈祷国泰民安、玉体安康,贵族也祈愿攘灾祈福、延命消灾,个体信仰需求盛行。然而,主要负责国家祭祀的神道祭祀在应对个体需求时难免掣肘,于是,拥有丰富汉土知识背景、适用于为个人祈福的阴阳道祭祀在此时开始活跃,宗教色彩愈发浓厚,并创造了一套区别于神道、佛教的独立祭祀体系。

从阴阳道祭祀中所奉神灵、所用文书、所献祭物等来看,这一套祭祀体系应大量参考、吸收了中国本土信仰知识体系,特别是道教的祭祀体系。本文便着眼于泰山府君祭中所用名为“都状”与“祭物献纳状”的文书,考察其与道教斋醮中所用文书的相似之处。

一、泰山府君祭的起源

泰山府君祭,别名七献上章祭②《伊吕波字类抄》(诸太社)中写道:“泰山府君祭,一名,七献上章祭内。”,是祈求以泰山府君为首的冥府之神助人延命、消灾、富贵的阴阳道祭祀。由平安时代中期一条天皇时代开始盛行,之后便成为安倍氏阴阳师祭祀的代表作。此祭祀最开始是在天皇及贵族间举行,院政期非常盛行,到镰仓时代开始流传到武士阶层。

银钱二十贯

其实,前一天本是打算举行代厄祭[3](P160),但当天不知何由临时改为泰山府君祭。从此,泰山府君祭就开始经常出现在文献记载中。

学校要对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实施专业知识外的“差异教育”,专门开设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邀请社会著名的女企业家和优秀女性校友开设女性择业专题讲座,拓宽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对社会和市场的客观认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例如,有《权记》长保四年(1002)十一月九日条中,藤原行成让安倍晴明举办泰山府君祭,其记载到:“九日,戊[庚]子,令(安倍)晴明朝臣祭太山府君。料物、米二石五斗,纸五贴自利成许送之镜一面、砚一面、笔一管、墨一廷、刀一柄、自家送之、晚景送都状等都十三通、加署送之、(县)泰平宿祢招魂祭、直物云々、备中介(平)生昌朝臣。”[4](P208)紧接着,“廿八日、己未、日出依左京权大夫晴明朝臣说,奉太山府君弊[币]一捧·纸钱,为延年益算也。”[4](P209)此条中详细记载了泰山府君祭所用的物品,有米、纸、镜、砚、笔、墨等,其中,镜子应为“抚物”,砚、笔、墨、小刀这些文房用品应是为作为冥官的泰山府君准备。意为让掌管生死的泰山府君将自己的名字从死者簿籍中削除,再添进生者簿籍中。③《赤松子章历》卷三《青丝拔余章》(卷一中作《青丝拔命章》)与卷四《驿马章》的祭物中都有笔、墨、纸、算子等,且章文中分别写到“笔、墨、纸、算子,注上生名。”、“纸、墨、笔,以书立生籍”(参考福永光司:「道教における「醮」と「章」」,福永光司編:『道教と東アジアー中国·朝鮮·日本』,京都:人文書院,1989年,第19—36页)。且,泰山府君都状中常有“削死籍(于)北宫,录生名于南简”之文,所以推测此处泰山府君祭中的笔墨纸等物品也为相同功用。此外,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藤原行成署名的十三通“都状”,此将留待下文详细探讨。

再往后,有《小右记》宽弘二年(1005)二月十八日条中写道:“……小选惟弘来云,所犯不轻,然而有消息,可优免者,都督枉驾,良久谈话,戌刻以(县)奉平宿祢令修泰山府君祭、余出祭场从礼……”[5](P97)此处是县奉平为藤原实资举行。

