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连通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连通率,裂隙,模型,结构,网络,节理,窗口。
连通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娟,邓辉,李万才,李朋伟,刘东[1](2018)在《对H-H连通率估计模型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H连通率估计模型计算连通率时,因窗口尺度等限制,在二维情况下的连通率计算值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考虑取样窗口尺寸相对于不连续面的尺寸,将连通率计算划分为3种不同情形,在对各情形迹长计算式的修正上,进而提出了修正的H-H连通率计算式。经运用现场实测裂隙计算可知,修正后的连通率更符合工程实际。(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廖安杰,巫晨笛[2](2018)在《某水电站右岸中缓倾裂隙特征及连通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西南某水电工程坝址区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坝址区右岸中缓倾裂隙的基本特征,运用基于概率模型的迹长估计公式对中缓倾裂隙连通率进行计算,并对中缓倾裂隙连通率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1)坝址区右岸发育的中缓倾裂隙,其走向及倾角的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2)中缓倾裂隙的优势产状与河流的走向密切相关,由上游至下游,各平硐中缓倾裂隙的优势产状随河流岸坡的走向而变化,大致与河流走向平行或与河流走向成小角度相交;(3)中缓倾裂隙的连通率随高程的增长而增大,随着硐深的增加而减小,靠近坡体裂隙的连通率大于坡体深部裂隙的连通率;(4)采用H-H法和Laslett法对中缓倾裂隙的连通率进行计算,两种方法所计算的连通率总体相差不大,可以取两种方法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水电工程中缓倾裂隙连通率的取用值。(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8年08期)
李启源,王明常,王凤艳,胡瀚,徐则双[3](2017)在《窗口尺度对H-H连通率估计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通率能够反映裂隙在岩体中的贯穿程度,是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对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着重大意义。H-H连通率估计模型基于H-H迹长估计模型原理,并将其拓展至锁固段长度计算中。H-H估计模型属于矩形窗口法,用窗口法进行迹长估计时估计结果会受到窗口尺度的影响,将该方法延伸至连通率计算时也应该考虑窗口尺度的影响。实验区为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东升采石场,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取边坡结构面几何信息,设定窗口长度为边坡固有长度,分别设置窗口高度为1m、2m、3m、5m、8m、10m、15m、20m、30m9个尺度计算连通率,计算结果分别为0.57、0.35、0.21、0.16、0.10、0.09、0.06、0.05、0.03。结果表明随着窗口高度增加,计算结果逐渐减小,窗口尺度对该模型计算结果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6)
李启源[4](2017)在《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节理迹长与连通率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非量测相机成像质量的不断提高,价格趋于平民化,利用非量测相机进行近景摄影测量越来越普遍。该方法以其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信息量大、非接触的测量方式等优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地质工作中,岩体结构信息采集工作非常重要,所获取的数据是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测量地点多处于高陡边坡和高山峡谷,环境极为险峻,客观条件严重限制了工程地质测量工作的开展,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依靠其非接触测量的优势被学者们引入到了工程地质测量工作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国内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进行岩体结构信息获取的技术已逐渐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能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岩体结构几何信息,可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岩体结构面的产状和迹长是分析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信息,边坡的破碎程度主要受结构面尺寸影响,岩体节理迹长用来衡量岩体结构面的尺寸大小,是表征结构面规模的重要量化指标,它控制了不连续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和水力学特性,如何准确获取岩体节理迹长分布形式及平均迹长是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工作。