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引入筒、连接壳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左侧设置有引入筒,所述连接壳的左端开设有螺纹口,所述引入筒的右端设置有螺柱,所述引入筒的上下端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引入筒的内部相对应安装槽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相对应的安装槽的一侧均设置有螺旋口,所述引入筒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的位置均设置有螺杆,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柱、螺纹口、螺杆、固定螺母、螺旋口和压板,解决了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电缆引入效率过慢以及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引入筒(2)、连接壳(5)和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壳(5),所述连接壳(5)的左侧设置有引入筒(2),所述连接壳(5)的左端开设有螺纹口(7),所述引入筒(2)的上下端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引入筒(2)的上下端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13),所述引入筒(2)的内部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板(11),所述引入筒(2)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设置有螺杆(8),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母(9),所述固定螺母(9)与安装槽(3)的高度相一致。
设计方案
1.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引入筒(2)、连接壳(5)和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壳(5),所述连接壳(5)的左侧设置有引入筒(2),所述连接壳(5)的左端开设有螺纹口(7),所述引入筒(2)的上下端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引入筒(2)的上下端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13),所述引入筒(2)的内部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板(11),所述引入筒(2)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设置有螺杆(8),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母(9),所述固定螺母(9)与安装槽(3)的高度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筒(2)的右端设置有螺柱(4),所述引入筒(2)通过螺柱(4)与连接壳(5)上的螺纹口(7)螺旋连接,所述引入筒(2)、连接壳(5)和壳体(6)的内部相互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1)相对应的安装槽(3)的一侧均设置有螺旋口(10),所述螺杆(8)的一端均穿过移动槽(13)和安装槽(3),且螺杆(8)的一端均与相对应的压板(11)上的螺旋口(10)螺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9)均套设在相对应的螺杆(8)上,所述固定螺母(9)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安装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所在引入筒(2)的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护套(1),所述压板(11)的面积小于安装槽(3)的口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引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引入装置是指将电缆引入电气设备而不改变该设备防爆型式的装置,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为了提高电缆引入到设备的安全性、便捷性,不许改进电缆引入装置。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的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其电缆引入效率过慢,影响工作效率。
2、现有的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其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与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解决了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电缆引入效率过慢以及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引入筒、连接壳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左侧设置有引入筒,所述连接壳的左端开设有螺纹口,所述引入筒的上下端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引入筒的上下端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引入筒的内部相对应安装槽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板,所述引入筒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的位置均设置有螺杆,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安装槽的高度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引入筒的右端设置有螺柱,所述引入筒通过螺柱与连接壳上的螺纹口螺旋连接,所述引入筒、连接壳和壳体的内部相互接通。
优选的,所述压板相对应的安装槽的一侧均设置有螺旋口,所述螺杆的一端均穿过移动槽和安装槽,且螺杆的一端均与相对应的压板上的螺旋口螺旋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母均套设在相对应的螺杆上,所述固定螺母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安装杆。