职业素养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包含诸多元素,比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方面内容。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体现对人和劳动的尊重,反应从业者对社会和所从事职业的爱,其内涵十分丰富,涵盖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诸多方面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在最新的研究中,高田义人对都状进行了重新定义[11]。其考察了镰仓初期前仅存的七篇都状,分别是:a.永承五年(1050)十月十八日后冷泉天皇泰山府君都状(《朝野群载》卷三)、b.承保四年(1077)九月二十三日藤原伊房泰山府君都状(《三十五文集》)②承保四年(1077)左大弁藤原伊房为除女儿疾病,让藤原敦基代作的泰山府君都状。、c.永久二年(1114)十一月二十三日藤原为隆泰山府君都状、d.延保四年(1138)三月藤原实行泰山府君都状(《本朝续文萃》卷第十一)、e.康治二年(1143)十二月七日藤原赖长泰山府君都状(《台记》卷三)、f.永万元年(1165)九月七日九条兼实泰山府君都状(《三十五文集》)、g.承元三年(1209)七月十五日僧道誉泰山府君都状案。其中,c藤原为隆和g僧道誉的两篇都状(案),从其内容上看均有两种形式。藤原为隆的都状在《朝野群载》卷三中有记载,僧道誉的都状案则在宫内厅书陵部所存的土御门家旧藏史料中《阴阳道旧抄记》的纸背文书上,此篇都状由黄纸朱书书写,仅僧道誉的名字、年龄与日期处为墨书,这是上述七篇中唯一存留下的镰仓初期的实物,是最早的都状案原本,非常珍贵。只是,此都状也并非当时祭祀中实际使用的,而是祭祀举行前用来书写实际都状的“案文”,即所谓“草稿文”。

以及,长和二年(1014)二月二十五日条:“……又资平云,女房问余参不者,今夜以吉平朝臣令行泰山府君祭,余出祭场从奠礼。此间小雨,以人令指笠,致拜礼,予戏云称雨衣,被大褂于吉平朝臣”[6](P86),安倍吉平在实资的宅邸为其举行祭祀。

学校管理采取更多的是一种混合型管理模式。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同形成一个管理团队,大学主要负责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提升及课程教学方面的专业指导。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平台中的一种模式,即正向合作模式,通过龙岗区人民政府与大学合作实现公对公的办学。它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立的一所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接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专业诊断评估,目前运作良好。

此外,还需一提的是九条家本《延喜式》纸背文书也有泰山府君的相关记载。《九条家本延喜式》是平安时代后期,处于政治文化中心的摄关家命令相关机构收集已使用过的料纸,然后让善书者所誊写的《延喜式》版本。其纸背文书中留存了大量10世纪至11世纪时役所所用的文书、信件内容。其中,卷三十,宽弘七年(1010)十月三十日附录的“卫门府粮料下用注文”中便有对泰山府君祭所用物料的记载[7](P342):“九斗五升依宣旨,今月廿三日大[泰]仙[山]府君祭用途廿二日、藏人惟任仰府生□九斗楉卅荷五升葛花等。”也能一窥当时泰山府君祭的盛行状况。

二、高田义人对“都状”的重新定义与“祭物献纳状”的提起

在早期的泰山府君祭仪式中,所用文书称为“泰山府君都状”。上文《权记》长保四年(1002)十一月九日条就提到了“都状等都十三通”。关于都状之名,中国典籍中并没有先例。对于都状一名的由来,也一直都是未解之题。妻木直良认为“都”应为玄都、元都之意。道教中的玄都、元都表示神仙居所,一如柳宗元《骂尸虫文》最后写到“臣拜稽首,敢告于元都”一样,都状即为“告玄都之状”。并且,其认为,与其他祭祀称祭文不同,泰山府君祭特地称“都状”,表明了其与道教的密切联系。[8](P56)

泷川政次郎认为都状是献给神灵的祈愿文,是平安中期以后随着私人祈愿盛行,受到佛教愿文影响后祭文的另一种形式,但并没有探讨“都状”一词的来源。此外,其还提到了道教中有一种叫做“青书”①即青词,道教斋醮中词文形式的文书,青纸朱书以代披肝沥血之意。祈愿文存在,但也表明其并没有见过此种青书的内容,并不能确定其与都状的关系。[9]

后来,小坂真二对“都状”做了非常详细全面的解说:“都状是指阴阳道祭中具有特殊形式的祭文,根据《诸祭文故实抄》中的说明,其为总申或多献祭物之意。从格式上来看,在署名后一般有‘谨状'、‘谨启'、‘谨白'等词。古代中世时只有少数阴阳道祭使用都状。泰山府君祭中有两种都状,一种以‘泰山府君都状'为开头,具有一定格式(罗列神名三到四个)。一种是给冥道十二神明每位单独(仅一个神名)的都状(捧物献纳状),两种共十三封。其中祈愿的部分每次由儒卿或文人创作,然后由书法家或阴阳师誊写(黄纸朱书),但署名处由祭主用黑笔书写(疾病或禁忌时则代署)。”[10]