对于岩体节理迹长均值估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继提出了多种适用性较强的算法。应用比较普遍的算法有测线法、矩形窗口法和圆形窗口法,测线法参与统计的结构面迹线较少,估计结果较不稳定;圆形窗口法受到窗口直径的限制,布设较大面积的窗口难度较大,窗口面积过小又不具统计意义;矩形窗口法布设更加灵活,并能获得较大的窗口尺寸,其估计结果稳定,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获取边坡岩体大量结构面几何信息,在H-H迹长均值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进一步优化,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建立EHH迹长均值估计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分析。在岩体节理迹长均值估计模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连通率的研究,基于现有窗口法和投影法的基础理论,经过实测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两种算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连通率计算结果较不稳定。为此,本文提出P-L连通率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测线引入到投影法中,以测线与迹线的交切关系作为确定投影范围的标准,结合现有投影法的思路计算连通率。实验表明EHH迹长均值估计模型和P-L连通率计算模型稳定可靠、适用性强。综上,本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采集了高精度的边坡结构面几何信息;(2)通过编写数据后处理软件,获取了岩体结构面的特征数据;(3)建立了基于H-H模型的EHH迹长均值估计模型;(4)建立了基于投影法的P-L连通率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陈国庆,王剑超,王伟,罗飞宇,李志波[5](2017)在《不同连通率断续节理岩体直剪破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不同形态、连通率及排列方式的岩桥起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开展室内直剪实验并结合声发射特征参数的研究,揭示了不同连通率岩桥和不同法向应力状态下断续节理岩体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在直剪条件下,随法向应力及连通率的变化,岩体破坏面呈现"一"、"X"、"锯齿"、"Z"以及复合型破坏,破坏面起伏度较小,且贯通破坏无时间先后性。法向压力一定时,随着断续岩桥连通率的提高,声发射事件累计计数峰值呈线性增长,计数峰值不断趋于增长。在岩桥连通率一定的情况下,随法向应力的增大,声发射事件计数峰值与累计计数在中等法向应力下最大。对断续节理岩桥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分析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有助于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评价与预测。(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邱治强,高明忠,吕有厂,王满,谢晶[6](2016)在《钻孔叁维连通率计算新方法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瓦斯抽采孔裂隙连通率直接决定瓦斯的抽采效率,为了更加精确地定量表征裂隙网络连通率,优化瓦斯钻孔布置位置,理论上,基于钻孔裂隙度的概念,提出"等效体积原理"钻孔叁维连通率新算法,并引入盒维数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同时,依托平顶山八矿己15-14120工作面,开展真实采动过程煤岩体裂隙动态窥视试验,并在CAD平台上矢量化裂隙数据。结果表明采用"等效体积原理"计算己15-14120工作面裂隙网络连通率比传统一维连通率计算结果偏小,前者比后者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6年10期)
