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弹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弹性,弹性模量,载荷,阻尼,金属丝,声速,核电厂。
弹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彭立群,林达文,王进,王叶青,吴兴磊[1](2019)在《橡胶弹性元件阻尼和损耗角试验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轨道车辆橡胶弹性元件进行不同工况阻尼和损耗角试验的问题,介绍了橡胶的阻尼机理,分析了弹性元件国内外标准,设计了低温动态试验方法及装置,研究了不同温度(23℃,0℃,-20℃,-40℃,-50℃)、不同频率对弹性节点、轴箱弹簧、弹性旁承、定位节点、橡胶弹簧和连杆关节损耗角和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50)℃范围内,弹性元件阻尼和损耗角随温度降低而变大,温度低于-20℃后的变化率更为明显。在(0~30)Hz范围内,频率增加阻尼在(0~5)Hz低频段急剧变小,在(5~15)Hz中频段变化不明显,在大于15Hz后趋于恒定值,损耗角在(0~10)Hz区间随频率增加而变大,大于10Hz后频率对损角度的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特种橡胶制品》期刊2019年06期)
张敏[2](2019)在《某核电厂软岩地基弹性模量参数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核电厂地基为砂泥岩互层型地基。地基以中等风化砂岩和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也夹有强风化,核岛地基的均匀性是该核电厂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文章根据核岛钻孔弹性模量测试结果,研究了模量与测试深度关系、模量与岩层方向关系,进而确立了模量参数的规律,揭示了核岛地基的均匀性特征,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示范。(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付晓强,曾武华,王军芳,李阳[3](2019)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巴西圆盘试验应力场解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教学中,对于巴西圆盘应力场解析解的物理意义及应力分析与载荷的关系,学生缺乏直观的认知。同时,求解过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数学基础往往较差,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将巴西圆盘应力场分布可视化,图像显示使得结果通俗易懂。(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洪晓江,钱波[4](2019)在《基于冲击弹性波法的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检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检测试验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无损检测技术及实训课程的核心试验,也是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介绍冲击弹性波法应用于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的基本原理,总结归纳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的实验操作步骤,利用混凝土多功能无损检测仪对模型试块进行了验证性检测。根据实验结果得知,该检测方法精度高且可靠性良好,值得在教学实践实训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李卫勇,陈长海,张雷[5](2019)在《一种新型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一种新型黏弹性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尺寸规格的新型黏弹性体进行正弦波和地震作用的加载,研究该材料的尺寸相关性。通过对新型黏弹性体进行不同应变幅值、不同加载频率、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该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等效剪切模量、等效阻尼比等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该材料进行了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黏弹性材料具有极强的耗能能力和良好的剪切变形能力,该材料在200%剪应变下等效阻尼比可达40%以上,在400%剪应变下力学性能仍保持稳定。该新型黏弹性材料不具备尺寸相关性,其力学性能与应变幅值明显相关、与加载频率相关性不大、与温度相关性较小。该材料抗老化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焦甲龙,赵玉麟,张皓,任慧龙[6](2019)在《船舶波浪载荷与砰击载荷的大尺度模型水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浪诱导船体梁的水弹性振动及外飘砰击载荷是船舶设计建造中所重点关注的结构强度及载荷响应问题。现有的船舶波浪载荷水池模型试验存在尺度效应明显、波浪环境不真实、模型航行范围受限等缺点。为此,提出了实际海浪环境下船舶大尺度分段自航模型的波浪载荷及砰击载荷试验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大尺度分段模型水弹性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方法。介绍了弹性模型龙骨梁的设计及船体湿模态测试分析方法,基于近海测试数据分析了实海况下船舶波浪载荷与水弹性振动的短期预报及响应统计值,研究了叁维海况下艏部砰击诱导的瞬态冲击载荷及全船颤振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0期)
李兰兰,张科,高江辉,徐振龙,余海军[7](2019)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的试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光杠杆的放大原理,利用一种新型的弹性模量测量装置,测出了在载力作用下金属丝发生的微小变形,结合弹性模量公式,计算出了金属丝的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弹性模量的测量值能较好地吻合理论值。(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2019年05期)