吸附量(qe(mg/g))和吸附去除率(φ)可以衡量炭化花生壳及活性碳纤维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能力,由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但是,对于都状一名的由来,或许是因为无法确定,并没有作出说明。

3.变速器的锁止离合器非正常工作造成变扭器钢性连接,从而引起振动。但读取故障车变速器的数据流,各项数据都很正常,变速器的变扭器滑差值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另外,如果锁止离合器存在非正常接合,车辆抖动时,发动机转速指针也会来回摆动。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该车故障应该不会是变速器内部元件损坏所致。

我再一次想起了语言,想喊住他们。我们平时的废话是那么的多,可是到了像我此时的关键时刻,喉咙却失灵了。这也许就是命。

鞍马一疋

永久二年(1114)十一月二十三日藤原为隆的泰山府君都状[12](P377-378):

[祭文A形式]

谨上 泰山府君都状

日本国从四位上行右中弁兼备中介藤原朝臣 年四十五

右 空 谨启泰山府君冥道诸神等,夫以凡堺之质,祸厄是多,动犯忌讳,鬼瞰叵避,何况今年图卦之所差当可慎,曜宿之所会旁有恐,就中怪异时示,梦想间惊,诚非蒙神恩争消此征哉。抑退厄延命只在祈息也, 崔夷希之福,赵颜子之算,皆祈太山所蒙感应也。仍为转祸厄保寿福,敬储清净之礼奠,跪供光驾之诸神,伏乞早垂玄鉴,必答丹祈。削死籍北宫,录生名于南简。延年益算,长生视。家门泰平,所愿成就。谨启。

行年庚戌

根据这些结果可以确定,在准噶尔乌头的炮制过程中,药材中含量较多的乌头碱先水解为乌头次碱(苯甲酰乌头原碱),继而水解为其他几种成分,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乌头碱的量逐渐减少,乌头次碱的量逐渐增加,在炮制330 min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少,但乌头碱在炮制过程中一直存在,故乌头次碱变化趋势与乌头碱的变化趋势不呈相关关系。脱氧氧乌头碱的加热水解机制同乌头碱一样,其主要水解产物去氧乌头次碱的变化趋势与脱氧乌头碱的变化趋势也不呈相关关系。

人也许并不是从猴子进化而来,而是从鱼进化而来的。关于地球上的物种进化,我们还有太多的不解需要去探知。"

献上冥道诸神一十二座

银钱二百四十贯

白绢一百二十疋

鞍马一十二疋

勇奴三十六人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92条对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作了限制性规定,具体包括:一是一般只对下落不明的人适用; 二是在“穷尽”其他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情形下也可适用。[4] 对于这两点,目前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仍抱有较大争议。

右某谨启泰山府君冥道诸神等,夫信至高者天神怜之,慎至深者地祇护之。某官带右司郎中,位升大中大夫,是则蹐天跼地,仰神敬祇之故也。重祈冥应,更备请奠。聊荐黍稷之味,以望明德之馨。伏乞,加级如思、升进任意,踏兰台而攀秋月,步槐路而接青云。彼赵氏之延算,诚是天应;此鲁性之祈恩,盖成地望。息灾延命,一家万福。谨启。

一杭暗自笑了一下,继续往前走。雪萤磨磨蹭蹭地跟在后面,不时停下来要求休息一下。一杭说:“是不是累了?来,把包给我,我帮你拿。”说着伸过手来,雪萤一把将提包藏到身后,慌忙说:“不用!我自己能拿。”

永久二年十一月廿三日 从四位上行右中弁兼备中介藤原朝臣谨状:

[祭文B形式]

谨上 阎罗天子

目前可考的对泰山府君祭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平安贵族藤原实赖的日记《贞信公祭》,其中延喜十九年(919)五月二十八日条的“七献上章祭”就指此祭[1](P63)。关于此名称的变化,小坂真二的解释为,十世纪初时此祭祀中所请神灵只有天官、地官、水官、司命、司禄、本命七神,到十世纪末又追加了五神,才变成了祭祀十二神的泰山府君祭。[2]那么,其第一次以“泰山府君祭”名称出现则是在藤原实资《小右记》永祚元年(989)二月十一日条中,其写道“十一日,壬戊[戌],参内。皇太后(藤原诠子)宫俄有恼御,摄政被驰参。昨日院仰事,今日申摄政。令堪申尊胜法·泰山府君祭日,御修法事□遣(寻禅)天台座主许,御祭□(安倍)晴明奉仕。晓[晚]头罢出。今夜于南庭祈申南山,是身上事也”①()内为补充说明,[]内为校订后的文字,□表示阙文,此后引文中符号皆依此。[3](P160-161)藤原实资向“摄政”②摄政为天皇年幼、疾病等时作为天皇代理的官职。永祚元年(989),一条天皇才九岁,此时的摄政为其祖父藤原兼家。汇报了昨日参见圆融法皇一事,因圆融法皇做了不吉之梦,便让天台座主寻禅修尊胜法、安倍晴明修泰山府君祭,为一条天皇祛厄消灾。