杨宇骐,朱磊[7](2016)在《随机网络的连通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图是一种简单并且可用于抽象现实社会多种实际系统的网络。与其他网络模型不同,随机图的构造方式决定其节点具有对等性,且网络中可能存在孤立节点和子图。对随机图尤其是其连通性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具有随机连接特性及节点对等特性的真实网络。文章采用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随机图的连通性和随机图连通率的计算方法,揭示了随机图在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表明随机图中树结构的广泛存在。研究还发现,在巨大连通子图形成前,随机图的子图大小呈幂律分布。本研究结果为复杂网络相关的实证研究和性质复杂的网络相变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微型机与应用》期刊2016年19期)
杨正刚[8](2016)在《松塔水电站坝区中缓裂发育特征及连通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怒江松塔水电站,地处西藏察隅县,大坝高318m,为世界最高,拟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松塔水电站坝址区山高地险,燕山期花岗岩出露,岩体完整性较好,现场除了断层、陡倾角岩脉和挤压面以外,并未观察到中缓倾角软弱结构面。但是位于坝区表生改造区范围内却发育大量中缓倾角裂隙。这对坝肩及边坡岩体稳定性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为了研究岩体失稳模式及稳定性就必须对中缓倾角裂隙连通率进行研究。在研究期间对坝址区两岸共65个平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测得裂隙17149条,其中包含7602条中缓倾角裂隙。本文依托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室内资料的统计分析,查明了坝址区中缓裂的基本特征,并使用全迹长法、基于非确定性模型方法以及裂隙网络的二维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来对中缓倾角裂隙的连通率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1)坝区中缓倾角裂隙的基本发育特征:松塔坝址区中缓裂在数量上占到了总裂隙数量的一半,发育程度较高。总体上,两组陡裂和一组缓裂较为发育。其中中缓裂倾角基本分布在20°~60°之间。在走向上,NNW-SN组和NNE组最为发育。在空间分布上,呈明显不均匀性,即“疏”~“密”相间。右岸中缓裂密度明显大于左岸;低高程中缓裂密度明显大于高高程中缓裂密度。(2)中缓倾角裂隙连通率特征:a.全迹长法:通过全迹长法对1670、1720、1770共五条顺河向平硐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程越高,连通率越低(水下平硐例外);右岸连通率高于左岸;右岸1720m高程块体范围内连通率达到最大值62.44%,1770m高程块体范围内裂隙连通率为55.09%,1670m块体范围内连通率为47.13%。左岸1720m高程块体范围内裂隙连通率为50.6%,1670m高程为26.25%。b.基于非确定性模型的迹长估计方法:该方法主要考虑了中缓裂分布的不均匀性,然后对各个平硐按照密度的不同进行硐段的划分,然后通过L法和H法分别计算得到了各个平切高程不同深度优势倾向中缓裂的连通率结果。然后针对一个特定部位的岩体(如拱端),重新进行走向、倾向归结。走向归结结果表明:左岸连通率值大多在20%~40%,右岸连通率值大多在30~50%之间。连通率似乎随高程增大而增大。倾向归结结果表明:左岸抗滑块体共划分出11个中缓裂区(带),其中能构成潜在底滑面的区带中连通率最大的为LB-4的k=54.7%,右岸抗滑块体共划分出10个中缓裂区(带),其中能构成潜在底滑面的区带中连通率最大的为RB-4的k=51.4%。c.裂隙网络的二维蒙特卡罗模拟法:通过对各个平硐的中缓裂的基本几何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同样考虑到了中缓裂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各个平硐进行硐段划分,然后运用RDNS-2D软件进行分段模拟,得到各个平切高程不同深度优势倾向中缓裂的连通率结果。同样也进行走向和倾向的归结。走向归结结果表明:坝区连通率随高程变化明显,高程越高,连通率值越低,连通率值随硐深增加而变小。右岸低高程连通率集中在40%~60%之间,中高高程连通率集中在20%~30%之间;左岸低高程连通率集中在20%~40%之间,中高高程连通率集中在10%~30%之间。倾向归结结果表明:左岸抗滑块体共划分出11中缓裂区(带),其中能构成潜在底滑面的区带中最大值为LB-5的k=30.8%,右岸抗滑块体共划分出11个中缓裂区(带),其中能构成潜在底滑面的区带中连通率最大的为RB-3的k=52.0%。结合吉林大学叁维网络模拟的结果,将几种方法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叁维网络模拟的连通率,属于大值(高值)水平;二维维网络模拟的连通率,在高高程属于低值水平,在低高程属于居中水平;迹长估计法,在高高程属于居中水平,在低高程属于低值水平。