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格论文_石倩,张欣艺

导读:本文包含了艺术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格,艺术,荆州,花鼓戏,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化。

艺术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石倩,张欣艺[1](2019)在《书法艺术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及其美育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书法艺术对大学生人格和谐发展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专业书法学习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显着影响。启示高等教育应当重视书法教育,采用合理的教育模式,开发书法的美育价值和心理疗愈资源,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文化自信,提升和谐人格素养。(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高教)》期刊2019年10期)

李晓庆[2](2019)在《素质教育——科技、艺术的熏陶是铸造健康人格教育的双翼》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世界的迅猛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因而有了科技兴国的理念,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性的,而艺术的发展独具匠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人类的创造力为发展,对人类智慧的开拓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过程通过科学与艺术的学习教育会对人类性格、习惯、人格、审美、智力,结合我国教育法规、政策,因地制宜开设科技艺术类课程教育对于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幼儿时期就要开始科技、艺术的素质教育,从小养成正确的人格教育,为中华民族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丽萍[3](2019)在《优秀的传统戏 现实的教科书——运用传统艺术手法演绎翠花女的人格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荞麦粑赶寿》是荆州花鼓戏的一出传统剧目。剧目内容自然质朴、剧情呈现通俗易懂、人物性格个性鲜明。整部剧虽然没有华丽大气的场面、高深莫测的哲理,却从平朴中折射价值、从矛盾中诠释道德,是一出饱含民族伦理传承、中华优秀精神的经典剧目,也是一出接地气、雅俗共赏的好戏。(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7期)

苏黎明[4](2019)在《播音主持中艺术人格的实现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媒介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播音主持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广大群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对播音主持人员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播音主持工作者如何获取观众的注意力,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构建自身的主持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全新的挑战,播音主持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实践、细心总结、持续学习,才能更好地发展。为此,本文对播音主持中艺术人格的实现展开探究。(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6期)

刘小梅[5](2019)在《“孤篇横绝”与格调错位——论白朴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朴(1226—1306?)是勾栏文化兴起后元初"书会名公"的代表人物。在宋金元易代之际,白朴的身份独特而富有时代特色,他对人生方向的选择亦富有典型性。《梧桐雨》在戏曲史上一直享有"孤篇横绝"的崇高地位,属于元杂剧文采阵营中"妍丽派"的开创性剧(本文来源于《戏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萌萌[6](2019)在《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阐述人格魅力及塑造教师人格魅力意义的基础上,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叁个方面探讨了塑造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途径,以期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1期)

苏琴[7](2019)在《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常见心理症状分析和艺术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为主要依据,从指引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指引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开展相关讲座,对大学生就业矛盾心理进行有效缓解、关注艺术类女大学生的人格,帮助离异家庭学生摆脱心理阴影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孙乾雨[8](2019)在《艺术概论的人格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艺术实践意识与能力的合格人才,作为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艺术概论发挥着日益显着的艺术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师生、家长的关注与重视,理应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策略提升艺术概论人格教育作用。本文主要就艺术概论的人格教育作分析与探讨。(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9年10期)

刘艳娥,彭时代,徐振祥[9](2019)在《人格本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本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强调把促进个性发展、完善个体人格作为最根本追求。人格本位价值取向是贯穿学校艺术教育的一条主线,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本质的属性,体现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归属。文章指出,优化高校公共艺术人格本位价值取向主要是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主题性参与原则,遵循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特点,不断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刘荃[10](2018)在《流动人格:传统文化艺术生产的活性与动力*——基于“西游”题材影视艺术生产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拥有丰富的可供影视艺术生产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然而真正被大量开发的却相当有限。就目前市场看,传统"西游"题材在当代影视艺术生产中一枝独秀、传承有序,其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审美情趣和永葆青春的文化活力。"西游"题材艺术生产的动力,源于艺术生产者的"流动人格"与"西游"题材、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作为影视艺术生产者,应善于调动自己的"流动人格",勇于开发传统文化,这对于影视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艺术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世界的迅猛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因而有了科技兴国的理念,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性的,而艺术的发展独具匠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人类的创造力为发展,对人类智慧的开拓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过程通过科学与艺术的学习教育会对人类性格、习惯、人格、审美、智力,结合我国教育法规、政策,因地制宜开设科技艺术类课程教育对于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幼儿时期就要开始科技、艺术的素质教育,从小养成正确的人格教育,为中华民族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艺术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石倩,张欣艺.书法艺术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及其美育价值探析[J].山东教育(高教).2019

[2].李晓庆.素质教育——科技、艺术的熏陶是铸造健康人格教育的双翼[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

[3].刘丽萍.优秀的传统戏现实的教科书——运用传统艺术手法演绎翠花女的人格魅力[J].戏剧之家.2019

[4].苏黎明.播音主持中艺术人格的实现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

[5].刘小梅.“孤篇横绝”与格调错位——论白朴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思想[J].戏曲研究.2019

[6].王萌萌.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J].新西部.2019

[7].苏琴.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J].心理月刊.2019

[8].孙乾雨.艺术概论的人格教育[J].山海经.2019

[9].刘艳娥,彭时代,徐振祥.人格本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J].艺术教育.2019

[10].刘荃.流动人格:传统文化艺术生产的活性与动力*——基于“西游”题材影视艺术生产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人才领域类型与人格词类型对大学生创...“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从西南出发”专题当代艺术与都市的关系逻...杂花卷·墨竹邹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赠李可染作品...:李唐《万壑松风图》第二节人格的裂变...

标签:;  ;  ;  ;  ;  ;  ;  

艺术人格论文_石倩,张欣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