绢十疋

现将两种都状内容列举如下:

奴三人

右为延年益算送上谨状

永久二年十一月廿三日 从四位上行右中弁兼备中介藤原朝臣谨状。

自余五道大神、泰山府君、天官、地官、水官、司命、司禄、本命、同[开]路将军、土地灵祇、家视大[亲丈]人 ,以上十二通同前效之。

僧道誉泰山府君都状案①□内为根据破损推测的文字。[13](P179-185):

[祭文A形式]正文朱书,【】中为墨书

谨上 泰山府君都状

南浮州日本国权僧正【道誉】年【廿九】

Study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lope under different excavation conditions WANG Kai FAN Zhu-guo YONG Wei-xun(92)

银钱 二百四十贯文

白绢 一百二十 疋

鞍马 一十二 疋

勇奴 三十六 人

本命庚戌

日本国承元三年七月【十五】日权僧正【道誉】谨状

[祭文B形式]

谨上空

银钱 二十贯文

白绢 十疋

鞍马 一疋

勇奴 三人

右为息灾延命送上谨状

日本国承元三年七月【十五】日权僧正【道誉】谨状

藤原为隆的祭文B形式中献纳的对象仅为阎罗天子,“自余”以后的内容为《朝野群载》编者三善为康的注释,即余下的五道大神、泰山府君、天官、地官、水官、司命、司禄、本命、同[开]路将军、土地灵祇、家视大[亲丈]人这十一座神灵也各自有一封相同内容的“状”,所以B形式的共十二封。A、B加起来共十三通。关于权僧正道誉的都状,实物中A形式有一通,B形式有十一通(一通缺失)。因为是案文,所以祭文B中“谨上”两字之后为空,但根据藤原为隆的祭文,推测这十二通中“谨上”后面也分别为阎罗天子等十二神名。可以看出,此两者都与上文长保四年(1002)藤原行成泰山府君记录中的“都状等都十三通”相吻合。

之后,高田又结合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不动利益缘起绘卷》、日枝神社所藏《山王灵验记绘》等史料,最终,其得出的结论为,A形式祭文应为供阴阳师祭祀中诵读之用,而十二通B形式的祭文应为给各座神灵的祭物明细单,用来贴在祭坛上,并不诵读。又,祭文A形式中的银钱、白绢、鞍马、勇奴各自的数量,正好为十二封B形式中各自数量的总和。最后得出结论,祭文A形式中献上的对象为冥道诸神一十二座,祭文B形式则为单独献给这十二座中的每座神明的。所以,祭文A形式才为所谓的“都状”,仅一通。“都”为“汇总、总和”之意,这也符合了《诸祭文故实抄》中写其为总申或多献祭物之意。[14]而B形式的祭文正确名称应为“祭物献纳状”,共十二通。高田的这个观点,可以说给一直以来的“都状”之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更接近都状的由来本质,笔者对其持赞同意见,并将本文考察重点放在“祭物献纳状”。

关于“祭物献纳状”,除了高田义人在上文中所举的史料,还有明应三年(1494)“比丘尼妙正泰山府君祭本命神充捧物献纳状”[10](P366)可考,现将其内容翻刻如下:

2.4.3 精密度试验 取大鼠空白血浆,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ATV对照品溶液适量,配制成ATV低、中、高质量浓度(1.25、6.25、25.00 ng/mL)的血浆样本,每个浓度平行配制6份,按“2.3”项下方法预处理,并按“2.1”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测定,单日内测定3次,连续测定3 d,考察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结果显示,ATV低、中、高质量浓度血浆样本的日内RSD分别为8.34%、4.52%、9.31%(n=18),日间RSD分别为6.25%、8.13%、10.79%(n=18),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谨上 本命神

