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老七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马,蜀中,五老,馆员,墓志铭,表征,成都。
五老七贤论文文献综述
王跃[1](2019)在《方旭:五老七贤中的外省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方旭(1851年-1940年),字鹤斋,着有《鹤斋诗存》,晚号鹤叟,又号鹤侪,乃方苞后裔。安徽桐城人,清末进士,1885年乙酉科拔贡。前清翰林、四川提学使。方旭是成都五老七贤中唯一的一个任职四川的外省人,民国后隐居成都。方旭在四川各地任知州和知县时,兴革除弊,体察百姓疾苦,洗清冤狱,断案公正。他曾任华阳知县,仅叁个月就多次破获巨盗。后又开办学校,在州县倡导并(本文来源于《四川省情》期刊2019年12期)
王跃[2](2019)在《五老七贤系列连载(叁) 谢无量:书坛独树一帜》一文中研究指出少年意气发办报揭丑任教职谢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谢无量4岁随父母赴安徽芜湖、庐江,从父学习诗文典籍。6岁入芜湖私塾,12岁这一年谢无量便立志成为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那样的君子。1898年,14岁的谢无量拜父亲的挚友,着名学者汤寿潜为师,汤先生给他介绍了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和着作,他今后一生的奋斗由此埋下了伏笔。他还(本文来源于《四川省情》期刊2019年06期)
陈沫吾[3](2012)在《论蜀中“五老七贤”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何谓蜀中"五老七贤"常听老一代成都人谈到蜀中"五老七贤",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呢?原来,清末民初,成都汇集了大批文人学士。他们中不少人受到主持川政者的礼遇,其中的佼佼者被尊称为"五老七贤"。大体上说来,计有赵熙、颜楷、骆成骧、方旭、宋育仁、徐子休、林山腴、邵从恩、刘咸荥、曾鉴、吴之英、交龙等。这批人都曾在社会上风光一时,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远离政治中心,成为在野的闲人。(本文来源于《文史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李兴辉[4](2011)在《老成都“五老七贤”的历史佳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有居住或客寓成都的耆宿名流被尊称为“五老七贤”,他们中有前清状元、进士、举人、知府、翰林、御史,有“一生不做官,桃李满全川”的教育家。曾为政者,清廉刚正,循声卓着;为教者,扶掖后学,培育英才。诸硕彦德高望重,名闻巴蜀。 “五老七贤(本文来源于《西部时报》期刊2011-09-23)
向黄[5](2007)在《两件由成都“五老七贤”撰写的墓志铭——民国四川墓志铭丛谈之叁》一文中研究指出何谓"五老七贤"?这是民国时期生活或寓居在成都的一批耆宿的统称。他们中有前清的状元、进士、举人、知府、翰林、御史,也有"一生不做官,桃李满全川"的教育家,总之是一拨没有实际官职,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遗老闲人。这里介绍的两件墓志铭就是由他们中的两位——方旭与徐炯分别撰写。(本文来源于《文史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许丽梅[6](2003)在《民国时期四川“五老七贤”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四川众口流传的“五老七贤”实指一个有崇高社会声望的绅耆群体。其中的人员是变动不居的,人数也是不固定的,大致有一些声望相对较低的绅耆,追随于声望更显着的绅耆之后。这些绅耆大都取得了较高的功名,辛亥革命之后,多数寓居成都,而不是象传统士绅那样返回故乡。因为对新的地方政权的不认同,他们屡辞当政者的征召,最终都选择了“隐”的生活,而在趋新人士眼中,他们成为了一个“旧派”小世界。 “隐”而不出仕,故“五老七贤”中,有的专力慈善。就中以尹昌龄主持慈惠堂成效显着,到他逝世时,他不仅因办理慈惠堂表现出的美德被认为足为楷模,而且他办的事业都是新的,进步的。而在灾害频仍的民国时期的四川,众绅耆都常常出面赈济灾民。有的厕身教育,他们多在学校中教授国文,影响所及,那时四川学子的国文水准都比较好。“五老七贤”处官民间的地位,使他们能沟通政令舆情,为官、民两方所推重。而在战争频仍的民国四川,他们又常常出面为民请命,呼吁和平,因而他们被看作是地方上主持公道者。 到30年代,“五老七贤”开始渐渐衰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绅士”产生机制的断绝。当“五老”中最长寿的一位也故去时,“五老七贤”完全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3-05-01)
唐振常[7](1998)在《四川的“五老七贤”》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五老七贤,只是一个民间的称谓,远而言之,或类似于东汉的李膺、陈藩等在民间的声望。但他们又往往能起实际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落后的文化、社会现象,是中国尤其四川未入近代社会的表征。非民治,无法治,乃成此象。(本文来源于《百年潮》期刊1998年05期)
五老七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年意气发办报揭丑任教职谢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谢无量4岁随父母赴安徽芜湖、庐江,从父学习诗文典籍。6岁入芜湖私塾,12岁这一年谢无量便立志成为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那样的君子。1898年,14岁的谢无量拜父亲的挚友,着名学者汤寿潜为师,汤先生给他介绍了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和着作,他今后一生的奋斗由此埋下了伏笔。他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老七贤论文参考文献
[1].王跃.方旭:五老七贤中的外省人[J].四川省情.2019
[2].王跃.五老七贤系列连载(叁)谢无量:书坛独树一帜[J].四川省情.2019
[3].陈沫吾.论蜀中“五老七贤”的意义[J].文史杂志.2012
[4].李兴辉.老成都“五老七贤”的历史佳话[N].西部时报.2011
[5].向黄.两件由成都“五老七贤”撰写的墓志铭——民国四川墓志铭丛谈之叁[J].文史杂志.2007
[6].许丽梅.民国时期四川“五老七贤”述略[D].四川大学.2003
[7].唐振常.四川的“五老七贤”[J].百年潮.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