优选的,所述螺杆所在引入筒的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护套,所述压板的面积小于安装槽的口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固定螺母和压板,当需要将电缆引入金属外壳时,首先将电缆插入引入筒内,再通过向引入筒内部拧进螺杆,从而使得压板向电缆的位置移动,由于固定螺母与安装槽的高度一致,使得固定螺母不会在安装槽内上下移动,当两块压板将电缆压紧时,螺杆不会出现上下晃动的情况,从而使得电缆被压板紧固,再通过推动护套,从而使得螺杆在移动槽内移动,从而使得固定螺母和安装杆在安装槽内移动,从而带动压板移动,从而使得电缆在引入筒内移动,由于引入筒、连接壳与壳体内部相互接通,从而使得电缆内带进壳体内部,解决了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电缆引入效率过慢的问题,同时具备了便于操作的好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柱、螺纹口和螺旋口,当需要将引入筒和连接壳分离开使得,通过拧旋螺柱,从而使得引入筒的右端的螺柱与连接壳左端的螺纹口分离,再通过螺旋螺杆,从而使得螺杆从压板上的螺旋口和固定螺母上分离,从而达到快速拆卸的作用,同理,将螺杆对准压板上的螺旋口进行螺旋,使得螺杆与压板之间安装在一起,解决了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与拆卸的问题,同时具备了结构简单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图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的外部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引入筒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护套;2、引入筒;3、安装槽;4、螺柱;5、连接壳;6、壳体;7、螺纹口;8、螺杆;9、固定螺母;10、螺旋口;11、压板;12、安装杆;13、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引入筒2、连接壳5和壳体6,壳体6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壳5,连接壳5的左侧设置有引入筒2,连接壳5的左端开设有螺纹口7,引入筒2的上下端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3,引入筒2的上下端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13,引入筒2的内部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板11,引入筒2的外侧相对应安装槽3的位置均设置有螺杆8,安装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母9,固定螺母9与安装槽3的高度相一致,引入筒2的右端设置有螺柱4,引入筒2通过螺柱4与连接壳5上的螺纹口7螺旋连接,引入筒2、连接壳5和壳体6的内部相互接通,压板11相对应的安装槽3的一侧均设置有螺旋口10,螺杆8的一端均穿过移动槽13和安装槽3,且螺杆8的一端均与相对应的压板11上的螺旋口10螺旋连接,当需要将引入筒2和连接壳5分离开使得,通过拧旋螺柱4,从而使得引入筒2的右端的螺柱4与连接壳5左端的螺纹口7分离,再通过螺旋螺杆8,从而使得螺杆8从压板11上的螺旋口10和固定螺母9上分离,从而达到快速拆卸的作用,同理,将螺杆8对准压板11上的螺旋口10进行螺旋,使得螺杆8与压板11之间安装在一起,解决了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与拆卸的问题,同时具备了结构简单的好处,固定螺母9均套设在相对应的螺杆8上,固定螺母9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安装杆12,螺杆8所在引入筒2的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护套1,当需要将电缆引入金属外壳时,首先将电缆插入引入筒2内,再通过向引入筒2内部拧进螺杆8,从而使得压板11向电缆的位置移动,由于固定螺母9与安装槽3的高度一致,使得固定螺母9不会在安装槽3内上下移动,当两块压板11将电缆压紧时,螺杆8不会出现上下晃动的情况,从而使得电缆被压板11紧固,再通过推动护套1,从而使得螺杆8在移动槽13内移动,从而使得固定螺母9和安装杆12在安装槽3内移动,从而带动压板11移动,从而使得电缆在引入筒2内移动,由于引入筒2、连接壳5与壳体6内部相互接通,从而使得电缆内带进壳体6内部,解决了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电缆引入效率过慢的问题,同时具备了便于操作的好处,压板11的面积小于安装槽3的口径。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将电缆引入金属外壳时,首先将电缆插入引入筒2内,再通过向引入筒2内部拧进螺杆8,使得压板11向电缆的位置移动,由于固定螺母9与安装槽3的高度一致,使得固定螺母9不会在安装槽3内上下移动,当两块压板11将电缆压紧时,螺杆8不会出现上下晃动的情况,使得电缆被压板11紧固,再通过推动护套1,使得螺杆8在移动槽13内移动,使得固定螺母9和安装杆12在安装槽3内移动,带动压板11移动,使得电缆在引入筒2内移动,由于引入筒2、连接壳5与壳体6内部相互接通,使得电缆内带进壳体6内部,当需要将引入筒2和连接壳5分离开使得,通过拧旋螺柱4,使得引入筒2的右端的螺柱4与连接壳5左端的螺纹口7分离,再通过螺旋螺杆8,使得螺杆8从压板11上的螺旋口10和固定螺母9上分离,同理,将螺杆8对准压板11上的螺旋口10进行螺旋,使得螺杆8与压板11之间安装在一起。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柱4、螺纹口7、螺杆8、固定螺母9、螺旋口10和压板11,解决了光电子器件金属外壳电缆引入装置中电缆引入效率过慢以及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086819.9
申请日:2019-07-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860521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2G3/06
专利分类号:H02G3/06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马鞍山秉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马鞍山秉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霍里山大道北段1669号2栋
发明人:朱俊;晋传彬;丁绍平;温从众
第一发明人:朱俊
当前权利人:马鞍山秉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