金币一捧

银币一捧

银钱二十贯

白绢一十疋

鞍马一疋

勇奴三人

土地整改工程作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可耕种土地面积的重要途径,就应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做土地整改项目开展的中心环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土地整改新方案。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开展土地整改项目时还需要将原有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土地布局的合理化运用相结合,通过高质量生态景观的建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景观。综上所述,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加大生态景观的建设力度,不仅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将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融入其中,在满足农村景观格局建设的同时逐渐形成田方、地网的布局效果[6]。

右为延年益算送上谨状

明应三年十二月廿七日释氏比丘尼 谨上

献上 冥道诸神一十二座

可以看出,这也是纯粹的祭物明细单,用以献给本命神。如此,更为泰山府君祭中确实存在专门记载所奉祭物的“献纳状”添一佐证。

三、道教斋醮中的“献状”

明确了泰山府君祭的“祭物献纳状”的存在与功能,接下来考察道教斋醮中经常出现的称为“献状”的文书。

首先,考察“献状”一词的中国起源。“状”为古时文体名,是向上级陈述意见或事实的文书,有奏状、诉状、供状等。如《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上状曰:‘……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以及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谨诣光顺门奉状以闻。伏听圣旨。”而作为文书的“献状”,在所查到的史料中,其所指似有多种含义。

北宋《文苑英华》卷四百七的“授蒋邕济源县令制”中写道:“勅。夫任事之官,亲于人者,莫切于令长也,非其才则百里告病,得其人则元元获安。况授其臣,在乎所举,献状推允,用观尔能。邕,可河南府济源县令。余如故。”[15]这是唐代的一封授官敕文,可以看出此处的献状应为举状,即推举文书。又,北宋《文恭集》卷十四“赵谨可大理寺丞制”也有类似记载:“敕。某学通法家,仕至郡掾。曹事能举,履道益修。监司之官,保任献状。终更之课,钩校应书。擢居谳丞,徃傅平典,益思洁慎,庸对褒嘉。”[16]此中献状同上。

而传为宋代所作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中则有这样的记载:“璩公归去与婆婆说了。到明日写一纸献状来府中,郡王给与身价,因此取名秀秀养娘。”[17]因郡王府缺一会作绣者,璩公将自己的女儿秀秀卖给了郡王当作养娘(婢女)。此处的“献状”与上述敕文中完全不同,为卖身状,颇有贡献、献出之意。

而在道教中,“献状”的“献”字也取“贡献、供奉”一意。具体可见以下史料。

《道门定制》是南宋时所作的道教斋醮仪范集,卷一至卷五为斋醮所用各种章奏、表状、文牒、关书之总论及文范,全书采自六朝道书及唐张万福、杜光庭所制斋仪,并据当时道藏本加以勘定,是继承了古制、内容准备规范的仪范集。[18](P965)其卷三中便有“众真献状式”[19](P677)(31册),是对献状格式的规定,内容如下:

众真献状式

奉道具位姓某

信钱从马若干分

右谨奏上圣号,伏望真慈,俯赐鉴纳,谨状。年月日奉道具位姓某状

首先自报家门,随后写上信钱、从马的具体数量,然后奏上神名,祈祷恩慈,以“谨状”结尾。最后写上日期与姓名。

再者,南宋蒋叔与所编《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也有对献状格式的规定。《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为黄箓斋法全书,不仅详列各种斋醮仪轨,包括设坛法式、行斋节次、启文奏疏等,而且删酌编集自陆修静、张万福、杜光庭、李景祁以来之斋醮仪范,力图复灵宝古斋法之正,为内容繁复而又规矩整然之黄箓斋仪。[18](P372)其卷十五“醮谢请献门”中便有“进献礼物四等状式抚易间注在醮进圣位卷内”将献状分为四等。第一、二等中所献祭物为“龙车一乘”,且第一等献状外有可漏①文书外封皮,或呈信封状。、方函②文书外面的封套,做成四方长函之状,故谓方函。包裹,第二等仅有可漏。第三、四等的祭物则为“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金钱一分、从马一疋”,品格相对“龙车”要低,且外无可漏或方函。在此仅介绍“第一等献状”[19](P468)(9册):

第一等献状

奉醮具位臣姓某

恭备

龙车一乘

右谨随状上进,恭望天慈,俯赐昭鉴,冒犯天威。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具上进,以闻谨进