最后通过对这叁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分析后,采用迹长估计法结果的中缓裂区带结果,提出了松塔坝址区连通率的建议值:LB-1:57.3%,LB-2:38.0%,LB-3:36.7%,LB-4:54.7%,LB-5:35.1%,LB-6:25.9%,LB-7:29.4%,LB-8:33.8%,LB-9:32.4%,LB-10:38.5%,LB-11:14.4%;RB-1:51.4%,RB-2:63.1%,RB-3:42.7%,RB-4:51.4%,RB-5:50.5%,RB-6:46.5%,RB-7:52.2%,RB-8:17.9%,RB-9:28.7%,RB-10:24.9%。(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徐昱[9](2016)在《节理岩体连通率计算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体中,各类结构面相互交切而成的特定岩体结构决定着岩体的工程力学特性。基于蒙特卡罗原理的结构面网络模拟方法是研究岩体中大量分布、但难以准确定位的Ⅳ、V级结构面的可靠途径。通过对岩体结构面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网络模拟,可在计算机上得到与现场量测结果统计特征一致的结构面网络图像。在此基础上,对岩体各方向节理和岩桥的组合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岩体不同剪切方向的连通率。连通率的计算结果反映了岩体在各个方向上的连通程度,通常情况下连通率仅仅作为一个宏观定性分析的指标,对该项指标的应用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在边坡稳定分析领域,传统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不连续结构面的特性,如果在边坡稳定分析中通过引入连通率来考虑岩体的各项异性,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可以设想,利用此指标对搜索过程中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按不同的剪切方向进行修正,就可以得到考虑了岩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临界破坏模式。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回顾了结构面统计分析、网络模拟和连通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松塔等一系列电站的结构面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构面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本文以岩体中存在两组节理的情况为例,采取固定剪切带两端点的方法,对各种不同条件下连通率和剪切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对不同剖面尺寸和不同正应力条件下的连通率计算结果也分别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结构面统计程序在Windows平台下的运行问题,简化了结构面统计分组及几何参数统计工作。利用VBA程序为统计程序补充了数据校核功能和文件格式转换功能,补充完善了原统计程序的一些缺陷。对结构面网络模拟程序进行了改进,增加将结构面模拟网络图输出为AutoCAD格式文件功能,为模拟成果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提出了将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及连通率计算成果应用于Sarma法的可行办法。通过引入结构面连通率计算结果对搜索过程中土条侧面和底面的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成功实现在边坡稳定分析中考虑岩体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通过算例、漫湾水电站以及叁峡#坝段边坡滑坡稳定进行验证计算,均得到了符合现场实际工况的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6-05-01)
赵伟华[10](2015)在《基于变形破坏模式的高边坡危险路径分析及连通率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随着在这一地区开展的水电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高边坡岩土体稳定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以扎实的地质调查和详尽的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西藏怒江松塔水电站坝址区高边坡岩体结构的精细描述及成因分析,基于地质变形现象调查、中缓倾结构面迹长估计和基于颗粒离散元的边坡岩体结构网络模型及复杂边坡模型的构建,综合分析了边坡变形失稳模式和潜在危险路径,并采用带宽投影法结合边坡岩体结构网络模型对潜在危险路径连通率进行了计算,通过以上系统研究工作,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从结构面工程地质性状及工程地质意义出发,对工程区揭露的结构面进行了系统地分级分类和精细描述;获得了Ⅱ、Ⅲ级确定性结构面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工程地质特性,并分段、分部位开展了随机结构面工质特征的数理统计分析。