曾杰,钱文敏,肖志鹏,刘传军,李东升[8](2019)在《复合材料机翼结构的气动弹性优化设计与风洞颤振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机翼结构设计与优化的气动弹性剪裁方法。该方法应用所谓的双线性拉格朗日(Lagrange)形函数来创建用于复合机翼结构气动弹性剪裁的设计变量。目前常用的基于单元设计变量的方法使得蒙皮/翼梁/肋板的厚度分布不光滑,可能导致制造问题或应力集中。而形函数方法假设机翼蒙皮或沿着翼梁/肋板的厚度分布可以通过一组形状函数迭加。这样,设计变量就变成形函数的系数。在应用优化算法求解这些系数之后,可以通过将形函数迭加来确定每个单元的厚度,可保证相邻单元间厚度分布的平滑度。此外,应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颤振分析方法可精确地捕获跨声速颤振边界,并且在优化过程中可用作颤振约束。为了验证本文所介绍的气动弹性优化方法,优化设计了一个民用飞机复合机翼结构。其次,以优化后的机翼结构为基础,设计并制作了风洞缩比颤振模型,并进行了高速风洞颤振试验,以验证优化机翼结构的颤振特性。最后,风洞颤振试验成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气动弹性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航空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徐吉民,幸坤涛,高向宇,郭小华,李建勤[9](2019)在《布置不同支撑结构的非弹性扭转效应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布置普通钢支撑或防屈曲支撑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非弹性扭转问题,以某对称的框架-支撑结构为实例,加工设计了对比试验模型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同时建立某不规则工程结构的有限元对比模型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根据试验现象、层间扭转角曲线和构件内力变化等综合评价结构非弹性扭转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对称结构中也会出现非弹性扭转突增现象,而普通钢支撑压曲失稳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防屈曲支撑能够有效减控结构非弹性扭转危害并改善承重构件内力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17期)
张戈,于贤鹏,郭承鹏,刘南,张颖[10](2019)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动阻尼等气动弹性风洞试验中,需要设计合理的风洞试验模型支撑系统,避免支撑系统的频率对弹性模型的关键模态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干扰试验测量结果。在传统的支撑系统设计过程中,通常仅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支撑系统部件进行孤立的模态分析,或通过少量约束模拟真实支撑系统,无法反应"支撑装置-模型"系统全貌。本文基于弹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技术,建立了细长体弹性模型及其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分析系统,对影响系统频率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了模型-支杆连接中的弹簧部件对试验系统的频率影响,试验结果与真实地面振动试验规律一致,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弹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某核电厂地基为砂泥岩互层型地基。地基以中等风化砂岩和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也夹有强风化,核岛地基的均匀性是该核电厂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文章根据核岛钻孔弹性模量测试结果,研究了模量与测试深度关系、模量与岩层方向关系,进而确立了模量参数的规律,揭示了核岛地基的均匀性特征,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示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彭立群,林达文,王进,王叶青,吴兴磊.橡胶弹性元件阻尼和损耗角试验设计与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19
[2].张敏.某核电厂软岩地基弹性模量参数特征试验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
[3].付晓强,曾武华,王军芳,李阳.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巴西圆盘试验应力场解析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4].洪晓江,钱波.基于冲击弹性波法的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检测试验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5].李卫勇,陈长海,张雷.一种新型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9
[6].焦甲龙,赵玉麟,张皓,任慧龙.船舶波浪载荷与砰击载荷的大尺度模型水弹性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7].李兰兰,张科,高江辉,徐振龙,余海军.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的试验探讨[J].物理测试.2019
[8].曾杰,钱文敏,肖志鹏,刘传军,李东升.复合材料机翼结构的气动弹性优化设计与风洞颤振试验[J].航空科学技术.2019
[9].徐吉民,幸坤涛,高向宇,郭小华,李建勤.布置不同支撑结构的非弹性扭转效应分析与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
[10].张戈,于贤鹏,郭承鹏,刘南,张颖.弹性模型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试验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