年月日奉醮具位臣姓某状进

除了《道门定制》与《无上黄籙大斋立成仪》中对献状的规定,同时期的其他科仪经典中的献状也都为此格式。如,南宋宁全真授、林灵真编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三百四“文撽发放品开度黄箓斋用”有“冥曹献状”:

冥曹献状

奉道弟子姓某

兹因预告之次谨备

冥钱若干

右谨具疏,拜献某所属冥曹,伏惟圣慈,俯垂鉴纳,谨状。

其后,卷三百八中“文撽发放品开度黄箓斋用”中又有“北阴献状”[19](P690-691)(8册):

北阴献状

奉为斋法弟子某

兹因设醮之此,谨备

金钱几分

银钱几分

从马若干

右谨随状,上献北阴玄都酆都大帝、……合属冥曹,伏望圣慈,俯赐鉴纳,谨状。

太岁 年 月 日弟子某状上。

再者,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十九“奏申文檄品”中的“进献状”[19](P533)(31册):

进献状

具醮官臣姓某

龙车一座

右谨随状上进,以闻谨进

太岁 年 月 日具醮官臣姓某上进

具髙功臣姓某誊进

其后还有“上界列真献状”、“中界下界献状”,格式同上,献物为“云马一骑、金钱一分”。

而“献状”在佛经中出现的语例则极少。笔者仅找到《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一夹注中写道:“两僧出前,就使者座侧分立,依次读牒文,并献状。先四天、次空行、次地行、次地府。二人相间,作四番读。不可多人乱读。表白振铃。发遣符使。白言。”其后卷二、卷六的夹注中也出现了“献状”一词,但是都没有列出献状的内容。可以推测,佛教仪式中,不同于偈子、真言,献状并非常用文本,且其内容也并不甚明确。

综上,可以看出,“献状”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的常用文本之一,具有固定格式,用于记载进献给仙圣众真的物品,并于最后表达祈愿谢恩之情。其中供物主要有钱、马、龙车等。与泰山府君祭中的“祭物献纳状”相比,无论从格式上,还是从供物上,都具有极高的相似度。

四、斋醮“钱马”的规定与“祭物献纳状”中“勇奴、鞍马”之对比

在泰山府君祭的所有“祭物献纳状”中,都出现了鞍马、勇奴,是固定的奉物。高田义人在论述“祭物献纳状”与“都状”的区别时,特别对这两项稍作了解释。其举出了《不动利益缘起绘卷》中安倍晴明进行泰山府君祭的图像史料(图1)如下。

图1 《不动利益缘起绘卷》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北朝时代14世纪重要文化财引自东京国立博物馆HP(图中标记参考高田义人)

将祭台处放大(图2),贴在祭台上的文书模样的纸状即为“祭物献纳状”,而旁边画有图像的纸上可以看出是两人牵着一匹马,高田推测此即为祭物献纳状中所写的鞍马与勇奴。

图2

其实,上文提到的《道门定制》中也有对斋醮中所献“钱马”的规定,而此规定恰恰也与上图形式非常类似。

就在《道门定制》卷三“众真献状式”的前文中,有“御制科教师赐紫孙虚白论奏献钱马事”一项,这是对斋醮时奏献钱马的规定。

其中写道:“凡修斋醮,奏献钱马,止以质诚效信,通达真灵。若分位稍多,即诸事有阙。古法但焚柴割发,奏币飞章,酌水献花,冥心恳祷。由此观之,奏纸之法,亦不假多而获福,止在至诚矣。(中略)右件仪式,并约科典,及朝廷新颁仪范,并令式节文,简要排次,以便修奉,不可过此数也。又安正一天师本命存修法云,奏纸一分,当用好纸画马一匹,傔一人而己,代形一人不画口。……又世人多奏妆画龙鹤星像、天地神祇,此尤迷谬之甚。徧检经科,未有此式。……傔,去念切,侍从也”[19](P676-677)(31册)

即,斋醮中要奉献钱马,且需要从简,当用好纸画马一匹,侍从一人即可,而世人画龙鹤星象的附会之举并不可取。可以看出,道教斋醮中所献钱马的形式与泰山府君祭中的非常之类似。若诚如高田所推断,泰山府君祭中的鞍马、勇奴确实为图中所画之形式,那么或许可以推测,这种形式也是从道教斋醮中模仿而来。