坝址区边坡岩体结构主要由陡倾断层、岩脉与中缓倾随机结构面组成。(2)结合边坡结构特征、挽近河谷演化历史,针对坝址区内中缓倾裂隙大部分呈长大结构面或裂隙密集带产出特征,考虑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中缓倾裂隙(裂隙带)的发育密度、空间分布组合模式、均质区划分及成因机理做了专门研究。①获得了中缓倾裂隙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组合模式。中缓倾裂隙大部分表现为与坡面近于平行,发育深度在150m~200m;不同高程上,中缓倾角裂隙总体表现为“上陡下缓”的特征;水平硐深方向上,中缓倾裂隙总体上表现为由表至里的数量减小,但表现为中缓倾裂隙密集带和稀疏带的相间分布;部分中缓倾裂隙的分布与岩脉、断层密切相关,在距坡表一定深度范围内,在断层、岩脉附近多见中缓倾裂隙密集带的出现,张裂断层、岩脉为中缓倾裂隙的充填泥质提供来源。②综合地质分析、微观电镜扫描和FLAC3D数值模拟叁种方法,深入分析了中缓倾裂隙的成因,认为其是河谷间歇性快速下切,岸坡相应卸荷的结果。当河谷快速下切时,峰值应力小于岩体破坏的瞬时强度,没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微裂隙,或微裂纹无法贯通形成宏观破裂,当河谷慢速下切时,岩体内驼峰应力值大于岩体长期强度,在坡体内形成卸荷裂隙。故随着河谷下切速度更替,裂隙带从一个密集带“突跃”过渡到另一个密集带的现象。当硬质均质边坡内增加岩脉、断层等软弱带时会产生沿断层、岩脉松弛,一方面近坡表断层、岩脉的存在会使剪应力增加的集中程度有所增加,且在相邻较近的岩脉之间产生较高的剪应变增量,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断层、岩脉会使岸坡主要在岩脉、断层宽带内产生在的松弛,弱化中缓倾裂隙密集带的生成。(3)根据现场对边坡典型卸荷现象的详尽调查,结合纵波波速、完整性指数、隙宽和及张性裂隙面密度四个定量指标,对坝址区卸荷带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合理划分,确定了岸坡的卸荷组合模式和空间分布特征。①获得了坝址区边坡的卸荷分带特征,总体表现为“强卸荷仅局部发育、弱卸荷发育为主、深部集中卸荷典型发育”的特点。即:岸坡强卸荷带局部发育,以宽张裂隙为判断标准,沿岩脉或断层的变形表现为整体松弛脱落。弱卸荷带在各平硐内普遍发育,以发育中缓倾裂隙(中缓倾裂隙密集带),并沿其剪切、剪张变形为主,以及沿断层或岩脉接触边界(而非整体松弛)的张裂变形。深部集中卸荷是松塔坝址区的典型特征,在弱卸荷深度以内,经过大段的新鲜完整岩体后,又可见发育裂隙密集带,但裂隙大多闭合干净,硬性接触,或可见沿单条裂隙、沿断层、岩脉接触边界的张裂夹泥现象。裂隙(裂隙带)间岩体新鲜完整,且裂隙间距较大,由几米至几十米不等。②由松塔坝址区的岸坡卸荷机理,弱卸荷带硐深范围以外,岸坡的卸荷组合模式总体表现为沿陡倾岩脉、断层的拉裂与中缓倾裂隙带蠕滑剪切组合形成的陡-缓阶梯状。(4)采用Laslett法、H-H法和广义H-H法叁种迹长估计模型,针对迹长估计模型对裂隙均匀分布的假设,本文合理划分裂隙均质区,分区、分段估计了裂隙迹长,讨论了叁种方法的适用性。由于测量窗口对长大迹长估计能力有限,采用分形分维理论,考虑测量尺度效应,对长大中缓倾裂隙估计迹长进行了修正。并计算得到各分段分区中缓倾裂隙的二维连通率。依据中缓倾裂隙二维连通率结果,结合现场地质调查的边坡裂隙分布特征和变形特征,初步评价了边坡潜在危险路径。认为边坡的潜在危险路径是以浅地表的小规模局部变形为主,且变形模式表现为阶梯形。(5)在颗粒离散元数值模拟中,建立了单轴压缩实验和结构面直剪实验,分别用以确定岩石和结构面的宏观力学参数与颗粒微观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为分析平行裂隙密集带的力学特性和评价边坡的失稳模式提供基础。(6)针对坝址区内中缓倾裂隙密集带和裂隙稀疏带相间分布的典型特征,结合现场调查,采用PFC~(2D)对含不同数量、间距、带宽、倾角的中缓倾裂隙密集带的岩体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和带内变形方式进行分析。①中缓倾角裂隙密集带变形现象可概括为沿单条裂隙的剪切、沿多条平行裂隙的剪切、切层剪切贯通和阶梯形切层剪切贯通四种类型。②无论间距大小,随着裂隙数量增加,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特别是当1条裂隙出现在完整岩体中时,下降幅度最大,随着裂隙数量的增加,降低幅值逐渐减小。③固定裂隙间距,随着裂隙数量的增加,岩体的破裂宽度会增加,且裂隙间的阶梯形破坏也越明显;固定平行裂隙数量,位于两平行剪切裂隙之间张性翼裂纹之间的距离会随着裂隙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固定平行裂隙密集带总宽度,随预制裂隙间距的减小和数量的增加,预制平行裂隙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越明显。④裂隙倾角较缓时,随着裂隙数量的增加,岩体的抗压强度变化不大,随着平行裂隙倾角的增加,岩体的抗压强度随裂隙数量增加下降明显;含相同数量平行裂隙的岩体,随着裂隙倾角由缓至陡,与完整岩体比较,岩体的变形方式由缓倾角的基本无影响,中倾角的沿裂隙剪切变形为主到沿陡倾角裂隙的拉张破裂。