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巢湖半汤温泉中一株产淀粉酶嗜热菌株CHBT-1721的淀粉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酶活力,用比色法测定还原性糖的含量,并对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金属离子、茶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菌株CHBT-1721所产淀粉酶活性的适用温度范围为40℃~50℃,最适温度为45℃;淀粉酶的适用pH范围为5~9,最适生长pH值为7;在淀粉酶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2 mmol/L的Mg2+或者K+时可以提高酶活力;Mg2+、K+均对淀粉酶有促进作用,而K+的促进作用最大,Zn2+、Cu2+、Fe2+均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而Zn2+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茶碱对淀粉酶也有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菌株CHBT-1721所产淀粉酶具有一定的工业开发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方舒,严鹏,周培培
关键词: 淀粉酶,温度,金属离子,茶碱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一般化学工业
单位: 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基金: 巢湖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LY-201606)
分类号: TQ925.1
DOI: 10.19329/j.cnki.1673-2928.2019.04.009
页码: 37-40+82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703K
下载量: 33
相关论文文献
- [1].碱性淀粉酶制备方法研究[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1(02)
- [2].一株高温酸性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3].浅谈淀粉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广东饲料 2018(03)
- [4].川西藏区牦牛酸醡肉中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理特性分析[J]. 中国调味品 2018(12)
- [5].淀粉酶钻完井液体系的研究与评价[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9(03)
- [6].植物淀粉酶活力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9)
- [7].山河陈醋大曲淀粉酶系分析[J]. 中国调味品 2018(04)
- [8].中国玉米主产区栽培品种种子质量分析[J]. 玉米科学 2017(06)
- [9].糙米酵素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8(22)
- [10].短小芽孢杆菌HB-3的分离鉴定及其淀粉酶的纯化特性研究[J]. 保鲜与加工 2019(02)
- [11].“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比较”实验的改进与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3(03)
- [12].六神曲不同的制备工艺对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14)
- [13].一株产α-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J]. 中国酿造 2018(02)
- [14].土壤中产高活性淀粉酶细菌的分离与纯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7)
- [15].产蛋白酶、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J]. 饲料博览 2018(03)
- [16].黑米发芽过程中淀粉酶活力及淀粉含量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01)
- [17].苦瓜果肉蛋白的纯化及抑制作用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9(07)
- [18].一株高温酸性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9(02)
- [19].高效表达淀粉酶Bacillus koreensis的培养基响应面优化[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08)
- [20].低温淀粉酶菌种分离纯化与发酵生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0)
- [21].豆粕和小麦粉挤出物的制曲工艺参数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4)
- [22].低温淀粉酶菌株分离及其酶学性质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3].面包酵母发酵力与面粉淀粉酶活力关系的研究[J]. 现代面粉工业 2017(02)
- [24].农业院校基础生化实验方法的改进和探索——以“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为例[J]. 价值工程 2014(30)
- [25].提高功能红曲淀粉酶活力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5)
- [26].外源ZLI对水稻萌发的生理效应[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 [27].虾青素对红小丑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渔业研究 2017(03)
- [28].一株产α-淀粉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29].面糊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J]. 粮食与油脂 2013(06)
- [30].外源ZLI对水稻萌芽和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