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田义人在最新研究中对泰山府君祭“都状”的重新定义。高田认为“都”为“汇总、总和”之意,而A形式的祭文才为所谓的“都状”,仅一通。关于B形式祭文,其提出了“祭物献纳状”的概念,认为这是单独献给每位神灵的贡物明细单,共十二通。本文对此持赞同意见,并将关注点放在“祭物献纳状”上。

其次,笔者考察了道教斋醮的仪范书中名为“献状”的文书,结果发现两者高度相似。从功能上看,两者都可为献给神灵的供物单,从内容上看,供物都以钱、马为主,且格式结构也很类似。

此外,关于泰山府君祭物中的“鞍马、勇奴”的形式,都与《道门定制》中对献奏钱马的规定如出一辙。

所以本文推测,泰山府君祭中的“祭物献纳状”的产生应该借鉴了道教斋醮中所用的“献状”。

日本阴阳道产生在渴求唐土思想、各种信仰盛行的平安时代,为了应对天皇、贵族们的祈攘需求,阴阳道努力建立起一套以汉土知识为基础的祭祀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借鉴吸收道教早已建立的高度完整、发达的科仪规范,这种对理论与方法支持的寻求非常自然也无可厚非。

参考文献

[1]大日本古記録·貞信公記[M].東京:岩波書店.1956.

[2]小坂真二.陰陽道の成立と展開[J].古代史研究の最前線 第四巻〔文化編〕下.東京:雄山閣.1987.

[3]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大日本古記録·小右记(一)[M].東京:岩波書店.1959.

[4]渡辺直彦、厚谷和雄校訂.資料編纂·権記 第二[M].続群書類聚完成会.1997.

[5]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大日本古記録·小右记(二)[M].東京:岩波書店.1961.

[6]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大日本古記録·小右记(三)[M].東京:岩波書店.1964.

[7]九条家本延喜式(四)[M].東京国立博物館古典籍叢刊編集委員会.2015年,卷三十纸背文书·第十四纸.

[8]妻木直良.日本に於ける道教思想.野口鐡郎編.道教と日本第一巻[C].東京:雄山閣.1996.

[9]滝田政次郎.一代一度の天曹地府祭[J].神道史研究.1966.卷14.号1.

[10]国史大辞典[M].東京:吉川弘文館.1989.

[11]高田義人.泰山府君都状の古文書学的考察[J].古文書研究.日本古文書学会編.第85号,2018年8月.

[12]黒板勝美.新訂增補国史大系29上·朝野群載[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4.

[13]詫間直樹、高田義人.陰陽道関係史料[M].東京:汲古書院.2001.

[14]東坊城和長.諸祭文故実抄[M].東京大学史料编纂所藏謄写本.

[15](北宋)李昉.文苑英华[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16](北宋)胡宿.文恭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17]碾玉观音话本.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版[Z].

[18]任继愈,钟肇鹏.道藏提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9]道藏[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A Study on Texts Used in Japanese Onmyodo's Taizanfukun-sai——Centering around the Connection of Onmyodo's Saimotsu-kennojo and Taoist Xianzhuang

SHI Qiu
(Department of Japanese,Peking University,Peking,100871)

Abstract:Japanese Onmyodo's festivals assimilated lots of Taoist factors.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s called Taizan-fu-kun-sai is included.It can be found in the shadow of Taoism on deities,texts and offering in Taizanfukun-sai.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ritual texts used in Taizanfukun-sai and Taoist Zhaijiao.Firstly,it introduces the re-definition of Taizanfukun-sai's ritual text called Tojo raised by Takada Yoshihito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aimotsu-kennojo.secondly,by comparing Saimotsu-kennojo and Taoist Xianzhuang,we find that it is much similar to each other.So,we conclude that the creation of Taizanfukun-sai's Saimotsu-kennojo possibly refers to Taoist Xianzhuang.

Key words:Taizanfukun-sai;Tojo;Saimotsu-kennojo;Zhaijiao;Xianzhuang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90(2019)03-0014-09

[收稿日期]2019-03-20

[作者简介]时 秋(1989-),女,江苏徐州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梅焕钧)

标签:;  ;  ;  ;  ;  ;  ;  ;  ;  ;  ;  

时秋:日本阴阳道泰山府君祭所用文书考——以阴阳道“祭物献纳状”与道教“献状”的关系为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