⑤围压的增大使含平行裂隙密集带岩体的变形方式趋向与完整岩体一致。(7)基于裂隙发育程度和空间分布模式,对典型剖面S4线岩体结构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分别统计各区段随机节理的概率模型,采用颗粒离散元PFC的离散网络模拟功能,模拟产生了随机节理的网络模型,然后将随机节理模拟与断层、岩脉等确定性结构面耦合,获得了坝址区的典型岩体结构(网络)模型,并通过平硐实测裂隙图形、裂隙空间组合模式对其效果进行了检验。(8)基于颗粒离散元PFC,建立了边坡岩石材料,并将岩石材料与结构面网络模型耦合,构建了复杂边坡模型,并基于重度增加法,对边坡潜在失稳模式和危险路径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地质过程机制分析、中缓倾结构面二维连通率计算相互对比验证,获得了边坡潜在失稳模式主要为剪切-拉裂。左岸边坡的潜在失稳路径主要表现为高高程的陡倾拉裂在坡脚产生压剪构成的长板状块体失稳,低高程则由断层、岩脉与中缓倾裂隙组成阶梯状变形。右岸边坡的潜在失稳模式以剪切-拉裂为主,潜在危险路径则以浅坡表陡倾断层、岩脉与中缓倾裂隙组合形成的小规模阶梯形为主。但在边坡内部存在1个使边坡整体变形的潜在危险路径。(9)通过将构建的岩体结构网络模型导出到CAD,基于带宽投影法,获得了每个潜在危险路径的连通率,并通过对潜在危险路径分段计算连通率,确定了各个潜在危险路径上的锁固段。结果表明,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阶梯形为主,整体失稳为“叁段式”。边坡以浅坡表的阶梯形的变形路径连通率值较高,而边坡整体失稳的潜在危险路径连通率值较低。(10)本文以扎实的地质调查和详尽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以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为前提,通过耦合边坡岩体结构网络模型和边坡重力场,获得边坡潜在危险路径,然后以边坡岩体结构网络模型为基础,结合带宽投影法对危险路径进行连通率计算”的研究新思路,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和连通率评价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连通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西南某水电工程坝址区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坝址区右岸中缓倾裂隙的基本特征,运用基于概率模型的迹长估计公式对中缓倾裂隙连通率进行计算,并对中缓倾裂隙连通率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1)坝址区右岸发育的中缓倾裂隙,其走向及倾角的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2)中缓倾裂隙的优势产状与河流的走向密切相关,由上游至下游,各平硐中缓倾裂隙的优势产状随河流岸坡的走向而变化,大致与河流走向平行或与河流走向成小角度相交;(3)中缓倾裂隙的连通率随高程的增长而增大,随着硐深的增加而减小,靠近坡体裂隙的连通率大于坡体深部裂隙的连通率;(4)采用H-H法和Laslett法对中缓倾裂隙的连通率进行计算,两种方法所计算的连通率总体相差不大,可以取两种方法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水电工程中缓倾裂隙连通率的取用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通率论文参考文献
[1].王红娟,邓辉,李万才,李朋伟,刘东.对H-H连通率估计模型的讨论[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8
[2].廖安杰,巫晨笛.某水电站右岸中缓倾裂隙特征及连通率分析[J].人民珠江.2018
[3].李启源,王明常,王凤艳,胡瀚,徐则双.窗口尺度对H-H连通率估计模型的影响[C].2017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4].李启源.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节理迹长与连通率估计[D].吉林大学.2017
[5].陈国庆,王剑超,王伟,罗飞宇,李志波.不同连通率断续节理岩体直剪破坏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17
[6].邱治强,高明忠,吕有厂,王满,谢晶.钻孔叁维连通率计算新方法及工程应用[J].煤矿安全.2016
[7].杨宇骐,朱磊.随机网络的连通率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6
[8].杨正刚.松塔水电站坝区中缓裂发育特征及连通率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9].徐昱.节理岩体连通率计算与应用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6
[10].赵伟华.基于变形破坏模式的高边坡危险路径分析及连通率计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